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商標侵權案件報關

商標侵權案件報關

發布時間:2022-01-04 18:56:34

1. 商標侵權案件必須要有鑒定報告嗎

所謂「廠家鑒定結論」是指在商標侵權案件中,涉案產品生產廠家(一般為專商標權人)對涉嫌侵權商品屬及其商標標識的真假或來源進行確認所形成的一類特殊證據。尤其是工商機關在處理商標侵權行政案件中,通常委託注冊商標權屬人對涉案商品進行鑒定,並以其鑒定結論作為認定侵權與否的依據。商標權屬人出具的鑒定結論作為行政案件中的關鍵證據,一般是定案的直接根據,起著決定性的證明作用。但這種鑒定結論由於其鑒定主體與侵權行為之間存在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缺乏中立性,同時其鑒定方法和手段簡單以及結論意見的形成缺乏科學合理的分析推理和論證,使得商標權屬人鑒定結論的客觀公正性和權威性備受質疑和詬病。這種鑒定結論是否屬於法定證據種類中的鑒定結論,是否可以單獨直接地作為認定商標侵權的根據,理論和實務中存在諸多爭議。因此,正確認識和把握其證據性質,有助於工商機關在商標侵權行政案件中准確地確定其證據能力、證明力及證明標准要求,充分發揮其在商標侵權行政案件中的證明作用,具有極其重要的理論指導和執法實踐意義。

2. 如何確定商標侵權案件的管轄,確定商標侵權管轄的注意事

商標侵權糾紛案件的訴訟管轄,分為級別管轄和地域管轄。怎樣確定商標侵權管轄法院?商標糾紛當事人可以自己選擇管轄法院嗎?確定商標侵權管轄的注意事項有哪些?這些問題,本文為您一一解答。
一、怎樣確定商標侵權管轄
因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以及侵犯馳名商標特殊保護權利提起的民事訴訟,由《商標法》第13條、第52條規定的侵權行為的實施地、侵權商品的儲藏地,或者查封扣押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在侵權商品儲藏地或者扣押地,當事人可以起訴實施儲存、保管、運輸等行為的行為人,也可以起訴該部分商品的經銷商、製造商,或者同時起訴各行為人。
對涉及不同侵權行為實施地的多個被告提起的共同訴訟,原告可以選擇其中一個被告的侵權行為實施地人民法院管轄;僅對其中某一被告提起的訴訟,該被告侵權行為實施地的人民法院有管轄權。
例如,對於甲製造、乙運輸、丙儲藏、丁銷售侵權商品等侵權行為,如果權利人對所有侵權人提起共同訴訟,可以選擇任一被告的侵權行為實施地(但不是住所地)起訴;但如果僅對某一被告(如製造者)起訴,則只能選擇該被告行為實施地或者住所地法院起訴,而不能在銷售地或者其他侵權行為實施地法院起訴。
二、確定商標侵權管轄的注意事項
(1)對侵犯商標權民事糾紛案件,在符合規定的情形下,不再依侵權結果發生地確定管轄。其他司法解釋中有關依侵權結果發生地確定管轄的規定,不再適用於商標權侵權糾紛案件。
(2)司法解釋規定的查封扣押地,僅指海關、工商等行政機關查封、扣押侵權商品的地點。人民法院在訴前查封、扣押侵權商品的地點,不屬於司法解釋規定的查封扣押地。人民法院在審查當事人訴前申請採取臨時措施時,首先應當確定自己有管轄權,不得因採取訴前臨時措施而認為可以取得管轄權。
(3)在侵權商品儲藏地或者扣押地,當事人可以起訴實施儲存、保管、運輸等行為的行為人,也可以起訴該部分商品的經銷商、製造商,或者同時起訴各行為人。
以上就是怎樣確定商標侵權管轄,確定商標侵權管轄的注意事項的解答,希望對您有幫助。商標民事侵權糾紛時有發生,防不勝防。訴訟解決商標侵權糾紛時非常使用的辦法,但是很多商標專用權人因為各種原因,選擇了與侵權案件關系不大的法院,最後的訴訟結果非常不利於自己。我們建議您,提起訴訟前,先咨詢專業知識產權律師。

