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微軟各國法律糾紛

微軟各國法律糾紛

發布時間:2022-01-04 21:17:45

❶ 美國為什麼起訴微軟

因為微軟有在產業壟斷的嫌疑。
美國的反壟斷法早在100多年前就已出台,要是細摳日子,那還是在革命導師列寧做出帝國主義必然走向壟斷和腐朽的著名論斷之前。19世紀末,美國社會正處在馬克·吐溫筆下那種經濟繁榮、世風日下、政治腐敗的「鍍金時代」,隨著全國性鐵路網以及電報和電話通訊系統的建成,市場競爭已徹底打破地域限制,一些大公司掠奪成性,不擇手段,在商業競爭中無所不用其極,迅速發展為富可敵國的超級托拉斯壟斷集團。與此同時,無數中、小型企業遭到被擠垮或被兼並的命運。

美國公眾對托拉斯壟斷集團降價傾銷、操縱市場、大魚吃小魚等商業招術以及壟斷集團用金錢左右政治的腐敗現象深感不安。在歷來講究分權和制衡的政治文化環境中,美國人對任何單一的、難以挑戰的權勢都具有先天的戒備和疑慮,必欲除之而後快。為了抑制壟斷豪強的勢力,維護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的規矩,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在美國社會各界的強烈呼籲和壓力下,美國國會於1890年以一票之差通過了《謝爾曼反壟斷法》(Sherman

Antitrust Act of 1890)。此法案因由參議院共和黨參議員約翰·謝爾曼(John Sherman)牽頭而得名。

謝爾曼反壟斷法的第一部份禁止企業以托拉斯的形式聯合起來施行貿易限制,第二部份禁止企業的壟斷行為和壟斷企圖。美國國會後來又先後通過了克萊頓法(Clayton Act)、羅賓遜-帕特曼法(Robinson-Patman Act)等一系列反壟斷法規,禁止有可能形成壟斷的兼並和收購行為,禁止使用價格歧視手段擠垮競爭對手,禁止不公平的競爭方法或欺詐性行為。

可是,究竟什麼是壟斷行為?什麼是不公平的競爭方法?什麼是欺詐性行為?為啥一家企業僅有壟斷企圖但尚無壟斷行為也會受到起訴?對於這些復雜的經濟和法律問題,聯邦法院和國會也是一腦門子漿糊。一百多年來,美國最高法院的判例和國會通過的反壟斷法規從未對這些問題給過一個清晰明確、令人滿意的定義和解釋。對此,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總裁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曾經毫不客氣地直言:「這個國家的整套反壟斷法規,是混亂和無知的大雜燴。」

反壟斷法規究竟是不是「混亂和無知的大雜燴」,那是立法部門的事,執法和司法部門可管不了那麼多,反正該出手時就出手。第一個撞到反壟斷法槍口上的著名大壟斷公司是曾在全球石油工業領域不可一世的標准石油公司(Standard Oil,俗稱美孚石油公司,屬於洛克菲勒財團)。1911年,聯邦政府控告標准石油公司壟斷石油業,石油大亨不服指控,把官司打到了最高法院,但大法官以9比0票裁定政府勝訴。結果,標准石油公司被強制拆散為34個小公司,石油壟斷帝國頃刻間土崩瓦解。

30年代大危機後,主張政府幹預的凱恩斯主義風行一時,聯邦政府在反壟斷領域越來越橫。1945年,美洲鋁業公司(Aluminum Co. of America)因被控壟斷鋁業市場,被政府強制拆散。1970年,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因在大型電腦的硬體、應用軟體和操作系統三大領域包打天下而被控壟斷,這場官司整整打了12年。里根(Ronald Reagan)總統執政後,因科技進步和微型電腦的飛速發展導致信息業格局大變,聯邦司法部被迫撤消了起訴。1984 年,美國電報電話公司(AT&T)因被控壟斷電信行業,被解體為7個地區性公司。

