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安置補償協議履行糾紛

安置補償協議履行糾紛

發布時間:2022-01-07 03:06:40

A. 土地徵收安置補償協議糾紛是還是民事訴訟

拆遷補償協議是民事訴訟,不是行政訴訟。
在民事訴訟中,這類案件的案版由是房屋拆遷安置權補償合同糾紛,屬於最高法院規定民事案由第四部分第十項合同糾紛中的第83小項。
只有對政府部門作出的補償決定不服的,才屬於行政訴訟的范圍。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房屋徵收部門與被徵收人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就補償方式、補償金額和支付期限、用於產權調換房屋的地點和面積、搬遷費、臨時安置費或者周轉用房、停產停業損失、搬遷期限、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等事項,訂立補償協議。
補償協議訂立後,一方當事人不履行補償協議約定的義務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訴訟。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房屋徵收部門與被徵收人在徵收補償方案確定的簽約期限內達不成補償協議,或者被徵收房屋所有權人不明確的,由房屋徵收部門報請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照本條例的規定,按照徵收補償方案作出補償決定,並在房屋徵收范圍內予以公告。
補償決定應當公平,包括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的有關補償協議的事項。
被徵收人對補償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B. 怎樣安置補償協議糾紛一案評述

姚傑崔滿興

一、案情簡介

原告(二審上訴人):謝某

第一被告(二審被上訴人):中國民用航空某某安全監督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民航安監辦)

第二被告(二審被上訴人):杭州某某房產實業有限公司(某某房產)

2002年,民航安監辦依法取得拆許字(2002)第52號《房屋拆遷許可證》實施房屋拆遷。謝某原居住的下焦營巷8號1單元301室屬拆遷范圍。民航安監辦委託原某某房屋拆遷公司實施拆遷。2002年9月30日,謝某與民航安監辦、原某某房屋拆遷公司簽訂了房屋拆遷貨幣補償協議。約定每平方米的補償價格為6015.11元。同日,原被告雙方簽訂了拆遷補充協議一份,約定如被告對2002年10月3日後未搬遷拆遷戶的補償標准和搬家費提高,民航安監辦應補償謝某提高部分。嗣後雙方履行了房屋拆遷貨幣補償協議。2006年3月,謝某得悉民航安監辦於2005年7月安置給了原下焦營巷8-2-204室住戶(郭某)朝暉三區44幢502室,建築面積58.71平方米住宅一套,而該戶原面積為37.03平方米。為此,民航安監辦支付了購房款425000元,交稅18000元,獎勵安置費10800元。謝某認為按該住戶原面積計算,民航安監辦的安置標准已提高到每平方米12000元。故於2006年4月17日訴至法院,要求被告民航安監辦、某某房產給付謝某因提高拆遷補償標準的補償費380579.15元。

2006年7月25日,謝某訴民航安監辦、某某房產安置補償協議糾紛經一審法院(2006)下民一初字第744號民事判決書判決敗訴。該判決駁回了謝某的訴訟請求,同時判決一審訴訟費用由謝某承擔。

2006年8月14日,謝某不服一審判決,認為一審判決所依據的拆遷補償金額的提高是客觀原因,屬於免責事由,且原被告雙方簽訂的貨幣補償協議同被告與參照住戶簽訂的異地安置補償協議屬於不同性質的協議,不具有可比性的判決理由是錯誤的,且以一審判決結果的法律依據不足等理由,向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該案二審經由二審法院審理,最終以「因被拆遷房屋本身價格變化引起的補償費的差別,不能簡單認定為是補充協議約定的補償標準的提高」、「謝某以與其用以比較的2005年6月被安置的拆遷戶因安置方式不具有同一性、安置時間相隔過長而無法比較」為由,於2007年3月2日作出(2006)杭民一終字第1191號民事判決書判決駁回上訴人謝某的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由謝某承擔。

該案審理期間,本文作者受第一被告民航安監辦的委託擔任其代理律師,並在進行了充分的證據調查的基礎上,針對原告的訴訟請求,為第一被告提供了充分、有力的抗辯,維護了委託人的合法權益。

