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友阿」商標權之爭:是惡意注冊還是商標侵權
焦點一:是否侵權? 原告索儷榕系河北省邯鄲市人,原告訴稱,其於2006年12月7日依法經核准注冊「友阿」商標,取得該注冊商標專用權,享有在先權。 原告認為,被告湖南友誼阿波羅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其許可,擅自在其旗下商場分別使用「友阿百貨、友阿電器、友阿奧特萊斯、友阿春天」字樣,在其APP應用上使用「友阿微購」、「玩購友阿」字樣,在其股票上使用「友阿股份」的簡稱。 原告認為,被告的行為系在與原告注冊商標核準的相同或者類似的行業上突出醒目地使用,侵犯了原告注冊商標專用權。 對此,原告提出訴訟,請求判令被告湖南友誼阿波羅股份有限公司立即停止侵犯原告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立即拆除其店面中帶有原告注冊商標的標識、銷毀其侵犯商標專用權的包裝及宣傳,立即停止「友阿」用於網路購物、股票簡稱及廣告宣傳活動,承擔原告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費用並承擔本案訴訟費用等五項訴請。 被告湖南友誼阿波羅商業股份有限公司的代理律師認為,原告所訴分公司企業名稱已經工商行政管理機構核准使用,具有合法性;自被告的控股公司湖南友誼阿波羅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改制更名後,「友誼阿波羅」即成為控股公司商號,並成為知名百貨零售特有名稱。由於「友阿」簡稱被政府機構、媒體等公眾廣泛使用,從而成為「友誼阿波羅」公認的簡稱。 被告的代理律師同時認為,從組成要素上看,原告注冊的商標「友阿」與被告的標識存在較大差異,如「友阿百貨」是四個字的偏正結構短語,且「友阿百貨」、「友阿電器」、「友阿奧特萊斯」等都表明了其銷售的商品類型,故不存在侵權。 焦點二:「友阿」與「友阿百貨」等會否產生混淆誤認? 原告索儷榕的代理律師表示,被告湖南友誼阿波羅商業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分支機構與分支機構電商、門店店招、友阿微購、玩購友阿、玻璃門貼、商場導引台以及相應的廣告宣傳上,突出使用了「友阿」的商標,侵犯了其商標專用權,友阿股票的簡稱也使用了「友阿」的字樣。 原告索儷榕的代理律師說,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作為企業的字型大小在相同或者類似商品上突出使用,容易使相關公眾產生誤認的,屬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 被告的代理律師則認為,關於店招等使用「友阿」商標的情形,他們予以認可。但關於友阿微購和玩購友阿,這只是微信公眾平台及手機APP應用軟體,原告未能證明存在在線銷售商品的事實。而「友阿股份」是被告在證券交易市場的股票簡稱,且上述名稱不具有標示服務來源的功能,不屬於服務商標的使用。 同時,被告的代理律師表示,在湖南民眾的潛在意識里,提到「友阿」就會讓人不由自主地想起「友阿集團」及其提供的百貨零售服務,「友阿」已具有較強顯著性與較高知名度,從而不會導致相關公眾對於「友阿奧特萊斯」、「友阿春天」、「友阿百貨」、「友阿電器」等百貨零售標識與「友阿」商標的混淆或誤認。因此,二者的標識不構成商標法意義上的近似。 焦點三:原告是否惡意注冊商標? 原告代理律師在法庭上表示,原告索儷榕系河北省邯鄲市人,目前在籌劃成立友阿超市公司,後在去年授權給湖南本土企業使用「友阿」商標時,才發現遭到侵權。 而被告的代理律師辯稱,在2004年原告申請注冊「友阿」商標前,原告實際上已經居住在長沙,而並非其一直聲稱的居住在河北邯鄲。其有可能刻意隱瞞真實身份。 被告的代理律師還說,通過初步調查得知,原告在2004年與他人合夥開辦了知識產權代理和知識產權咨詢公司,且在兩家公司中持有33%的股份,原告還在長沙有繳納社保的記錄,原告的曾用名也報考過專利代理人的資格考試,「原告可以稱之為知識產權『業內人士』。」 對於原告的真實身份,原告代理律師稱對原告身份不詳。他與原告平常只通過網路進行聯系。 因該案重大復雜,法庭將擇日對案件進行宣判。
❷ 商標侵權 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商標侵權 工商已經處罰 現在被侵權公司發律師函是什麼情況