在美國政府看來,一個建立在法治基礎上的、適宜企業迅速發展的市場競爭環境,要比某一家超級壟斷公司的成功或被拆散後的命運重要得多。

❷ 關於1998年微軟的重大反壟斷案件

微軟遭遇反壟斷敗訴前後

2007年9月17日,歐洲初審法院裁定,維持歐盟委員會2004年對美國微軟公司做出的反壟斷處罰決定,包括向這家世界上最大的軟體製造商開出的4.97億歐元的巨額罰單。歐盟的這個處罰決定,是近年來微軟第一次在壟斷問題上的敗訴,也是第一次肯定了微軟的壟斷行為。
歐盟與微軟近十年的反壟斷較量
截至今年6月30日的財政年裡,微軟公司在歐盟國家實現利潤100餘億歐元。換言之,這筆罰單只相當於微軟兩周內在歐盟國家所賺取的利潤。盡管罰款遠不及微軟的捆綁銷售利潤,對財大氣粗的微軟也不過是「牛身失毛」,但它的影響卻是深遠的,至少在法律上證明了微軟利用其強大的優勢,壟斷了歐盟市場,做了大量不公平的競爭行為。
有關微軟壟斷軟體市場的爭端由來已久。微軟曾因在國內同樣問題上,不斷擊敗對手並與法庭和解,已獲得絕對的市場優勢。1990年6月,美聯邦貿易委員會就微軟與IBM在PC軟體市場可能產生的沖突,進行了調查。1993年,美國司法部接到其他軟體商的投訴,開始對微軟的市場壟斷問題進行調查,集中調查微軟DOS的市場策略。1994年,微軟同意修改與個人電腦生產商的軟體使用合約,允許其他軟體生產商與其進行正當競爭,從而結束了長達一年的調查。1997年,美司法部再次起訴微軟,稱其違反1994年簽署的協議,採用非正當競爭手段,迫使計算機生產商銷售其瀏覽器軟體。當時,微軟將瀏覽器軟體與其主導市場的視窗操作系統軟體捆綁銷售。1997年,美國地區法官托馬斯。傑克遜簽發禁止令,要求微軟在安裝視窗95操作系統時,安裝其他軟體商生產的InternetExplorer4.0瀏覽器軟體,迫使微軟暫時停止捆綁銷售。1998年,美國司法部和20個州的總檢察官集體起訴微軟,聲稱微軟非法阻止其他軟體廠商與其進行正當競爭,以保持其軟體的壟斷地位。1999年,微軟發布改進版視窗軟體,其視窗媒體播放器的市場份額大幅增加,微軟的捆綁銷售方式使其媒體播放器的增長速度,大大超過了競爭對手諸如Real Networks公司的RealPlayer.2000年,傑克遜法官作出將微軟一分為二的判決,微軟隨後提出上訴。2001年,微軟被控違反反壟斷法一案,進入上訴程序的法庭辯論階段。
微軟在國內大打壟斷之仗時,也與歐盟反壟斷機構發生了爭執。歐盟法院原以為說服微軟很容易,但歐盟法院沒有意識到,微軟利用在國內戰勝眾多對手之際,繼續利用原在美國的戰略,在歐洲市場上大施淫威,致使歐盟范圍內的軟體製造商的銷售遭遇下滑。歐盟發現了微軟的市場行為,不符合歐盟的市場行為准則之後,對其發出了警告,並稱將對該公司處以巨額罰款,除非微軟採取措施,使歐盟不再憂慮市場競爭的問題。但此舉沒有奏效。
歐盟起訴微軟公司起始於1998年。當時,位於布魯塞爾的反壟斷機構,應太陽系統公司的訴求,開始調查微軟在歐洲的所作所為。隨之,他們發現微軟利用桌面終端的市場統治地位,壟斷了整個歐洲伺服器市場。歐盟再次向微軟發出警告,微軟仍然置若罔聞,繼續在歐洲銷售捆綁媒體播放器軟體的視窗版本。
2003年,微軟竟獲得美國政府默許,與國內18個州達成和解協議,微軟進而敦促法院,不再考慮制裁微軟的提議。美國法院的默許,助長了微軟的氣勢。實際上這意味著,加強了微軟在國內市場上的壟斷地位,也自然為它進軍歐洲伺服器市場大開了方便之門。
歐盟反壟斷的態度要比美國堅決
然而正在此時,微軟與歐盟的反壟斷爭端開始激化。導致矛盾激化的原因還在於,微軟在市場上濫用其計算機操作系統的統治地位的同時,其態度自始至終都十分強硬。早在2003年1月,歐盟市場競爭委員會委員馬里奧。蒙蒂擬舉行聽證會,就一個決議草案進行討論,准備對微軟採取強硬措施。