3. 商標侵權案件民事訴訟與行政投訴怎麼選擇

一、 企業在商標維權行動中,常常可以採取多種方案進行維權。《商標法》六十條一款規定:「有本法第五十七條所列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之一,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企業可採取民事訴訟或者行政投訴的方式維護其權利。侵害商標權,情節嚴重的,可構成《刑法》二百一十三條之假冒注冊商標罪或二百一十四條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企業亦可通過刑事訴訟的渠道進行維權。
二、 民事訴訟與行政投訴是企業常用的兩種維權方式

1. 民事訴訟的目的重在彌補損害賠償,而行政投訴則重在對侵權者的懲罰。因此,如果商標權利人以索賠作為主要目的,可直接提起民事訴訟。在行政投訴中,雖然根據《商標法》六十條三款的規定,對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的爭議,當事人可以請求進行處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調解。但是調解的結果不能作為法院強制執行的依據,當事人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後不履行的,權利人仍需提起民事訴訟才能獲得執行名義。另一方面,如果僅提起民事訴訟,由於存在和解的可能性,權利人可以不再追究侵權人的行政責任,在和解談判時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民事賠償的金額。

2. 但是另一方面,民事訴訟中,舉證責任多數存在於原告,原告舉證存在一定難度。即便原告能夠證明商標侵權的事實,但就商標侵權的賠償數額而言,根據《商標法》六十三條,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參照該商標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按照上述方法難以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三百萬元以下的賠償。一般而言,實務中原告對於商標侵權的損失、被告獲利等事實均較難證明,法院多數會依職權酌定賠償數額。

3. 而如果先行進行行政投訴,則工商部門會依據職權進行調查,相關證據的獲得會容易的多。商標權利人可在工商部門行政處理後提起民事訴訟,自行或申請法院向工商部門調取相關證據材料,在證據收集這一點上處於較為有利的地位。同時,工商部門可依職權對涉嫌侵權商品進行查封或扣押,雖然民事訴訟中亦可進行保全,但實務中常常不如行政機關迅速便捷。且《商標法》六十條二款規定的商標侵權行政責任較為嚴厲。因此,行政投訴在這些點上佔有優勢,是權利人打擊假冒侵權的不二選擇。

4. 但是,行政投訴也有不利之處。第一,由於行政處理不具有終局性,被處理的侵權人可以對行政處罰提起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所以,工商部門處理有爭議的商標侵權案件,例如近似商標案件,當事人有一定許可關系的爭議案件等,工商部門會十分慎重,傾向於不予處理,或者說服當事人提起民事訴訟。第二,行政投訴後剎不了車,在行政投訴後,權利人和侵權人進行了和解,權利人如果要求撤回行政投訴,依據國家工商總局《關於當事人協商解決後如何追究侵權人行政法律責任的批復》(商標案字[2004]第111號),對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已經立案但尚未作出行政處理決定的商標侵權案件,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根據侵權行為是否侵害社會公眾利益和消費者權益以及情節輕重等具體情況依法追究侵權人的行政法律責任。因此,行政投訴後,當事人對行政案件的處理不再具有主導權。

5. 綜上而言,企業可以根據自身需要選擇民事訴訟或者行政投訴,或者同時進行兩者。總體而言,如果傾向於和解結案或者商標爭議較為復雜的,可先行提起民事訴訟。如果以打擊假冒侵權為主要目的的,可先行進行行政投訴,並請求工商部門就損害賠償進行調解,或者在獲得相關證據或取得行政處罰決定書後提起民事訴訟。

4. 商標法關於商標侵權的處罰規定

承擔賠償的責任行為是要承擔賠償的責任的,侵權人通常需承擔停止侵權的責任,明知或應知是侵權的行為人還要承擔賠償的責任。情節嚴重的,還要承擔刑事責任,中國《刑法》有專門針對知識產權犯罪的規定。

5. 商標侵權糾紛的幾種解決途徑

根據我國《商標法》規定,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被侵權人可以向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求處理,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可見,解決商標侵權糾紛,有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的行政途徑,也可以通過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司法途徑。

一、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的行政途徑

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受理商標侵權案件後,通過調查取證、在認定事實的前提下,制止侵權行為,並根據侵權人違法事實和情節輕重、作出行政處罰。具體處罰措施包括:

6. 由實際案例看商標侵權糾紛該如何處理

新《商標法》規定了商標侵權糾紛自行協商解決的程序,其目的一是鑒於有些侵權行為僅僅侵犯了注冊人的利益,並未給他人帶來損害,注冊人自行協商,可化解因此產生的爭議。二是可適當減少商標糾紛當事人為解決糾紛所投入的精力。三是當事人通過協商減少商標案件數量,使執法部門更有效地利用好現有的執法資源。但應當注意,自行協商的商標侵權糾紛首先是未構成刑事犯罪行為的糾紛,對以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為主業且數額達到犯罪立案標準的行為人,必須追究刑事責任。其次,自行協商解決的糾紛案件,其侵權行為一般情節比較輕微,後果不嚴重,可以免予行政處罰,即行政責任可予以免除。網路一品標局商標注冊第三,對侵權行為的查處主要目的是保護權利人的民事權益不受侵害,協商解決即意味著權利人自己已經認為未對本權利造成危害或者危害後果不嚴重,從而放棄了對侵權人追究民事責任的權利。在執法實踐中可按如下原則掌握:

1、除商標注冊人投訴的案件外,一般情況下,工商機關查辦的商標侵權案件,不主動要求當事人進行協商。如果當事人主動要求協商,可給其一定的期限自行協商,到期未提供已經協商解決的證據,則宜按照商標侵權案件進行行政處理。

2、工商機關接受商標權利人投訴的案件,應當視為權利人已經放棄協商或者已經協商不成了,立案工商部門不再主動進行當事人之間的協商和解工作。

3、就商標糾紛已經立案的工商機關,應涉案當事人請求,在未就該案件做出行政處理決定之前,涉案當事人又經協商同意和解的,若其和解未危害社會公共利益,工商機關可以應其書面請求做出撤案(銷案)處理。

