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判斷論文是否造成侵權
這個問題,分兩方面來看,軟體和技術。在技術層面,結構相似,表明若你在學術回論文中不表明出處,則你涉嫌答抄襲他人的技術方案。而更換電路晶元的做法,在該技術方案中應當也屬於同領域的技術人員不用任何創造性勞動便可以想到的或做到的。在軟體層面,法律保護其表達,鑒於軟體的相同功能可用不同表達的代碼來實現,所以你不構成抄襲。而你知道的,抄襲不但是侵權行為,還是嚴重的學術不端行為。
❷ 如何認定環境污染的侵權責任
【摘要】在我國,不同的法律對環境污染侵權責任的規定有所不同,在什麼情況下,行為人構成環境污染侵權應由哪一方來進行舉證,這直接決定著環境污染責任承擔問題。因此,在司法實踐中,應區分好對環境污染侵權案件的法律適用、環境污染的侵權責任的歸責原則、構成條件以及舉證責任分配的問題,以保護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
【關鍵詞】環境污染侵權責任污染者環境污染行為
環境問題關繫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繫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我國目前正處於工業化中期,重工業比重高,原材料消耗高,污染風險也高。一些企業一方面大量開發利用資源,以獲取利潤;另一方面為節省處理成本而大量排污,對他人人身、財產和公共環境造成侵害。因此,確定環境污染的侵權責任勢在必行。
環境污染侵權責任的法律規定及歸責原則
環境污染侵權責任是指排污者因污染行為,侵害他人的生命權、健康權等人身權或所有權、用益物權等財產權,所應承擔的民事法律責任。
在我國現行法律中,有很多關於環境污染侵權責任的法律規定。其中,《民法通則》規定,違反國家保護環境防止污染的有關規定,給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侵權責任法》規定,因污染環境造成損害的,污染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環境保護法》規定,造成環境污染危害的行為人有責任排除危害,並需要對直接受到損害的個人或者單位進行賠償。《水污染防治法》規定,水污染中的排污方不僅要承擔行政責任,同時,因水污染受到損害的一方當事人也有權要求排污方賠償損失和排除危害。
從這一系列法律的規定中可以看到,我國已形成了環境保護的法律體系,明確規定了因污染環境致人損害的侵權法律規范。
與一般的侵權行為相比,環境污染行為具有顯著的特徵:加害主體與受害主體地位的不平等性;環境侵權行為大多數為人類生產、生活中附帶產生的一種侵權行為,具有一定的價值性;環境侵權後果嚴重性、潛伏性和漸進性;環境污染損害過程的間接性、復雜性等。①
環境污染責任作為一種特殊的侵權責任,其特殊性表現在其採用了無過錯責任的歸責原則。無過錯責任的歸責原則是指無論行為人主觀上是否有過錯,只要行為人的行為與損害後果間存在因果關系,就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
也就是說,按照民法通則中的無過錯責任原則的規定,我們可以推定:只要存在受害人的損害事實和排污方的行為與損害事實間有因果關系,無論排污方在主觀上是否具有過錯,都應該對其污染行為所造成的損害事實來承擔侵權的民事責任。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四條的規定,當企業雖然有污染環境的事實,但未違反國家保護環境防止污染的有關規定,排污企業不承擔任何民事責任。而根據《侵權責任法》第六十五條的規定,即便企業排污符合國家的排污標准,同時未違反國家有關保護環境防止污染的規定,但只要排污方的行為給他人造成了損害結果,那麼排污行為人就應當承擔侵權民事責任。
這是因為環境污染責任的認定採用無過錯責任制,國家或地方制定的相關排污標準是我國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決定對排污單位是否收取排污費的主要依據。因此,即使企業排污符合標准,但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也應當承擔侵權賠償的民事責任。
環境污染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
環境污染侵權責任構成要件是指排污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所必須具備的構成要件,是民事責任歸責原則的具體體現。《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第二款是關於一般的民事侵權的規定,與之相對應的,一般的侵權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是:有違法行為;行為有過錯;有損害結果;違法行為和損害結果之間有因果關系。而第一百零六條第三款是關於特殊侵權民事責任的規定。根據這一規定我們可以看出,與一般的侵權民事責任相比,特殊侵權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只是缺少了「行為有過錯」這一要件。