工商處罰和商標注冊抄人發襲律師函,是兩個概念。工商行政處罰,是工商局常規的行政管理,發現你或你公司的商標侵權行為,而採取的制止行為,這代表工商局有所為,對市場進行了監督與管理。但工商局,不代表法律,對商標注冊人的侵權造成的損失,也不會因為工商局的罰款而結束。商標注冊人發律師函,主要就是告知你已經侵犯商標注冊人權利,最終向你追索你在侵犯他人商標權利的時候,給商標注冊人造成的經濟損失。為此,在我不知道你所說的律師函的內容的時候,你只能關注商標侵權的事件中,律師函要表達的內容。但你在不進行再次侵權行為的前提下,你可以不用理會律師函。等他們找到你的時候,再說具體要求,如果有必要的話,可以請一個對商標侵權案件精通的律師,來幫助你解決這個問題。總之,對於商標侵權案件來說,少說多看,以免在你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商標注冊人的律師或法務團隊採集到對你不利的證據。
❸ 如何判定商標間接侵權人的主觀故意行為
間接侵權是指行為人沒有實施直接侵權行為,但為直接侵權者提供實質性幫助,或者引誘、教唆他人直接侵權。
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第(六)項規定了幫助型商標間接侵權,即故意為他人實施商標侵權行為提供經營場所、運輸、倉儲等便利條件。市場開辦者故意為商戶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提供經營場所的便利條件,依法構成幫助型商標間接侵權。
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第(六)項將幫助型商標間接侵權責任的主觀構成要件明確界定為「故意」。故意,是指行為人知道侵權行為存在,而追求或放任侵權行為發生。因而,構成「故意」的前提是「知道」。然而,關於「知道」的解讀,存在諸多爭議。就「知道」標准而言,包括 「明知」「應知」和「有理由知道」,「知道」的內容也有「概括知曉」與「具體知曉」之分。
1.知道的標准:「明知」而非「應知」或「有理由知道」
明知,是指行為人明確知道侵權事實存在。明知不同於應知和有理由知道。所謂應知,是指根據行為人的預見能力和預見范圍,如果其應當預見侵權行為的發生,但由於未盡到「合理理性人」的注意和謹慎義務,從而導致損害後果的發生或擴大。有理由知道是指,如果一個「合理理性人」通過實施合理注意義務將會知道該事實,該行為人就會被認為推定知道該事實。由此可見,應知、有理由知道都為行為人設置了注意義務,行為人履行了注意義務就應當知道侵權事實的存在,沒有履行該義務,就有著應當知道而不知道的過錯。
從法律解釋角度分析,構成商標間接侵權的主觀故意的「知道」不應當包括應知和有理由知道:首先,故意與過失的內部構造不同。二者均由「認識因素」與「意志因素」構造而成,故意的「認識因素」是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結果,「意志因素」是希望或放任損害結果的發生;過失的「認識因素」是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會發生危害後果,「意志因素」是疏忽大意沒有預見或輕信能夠避免損害結果的發生。二者「認識因素」與「意志因素」有明顯不同,不能混淆和誤用。應知和有理由知道為行為人設置了注意義務,判定時以行為人的預見能力和預見范圍為基礎,因此,其屬於過失的認識因素。如果將應知、有理由知道作為判斷商標間接侵權責任的主觀要件,就等於在故意的意志因素中嵌入過失的認識因素,這在法律邏輯上是不能成立的。其次,商標間接侵權責任中不應當給行為人設置注意義務。危險是注意義務的產生根源,危險的製造者或管控者應承擔損害預見義務或損害防止義務。而商標間接侵權的行為人,如市場開辦者,並非直接實施商標侵權行為人,不是侵權危險的製造者和管理者,沒有義務管理和控制侵權危險。
2.知道的內容:「具體知曉」而非「概括知曉」
對於知道的具體內容,可分為「概括知曉」與「具體知曉」。不應將「概括知曉」或「大概知道」作為判斷行為人主觀故意的標准,而應採取「具體知曉」標准,即行為人確切知道實際發生的侵權事實,這也是「明知」的應有之義。
首先,行為人只有「具體知曉」才能採取措施制止侵權。「具體知曉」與「概括知曉」是關於知道對象不同的描述。「具體知曉」的對象是特定的,能確切知曉某直接侵權人實施了何種侵犯權利人商標權的行為,而「概括知曉」只是對侵權行為有普遍性的認知。當市場開辦者知曉哪一商戶銷售了何種商品侵犯了誰的商標權時,才構成「具體知曉」,如果僅知曉其市場內存在售假行為,而不清楚具體的商戶,就屬於「概括知曉」。明知某具體侵權行為,市場開辦者才能採取措施制止侵權行為,此時,其未採取制止措施,就可理解為具有間接侵權的故意。