二、爭議焦點——第一被告是否提高了房屋拆遷的補償標准

(一)一審判決情況

2006年7月25日,一審法院作出(2006)下民一初字第744號民事判決書。

一審法院認為,謝某與民航安監辦、原某某房屋拆遷公司2002年9月30日簽訂的拆遷補充協議,其目的是在同等條件下使先、後搬遷的住戶享受同樣的補償安置待遇。現謝某依據民航安監辦在2005年6月出資購買房屋安置他人作為對比條件,要求民航安監辦、某某房產支付提高標准部分的補償費理由不足。其理由是,2002年至2005年是杭州市房地產市場迅速發展的時期,也是房價上漲最快的時期。2002年的補償標准在今天已無法購買到同類地段同類型的房屋。因此民航安監辦出資42萬余元購置朝暉的房屋異地安置他人,是房地產市場的客觀因素造成的,並非民航安監辦主觀上提高了補償標准。雖然該住戶的安置面積大於被拆遷房屋,由於地域差異,應予以擴面,民航安監辦安置該戶的系二手房,面積擴大在情理之中。再則,謝某與民航安監辦、原某某房屋拆遷公司簽訂的是貨幣補償協議,而謝某據以參照的對象是異地安置。二者缺乏可比性,但均符合拆遷法規。據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之規定,判決:駁回謝某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由謝某承擔。

(二)二審判決情況

2007年3月2日,二審法院作出(2006)杭民一終字第1191號民事判決書。

二審法院認為,謝某與民航安監辦、原某某房屋拆遷公司2002年9月30日簽訂的房屋拆遷貨幣補償協議、拆遷補充協議系雙方當事人自願簽訂,合法有效。事實上,眾所周知,2002年至2005年是杭州市房地產市場迅速發展的時期,也是杭州商品房價格漲幅最快的時期。謝某與民航安監辦、原某某房屋拆遷公司簽訂房屋拆遷貨幣補償協議是在2002年9月,而其用以比較的房屋是在2005年6月被拆遷安置的,故謝某的房屋被拆遷時的價格與其用以比較的房屋被拆遷時的價格本身就存在很大差異。因被拆遷房屋本身價格變化引起的補償費的差別,不能簡單認定為是補充協議約定的補償標準的提高。而且民航安監辦出資42萬余元購置朝暉的房屋異地安置他人,雖然該住戶的安置面積大於被拆遷房屋,但由於地域差異,又系二手房,故民航安監辦予以擴面安置該戶。謝某以與其用以比較的2005年6月被安置的拆遷戶因安置方式不具有同一性、安置時間相隔過長而無法比較。因此,謝某以補充協議約定的「如甲方在2002年10月16日之後對未搬遷的下焦營巷8號其餘拆遷戶補償標准和搬家費有所提高並繼續實行拆遷獎勵」中「補償標准」提高為由,要求民航安監辦、某某房產支付提高標准部分的補償費理由不足,本院不予支持。綜上,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實體處理正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153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案件受理費由謝某承擔。

三、經典評述

本案性質屬於安置補償協議糾紛,在案件審理過程中當事人雙方對補充協議中補償標準是否提高產生了很大的爭議。民航安監辦2005年對郭某的異地安置補償是否提高了補償標准?如果沒有提高,則原告謝某的訴訟請求就不能成立,被告就無需支付相應的補償款差額。在審理過程中,第一被告的代理人緊扣這一主題,對該問題進行了詳盡而又充分的論證,最終成功地維護了委託人的合法權益。現結合前述之案件爭議焦點作如下評述:

被告是否提高了房屋拆遷的補償標准

眾所周知,房屋拆遷補償的目的是使被拆遷人因拆遷行為而造成的損失能得到體現相應對價的補償,無論這種補償是用貨幣方式還是產權置換方式。

本案謝某搬遷的時間和郭某的實際搬遷時間分別為2002年9月30日和2005年6月,期間相隔長達近3年的時間,而這三年的時間是我國房屋價格持續大幅度上漲的時期,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表現在杭城則尤為突出。同一房屋以前兩個時間點來對比衡量,房價翻一番完全是符合杭城房地產市場持續大幅度上漲的趨勢和走向的。因此,不能有違客觀事實和生活常理,無視時間差異而簡單地以房屋總價的絕對值來衡量被告是否提高了拆遷補償標准。

解讀謝某同民航安監辦之間的拆遷補充協議,不難發現該協議所指的對2002年10月16日之後未搬遷的其餘拆遷戶補償標准有所提高,顯而易見指的是拆遷戶從被拆遷房屋市場價值(合理對價)以外又獲得了拆遷單位民航安監辦給予的額外經濟利益。結合本案情況,郭某除獲得體現房屋市場價值的合理對價外,並未能從拆遷單位民航安監辦處獲得其他的額外經濟利益。

因此,在對下焦營巷實施拆遷的過程中,民航安監辦始終是以同一標准,也就是以被拆遷房屋當時所體現的市場價值為對價開展拆遷補償工作的,並不存在提高房屋拆遷補償標準的事實。

C. 達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後的拆遷糾紛有哪些處理方式

一,房屋拆遷,人頭費歸誰,屬於民事糾紛:
1,可以協商(人頭費都是以戶為單位,既然在戶里的,都是親人);
2,如果協商不成的,可以請第三人調解(用親情感化),調解不成的,可以仲裁;
3,如果以上都無效,還可以起訴。
二,房屋拆遷程序:
(一)領取房屋拆遷許可證:拆遷房屋的單位向房屋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申請領取房屋拆遷許可證。
(二)發布拆遷公告: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發布拆遷公告,將拆遷許可證中載明的拆遷人、拆遷范圍、拆遷期限等事項,向社會公布。
(三)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實施拆遷:由拆遷人與被拆遷人就補償方式和補償金額、安置用房面積和安置地點、搬遷期限、搬遷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等事項,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1、雙方達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經當事人申請,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裁決。在裁決規定的搬遷期限內未搬遷的,由房屋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責成有關部門強制拆遷,或者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申請人民法院強制拆遷。強制拆遷前,拆遷人應就被拆除房屋的有關事項辦理證據公證。
2、雙方達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協議約定的搬遷期限內拒絕搬遷的,拆遷人可以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訴訟期間,拆遷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先予執行。

D. 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合同糾紛的處理

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合同糾紛的處理:
(一)關於履行合同,限期拆遷糾紛
被拆遷人與拆遷人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合同後,未按期搬遷,拆遷人起訴要求被拆遷人拆遷的,受案後,拆遷人還可以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先予執行。
(二)關於被拆除房屋的承租人涉訴的法律地位
房屋拆遷中,拆遷人與被拆遷人就補償安置達成了協議,但是房屋的承租人有正當理由而拒不騰遷,經房屋主管部門裁決限期拆遷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拆遷人應作為案件原告,而被拆遷人與承租人是共同被告。
(三)關於過渡房屋的騰退糾紛
被拆遷人按期退還周轉房即是其民事義務又是其行政義務。被拆遷人違反協議,拒絕騰退周轉房的,拆遷人也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由法院判令被拆遷人搬遷至安置房;房屋拆遷主管部門也可根據《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三十二條的規定,裁決被拆遷人按期搬遷,被拆遷人仍不履行又不起訴的,由房屋拆遷主管部門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四)關於無效拆遷補償安置合同糾紛
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合同無效一般表現為無權簽訂、顯失公平、違背意志自由等。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合同一但被確認為無效,根據法律規定,合同從簽訂之日起就不具有法律效力。對無效合同,尚未履行的不得再履行。正在履行的應停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按民法通則規定應互相返還,並按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但是由於房屋被拆遷這一事實不可能逆轉,所以拆遷補償安置合同被確認無效後應該根據民法及《拆遷條例》規定的情況區別處理。
(五)關於房屋拆遷安置協議履行糾紛
拆遷人在安置房建設過程中,擅自改變安置房的結構、面積、朝向等,致使拆遷安置合同無法履行,被拆遷人堅持要求依照協議補償或安置的,應判令拆遷人按合同約定的標准履行給付補償或安置的房屋,拆遷人拒絕執行的,可採取劃撥拆遷人款項,在房地產交易市場按協議約定的內容購置商品房交付給被拆遷人的方法,予以強制執行。對於拆遷人將同一房屋安置給數個被拆遷人,應作為房屋確權糾紛案件審理,未取得爭議房屋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被拆遷人,可另行起訴拆遷人,拆遷人應負另行安置或補償。