筆者通過對《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四條、《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一條以及《侵權責任法》第六十五條的分析,認為環境污染侵權責任應具備以下三個構成要件:
環境污染行為。環境污染行為是指使人類生存環境受到一定程度的危害的行為。而判斷一種行為是否屬於環境污染行為,最重要的一點是把握該行為是否以違法性為要件。法學界對此有著不同的觀點,有學者認為,環境污染行為須以違反國家環境保護法規為前提,這就要求污染環境的行為具有違法性的前提條件。違法行為就是違反國家現行法律的規定,危害法律所保護的社會關系的行為,包括濫用權利、不履行法定義務以及違反法律禁止等等。②
有學者認為,無論合法行為還是違法行為,只要其造成環境污染或者破壞,從而具有了危害性,即可成為環境侵權行為的要件之一。行為的違法性並不構成環境侵權行為的必要前提,而行為的致害性才是環境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③
還有學者認為,《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四條和《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並不是一般法和特別法的關系,應當按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四條的規定來認定環境侵權行為的構成。④
綜上,雖然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四的規定,環境污染的行為是違反國家保護環境防止污染的有關規定,污染環境給他人造成損害的行為。但在《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一條中並未有要求環境污染的行為一定是違反國家保護環境防止污染的規定,同樣,在《侵權責任法》中也未有此規定。因此,筆者認為,按現行法律的規定,企業的排污行為分為合法排污和違法排污。
為了達到環境質量標准,國家或地方制定了一系列污染物的排放標准依據,對污染源排放到環境中的污染物的數量或者濃度做出了限制性的規定,是判斷企業排污行為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的依據。依照一般侵權責任的構成要求,只有在行為人的行為具有違法性的前提下,行為人才需要對自己的違法行為承擔民事責任,但需要注意的是,行為人的違法性並不是判斷行為人是否屬於環境污染行為的構成條件,也就是說,排污是否達標不影響環境污染侵權責任的構成。因為企業的排污行為是否符合法律規定,僅僅是企業承擔行政責任的依據,而不能作為判定其是否承擔民事責任的依據。
環境污染的損害事實。損害事實是任何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無損害即無責任。環境污染的損害事實是指排污者污染環境的行為致使國家、集體的財產權利或者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受到損害的客觀事實。因為環境污染的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害結果並不一定在行為發生時就立刻出現,很多環境污染致人損害的結果,尤其是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結果可能要經過很長時間才能顯現出來。
因此,筆者認為,如果僅以損害結果為構成要件,就只能在損害結果發生後才可以對環境污染行為採取補救性措施,而無法採取預防性措施。所以,環境污染的構成要件不僅應包括已實際出現的損害結果,也應包括污染行為已經發生但未造成嚴重後果之前的潛在危險,即為損害事實。
環境污染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因果關系是指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存在一定邏輯聯系。和一般侵權民事責任一樣,在環境污染的侵權責任中,只有當環境污染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時,污染者才應對其行為承擔民事責任。
