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領導幹部侵權試用行政訴訟法怎麼告
這要看該幹部做了什麼事。行政訴訟有四種類型:選擇型訴訟,前置型訴訟,選擇終裁型訴訟,終局裁局型訴訟。
一般來說,行政訴訟法規定以下條件就可以在法院立案:一、有具體主體,即該幹部所在單位;二、有基本事實;三、因為行政訴訟是舉證責任倒置,所以你只須有簡單的證據就行;四、存在該領導的具體行政行為;五、有訴求。
如果是犯罪則報檢察院起訴。
② 哪些行政侵權行為可以起訴
具體行政行為
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因此,只有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造成行政侵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的,才能提起行政訴訟。
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具有國家行政職權的機關和組織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不服,依法提起訴訟的,屬於人民法院
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
。因此,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下列行為不服提起訴訟,不屬於人民法院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外,所有行政行為都屬於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這里的行政行為是指具有國家行政職權的機關、組織及其工作人員作出的,與行使國家行政職權有關的,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益產生實際影響的行為以及相應的不作為):(1)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2)行政法規、規章或者行政機關制定、發布的具
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
;(3)行政機關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任免等決定;(4)法律規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具體行政行為;(5)公安、國家安全等機關依照刑事訴訟法的明確授權實施的行為;(6)調解行為以及法律規定的仲裁行為;(7)不具有強制力的行政指導行為;(5)駁回當事人對行政行為提起申訴的重復處理行為;(8)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權利義務不產生實際影響的行為。
③ 行政侵權行為如何賠償
行政侵權行為可由賠償請求人直接請求賠償義務機關賠償,也可以由賠償請求人在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時一並提出賠償的請求。而賠償的具體方式則包括支付賠償金;返還財產;恢復原狀;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九條
賠償義務機關有本法第三條、第四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給予賠償。
賠償請求人要求賠償,應當先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也可以在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時一並提出。
第三十二條
國家賠償以支付賠償金為主要方式。
能夠返還財產或者恢復原狀的,予以返還財產或者恢復原狀。
第三十三條
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賠償金按照國家上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計算。
第三十五條
有本法第三條或者第十七條規定情形之一,致人精神損害的,應當在侵權行為影響的范圍內,為受害人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造成嚴重後果的,應當支付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④ 行政侵權行為一直存在並且還在履行中,訴訟時效如何認定
行政訴訟時效是當事人能夠向人民法院對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行政訴版訟的有效期限,超過了這一權期限,則當事人喪失了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一般訴訟時效和法定訴訟時效的規定。行訴法第39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由此可見,行訴法規定的一般訴訟時效為三個月。法定訴訟時效即法律有規定的訴訟期限從其規定。中國行政法律所規定的行政起訴期限有5天、10天、15天、30天等不同期限的規定。
參考內容:法律界網站法務通VV
⑤ 行政侵權免責情形
不具備條件則不賠償
《行政訴訟法》規定的行政侵權賠專償責任。構成行政侵權賠償責屬任具備以下四個條件:
1.必須是違法的具體行政行為。只有違法的具體行政行為造成的損害,才能申請行政賠償。
2.必須有造成損害的事實。若沒有造成損害的事實,賠償則無從談起。
3.違法的行政行為和損害的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就是說因為行政行為的原因,才造成了損害的事實結果。
4.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在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確有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錯誤)。
⑥ 如何界定行政違法行政侵權和行政不當行為
民事違法指產生了侵權和民事損害侵害;行政違法則是法無定(即沒授權)而作為且產生了專損害後果;刑屬事犯罪首先是行為違法且屬侵害或加害而不具備入罪的條件;一般違法即法定不可而違且對他人或社會產生了危害的輕為行為;犯罪則是產生的後果具有罪刑法定的標准即屬犯罪行為。
⑦ 企業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投訴商標侵權行為應准備哪些材料
1、訴訟書,內容為抄:
**工商行襲政管理局
投訴人及地址、電話,
被投訴人及地址、電話,
然後寫因什麼理由對被投訴人進行投訴。
訴訟請求:
訴訟事實與理由:
證據材料作為附件。
2、個人的身份證明,如是公司,需要公司授權書,授權給實操人員;
將以上材料遞交給投訴地的工商管理部門的商標科或打假辦即可。
⑧ 「行政侵權責任主體」與「承擔行政侵權責任主體」
行政機關在做出違法行政行為之後,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違法行為做出的實際專主體並不是行政機關這一屬並無實際行動和思維能力的組織,而是行政機關內部的公務員。由於公務員的行為是代錶行政機關作出的,因此在發生侵權之後應當由行政機關承擔責任。因此行政侵權責任主體是行政機關(行政主體)。但是,在行政機關承擔了責任之後,由於過錯是由某個特定的公務員做出的,因而行政機關還可以追究該公務人員的責任,所以實質上承擔行政侵權責任的很可能還包括公務人員個人。所以承擔行政侵權責任主體就包括行政主體及存在過錯的公務人員。
⑨ 什麼是行政侵權行為
行政侵權行為:是指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侵害他人財產或人身權利回的職務行為,將引賠償。答它屬於行政違法,但並非所有行政違法都侵權。
「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作出的最新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由該行政機關或者該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所在的行政機關負責賠償。」
這就是《行政訴訟法》規定的行政侵權賠償責任。構成行政侵權賠償責任具備以下四個條件:
1.必須是違法的具體行政行為。只有違法的具體行政行為造成的損害,才能申請行政賠償。
2.必須有造成損害的事實。若沒有造成損害的事實,賠償則無從談起。
3.違法的行政行為和損害的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就是說因為行政行為的原因,才造成了損害的事實結果。
4.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在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確有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