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醫生讓實習生圍觀病人隱私部位,屬於侵犯隱私嗎
當我們在醫院進行醫療檢查時,有時不可避免地會發生醫生窺探或者觸碰隱私部位,甚至有的時候會出現大量實習生在旁邊圍觀和學習的情況。
比如:大多數婦產科的男醫生在查看病人情況時,會詢問對方要不要女醫生查看。
但是從醫生角度來看,他們看到的只有病變狀況,而不會過度關注異性的器官。醫院的實習生也是如此,他們透過病人想要了解的是病人的情況以及治療方案,而不會過度關注病人的隱私。
總結
之所以會有實習醫生,其實是制度問題,也是醫學這門特殊的學問導致的。醫生除了要從書本上獲取到知識,還需要從實踐中獲取足夠多的經驗。因此,培養一個合格的醫生所需要消耗的成本極高,實習是一個普通的醫科學生成為醫生的關鍵一步。
當然,隱私權是我們每個人最基本的權利。因此,如果在檢查時,被一群實習生查看會覺得很尷尬,你完全可以向醫生提出不被實習醫生查看的要求。
⑵ 醫院未經產婦同意,組織實習醫生觀摩產婦分娩過程的,是否構成侵權
隱私權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對與社會利益無關的個人信息、私人活動和私有領域進行支配的一種人格權。隱私是一種與公共利益、群體利益無關的,當事人不願他人知道或者他人不便知道的個人信息,當事人不願他人干涉或者他人不便干涉的個人私事和當事人不願他人入侵或者他人不便入侵的個人領域。自然人享有對其隱私的控制權、個人活動的自由權、私有領域的保密權和對其隱私的利用權。因此,醫生和有關護理人員按照醫療規程進行的接生行為,並不構成對產婦個人隱私的侵害。但是,除了接生醫生和有關護理人員之外,未經產婦同意,醫生無論根據醫院規定還是私自決定組織實習醫生觀摩產婦分娩過程的,將構成對產婦隱私權的侵犯。
⑶ 去醫院見習,簽了見習協議,是不是不能隨便離職啦
如果想單方面解除勞動關系,可以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6條、37條、38條,提出離職。
⑷ 病痊癒後醫院開證明了,學校不讓上課,算侵權嗎
當然是啦!不知道你是什麼病,是感冒嗎?學校可能怕傳染給其他的同學!可以回給學校再溝通一答下,問問准備啥時候讓你去上學,時間少的話就可以再等兩天,但是要是時間要拖的很久的話,那就要好好說說這個問題了,不行就去教育部門去舉報了!
⑸ 實習醫生觀摩病人的手術是不是侵權
暈倒,這是正常的,也屬於教學的一部分,那個二甲上的醫院沒有實習生啊?有的還可以當助手呢,要看什麼手術,這是合法的。因為如果不給實習醫生機會學習,以後的醫生你還敢去看嗎?這對未來醫生是非常重要的。當然,如果病人不同意也可以要求醫生說不讓實習的上台,事實上我還沒聽過有這樣的病人。但是你所說的隱私權是什麼意思,同樣是醫生,為什麼實習醫生就侵犯了,而醫生就不會呢?我想是你心理作用吧。其實實習醫生已經是准醫生了,他們上手術台也不是叫觀摩了,就像你去一個工廠實習只去看?那還學什麼?觀摩的不叫實習叫見習,明白沒?實習醫生也要幹活的,他們是住院醫生的幫手,這跟見習醫生是不同的。看來你的觀念還是比較保守,希望你不是年輕人。
⑹ 急需兩例侵犯隱私權的案例
隱私權案例
案例:患者隱私部位能否當作教學「標本」?