但其與一般侵權責任不同的是,由於環境污染行為往往是通過環境這個媒介來作用於人或物的,因此致害過程具有間接性,而一些污染物質對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的危害又有一個較長的過程,這種因果關系並不會立刻顯現出來。
同時,由於環境污染的一個損害事實可能由數個不同的環境污染行為引起。隨著污染物的不斷排放,其損害事實也將持續出現,即使停止了污染物的排放,污染損害事實也不會立即消失,而會在環境中繼續存在。因此,對於環境污染侵權責任的因果關系的認定要比一般侵權責任的因果關系的認定更為復雜。
環境污染侵權舉證責任
舉證責任是指法律要求糾紛當事人對自己所主張的事實,提出證據加以證明的責任。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如果原告不能用證據證明自己的訴訟請求,人民法院將不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舉證責任的分配是指這種證明責任在當事人之間如何配置的問題。
一般來說,承擔較重舉證責任的當事人在糾紛解決中處於相對不利的地位,因此,舉證責任的分配是否公平直接關繫到當事人的利益問題。
在一般侵權責任中,我國實行的舉證責任是「誰主張、誰舉證」,即誰提出索賠主張,誰承擔舉證責任。也就是說受害人負有證明其所受損害與污染者行為間具有因果關系的義務。但是,在環境污染侵權責任中,如果因為受害人對環境污染行為人的行為與其損害事實之間的因果關系進行舉證非常困難,這樣,受害人是難以獲得賠償的。
為此,《侵權責任法》第六十六條的規定表明了環境污染侵權責任實行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則。所謂舉證責任倒置是指在法律規定的一些特殊情形下,將通常由提出事實主張的一方當事人所應負擔的舉證責任分配給對方,由對方對否定該事實來承擔舉證責任,如果該方當事人不能就此舉證證明,則推定事實主張成立的一種舉證責任分配製度。
也就是說提出主張者不再必須首先負擔提出證據的責任,只要否認者不能從相反的方面證明某一事實不存在,那麼否認者將要承擔敗訴風險。它是我國民事訴訟法中的舉證責任分配的一種特殊形式,是相對於一般舉證責任分配規則而言的。其目的在於免除本應由提出主張方應承擔的舉證責任,而就待證事實的反面事實,由相對方承擔不利的舉證責任。《侵權責任法》將環境污染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的因果關系的舉證責任加於實施環境污染的行為人,有利於保護環境污染中的受害人的合法權益。
環境污染侵權免責和減責事由
根據《侵權責任法》第三章的規定,當損害是因不可抗力造成的、受害人故意造成的、第三人造成的、正當防衛造成的、緊急避險造成的以及當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時,行為人可以減輕或不承擔賠償責任。根據《侵權責任法》及其他相關法律的規定,環境污染侵權的免責和減責事由如下:
不可抗力。「不可抗力」起源於羅馬法,原意為「上帝的力量」,是指無法預見、無法預防、無法控制和無法避免的客觀情況,即不可抗力是人類無法抗拒的外在力量,主要是指一些自然現象,如地震、洪水、台風等,同時也包括一些社會現象,如戰爭等。由於不可抗力是不受人們意志支配的,而這時又要求人們去承擔與其行為沒有任何關系並且是不能由人們所控制的不利後果,這樣對責任承擔者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
因此,不可抗力不僅是一般侵權行為中的免責事由,同樣也是環境污染侵權中的免責事由。但需要注意的是,從《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可以看出,即使發生不可抗力,排污者也不是在出現不可抗力時就必然的免責,而是必須「及時採取合理措施」以避免造成進一步污染損害的擴大,否則也必須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受害人的故意。《民法通則》第三十一條規定,受害人對於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害人的民事責任。這里所說的主觀過錯是指故意和重大過失。在受害人對損害的發生有主觀故意的情況下,也就是說受害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損害自己的不利後果,仍然實施該行為,這就說明受害人的行為與損害事實間有因果關系,所以就應由受害人自己來承擔全部或部分民事責任。為此《侵權責任法》第二十七條規定,損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為人不承擔責任。