持續不斷的調查,發現了微軟更多操縱市場的行為,如微軟的Net Passport涉嫌違反歐盟有關個人隱私的法規,歐盟立即要求微軟對其修改。可是在一次聽證會上,歐盟初審法院與微軟發生了激烈的辯論,雙方激烈對峙,互不相讓。曾經代表集體訴訟原告指控過微軟的律師邁克爾。豪斯菲爾德,一開場就指責微軟對面臨的壟斷指控不以為然。豪斯菲爾德打開一盤錄像帶,錄像帶中微軟首席執行官斯蒂夫。巴爾默被問及是否完全理解「壟斷」一詞時,這位律師說:「巴爾默當時大笑著說,『我當然知道什麼叫壟斷,我經常與我的孩子一起玩這種游戲。』從這句話可看出,盡管此前關於微軟的反壟斷訴訟,歐盟提起過多次,卻都沒有實質性結果,其原因就在於,微軟的管理高層完全沒把歐盟的壟斷指控當一回事。」
從2004年初,歐盟與微軟就反壟斷案的爭端逐漸升溫,歐盟向微軟處以巨額罰款。同年6月,微軟向歐盟初審法院提出申訴,要求推翻處罰決定。微軟還請求該法院下令,在法院判決作出之前,暫緩執行歐盟的決定。12月,初審法院駁回了微軟公司要求推翻歐盟決定的請求。
歐洲大多數輿論都認為,微軟在歐洲面臨的問題遠不止這些。2006年2月,歐盟就微軟系統的兼容性展開了調查。結果發現,包括IBM和甲骨文公司在內的眾多美國公司,都曾公開數據,但微軟卻利用其系統優勢強壓歐洲對手。並且,歐盟的競爭對手繼續對微軟抱怨稱,它並未因歐盟的制裁而改變原有的戰略決策,繼續拒不提供格式化信息,這導致其本土產品仍然無法與微軟視窗版本兼容,這幾乎成為微軟對付歐盟市場競爭對手的一貫做法。歐盟委員會怎能視而不見?同年7月,歐盟決定對微軟再次處以總額2.8億歐元的罰款;同年10月,微軟就歐盟新的處罰決定提出上訴。2007年3月,歐盟威脅要對微軟再次處以每天300萬歐元的罰款,並要求微軟做出答復。直到9月17日,初審法院對微軟要求推翻歐盟反壟斷處罰決定的上訴,作出了初審判決。
這個處罰決定勢在必然。但另有更深層次的原因表明,微軟之所以不聽從歐盟,是因為它有著強大的美國政府作後盾。歐盟對微軟等美國企業展開的反壟斷調查,甚至引起美國政府的不悅。包括美國英特爾和蘋果公司在內的信息技術巨頭們,都對歐盟的調查提心吊膽,它們也都面臨著歐盟的反壟斷調查。今年初,歐盟委員會曾兩次將一份問卷調查,發往歐盟的微軟競爭對手,搜集是否需要進一步探究外來軟體的兼容問題。歐盟沒有繼續深入調查英特爾的原因是,與微軟的反壟斷案遲遲沒有了結。
對於消費者而言,選擇安裝哪種軟體是費神的事,但對多媒體播放器市場來說,這場官司意義重大。歐盟的裁決生效後,將對微軟產品在歐洲市場的銷售產生深刻的影響。數據表明,微軟的視窗操作系統,2002年在西歐的銷售額為34億美元,占該公司全球銷售額的30%.隨後其銷售額逐年上升,這是因為近年來由於視窗能鑲嵌其他操作系統,又使其市場呈現無限擴大的趨勢。根據另一項調查顯示,在長達近十年期間內,歐盟的軟體公司產品的市場都十分疲弱,價格不斷下滑,微軟的操作系統和應用程序的價格卻反而呈上升趨勢。
此後,歐盟法院與微軟的口水戰愈打愈烈,歐盟的態度也日趨強硬,初審法院向最高法庭遞交了上訴請求。從以往的訴訟來看,類似這種復雜的訴訟往往長達一年或更久。即便歐盟已判定微軟壟斷行為成立,微軟也仍然不服,此後歐盟初審法院繼續開展調查。
該法院追溯了調查微軟違反反壟斷法的決定,曾要求微軟披露所有源代碼,包括視窗版本的所有音樂和視頻軟體源代碼。但出人預料的是,微軟與美國最高法院已達成和解之後,微軟反而稱歐盟在追蹤微軟的過程中,致使全世界95%的個人計算機的微軟技術機密暴露無遺,這將危及微軟的全球市場地位,也屬於違法行為。對此,該法院立即進行了反駁,稱微軟已擁有近3000億美元的市值,在世界上也是數一數二的企業,加上市場的壟斷地位,不要說一般的客戶和企業,就是一些小國家也沒有能力與微軟抗衡,其市值甚至已經相當於很多發展中國家GDP總和。面對這樣一個龐然大物,任何企圖僅靠市場手段就想打破微軟的壟斷地位,都是不可想像的。因此,若沒有維護歐盟市場秩序的決心,那麼最終會傷及眾多的歐盟本土企業;若繼續容忍這種壟斷行為,歐盟的經濟將因此雪上加霜。