其次,「具體知曉」符合商標間接侵權制度的設立初衷。在科技與商業十分發達的當下,商標直接侵權由以往集中化、專業化向分散化、業余化方向發展。面對眾多、分散的商標侵權者,要求「間接侵權者」與「直接侵權者」就損害後果負連帶責任,商標權人就能通過起訴更具有實力的「間接侵權者」及時獲得有效的救濟。間接侵權制度有效地解決了權利人搜索成本與訴訟成本問題,這無疑是一個偏向於權利人的制度設計。然而,這種偏向必須要有所限制,否則將不適當地擴大商標權人的權利范圍,對競爭造成損害。如果採用「概括知曉」標准,不管行為人是否知道特定侵權行為存在,其就可能承擔間接侵權的責任,會進一步了擴大商標權人的權利,有違間接侵權制度只是適當擴大權利人救濟范圍的理論基礎,而且也會損害公共利益。
最後,「概括知曉」有悖於實質性非侵權用途理論。間接侵權人為直接侵權人提供的幫助條件包括技術、倉儲、經營場所等。這些幫助條件具有合法使用和侵權使用兩面性。市場開辦者開辦市場時,其目的並非將市場專門或主要用於售假的經營場所,因此,應當給予市場生存空間。如果泛泛地猜測市場內可能有商戶存在侵權,就推定市場開辦者有幫助侵權的主觀故意,無疑是加大了市場開辦者的法律責任。
參考資料:http://rmfyb.chinacourt.org/paper/html/2016-09/08/content_116284.htm?div=-1
❹ 遭到代理律師商標侵權為由敲詐巨款報案如何介決
如果商標侵權客觀事實存在,要求賠償侵權損失且不存在威脅、恐嚇等違法情況的話,不屬於敲詐,報案公安將不予受理。
另外,如果商標侵權構成犯罪的話,將會導致自身承擔刑事責任。
❺ 代理律師知法犯法侵權商標維權為名。法院訴訟敲詐犯罪巨款媒利。如何處理
就憑你在問題中表現出來的法律知識,你必輸無疑。
❻ 商標侵權判定中如何確定商品類別
案情回放
原告海爾曼斯公司訴稱,原告創建於1993年5月,是一家從事針織服裝研發、設計、生產、銷售的企業集團。原告商標核定使用的商品為25類,至今已連續使用13年。2006年3月,被告在南京市開設了兩家「海爾曼斯寵寵服飾店」。被告銷售的寵物飾品(羊毛衣)上也粘貼了「海爾曼斯」商標標識。原告認為被告經營的寵物用品商品類別為第20類,和原告的商品類別不相同、不類似,但客觀上,嚴重損害了原告「海爾曼斯」商標的形象和聲譽,給原告的注冊商標造成了極大的損害。故請求法院:跨類保護「海爾曼斯」商標,並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犯「海爾曼斯」商標專用權行為,賠償經濟損失2萬元等。
被告吳珠琴辯稱,「海爾曼斯」雖然很有名氣,但其本人作為個體工商戶,經營的是寵物服飾,與原告經營的產品不同,與原告也不是同行業,被告沒有侵權故意,且在原告起訴前已被工商查處,產品被暫扣。只有少量產品售出,即使侵權也不可能造成原告2萬元經濟損失。
原告海爾曼斯公司於1993年5月20日成立。2001年1月28日,海爾曼斯公司在商品國際分類第25類上獲得「海爾曼斯」文字商標的專用權,核定使用商品為服裝、針織服裝等。
2006年3月24日,被告吳珠琴開設「南京寵寵服飾店」,並領取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經營寵物服飾銷售?並異地經營。同時在經營場所懸掛「海爾曼斯寵寵服飾店」字樣廣告和招貼。同年5月,原告海爾曼斯公司工作人員在被告經營場所購買了注標「海爾曼斯」標識的寵物羊毛衣,被告出具的收據上加蓋有「海爾曼斯寵寵服飾店」印章。2006年5月9日,南京市江寧區工商行政管理局東山工商所工作人員對被告經營場所進行檢查,暫扣寵物服裝210件等。
法官點評
被告吳珠琴銷售標有「海爾曼斯」商標的寵物服裝並以不同字體突出使用「海爾曼斯」文字進行廣告宣傳行為如何定性,被告在與原告不同商品類別上使用原告注冊商標是否構成商標侵權。