同時,根據《侵權責任法》第二十六條,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在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失時,就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但筆者認為,根據民法基本理論,過失可分為一般過失和重大過失,在環境污染侵權案件中,當被侵權人僅有一般過失時,不能減輕侵權者的責任,而只有當侵權人有主觀重大過失時,才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
損害結果是因第三人造成的。對損害結果是因第三人造成的責任承擔問題,《侵權責任法》第二十八條和第六十八條進行了明確的規定,通過該規定,可以看出當損害後果是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時,第三人應承擔賠償責任。這里所指的第三人是指污染者和被侵權人以外的第三人。
但筆者認為,依據特別條款優於普通條款的原則,對於環境污染是由第三人造成時,應適用《侵權責任法》第六十八條的規定,因第三人的過錯污染環境造成損害的,污染者賠償後,有權向第三人追償,被侵權人也可以直接向第三人請求賠償。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這里所稱的「因第三人的過錯污染環境造成損害」僅指因第三人的過錯造成污染損害結果的情形,而不應包含第三人與污染者共同過錯造成的污染。
盡管《侵權責任法》第三十條規定了因正當防衛造成損害的,正當防衛人不承擔責任;第三十一條規定了因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緊急避險人不承擔責任或僅給予適當補償。但筆者認為,從環境污染的特徵以及所適用的無過錯責任原則上來看,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險免責和減責的規定在環境污染責任中都沒有適用的餘地。
(作者分別為牡丹江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牡丹江市陽明區人民法院審監庭庭長)
注釋
①張梓太:《環境法律責任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第41頁。
②楊立新:《侵權法論》,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第495頁。
③王明遠:「環境侵權行為研究」,《科技與法律》,1994年第4期,第39頁。
④王成:「環境侵權行為構成的解釋論及立法論之考察」,《法學評論》,2008年第6期,第86頁。
責編/王坤娜
❸ 環境侵權的概念是什麼
環境侵權的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環境侵權是指因人為的活動,版致使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遭受權破壞或污染而侵害他人人身、財產權益、環境權益,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一種特殊侵權行為,狹義的環境侵權概念僅指環境污染侵權。
❹ 論文求助,完善環境侵權民事責任制度的意義具體是什麼
環境侵權民事責任構成要件探析來源: 作者:王繼榮 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加強環境侵權法律責任的研究,對於保護正在日益惡化的環境,改善人類的生存空間,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社會進步有著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環境侵權是一種特殊的民事侵權行為,其民事責任構成要件與一般民事侵權構成要件有著密切的關系。綜合多種學說和觀點,關於侵權責任要件主要有兩種主張:一是四要件說,即認為侵權責任基本要件有四:1?行為的不法性;2?損害;3?不法行為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4?行為人過錯。二是三要件說,即認為侵權責任有三:1?過錯;2?損害;3?過錯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我國民法理論一直公認侵權責任由四要件構成。盡管各個要件的具體問題尚不無爭議,但四要件說已成為通說。在筆者看來,侵權責任三要件說較為合理。
一、不法性不能成為環境侵權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