制裁壟斷,嚴明市場法紀是根本
歐盟法院意識到,若繼續容忍微軟這樣下去,那麼歐洲大多數軟體製造商的生存空間都將被封殺,歐盟市場正常的競爭秩序將被破壞,消費者被剝奪了選擇權。歐盟怎能眼睜睜地看著微軟這一美國公司,奪走本土大部分的軟體市場呢?歐盟競爭委員會負責人內莉。克勒斯認為,「微軟的一系列行為,深深地侵害了歐洲消費者和競爭者的利益,使歐盟本土軟體陷入前所未有的蕭條。」英國國際與競爭法律研究院專家菲利普。馬爾登也認為,歐洲與美國的軟體市場同為國際市場的一部分,但微軟給歐洲市場帶來的傷害,卻要比美國市場更加廣泛和深遠。
面對眾多歐盟官員的指責,微軟首席法律顧問布萊德。史密斯採取的則是緩兵之策。他對記者稱,「本公司將進一步小心翼翼地研究,然後作出決定。若需要我們進一步採取步驟,以順應歐盟國家的反壟斷需要,那麼微軟會毫不猶豫。」隨後他話鋒一轉又說,「實際上,微軟對市場的侵害帶來的影響和時間,還有待於進一步調查。歐盟的決定或許有欠妥當,因為對手生產的伺服器沒有必要讓微軟來提供網路協議,歐盟更沒有必要強迫微軟滿足對手的產品設計。」
初審法院反復強調,微軟違反歐盟反壟斷法的調查證據已確鑿無疑,長達248頁的調查報告已說明了一切。隨即,克勒斯在布魯塞爾強調,初審法院對微軟的判決正確無誤,穩妥貼切。若判定成立,微軟在歐盟的市場份額也將隨之發生改變,微軟的份額至少應低於95%.如果這樣,就可證明初審法院的這次反壟斷案判決是成功的,歐盟國家也希望看到這點。
克勒斯認為,初審法院過去所做的決定,實際上是對微軟破壞歐盟正常市場競爭秩序所採取的阻止措施。而法院再次做出的決定,則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因為如此多的人在使用計算機,無一不受其影響。而更受其害的卻是歐盟范圍內的所有國家。
克勒斯同時也強調,倘若微軟仍然拒不聽從這個判決,那麼歐盟將再次評估和修改這個決定,採取更加強硬的措施,以順應未來市場反壟斷案的需要。而再評估和修改的原因是,「我們從來都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壟斷案例。」
此外,該法庭還駁回了微軟的申辯,即保留數據保密權,其理由是它涉及專利、版權和貿易秘密。但法官強調,微軟新產品中沒有真正的創新,又何以存在這些權益?紐約大學法學教授尼古拉。伊克諾密茲稱,「這是微軟的重大損失,從此後,微軟公司的膨脹可能面臨轉折。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再也不能像在美國領土上那樣,在歐洲橫行霸道了。」
歐盟新聞處發言人托馬斯。文傑在布魯塞爾說,「如今,歐盟對微軟的處罰決定,奠定了市場行為原則,即堅守了在廣泛的市場領域,軟體商品應更具有兼容性的原則。」歐盟對微軟開出的巨額罰單,堪稱「歐盟有史以來最重大的決定」。歐洲的反壟斷官員再次訓誡了包括微軟在內的跨國巨頭們:無論你是誰,只要來歐洲,不守規矩就一定受罰。
微軟或許正在關門研究對策。其首席法律顧問史密斯稱,「尚未決定是否採取進一步舉措。」但有關分析師稱,罰款事小,帶來的影響卻十分深遠,微軟的產品設計、市場決策都可能由此發生逆轉。除了不能再把播放程序Media Player與Windows操作軟體「非法綁定」外,微軟還不得不像IBM、甲骨文、諾基亞等公司一樣,向對手授權並詳細說明其各種軟體如何在視窗系統下順利運作。
歐盟的決定對微軟可謂釜底抽薪,其背後的法律基礎,將對微軟今後的經營戰略產生深刻影響。要說歐盟的判決「決定未來」並不過分。今後世界上的科技產業反壟斷政策如何制定,可能都會以此作為典型的案例。像英特爾、Google和蘋果在內的科技巨頭們,打著「專利」旗號,肆無忌憚地吞噬其他地區市場的行為也將成為歷史。