原告海爾曼斯公司注冊取得的在商品分類第25類核定使用商品上「海爾曼斯」文字商標專有使用權應受法律保護,且其有權標明該商標為注冊商標標記。被告吳珠琴在購進無標識的寵物服裝後,擅自添加「海爾曼斯」注冊商標標識,該標識與原告注冊商標標識完全相同。被告事實上並未在任何商品類別上注冊該商標,對該注冊商標標識被告雖陳述是其委託他人製造,但其未能提供實際製造該注冊商標標識的製造者,因此,應視為被告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被告行為已構成假冒注冊商標標識。同時被告在假冒注冊商標標識時,主觀上存在明顯的惡意,在明知原告注冊商標在一定范圍內享有較高知名度情況下,其直言不諱稱就是因為「海爾曼斯」知名度高,為了便於其產品銷售才擅自在無標識的產品上全部附加上原告的注冊商標標識,該行為已構成假冒注冊商標商品的生產製造行為。雖然從注冊商標的分類來看,似乎寵物服裝與原告注冊商標核定使用的商品類別不同,但由於原告主要產品就是針織服裝或針織品和羊毛衫,被告經銷的寵物服裝同樣也是針織品,只是針織品的用途存在差異。
商品是否類似,應當以相關公眾的一般認識綜合判斷。而對寵物,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環境的改善及觀念的變化等,在城鄉特別是城市范圍內更是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對寵物的認識也隨之改變,甚至成為這部分人日常生活樂趣之一。所以,從相關普通消費者角度來講,一般會認為針織品和寵物用針織品兩者之者存在一定的特定聯系,因此,即使兩者用途之間存在差異,仍很容易造成普通消費者對商品來源的混淆或誤認。這里的混淆或誤認不是商品之間的混淆或誤認,而是商品來源的混淆或誤認。被告行為本身也是基於原告商標的知名度,才添加原告的注冊商標標識,因為商標本身即是傳遞商品品質的信息,商標不僅僅是一種標識,它是用在商品上的識別標記,從而發揮產品來源的識別功能。法律之所以對商標進行保護,還因為商標使消費者消費時易於識別並體現產品的信譽。被告主觀上即是為了「搭便車」的不正當目的,看中的就是原告商標的聲譽和產品信譽,或者說是原告的商譽,商譽以商標為載體,並通過產品建立同消費者的聯系,消費者會基於對商標的認知和產品品質而消費,商標所代表的商譽從根本上指引著消費者選購商品,使商標具有了獲取收益的能力,成為商標的價值源泉。被告正是為了自身的不正當利益,有違公認的商業道德,在自己經銷的寵物服裝上標注原告有一定聲譽的商標標識。不僅如此,被告還在其經營場所突出使用原告注冊商標文字,擅自在工商登記的個體工商戶字型大小前附加「海爾曼斯」並私刻印章。被告這些行為的目的非常明顯,本質上都是為了利用原告商標所代表的優質產品的信譽誤導公眾。所以說,被告以上幾種行為均已構成商標侵權。
對於原告請求認定其商標為中國馳名商標問題。中國馳名商標在商標侵權案件中,只涉及是否應擴大商標的保護范圍,也就是是否需要跨類保護。跨類保護並非全類保護,應根據具體案件事實確定。雖然人民法院在審理商標侵權糾紛中,根據當事人的請求和案件具體情況,可以對涉及的注冊商標是否馳名依法作出認定。但本案中根據已查明的事實,被告的侵權行為主觀故意明顯,侵權性質惡劣。因此在原告權利能夠得到充分保護時,法院不需要對涉案商標是否中國馳名作出判斷和認定,因此對原告關於認定中國馳名商標的訴訟請求不應支持。
❼ 如何認定商標侵權,商標糾紛訴訟時需要哪些證據
一、如何認定商標侵權
關於如何界定商標是否侵權,應當著重考慮以下因素:
1、被告是否存在主觀惡意導致權利沖突發生的原因固然存在一些偶然的巧合,但較多情形下,仍是由於一方惡意搭便車,以牟取不正當利益所致。因此,審查被告的主觀過錯、主觀惡意對侵權判斷是十分必要的。
2、是否相同或相似,並造成混淆當事人所經營的商品與商品之間、服務與服務之間、商品與服務之間是否相同或類似,並造成混淆和誤認,亦是判斷侵權構成與否的重要因素。在判斷時,既要對爭議的主要部分進行對比,又要結合整體進行判斷。
3、標識應當具有一定的顯著性,如果是一般的經營者和普通的消費者都普遍認同的通用名稱,一方當事人就不享有獨占的權利,也不能排斥其他經營者的合法使用。
二、商標糾紛訴訟時需要哪些證據
(一)原告除提交當事人主體資格證據外,還應當提交下列權利證據,以證明自己享有商標權或商標許可使用權:
商標注冊人起訴的,應當提交證明其商標權真實有效的文件,包括商標注冊證。
利害關系人起訴的,應提交注冊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在商標局備案的材料及商標注冊證。未經備案的應當提交商標注冊人的證明,或者證明其享有權利的其他證據。
獨占使用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可以單獨向人民法院起訴;排他使用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與商標注冊人可以共同起訴,在商標注冊人不起訴的情況下,可以自行提起訴訟,但應當提交商標注冊人已知有侵權行為發生而明示放棄起訴或不起訴的證明材料;普通使用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經商標注冊人的明確授權,可以提起訴訟。