阿靜因未婚先孕到醫院檢查,大夫在為其檢查時叫進20多名醫學院實習生,以阿靜為「標本」現場講解,阿靜羞愧難當,無地自容。2001年10月8日阿靜向新疆石河子市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狀告新疆石河子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及當事醫生侵犯其隱私權,要求給予精神損害賠償。此案在全國醫學界和法學界引起了爭議。
9月15日,22歲未婚先孕的阿靜在男友陪同下來到新疆石河子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做人工流產,在婦產科醫生孫某的安排下,阿靜按要求做好准備,躺在檢查床上等待檢查。這時,醫生叫進20多名身穿白大褂的男女圍在床前,阿靜非常緊張,要求醫生讓他們出去。醫生說,沒關系,他們都是實習生。醫生讓阿靜躺好,一邊觸摸阿靜的身體,一邊向實習生介紹各部位名稱、症狀等,檢查講解過程約五六分鍾。
據了解,那天的見習生是石河子大學醫學院九七級本科生。
事後,氣憤難平的阿靜和男友經咨詢律師,決定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這一事件在全國醫學界和法學界引起了極大的爭議。醫學界認為,作為教學和實習醫院,這種做法很正常,談不上侵犯隱私權,不然,怎樣完成培養醫學院學生的任務。按照慣例,一般都不提前給患者打招呼,如徵求患者意見,患者肯定不同意。再說幾十年來各醫院都是這么做的,也沒有法規和文件規定不能這樣做。醫學院校及其附屬醫院基本都認同這一觀點。
而為阿靜提供法律援助的新疆天宇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次松認為,醫院的做法嚴重侵害了患者的人格尊嚴和隱私權。人的特殊部位有權利不讓他人觀看、探究或拍攝。醫生檢查患者身體原則上不構成侵犯隱私權,因為患者去醫院看病,接受相應的檢查甚至很多專家會診有時是必須的。但此事的關鍵是接診或主管醫生以外的人對患者的隱私部位進行觀看和講解,這是不能允許的。對醫學院學生的實習,應作出相應的規范。很多資深律師也都同意這一看法。
據了解,這是全國首例因患者被醫院當作教學對象,而被提起訴訟要求給予精神損害賠償的案例。醫學界和法學界的專家認為,不論此案判決結果怎樣,都將對我國的醫學院校學生實習產生深遠的影響。
案例:當隱私權遭遇生命健康權
挽救了病人的生命卻侵犯了病人的隱私,日前在廈門市某醫院發生的一件事引起了有關人士「隱私權、生命健康權究竟哪個更重要」的爭議。
19歲的宮小姐因子宮出血,一個星期前走進了一家心理門診就診,在心理醫生作了「絕對保密」承諾後,宮小姐袒露了自己的心病:自己因未婚先孕擅服流產葯物造成子宮出血不止。就在心理治療過程中,宮小姐開始出現昏迷狀態。為搶救宮小姐的生命,這位醫生違背承諾,向有關的婦產科醫生道出了實情,並請求婦產科醫生進行緊急救助。
經搶救,宮小姐脫離了危險,但心理醫生的一片善良之心卻遭來了宮小姐的責怪聲:本來不為人所知的隱私,現在很難再遮遮掩掩。趕來醫院的父母親也從她難以自圓其說的回答中隱約感到了女兒的秘密。此後,雖然宮小姐的子宮出血病一天天痊癒,但她的心病卻一天天加重,19歲的她始終感到難以抬頭見人。
一些人士認為,在本人不同意的情況下,醫生絕不能公開病人隱私。宮小姐已經向心理醫生陳訴過保密要求,而且心理醫生也已承諾「絕對保密」,雖然這位醫生向他人公開隱私是為了病人的生命,卻違背了病人本人意願,侵犯了隱私權。
許多醫生認為,生命健康權大於隱私權。省人民醫院的張醫生認為,醫生當然應該尊重病人的隱私權,但當病人出現病危、昏迷時,首先考慮的是搶救,這是醫生的職業道德。
福建八閩律師事務所的蔣金音律師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規定,醫師必須保護病人的隱私權。但當患者的隱私權危害公共安全時(如按規定,患者患了傳染性性病,醫師必須將其上報衛生防疫站),隱私權必須服從公共安全。而當隱私權與生命健康權發生矛盾時,生命健康權應該大於隱私權,也就是說,當一種危害必然發生時,當事人可以選擇較小的危害避免更大的危害。
⑺ 實習生參與臨床教學是否屬於非法行醫
我國《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條規定,未取得醫生執業證的人非法行醫的構成非法行醫罪。 實習醫生不就是沒有醫生執業證的人嗎,那些醫學院校實習的大學生不要說執業證了,連醫師資格證都沒有,那麼這些人是不是一旦出現嚴重醫療事故,都要被定成「非法行醫罪」了呢?