❸ 美國政府起訴微軟

你可以參照美國的反壟斷法看看,不了了之好像是因為微軟在市場的份額不到法律規定的范圍,當時他的市場佔有率僅有4%,在美國的反壟斷法中,按照計算方法還不夠成壟斷。但是他的這4%卻是市場的核心,這也體現了反壟斷法計算壟斷行為的單一,是現代各國反壟斷法的一個研究方向。
我原來看過一本書,專門講美國政府訴微軟的,一本挺老的書了,是反微軟壟斷聯盟的, 叫《審判微軟》,但一般圖書館應該有,你可以去找找。

❹ 請舉出——【反壟斷法】實施以來的主要實例、案例。附上簡介/分析/出處為盼。謝謝!

反壟斷法三大任務及各國典型案例2009-07-05 21:27各國制定《反壟斷法》的用意究竟是什麼?從國際通行的案例看,《反壟斷法》的大刀一般應當指向哪裡?

3月18日,申請半年之久的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案,因商務部一紙禁令最終未能成行。由於這是商務部首次引用2008年8月1日生效的《反壟斷法》做出裁決,此舉引發了全社會甚至世界輿論極大的關注和爭議。

各國制定《反壟斷法》的用意究竟是什麼?從國際通行的案例看,《反壟斷法》的大刀一般應當指向哪裡?

通常而言,各國反壟斷法都具有三種任務:促進公眾利益、保護消費者權益和維護市場競爭。在具體實踐中,各國反壟斷執法機關也會具體把握個中尺度,並且通常也都會與其本國當時的產業政策、國家安全等因素結合考慮。以匯源案為例,商務部此次並沒有生搬市場佔有率等數據,也並不是為了保護被收購企業利益和企業投資者利益,而是評估果汁產業發展走向和結合本國產業政策做出了裁決。

控制企業合並 促進公眾利益

市場經濟下的企業本身有著擴大規模和擴大市場份額的自然傾向,如果對合並不加控制,允許企業無限制地購買或者兼並其他的企業,不可避免地會消滅市場上的競爭者,導致壟斷性的市場結構。正是出於維護市場競爭的需要,各國反壟斷法都有控制合並的規定。這種控制的目的不是限制企業的絕對規模,而是保證市場上有競爭者。這方面的法律制度主要是合並的申報和審批制度,即達到一定規模的企業合並需要向反壟斷法的主管機關進行申報。

商務部駁回匯源案申請主要就是根據這一原則。但在競爭者較容易進入的果汁領域,控制較高市場份額的領先企業是否能做到「消滅」競爭者,目前尚存爭議。

各國法律規定

根據美國、德國、日本等許多國家的法律,只要合並可以產生或者加強市場支配地位,反壟斷法主管機關就可以禁止合並。有些國家的法律還規定,什麼樣的合並可以推斷為是產生或者加強了市場支配地位。例如德國的《反對限制競爭法》規定,如果合並後一家企業達到了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或者三家或三家以下的企業共同達到二分之一市場份額,或者五家或五家以下的企業共同達到三分之二的市場份額,就可以推斷合並產生或者加強了市場支配地位。

不過,有些合並即便產生或者加強了市場支配地位,但是因為某些特殊的情況,政府也應當批准合並。許多國家的反壟斷法規定,如果合並有利於整體經濟或者社會公共利益,政府應當批准合並。需要指出的是,導致壟斷的合並因為會嚴重損害競爭,損害消費者的利益,政府批准這種合並的時候應當非常慎重。