《民法通則》第106條第2款規定:「公民、法人由於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從這一規定中可推導出的責任要件只有三項:1?過錯,即公民、法人實施侵權行為的過錯;2?損害,即對財產或人身的損害;3?因果關系,即過錯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不言而喻,法律條文對侵權責任要件的規定與理論的通說產生了矛盾。一是法條未將不法性作為侵權責任要件;二是法條將因果關系規定為過錯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而非違法行為與損害之間的關系。法條的明文規定似乎與三要件說相合。這表明既有的理論闡釋於法無據。因此,筆者認為,即使一些法條在立法時或許缺乏理論上充分思考,但倘若這些規定按字面解釋又在理論上合理時,我們應按合理的理論作為闡釋或理解法條的根據,以完善法律解釋,指導審判實踐。
我國民法理論一直把「不法」作為侵權責任要件,這似乎不盡合理。一則其不符合現行的民法規定,二則因其不利於操作,易使許多致人傷害的行為人因其行為的違法性難以確認而被免責。這一點在環境侵權中表現尤為明顯。在確定當事人的某一行為是否屬於污染環境的行為時,是否只有違反法律規定的標准才被認為是污染環境的行為?我國民法通則與環保法的規定是有矛盾的。根據民法通則第124條之規定,污染環境的行為應當是「違反國家保護環境防止污染的規定」的行為,而環保法第41條第1款之規定中並無此項規定,正如常見的河流污染案例那樣,幾個企業都按標准同時向河中排污,結果導致下游魚苗死亡,這里的違法性要素何在?這種情況能說不是環境侵權?可見,不法性在環境侵權中並不十分必要。如何解決民法通則第124條和環保法第41條第1款之間的矛盾?筆者認為,民法通則第124條所稱的「國家保護環境防治污染的規定」,是指我國環保法及相關法律、法規所確定的基本原則、規則和制度,而不是指具體的某一排污標准;它所解決的是法律適用的問題而不是行為標准問題,即凡污染環境致人損害之案件,應適用環境保護法等專門法律法規;排污超過標准污染環境致人損害,無疑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並承擔相應的行政和刑事責任;即便排污沒有超過規定標准,但污染環境致人損害,也應承擔民事責任。 綜上所述,在環境侵權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上,不法性只是其中一部分行為性質,並不必然具有廣泛性。因此,它不能成為環境侵權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
二、環境侵權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
按照侵權構成要件的理論,筆者主張環境侵權民事責任構成要件有三:1、污染環境的行為;2、損害;3、污染環境的行為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
(一)污染環境的行為
污染環境的行為具有復雜性、漸進性、多樣性的特點。在「污染環境的行為」要件中,如前所述違法性從總體上講不是污染賠償的必要條件,但這一因素將影響賠償數額的認定。作為環境污染損害賠償的污染環境行為,一般情況下是違法的,特殊情況下是不違法的。所以應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建議《民法通則》第124條在保留原過錯推定責任的基礎上,補充「沒有違反法律規定而造成他人損害的,也應承擔民事責任」的規定。由於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採用無過錯責任原則,所以在其民事責任構成要件中只提「污染環境的行為」,而未提及「過錯」,這點應與普遍侵權相區別。環保法中之所以實行無過錯責任原則,概括起來,主要源於以下原因:首先,環境污染是現代工業的產物,即使企業無過錯,也會給他人造成損害。污染的後果不僅僅是造成財產或經濟損失,危害人體健康和生命,它還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和社會的發展。其次,由於現代企業的高度專業化和復雜化,加上人類科技發展水平的限制,受害人很難證明致害人的過錯。第三,從法律的公平和公正原則出發,環境污染的行為者大多是企業。從一定意義上講,造成污染的企業獲利是建立在污染環境和給他人造成一定危害的基礎上的,故而,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由致害人賠償受害人的損失是公平合理的。同時,現代保險業的發展使得企業可以通過購買保險將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從而既轉移了自己的賠償責任,又可保障受害人得到足夠賠償。第四,在環保法中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不僅有利於保護受害人的合法利益,而且可以推動和促使污染單位積極主動地採取措施防止環境污染,改善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環境。