我只能說呵呵,要是這類人都被抓進去,監獄完全可以改為臨床教育實習基地了,因為這類人數量太多了。
這幾年實習醫生和醫學生發生的醫療糾紛案件數量上確實不在少數,鬧得最沸沸揚揚的就是北京某三甲醫院的三名實習醫生參與治療致病人死亡的案件,死者家屬強烈要求以「非法行醫」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最終這場案件被定性為「民事糾紛」,醫院為此承擔了高額的賠償款,作為對其管理疏漏的懲罰。
不管是醫學生還是實習醫生,其參與的醫療行為本身屬於一種教學實踐行為,而非正式的行醫,因此其不構成《刑法》上所謂的非法行醫。
我國的《醫學教育臨床實踐管理暫行規定》中明確了醫學生和試用期醫學畢業生可以參與臨床診療活動,但必須由臨床帶教教師或指導醫師監督、指導下進行。
因此,對於醫學生或者實習醫生的醫療行為,可以理解為是帶教老師的醫療行為,只要帶教老師不是沒有取得醫生執業證的人員,那麼非法行醫就無從談起。
當然一旦造成嚴重醫療損害後果的,醫療機構和臨床帶教老師都要承擔其對應的責任,對於實習醫生造成的醫療糾紛類案件,實踐中法院判決賠償金額的時候也會酌情給予傾向的,必經醫院是要對自己的管理混亂而買單的。
當然,有一點需要說明,非法行醫罪屬於過失犯罪,哪個醫學生或者實習醫生膽敢以此故意造成病患傷亡的,那麼還有更適合的罪名等著你,那就是故意傷害罪或者故意殺人罪,起刑點在十年以上直至死刑。
⑻ 問:該行為是否構成侵權如構成侵權,如何賠償
這個需要做鑒定的,對方誤診的原因是什麼,是否有過錯,是否盡到了醫生的義務。
⑼ 學校不經學生同意擅自查學生病歷,算違法或侵權嗎
患者的病歷,是個人的隱私,受到國家法律保護。學校和醫院的作回法,侵犯了你的隱私權。
如果答患者的疾病,涉及到公共衛生安全,學校懷疑患者(學生)的疾病有危及公共衛生安全,那麼,學校上報公共衛生主管部門(執法),那麼公共衛生主管部門可以查病歷。除執法(包括法院)其他單位無權查患者病歷。
當然,對於一些疾病(如癲癇等),應如實告訴學校,否則,出現人身安全問題,學校不承擔責任。但學校有義務保護學生的患疾隱私,否則,要承擔法律責任。
⑽ 在醫院進行檢查大夫對病人的隱私部位檢查時,讓實習生圍觀屬於侵犯隱私權嗎
我認為不屬於侵犯隱私權,因為大家都知道醫生這個職業是比較特殊的,他們只有通過這樣的實例學習才能學習的更快,更好,以後才能夠更好地給病人看病。
而且一般如果醫生讓實習生圍觀的話,他們也會徵求病人本人的意見的,絕對不會不經病人的允許就讓實習生圍觀,或者泄露病人的照片等個人隱私的東西。
尤其是對於醫生這個行業來說,實踐真的是很重要的,如果僅憑自己看書學習的理論知識就要去給病人看病的話,說實話是有些不靠譜的,如果那樣就去給病人看病的話,其實也是對病人的一種不負責任。
醫生這樣做其實最終還是為了能夠給病人更好地去看病,這樣也是為了鍛煉自己的能力,讓自己一步步的提升強大起來,每個醫生都需要這樣一步步的實踐過來,最後都是為了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