① 人民調解委員會與社會矛盾糾紛調處中心有哪些關系
(一)兩者的職能定位不同。村、鎮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是調解民間糾紛的群眾性組織。其主要職能是在人民調解委員會主持下,依據法律、政策和社會公德,對民間糾紛進行規勸疏導,促使當事人互諒互讓、解決糾紛的群眾自治活動。通過對民間糾紛的調解,實現人民群眾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約束,具有及時、經濟、和睦關系的特點和優勢,能有效地將民間糾紛解決在基層,解決在萌牙狀態、解決在激化之前,從而與訴訟制度相互補充、相互配合,構築維護社會穩定的長效機制。因此說,村、鎮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是解決民間糾紛的具體辦事機構。社會糾紛調解中心是由黨委政府統一領導、綜治辦組織協調,以司法為民為依託、有關職能部門參加的合力解決重大、疑難矛盾糾紛的調解工作機制,是黨委政府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解決新時期人民內部矛盾的一個有效抓手。其職能主要是協調有關部門,發揮合力優勢,齊抓共管,走橫向聯合、優勢互補之路,增強調解工作的實效。它具有主導性、多無性、聯動性和廣泛性等特點。因此調解中心是基層黨委政府轉變施政管理方式、依法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工作機制。
(二)兩者的性質不同。村、鎮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是一個具有群眾自治性質的調解組織,而調解中心則屬於工作機制范疇。這是兩者性質的根本區別。人民調解委員會達成的有民事權利義務並由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蓋章的調解協議,具有民事合同性質。而調解中心調解糾紛的范圍,不僅僅限於民間糾紛,其調解性質既不限於嚴格意義上的人民調解,也不限於法定的行政調解,但不同於法院審判活動中的司法調解,而是在黨委政府領導下,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等各種手段,各部門共同參與,協調處理重大、疑難矛盾糾紛的一種活動。其調解結果也具有民事合同性質。
(三)兩者的組織形式不同。村、鎮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設立以法律法規
為依據,其人員的組成有明確的法定條件,並實行聘任制。村、鎮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開展工作,必須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人民調解委員會組織條例》和《人民調解工作若干規定》等法律、法規及規章。違背工作原則,違反工作紀律,其調解工作即視為無效。調解中心則是基層黨委政府將人民調解、社會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和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等幾個方面的工作職能合在一起,加強組織協調,合力開展矛盾糾紛調處疏導工作。其人員的組成主要是按職能不同,採取任命制。調解中心開展工作,無論在主體、層次和方式方法上,可以突破人民調解范圍,其功效主要顯示在克服調處重大、復雜疑難矛盾糾紛上力量不足、職能有限、工作范圍狹窄的缺陷,採用多管齊下,合力化解矛盾糾紛,達到確保一方平安的目的。
(四)兩者互依互存,有利於構建大調解格局。我市社會矛盾糾紛調處中心,於2004年相繼建立。成立以來,面臨利益格局的調整和矛盾糾紛呈現的多樣性、廣泛性、復雜性、突發性等特點,在基層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充分利用職能優勢,在防範和化解一些綜合性的、重大疑難的矛盾糾紛中,發揮了許多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調處中心在化解重大疑難矛盾糾紛中的職能優勢和獨特作用,已被實踐所證明,也並非村、鎮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所能替代。調處中心所形成的工作機制,對構建「大調解」的工作格局,對實現調解渠道多樣化、調解主體多層次等方面的作用,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中,其合理性和必要性都無庸置疑。村、鎮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和調處中心作為調處民間糾紛的實體性組織,只要置身於「大調解」格局內,融入「大調解」工作機制中,互依互存,協調配合,在工作上不錯位,就絕對不會發生什麼矛盾。
② 民事糾紛的調節機構有哪些
法院、街道辦事處、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公安局(一般是派出所)
③ 家庭矛盾因該找那個部門調解啊
一般程度的家庭矛盾找居委會。
因為居委會基本職能如下:根據居民委員內會組織法的容有關規定,居民委員會的基本職能和任務是:
1、宣傳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的政策,維護居民的合法權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應盡的義務;
2、辦理本居住區居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
3、調解民間糾紛;
4、協助維護社會治安;
5、協助人民政府或者其它的派出機關做好與居民利益有關的公共衛生、計劃生育、優撫救濟、青少年教育等項工作;
6、向人民政府或者其它的派出機關反映居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
(3)全國糾紛調節機構擴展閱讀:
居委會的設立原則:
居民委員會按照居民的居住狀況和便於居民自治的原則設立。一般以100~700戶居民設立一個居民委員會。
居民委員會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員5~9人組成。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由本居住地區全體有選舉權的居民或者由每戶派代表選舉產生;根據居民意見也可以由每個居民小組選舉的2~3名代表中選舉產生。
居民委員會根據需要設人民調解、治安保衛、公共衛生等委員會。
④ 人民調解委員會是調解民間糾紛的什麼機構
人民調解委員會是依法設立的調解民間糾紛的群眾性組織。
我國《人民調解法》對人民調解委員會、人民調解員、調解程序、調解協議等內容進行了詳細的規定。
⑤ 民事糾紛找哪個部門解決
公安來機關。
根據《治源安管理處罰法》第九條 :對於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打架斗毆或者損毀他人財物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較輕的,公安機關可以調解處理。經公安機關調解、當事人達成協議的,不予處罰。
經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後不履行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給予處罰,並告知當事人可以就民事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5)全國糾紛調節機構擴展閱讀
處理方法
1、協商。雙方依靠自身力量,相互妥協和讓步,解決糾紛。該方法快捷簡便、心平氣和,但應以書面方式記載協商內容。
2、調解。由第三方介入促使爭議各方相互諒解和讓步,最終化解矛盾。當爭議各方失去對話基礎,尋求第三方調解實為高明選擇。
3、仲裁。將糾紛提交仲裁機構,由其居中裁決的糾紛解決機制。仲裁一裁終局制,一方不履行仲裁裁決,對方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4、訴訟。一方向法院提出請求,由法院裁決糾紛的制度。訴訟是最終、最權威的糾紛解決機制,是當事人保護權利的最後屏障。
⑥ 哪個地區開展金融消費糾紛調解機構
第一,要求法官出調解書。第二,在調解書裡面約定另外百分之三十的違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