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農村老房子糾紛問題
第一、跟戶口無關,第二宅基地是你爸的名字,那就是你爸的。第三沒有宅基地證的房子是沒有許可權屬的,你叔叔打官司的話,針對無證的這塊,法院一般是不會受理的。
2. 祖屋兄弟分割有糾紛要具備什麼手續才符合法律條件
1982年的時候講祖業宅基地不符合當時情況,凡是了解文化大革命的農村人都不相信那時候敢提祖業。82年中國也實行分家,在分家前村裡會事先發放宅基地,而且動用全村群眾的力量幫助蓋房,甚至有的村裡把蓋房也當做生產隊的勞動,給記工分,以後分家分給誰就是誰的。現在想讓政府處理應該提供分家協議或者是讓當年的證人出面,當然關鍵是一戶一地的規定,違反此規定就用不著和政府理論,他們不會支持違法行為的發
3. 祖屋糾紛
口頭方式的遺囑如果當時沒有兩個無厲害關系的見證人在場的話那麼是無效的,所以就按照法定繼承繼承,現在按照你說的情況那應該是無效的,你可以去法院起訴要求重新分割遺產。
4. 祖屋土地遺產分配的糾紛
你好
第一,遺囑是否真假,可以法院申請司法鑒定,如果遺囑鑒定是你爺爺本人意願,其法律效力無法變更;
第二, 如果遺囑是假的,即你父親擁有一部分繼承權,你父親需要提供贍養憑證,證據可以是銀行匯款記錄、人證、錄音、只要盡到贍養義務,有權獲得土地居住權
5. 農村祖屋和土地交換後的糾紛
不要說法院,就是普通人也不相信有把房子送給別人的。他們家沒有土管部內門的批准宅基地的手續或容者是檔案,就更是胡說八道了。你不知道宅基地有一戶一地的規定嗎?你們家不符合有兩塊宅基地的條件,那麼就得放棄一塊,就現在而言,政府不搭理,你們可以說是你們家的,但是政府一旦處理,非得讓你們家放棄一塊
6. 農村房屋買賣糾紛案
一、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的法律解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條第二款規定:「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於集體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已經分別屬於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經營管理;已經屬於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由鄉(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該條第四款規定「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的,不予批准。」上述法律規定實際確立了農村宅基地的以下法律屬性;首先,農村宅基地的所有權為農民集體經濟組織全體成員共同共有;其次,我國對農村宅基地實行三級所有,所有者主體依法可劃分為村集體經濟組織,組集體經濟組織及鄉、鎮集體經濟組織;再次,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系依照法律規定,依法定程序確定給特定主體的用益物權;最後,緣於農村宅基地系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依行政審批無償取得,旨在解決為以農戶為基本單位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提供居住保障,同時,受制於土地系不可再生資源的自然屬性,基於需求與供應之間的現實緊張關系,對於宅基地的流轉必然要求法律予以限制,因此,宅基地使用權在法律上屬於受限制的用益物權。《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五十三條規定「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行使和轉讓,適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國家有關規定」,該項法律規定從民事實體法律規則層面對宅基地使用權的上列法律屬性予以了重申。
二、農村宅基地上房屋的法律定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第二款規定「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該條第三款規定「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四十一條第四款規定「建設單位或個人在取得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後,方可辦理用地審批手續」。上述法律規定旨在規制利用農村宅基地的建房行為,否定非依法取得農村宅基地進行建設的行為,以實現確實控制非法佔用農用地及農村宅基地的法律價值目標,因此均屬於效力性法律規定,違反上列法律規定的行為應受到法律的否定性評價。
農村宅基地上建房的違法行為常見於以下情形:
1、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未依行政審批程序佔用宅基地建房;這種情形屬於行為人違法佔地建設,其行為違反國家法律的強制性規定,行為人不能取得所建房屋的物權,也當然不享有宅基地使用權,僅對其投資形成的建築物、構造物享有實物形態的佔有及處分利益;
2、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違法佔用農用地建房;我國依法實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土地的利用應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等土地用途變更事項法律均設定了嚴格的行政分級審批程序,未依法定程序佔用農用地建房屬於嚴重的違法用地行為,其所建房屋屬違法建築,行為人不能取得物權;
3、非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佔用宅基地建房;農村土地依法屬於特定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屬於該集體經濟組織所有成員生存和發展的基本生產和生活資料,為維護農村、農業、農民的根本性利益,我國的相關政策一直對包含但不限於城市居民佔用農村宅基地建房的行為持否定態度,國辦發(1999)39號文件第二條規定「……農民的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也不得批准城市居民佔用農民集體土地建住宅」。對於村民佔用非本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建房行為應如何處理?相關法律規定未有涉及。筆者認為,根據憲法及土地管理法的立法精神,農村土地屬於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共有,應僅限於該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有權申請並經相應行政審批程序取得宅基地。因此,無論是城鎮居民,還是非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均不能依法取得宅基地,其建造房屋的事實行為亦當然不能作為物權取得的原始依據。