中國《反壟斷法》第二十八、二十九條規定:「經營者集中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的,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應當作出禁止經營者集中的決定。但是,經營者能夠證明該集中對競爭產生的有利影響明顯大於不利影響,或者符合社會公共利益的,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可以作出對經營者集中不予禁止的決定;對不予禁止的經營者集中,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可以決定附加減少集中對競爭產生不利影響的限制性條件。」

適用案例:

歐盟駁回力拓、必和必拓合並申請

2008年7月,歐盟委員會正式對必和必拓的收購方案展開調查,該部門當時表示,兩家礦業公司的合並將導致一系列的問題,並且將控制全球超過三分之一的鐵礦資源。而通過並購,全球最大礦業集團必和必拓公司也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銅礦、鋁礦及煤礦供應商,其壟斷地位將得到進一步鞏固。2008年11月,歐盟委員會正式發表否決聲明。 詳情

中國商務部駁回可口可樂並購匯源申請

2008年9月18日,可口可樂公司向商務部遞交了收購匯源的申報材料,此後多次根據商務部要求對申報材料進行了補充。11月20日,商務部認為可口可樂公司提交的申報材料達到了《反壟斷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標准,對此項申報進行立案審查。2009年3月18日,根據《反壟斷法》第二十八條和第二十九條,商務部認為,此項經營者集中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將對中國果汁飲料市場有效競爭和果汁產業健康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否決了這起並購。 詳情

豁免案例:美國批准波音與麥道公司合並

美國司法部1997年批准了波音公司和麥道公司的合並,這一方面是因為麥道公司當時處於瀕臨破產的境地,另一方面因為合並後的企業在國際市場上仍然存在著與歐洲空中客車的競爭。

禁止壟斷協議 保護消費者權益

經濟學家亞當· 斯密曾經說過,生產同類產品的企業很少聚集在一起,如果他們聚集在一起,其目的便是商討如何對付消費者。反壟斷法上把這種限制競爭性的協議稱為「卡特爾」,具體還分為商定售價的價格卡特爾、限制生產或銷售數量的數量卡特爾和通過協議劃分銷售市場的地域卡特爾。

上述這些卡特爾對市場競爭的損害是非常嚴重的。因為這種情況下,參加卡特爾的企業各自在其銷售地域都有著壟斷地位,這一方面使消費者失去了選擇商品的權利,另一方面使市場失去優勝劣汰的機制,即效益差的企業不能被淘汰,效益好的企業不能擴大生產規模,這就會嚴重損害企業的競爭力,使社會資源不能得到優化配置。

各國法律規定

在各國反壟斷法中,上述各種嚴重損害競爭的協議一般得適用「本身違法」的原則,即不管它們是在什麼情況下訂立的,都得被視為違法。當然,企業間訂立限制競爭的協議有時對經濟是有好處的,當某些限制競爭協議有利於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改善產品質量,提高企業生產率,它們一般被視為合理的限制,可以得到反壟斷法的豁免。

根據美國的《謝爾曼法》,這種情況下對公司的罰款可以達到1000萬美元,對個人罰款可以達到35萬美元,此外還可以處以三年以下的刑事監禁。但在具體案件中,美國司法部根據美國刑法的規定,早已大幅度提高了反壟斷案件的罰金。

中國反壟斷法也有相關詳細條文規定,同時規定,即使不適用於已有條款約束的,經營者面對此類指控時,需自行舉證證明所達成的協議不會嚴重限制相關市場的競爭,並能使消費者分享由此產生的利益。

適用案例:

三菱參與石墨電極價格協議被罰

在2000年,日本三菱公司因為被指控參與了一個固定石墨電極價格的國際卡特爾,被美國司法部徵收了1億3千4百萬美元的罰金。

兩大國際拍賣行商定傭金被罰

英國的克里斯蒂(Christie)拍賣行和美國的蘇斯比(Sotheby)拍賣行作為國際上兩家最著名的拍賣行,因商定傭金的價格被指控違反了美國反壟斷法。最後,這兩家拍賣行不僅被課以巨額罰金,它們的總裁還面臨著刑事監禁。

禁止濫用市場支配地位 維護市場競爭

實踐中,企業可以通過合法的方式取得市場支配地位,甚至壟斷地位。反壟斷法雖然不反對合法的壟斷,但因為合法的壟斷者同樣不受競爭的制約,它們就非常可能會濫用其市場優勢地位,損害市場競爭,損害消費者的利益。因此,國家必須對那些在市場上已經取得了壟斷地位或者市場支配地位的企業加強監督。