7. 辦理商標侵權案件的幾點注意

在辦理商標侵權案件時應當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現場檢查時要精心准備
對於商標侵權案件,一般都是由注冊商標持有人或者授權人舉報發案的,且多會採取行政強制措施,因此,執法人員在到達現場前,要仔細研究現場檢查時可能會出現的情況,一定要精心謀劃,認真准備,做好應急預案。一是人員分工要明確。如哪些執法人員做以下工作:1、分散人流,維持秩序,保證執法人員人身安全;2、與場地出租方聯系;3、與當事人聯系,穩住當事人,不讓當事人與其他人聯系?如果當事人不在現場怎麼辦?當事人不配合怎麼辦?等等;4、協助、配合鑒定人員進行鑒定;5、製作現場檢查筆錄,第一時間提取證據;6、進行現場拍照和全程攝像(要注意拍照的角度和攝像的整體性和完整性);7、製作和出具行政強制措施文書及聯系相關財物的保管事宜。二是做好涉案物品扣押和保管工作。執法人員在對涉嫌商標侵權的商品進行扣押時,要詳細清點和記錄商品規格、編號、重量、單價等特徵,製作現場檢查筆錄,出具行政強制措施決定書和財物清單,將涉案商品裝箱、加貼封條,經執法人員和當事人簽字確認後拍照。對於大宗商品或者其他需要專業機構保管的商品,要及時聯系、委託有保管資質的第三方進行保管。
二、違法經營額的計算
在查辦商標侵權案件時,通常會涉及非法經營額的計算這一問題,但新《商標法》、《商標法實施條例》及其他法規對「非法經營額的計算」並未作出具體規定,那麼該如何計算商標侵權案件的非法經營額呢?
一是計算非法經營額的依據。根據國家工商總局《關於行政機關可否直接適用司法解釋問題的批復》(工商標字〔2004〕第14號)「司法解釋是指由國家最高司法機關在適用法律過程中對具體應用法律問題所作的解釋,對各級司法機關如何適用法律具有約束力。行政機關在辦案時可以參考有關司法解釋,但不宜直接適用司法解釋。」的規定,筆者認為,界定新《商標法》所稱的違法經營額,可參考借鑒下列法律、司法解釋或規范性文件的相關規定:1.《產品質量法》第七十二條;2.《關於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4〕19號)第十二條第一款;3.《關於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法發〔2011〕3號)第七條;4.工商總局《關於侵權商品有關問題的批復》(工商標字〔2003〕第99號);5.商標局1999年3月30日發布的《關於保護服務商標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九條。
二是計算非法經營額所包括的情形。新《商標法》所稱違法經營額,應當是指行為人在實施商標侵權違法行為過程中,製造、儲存、運輸、銷售侵權違法商品的價值以及提供侵權違法服務的價值,具體包括以下幾種情形:1.已銷售的侵權違法商品的價值,按實際銷售價格計算。製造、儲存、運輸和未銷售的侵權違法商品的價值,按照已經查清的侵權違法商品的實際銷售平均價格計算,但未銷售的侵權違法商品的標價低於實際銷售平均價格的,按標價計算。無法查清實際銷售價格的,有標價的按照標價計算,沒有標價的按被侵權商品的市場中間價格或者與違法商品同類的商品市場中間價格計算。2.在計算製造、儲存、運輸和未銷售的侵權違法商品價值時,附著有侵權違法商標的半成品及包裝標簽,其價值按照該半成品及包裝標簽的實際成本計入違法經營額;已經製作完成但尚未附著(含加貼)侵權商標標識的商品,如果有充分證據證明該商品將侵犯他人注冊商標權的,其價值計入違法經營額。3.行為人在實施商標侵權違法行為過程中,使用侵權違法商標進行廣告宣傳的,其廣告宣傳費用計入違法經營額。4.行為人使用侵權違法商標提供經營性服務期間所產生的營業收入(含應收而未收的營業收入),應計入違法經營額;侵權違法服務未標明收費標準的,按當地市場同等服務市場公允價格計算。侵權人主要用於侵權服務的附著有侵權商標的服務設施、用品、標識,其價值按實際成本計入違法經營額,但已計入或攤入侵權服務價值的部分不重復計算。5.故意為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便利條件,幫助他人實施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的,違法經營額應為幫助他人實施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的違法所得。
三是關於未銷售的侵權產品的非法經營額計算方法的選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4〕19號)第十二條規定,本解釋所稱「非法經營數額」,是指行為人在實施侵犯知識產權行為過程中,製造、儲存、運輸、銷售侵權產品的價值。已銷售的侵權產品的價值,按照實際銷售的價格計算。製造、儲存、運輸和未銷售的侵權產品的價值,按照標價或者已經查清的侵權產品的實際銷售平均價格計算。侵權產品沒有標價或者無法查清其實際銷售價格的,按照被侵權產品的市場中間價格計算。對於「未銷售的侵權產品」的價值的確定方法有3種:標價、已經查清的侵權商品的實際銷售平均價格、被侵權商品的市場中間價格計算。前兩種確定方法與第三種確定方法是順序層次關系,只有在前兩種方法無法確定時,才能適用第三種方法進行確認。前兩種確定方法之間是並列選擇關系,可以根據案件具體情況選擇適用。當「未銷售的侵權產品」僅有標價,且無法或者難以查清實際銷售平均價格,直接按照標價計算;當「未銷售的侵權產品」沒有標價,但可以查清實際銷售平均價格,按照實際銷售平均價格計算。當「未銷售的侵權產品」既有標價,又可以查清實際銷售平均價格,應當如何選擇適用?這是這一層次中選擇適用確定方法的難點。筆者認為,應當優先適用實際銷售平均價格進行計算。一是從法律原則看,按照實際銷售平均價格計算庫存侵權商品的非法經營額,能夠客觀評價庫存侵權商品未產生社會危害的實際狀況,符合過罰相當原則。二是從社會危害程度看,比照刑事犯罪理論及法律規定,已銷售的侵權商品是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的雙重既遂,而未銷售的侵權商品是危害行為的既遂與危害結果的未遂。大多數情況下,基於商業利益考慮,實際銷售價格往往比標價低,如果將未銷售的侵權商品按標價計算非法經營額違背過罰相當原則。對於少數情況下當事人以低標價逃避法律制裁的情況,按照實際銷售平均價格計算更能體現《商標法》保護注冊商標權者合法權益的立法本意。
四是關於被侵權產品市場中間價格的確定。被侵權產品市場中間價格可以由工商機關調查確認,如直接向被侵權人調查取證、進行市場調查,也可以委託縣級以上價格主管部門設立的價格認證中心鑒定。至於兩種確定方式的適用,筆者認為應把握兩個原則:一是工商機關可以任選一種,也可兩種方式並用;二是兩種方式並用得出不同結果時,應遵循有利於當事人的原則,適用較低的結果進行認定。

8. 如何在商標侵權案件中理解和認定商標法意義上的使用

商標法第52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均屬於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
1、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的;
2、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
3、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示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
4、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並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
5、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

閱讀全文

與商標侵權案件報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科學院無形資產管理辦法 瀏覽:67
注冊資本金認繳期限 瀏覽:828
申請商標到哪個部門 瀏覽:762
購買無形資產的相關稅費可以抵扣嗎 瀏覽:982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