4、村民違反鄉村建設規劃建房;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的加快及城鄉一體化進程的推進,國家將鄉村規則納入到規劃控制的范圍。《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三條第二款規定「……在確定區域內的鄉、村莊,應當依照本法制定規劃,規劃區內的鄉、村莊建設應當符合規劃要求」。因此,村民在依法制定了鄉村規劃的區域修建住房,必須符合鄉村規劃的要求,依法取得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否則,其建房行為構成規劃違法,其所建房屋即為違法建築。
三、農村宅基地上房屋買賣及其司法裁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三條第一款規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七十五條規定「公民的個人財產,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儲蓄、生活用品、文物、圖書資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以及其他合法財產」。農村宅基地上房屋屬於村民基本的重要的生活資料,其建造往往也耗費了農戶大部分甚至畢生積累,也常常是村民最昂貴的私有財產。因此,無論從物盡其用的經濟價值考量,還是從肯定和激發村民投資消費的積極性著眼,村民對房屋的所有權應受到法律的充分保護,村民依法對其房屋享有的佔有、使用、收益及處分的權利應得到法律的彰顯。但如前文所述,村民對其房屋的處分是受限制的處分,即在房屋交易對象上實行限制。一方面,村民的自然流動必然涉及農村宅基地上房屋的流轉,另一方面,對該類房屋的流轉又必須依法實行限制。因此,司法實踐必須對該類訴諸司法的糾紛裁決作出及時、有效的回應和規制。
1、村民將依法取得使用權的宅基地上自建住宅轉讓給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糾紛處理
基於雙方交易主體均系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其住宅買賣行為不會導致本集體經濟組織有限宅基地資源的流失。因此,對村民之間基於自主意思表示所締結的房屋買賣合同應認定為有效。但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第四款之規定,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的,不予批准。
2、村民將依法取得使用權的宅基地上自建住宅轉讓給非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糾紛處理
農村土地系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決定著農村的長期穩定發展,村民取得宅基地系依法無償取得,因此其轉讓行為中必然隱含的土地價值利益不得為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成員享有。無論其交易對象是城鎮居民,還是非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雙方以村宅基地上房屋為合同標的物的買賣合同均應認定為無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八條之規定,基於該買賣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對於受讓方取得房屋後進行了改、擴建或裝飾裝修的,依據民法的添附理論,由房屋出讓方享有添附物的所有權,同時按評估殘值對受讓方予以折價補償,若雙方還有其它損失,則還須由買賣雙方按同等責任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3、非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將宅基地上所建房屋轉讓的糾紛處理
如上文分析,非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佔用宅基地建房無論是否經過相應行政審批,其均不享有所涉宅基地的使用權,因此其所建房屋不能取得物權,基於該房屋的買賣合同亦當然無效。司法實踐中處理該類糾紛還應注意二個問題:其一是若建房人取得宅基地經過了行政審批,則在民事訴訟進程中尚需前置性的通過以司法建議啟動行政程序或行政訴訟程序撤銷相應行政許可;其二是鑒於出賣方雖未依法取得宅基地使用權及房屋所有權,但其作為投資人,在違法建築未被拆除前,其佔用利益應予保護,以維護既定的經濟秩序,因此,法院在司法裁判時應就案件所涉宅基地違規向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發出司法建議,同時判決確認合同無效,並按無效合同的法律規定明確雙方當事人的責任。
4、村宅基地上房屋在被行政徵收後,買受人與出賣人之間的買賣合同被確認無效的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員會的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的徵收決定等,導致物權設立、變更、轉讓或者消滅的,自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的徵收決定等生效時發生法律效力」。一般而言,人民政府徵收決定發生法律效力後,相關徵收實施單位才與被徵收人簽訂徵收補償協議,而此時,依據法律的規定,被徵收房屋的物權已移轉至作出徵收決定的人民政府享有,因此,若相關當事人就該房屋的轉讓所簽買賣合同在此時被確認無效,則會出現買受人返還房屋不能的情形。在此前提下,對該類糾紛的處理則應遵循以下原則:緣於買受人取得宅基地違法,則其僅對宅基地上房屋相關建築裝飾材料享有相應權利,因此,其僅得就建築裝飾材料部分的對應價值在徵收補償款中主張權利,就宅基地價值部分,基於取得行為違法,則應由該宅基地所在集體經濟組織享有或以司法制裁的形式予以收繳,買賣合同雙方當事人的相關損失則由簽約雙方予以分擔。需要另外指出的是,若原出賣人仍具備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由於宅基地系其所在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共同共有,宅基地的徵收利益亦不能為出賣人獨自享有,而應作為集體收益歸屬集體經濟組織享有,出賣人則可以原宅基地被徵收為由另行申請宅基地。
7. 祖屋糾紛問題
三兒子這樣做,不要到以後,就是現在該房的所有權就已經變成他的了。
根據《繼承法》的規定,本案的口頭遺囑,如果沒有無利害關系的在場人,女兒不認可的話,將不能成立,按法定來繼承,由4個兒子和1個女兒共同均分。現三兒子變更宅基證名字,即全部繼承了他父親的財產,該行為侵權了其他繼承的權益,其他繼承人可以要求按價分割,或增加共有人。如協商不成,可訴至法院。
8. 農村祖屋的所有權糾紛
需要搜集證據證明A享有該租屋產權。可向法院起訴維權。
9. 祖屋繼承糾紛
1、你可以要當地檔案管查查,也許仍然有當時的存根。如果沒有,只能找你爸兄弟要了。起訴時,你們可以說房契是有你爸的名字(意在表示房契對你家有利,對他家不利,逼他們拿出來,如果不拿出來,法院可能會認定房子是你爸的。)
2、你爺爺去世後,如果祖屋被改成他們的,你們可以起訴,要求繼承房產,判決後,老的就無效了,可以憑判決書辦理新證 。
10. 祖屋房屋分配糾紛,該怎樣分配
具體由所有權人自主決定分配。協商,協商不成,可以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