商標財產權利的繼承人起訴的,應當提交已經繼承或者正在繼承的證據材料。
(二)原告應當提交下列侵權證據,以證明被告已經實施或者即將實施侵犯商標權的行為:
原告應當提交被控侵權產品及其銷售發票等證據。
(三)原告應當提交下列賠償證據,以證明其提出的賠償數額有事實依據:
原告應當提交能證明其提出的賠償數額的證據,如被侵權人在被侵權期間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的證據或者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的證據,包括被侵權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費用的證據。侵權人因侵權所得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因被侵權所受損失難以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50萬元以下的賠償。
❽ 惡意商標權訴訟中的惡意怎麼判定
一、惡意訴訟的構成要件
通常認為,惡意訴訟是一種侵權行為,因此,需要滿足一般侵權行為的四個要件,即主觀過錯、違法行為、損害後果以及違法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的因果關系。
北京知識產權法院認為:「某種具體的訴訟行為屬於惡意提起知識產權訴訟,至少應當滿足以下構成要件:
1、一方當事人以提起知識產權訴訟的方式提出了某項請求,或者以提出某項請求相威脅。
2、提出請求的一方當事人具有主觀上的惡意。
3、具有實際的損害後果。
4、提出請求的一方當事人提起知識產權訴訟的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
也有觀點認為,應當結合知識產權訴訟的特點,對傳統侵權行為的四個構成要件作出適應性的解釋,歸納為三個要件:「一是無事實依據和正當理由提起民事訴訟,尤其是知識產權訴訟中沒有權利基礎。二是故意以損害他人為目的。三是致使其他人受到了損失」。
知識產權惡意訴訟的違法性並非在於提起訴訟本身,因為只要是權利人即享有訴權,其違法性主要體現在訴訟的提起在客觀上所依據的基礎並不存在或不穩固,任何一個理性的訴訟當事人不會認為其訴訟具有正當性。惡意訴訟與普通訴訟的主要區別就在於起訴時主觀方面的「惡意」。
二、主觀惡意的認定標准
侵權行為的主觀過錯一般包括故意或過失,對惡意訴訟的范圍應嚴格限定,過失應該排除在外[iii]。無論如何,「主觀惡意」都是公認的惡意訴訟的構成要件之一。毋庸置疑,商標權人提起侵權訴訟之時,其商標權通常都處於有效狀態。那麼,在商標被撤銷或宣告無效後,如何判定其在前提起的商標侵權訴訟是否是基於「惡意」呢?
最高2004報告認為,「惡意訴訟中的「惡意」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明知自己的訴訟請求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二是具有侵害對方合法權益的不正當的訴訟目的」。可見,提起惡意訴訟的原告,首先,其主觀上一定是「明知」狀態,即明知自己的起訴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其次,起訴並非基於正當維權的目的。北京知識產權法院認為:「所謂惡意,是指提出請求的一方當事人明知其請求缺乏正當理由,以有悖於權利設置時的目的的方式,不正當地行使訴訟權利,意圖使另一方當事人受到財產或信譽上的損害」 。
眾所周知,主觀狀態著實難以用直接證據加以證明。因此,多數情況下只能根據間接證據形成的證據鏈予以推斷。比如,在專利領域,「可以從三個方面推斷行為人的「明知」狀態:一是行為人的背景,包括行為人在該領域從事活動的時間及技術職務,在該領域的地位等;二是行為人的行為表現,如行為人偽造證據,或者為公開技術偽造保密協議,以起訴打擊對方;三是其他因素。如行為人在訴訟外向人表明其訴訟沒有事實法律依據,或者將明知沒有新穎性的技術申報專利,並告他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