E. 拆遷安置協議是否是民事糾紛

拆遷安置補償協議是行政訴訟。對拆遷安置補償協議存在爭議的被拆遷人可以向行政部門申請裁決,對裁決結果不服的可以就拆遷補償安置事宜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法律依據】
《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下列訴訟:
(一)對徵收、徵用決定及其補償決定不服的;
(二)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
(三)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經營自主權或者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土地經營權的;
(四)認為行政機關濫用行政權力排除或者限制競爭的;
(五)認為行政機關違法集資、攤派費用或者違法要求履行其他義務的;
(六)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支付撫恤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會保險待遇的;
(七)認為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約定履行或者違法變更、解除政府特許經營協議、土地房屋徵收補償協議等協議的;
(八)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

F. 房屋拆遷安置協議履行糾紛怎樣處理

拆遷人在安置房建設過程中,擅自改變安置房的結構、面積、朝向等,致使拆遷安置合同無法履行,被拆遷人堅持要求依照協議補償或安置的,應判令拆遷人按合同約定的標准履行給付補償或安置的房屋,拆遷人拒絕執行的,可採取劃撥拆遷人款項,在房地產交易市場按協議約定的內容購置商品房交付給被拆遷人的方法,予以強制執行。對於拆遷人將同一房屋安置給數個被拆遷人,應作為房屋確權糾紛案件審理,未取得爭議房屋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被拆遷人,可另行起訴拆遷人,拆遷人應負另行安置或補償責任。
相關法律知識: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中有關內容的規定
第二十五條房屋徵收部門與被徵收人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就補償方式、補償金額和支付期限、用於產權調換房屋的地點和面積、搬遷費、臨時安置費或者周轉用房、停產停業損失、搬遷期限、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等事項,訂立補償協議。
補償協議訂立後,一方當事人不履行補償協議約定的義務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訴訟。
第二十六條房屋徵收部門與被徵收人在徵收補償方案確定的簽約期限內達不成補償協議,或者被徵收房屋所有權人不明確的,由房屋徵收部門報請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照本條例的規定,按照徵收補償方案作出補償決定,並在房屋徵收范圍內予以公告。
補償決定應當公平,包括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的有關補償協議的事項。
被徵收人對補償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第二十七條實施房屋徵收應當先補償、後搬遷。
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徵收人給予補償後,被徵收人應當在補償協議約定或者補償決定確定的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採取暴力、威脅或者違反規定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徵收人搬遷。禁止建設單位參與搬遷活動。
第二十八條被徵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在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又不搬遷的,由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G. 關於房屋拆遷安置協議履行糾紛問題!

這個官司我打過還贏了。你直接去建委告,建委的宗旨是保護弱勢群體!

H. 補償安置協議達成後,對方不履行的該怎麼辦

補償安置協議達成後,對方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對方履行協議,或依協議向選定的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拆遷補償安置協議達成後,對雙方都具有約束力雙方應自覺履行。
【法律依據】
《仲裁法》第二條,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可以仲裁。

閱讀全文

與安置補償協議履行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注冊資本金認繳期限 瀏覽:828
申請商標到哪個部門 瀏覽:762
購買無形資產的相關稅費可以抵扣嗎 瀏覽:982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