各國法律規定

中國《反壟斷法》中對禁止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有較細的條文規定,同時設置了豁免條款:「有的經營者市場份額不足十分之一的,不應當推定該經營者具有市場支配地位。被推定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有證據證明不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不應當認定其具有市場支配地位。」

適用案例:微軟在美國、歐盟涉嫌壟斷被罰

微軟公司就是通過控制操作系統的知識產權在全世界的軟體市場上取得了市場支配地位,並憑此優勢在瀏覽器、即時通訊等產品上事實捆綁,妨礙了競爭者進入。1997年,美國司法局控告微軟壟斷,微軟由此飽受訴訟煎熬,最終交出數億罰金

❺ 微軟在中國黑屏 是看美國的法律還是我們中國的法律

當然是看中國的法律,這是一個管轄原則。
我國與美國也沒什麼互惠條約。

❻ 歸納美國司法部起訴微軟案件(要求四百至六百字)

2002年4月22日,比爾·蓋茨親自出庭為微軟辯護,試圖使公司免於9個州的司法部長提出的嚴厲的反壟斷制裁方案。在認定微軟法律責任的長達四年的審理程序中,蓋茨曾經接受美國地區法官傑克遜的傳訊,卻從未以證人身份出庭作證。 4月24日,比爾·蓋茨首次承認,微軟有可能會對現有的視窗操作系統進行「瘦身」,從而為個人計算機用戶提供一套視窗簡裝版本。此前,蓋茨一直堅持認為,這么做是不可行 的,會使微軟失去在操作系統上的領先地位。英國《金融時報》認為,蓋茨態度的轉變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要問誰是近來進進出出華盛頓聯邦法院11號房間最聰明的傢伙?毫無疑問,比爾·蓋茨。他的「補救」證詞在這場曠日持久的反壟斷案中一直顯得精確而見多識廣。在本案中,9個州一直建議實施一套比微軟與司法部達成的協議更有效,或者說更「殘酷」的補救方案。美國司法部的方案已經夠讓人頭痛了,新的補救提案要求微軟從視窗操作系統中刪除瀏覽器等附加軟體,以使用微軟競爭對手的同類產品,這樣可以打破微軟的壟斷地位,給消費者更多的選擇餘地。可這只會把微軟逼到絕路,趕出生意場。微軟表示必須對所有修改過的系統進行測試,確保它們與既定標准嚴格保持一致。這意味著,微軟要測試成百上千個版本的視窗系統。聯邦法庭上出庭作證的又都是清一色的小人物。他們可以在市場上評說微軟的功過,但卻不知道怎樣進行反壟斷補救。經濟學家、法律學者可以在補救案上發表意見,卻對軟體製作束手無策。-征服美國政府據最新一期的《財富》雜志披露,微軟征服美國政府的主要武器有兩個:金錢和游說。微軟與美國政府之間的親密關系是有歷史淵源的。在2000年總統大選里,微軟為聯邦候選人和政黨捐資460萬美元,幾乎多於所有的其它美國公司,僅略遜於美國電報電話公司,比它的最強競爭對手美國在線時代華納高出兩倍。2001年,微軟贊助3600萬現金和價值1.79億美元的軟體投入,使微軟和政客們的關系搞得異常融洽。早在90年代中期,微軟出了名的大說客傑克,每天拎著筆記本電腦和手提電話,駕著切諾基吉普車,穿過擁塞的交通,往來於微軟位於郊區的辦公樓和國會山,展開艱苦卓越的游說工作,從此,微軟就開始游刃於華府上層。盡管1998年美國司法部起訴微軟公司壟斷商業行為導致微軟與政府之間的魚水關系開始發生實質性變化,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微軟的游說能量仍然是讓人大跌眼鏡。當與華盛頓政府產生分歧,大多數美國公司無非採取以下三個步驟:一、反擊,二、阻礙議案的執行,三、促使立法者制定符合他們利益的議案。微軟更是棋高一招。微軟能夠令華府高官為其推磨,讓政府方面在關乎公司利益的重大問題上保持沉默。為了達此目的,微軟可謂不遺餘力。在1998年底和1999年初走錯幾步棋之後(試圖剝奪司法部的反壟斷基金等),微軟迅速地重新找到了立足點。在華盛頓,微軟公司負責政府關系事務的職員有15人之多,是其它公司的三倍,在其它主要的州甚至多於20人。微軟的說客中,甚至包括共和黨前主席哈雷巴貝爾和柯林頓政府律師傑克昆因。如此肆無忌憚的游說自然會招致人們的不滿。計算機和工業通信協會(由微軟的對頭Sun、甲骨文和時代華納公司共同資助建立)主席埃德·布萊克指出,微軟游說的目的是「企圖破壞法律的實施(即反壟斷案的調查和審判),可以被認為是阻礙司法公正的行為」。微軟公司否認公司游說阻礙了執法官員進行反壟斷案的調查。政治捐款和其它傳統的游說方式只是微軟常用武器的一部分。還有很多你可能想都想不到。例如,微軟借網站在全球大拉支持票;在1998年成立的網路世界創新自由組織(FIN)聲稱支持比爾·蓋茨的來信裝滿了5個大箱子;微軟還在公司網站上增加鏈接,在每天接到的幾千封發給比爾·蓋茨的電子郵件中挑出中聽的來,還在拉斯維加斯Comdex計算機展上大力推廣FIN。今天,有25萬多人次已經簽名表示願意支持微軟。僅2001年最後兩個月,就有幾百封經過FIN篩選的電子郵件發給了30位立法者,表示希望立法者給微軟更大的貿易權利,增加微軟的海外銷售量。微軟還定期給國會山的官員普及計算機、網路、寬頻等知識,使那裡的立法者們越來越覺得微軟有著一副善良、可親的臉孔。-法庭上微軟氣勢奪人在曠日持久的微軟反壟斷案審理過程中,直至上周,9個上訴州的律師才第一次得到機會,在法庭上當面「會審」比爾·蓋茨這位軟體巨人和世界首富

