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投訴了怎麼預防被報復

投訴了怎麼預防被報復

發布時間:2022-01-07 16:14:16

① 怎麼消除投訴完怕報復的心理

不要留常用的電話號碼,用副號,被「呼死你」報復的時候關機,等他呼死自己。遇到賣家打電話來首先要錄音,有威脅口吻的,可以告知對方你已錄音,遇到不測會交警方,可起一定阻嚇作用。

② 舉報可又怕被他們報復,怎麼辦

檢察機關有對舉報人保密的義務,應當說是不會被泄露舉報的秘密的。
即便泄露了舉報秘密也未必就會遭受打擊報復。但是,自己小心為好。

③ 如果投訴被報復怎麼辦。

如果你投訴了被報復。你有權利舉報會有人管的。如果一次不行,可以二次,三次,甚至更多次。堅持正義會勝利的!加油!

④ 怎樣舉報不會被報復呀

你好 你舉報後都會有記錄 除非對方不報復你 沒辦法不被記錄 很認真的為您解答 希望可以幫助您 如果覺得我的解答還算滿意 請採納 謝謝! 時尚空間隊

⑤ 怎樣避免舉報可能的打擊報復

近日,高檢通過媒體向外發布消息稱:據調查資料顯示,有
70%的舉報者遭致不同程度的各種打擊報復.但事隔僅幾天,高檢就專門召開新聞發布會,對此前「舉報七成遭報復」的報道予以否認。隨即各地還舉行「有效舉報獎勵」和「檢察信訪接待日」等類似活動。
令人料所不及的是,高檢的此項調查數據公布,招來許多議論,圍繞「舉報」的諸多話題有增無減,正向立法體系、社會穩定、權力監督、公民權利等層面深入展開辨析,這不能不說是值得慶賀的意外收獲。
有人已經注意到,舉報遭打擊,從另一個側面說明,當今的中國面臨多個困惑:社會缺少公平,司法缺少公正,權力缺少公信,官員缺少公德。為此,又有許多人在尋求破局的良策,以避免危機越陷越深。我以為,大家都忽略了一個最基本的問題,那就是民主。舉報乃民主下的公民權利,權力就得接受來自公民的監督。公開的指正,他們都抵賴,善意的批評,他們都狡辯,那就只好採用「舉報」形式了。所以,「舉報」自始至終應該是「治官」「管權」的最好葯方。
舉報者大多來自基層,而且決大部分處於社會底層。均有冤有屈,有訴有求,老百姓一邊呼天喚地的喊,官方一邊在我行我素的做,權力就握在官方的手裡,就憑一個普通百姓,怎奈何得了?權力「總有理」,百姓「總被訓」。逆來順受的老百姓,還是能夠承受幾句忍辱負重的「被訓」,可被辱死,冤枉死,折騰死,恐怕只剩下家屬「情緒穩定」的了。
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為啥?人家三八大蓋帽,你赤手空拳,地位不平等,人家左手牽公安局局長,右手攜精神病院院長,「上管天,下管地,中間還要管放屁。」你還要去投訴、舉報,你文章厲害得過魯迅?可以,你厲害不過媒體,見你的帖就刪,見你的博就封,你還能怎麼著?對你打擊報復還算瞧得起你,檢察院不立案,簽個字發個紅頭文件就送你勞教,看你敢不敢再去舉報?
天下講理的權力,沒有倒逼與約束的力量,光靠掌權者的自覺,是與虎謀皮。

⑥ 舉報別人怎麼防報復

放心,如果你還在九年義務教育的話一點事都沒有。如果老師找你們麻煩繼續舉報,教育局會後續跟進的

⑦ 舉報投訴怎樣才能防止別人打擊報復

依法維權,這個社會真的是夠了,什麼時候才能好

⑧ 如果我舉報了,怕被別人報復我應該怎麼辦

具體看什麼事情,而且事情是否真實可靠,不然就是誣告。也可以選擇匿名舉報。如果你所舉報真是,他非法報復對他更不利

⑨ 投訴快遞怕被報復怎麼辦

如果是小問題就算了,快遞員也不容易;如果是大問題,就不能姑息,必須維護自己的權益,投訴很正常的,別想多了,談不上報復的。

⑩ 怎麼避免舉報毒品後的報復

為避免舉報毒品犯罪後的報復,舉報人可以進行匿名舉報;如果舉報人是作為證人、被害人身份的,也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採取不公開真實姓名、住址和工作單位等個人信息;禁止特定的人員接觸證人、鑒定人、被害人及其近親屬;對人身和住宅採取專門性保護措施等保護措施,以保障舉報人及其家人的人身、財產安全。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
第七十一條 對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毒品犯罪等案件,證人、鑒定人、被害人因在偵查過程中作證,本人或者其近親屬的人身安全面臨危險的,公安機關應當採取以下一項或者多項保護措施:
(一)不公開真實姓名、住址和工作單位等個人信息;
(二)禁止特定的人員接觸證人、鑒定人、被害人及其近親屬;
(三)對人身和住宅採取專門性保護措施;
(四)其他必要的保護措施。
證人、鑒定人、被害人認為因在偵查過程中作證,本人或者其近親屬的人身安全面臨危險,向公安機關請求予以保護,公安機關經審查認為符合前款規定的條件,確有必要採取保護措施的,應當採取上述一項或者多項保護措施。
公安機關依法採取保護措施,可以要求有關單位和個人配合。
案件移送審查起訴時,應當將採取保護措施的相關情況一並移交人民檢察院。
第七十二條 公安機關依法決定不公開證人、鑒定人、被害人的真實姓名、住址和工作單位等個人信息的,可以在起訴意見書、詢問筆錄等法律文書、證據材料中使用化名等代替證人、鑒定人、被害人的個人信息。但是,應當另行書面說明使用化名的情況並標明密級,單獨成卷。
第七十三條 證人保護工作所必需的人員、經費、裝備等,應當予以保障。
證人因履行作證義務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費用,應當給予補助。證人作證的補助列入公安機關業務經費。

閱讀全文

與投訴了怎麼預防被報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