❼ 急求有關蘋果與微軟之間的歷史糾紛

http://www.williamlong.info/archives/2645.html雖然不是很符合題意,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❽ 高分!~歐盟制裁除微軟外其他跨國公司壟斷的例子~

北京時間5月13日下午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歐盟周三以阻撓競爭對手AMD市場競爭為由,向英特爾課以高達10.6億歐元(約合14.5億美元)的罰款,為反壟斷案中數額最大的一筆罰金。

該數額超過了微軟壟斷案中對微軟徵收的8.99億歐元的罰金。英特爾是全球最大的晶元廠商,其在個人電腦微處理器中的市場份額約為80%,該公司真正意義上的競爭對手僅有AMD一家。

歐盟委員會表示,英特爾濫用其壟斷地位,圖謀將AMD阻擋於市場之外,違反了歐盟的競爭法律。該委員會指出,英特爾向宏碁、戴爾、惠普、聯想以及NEC等電腦廠商提供折扣,要求這些廠商從英特爾購買全部或絕大部分x86 CPU,並向這些廠商付費以推遲或取消推出基於AMD晶元的產品型號。

❾ 微軟和蘋果電腦之間的糾紛是什麼

微軟和蘋果電腦的糾紛,始於1988年。那年,微軟在已有的MS—DOS的基礎上加以改良,推出了「視窗」軟體,使得IBM的個人電腦(即PC機)也可以像蘋果公司的MACLNTOSH一樣,不用那些讓人莫名其妙的電腦指令,而直接用滑鼠器激活顯示屏幕上的圖標,由圖標來引導程序的執行。蘋果電腦認為「視窗」是直接抄襲MACINTOSH,一狀告到法院,至今訴訟未決。

微軟的「視窗」同時也破壞了蓋茨和田IBM的合作關系。視窗問世後,搶走了不少微軟和IBM合作的另一套操作系統OS/2的市場,因為盡管0S/2計算能力很強,但是消費者還是偏好容易使用和應用軟體較多的視窗。雙方關系搞僵之後,IBM只好自己研究改良OS/2,而當時蓋茨已經著手研究視窗第二代的產品——視窗』95新技術。

閱讀全文

與微軟各國法律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科學院無形資產管理辦法 瀏覽:67
注冊資本金認繳期限 瀏覽:828
申請商標到哪個部門 瀏覽:762
購買無形資產的相關稅費可以抵扣嗎 瀏覽:982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