(二)損害
環境污染中的損害,是受害人因接觸或暴露於被污染的環境而受到的人身傷害、死亡以及財產損失等後果。環境污染致人損害,其損害的後果既有與其他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害相同的共性,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共性表現為,它是侵害合法民事權益的後果,具有客觀真實性、確定性和法律上的補救性。損害的特殊性包括:1?潛伏性,多數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害後果,都在損害發生時或者發生後不久即顯現出來,但環境污染致人損害則不盡然。只有部分環境污染致人損害的後果較快顯現,而大多數環境污染致人損害的後果,尤其是損害他人健康的後果要經過較長的潛伏期才顯現出來。2?廣泛性。多數環境污染致人損害的案件,其損害都具有廣泛性的特徵,表現為受污染地域、受害對象、受害的民事權益十分廣泛。關於損害事實的認定及賠償,從審判實踐看,環境污染致人損害,既有財產損害,也有人身損害,但目前所受理的環境污染致他人損害的案件,大多是有關人身損害及其賠償。因此,因環境侵權產生的損害賠償,無論在范圍、內容和金額方面,都將有明顯擴大的趨勢。 (三)因果關系
傳統的民事責任要求違法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有因果關系。由於環境民事侵權不以違法行為為構成要件,因此,其應為致害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它是致害人承擔民事責任的必要條件。但是,在環境污染的損害賠償中,由於這種因果關系的認定比較困難,因此,在審判實踐中,應以因果關系的推定原則代替因果關系的直接、嚴格的認定。
因果關系的推定,即在確定污染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時,如果無因果關系的直接證據,可以通過間接證據推定其因果關系。之所以要適用推定原則,是由這種因果關系的復雜性決定的。第一,環境違法行為的形式復雜多樣,同一危害後果可能由數個不同的行為引起,而且絕大部分環境危害後果的發生,是由環境違法行為和污染物的作用過程共同完成的,後者在法律上應認為是環境違法行為的繼續,環境違法行為不是即時完成的,而是持續漸進的,使得其違法行為的實施與危害後果的發展時間間隔較長,其因果關系具有不緊密性和隱蔽性,證據也易滅失。第二,由於人力、物力和科學技術的局限,要查明環境違法行為與危害後果之間的關系尚非力所能及。如果處理環境案件仍要求有嚴密科學的因果關系的證明,並按通常的訴訟程序去查證因果關系,就會拖延訴訟時間,使受害人無法得到及時的賠償。第三,在確定因果關系時,多因一果的現象經常出現,如數家工廠向同一河流排污,河水被污染致使飲用該河水的居民感染疾病。在這種情況下,受害人很難或根本無法證明誰是致害人,他只需證明分別存在時間、地域和致害物質的同一性,則可成立共同侵權行為的推定。這種推定允許被告提出反證,即如果任何一個被告能夠證明自己未在同一時間、地點排污,或排污為另一物質,則不承擔共同侵權的責任。承擔共同侵權責任的致害人,應按照排污量的比例分別承擔賠償責任。
應當指出,不能將民法上的因果關系與哲學上的因果關系混為一談。依唯物辨證法,世界上的一切現象都是相互聯系的互相制約的,其中一種現象在一定條件下必然為另一現象所引起,引起其他現象的現象為原因,被原因引起的現象為結果。自然界和社會中的這種因果間的必然聯系就是哲學上的因果關系。但既然民法上的因果關系是以確定責任為目的,那麼,哲學上的因果關系原理只有適合於這種特定場合時才具有意義。損害作為客觀存在的社會現象,本身就置於紛繁復雜的主客觀原因下,只有在這些眾多的原因中尋找對於確定侵權責任具有意義的原因,才能上升為民事侵權中的原因,才具有侵權責任要件的意義。
❺ 怎麼樣才算論文侵權和抄襲論文
你好
引用別人的稿件內容,需要參考文獻標出。
但並不是
參考文獻標出就不算侵權和抄襲,一般借鑒他人部分
不能高於正文的30%
詳情登錄
華騰期刊網
咨詢
❻ 簡述環境民事訴訟的特徵
(1)環境民事訴訟是環境侵權的受害人為保護自身的人身、財產和環境權益,依據民事訴訟的條件和程序向法院提起的針對侵權行為人的訴訟。 (2)與一般的民事訴訟相比較,環境民事訴訟有其自身的特點: 起訴資格放寬。為了使公眾廣泛地參與環境與資源保護,英、美等國環境與資源法往往規定任何人都可以針對污染和破壞環境的行為提起訴訟。我國的環境與資源保護法規定,公民對污染與破壞環境(包括資源)的行為有權檢舉和控告,包括向法院提起訴訟。 舉證責任轉移。在環境訴訟中,由原告承擔主要舉證責任會遇到很多困難。因此,有的國家在環境保護立法和判例中,採取了舉證責任「轉移」或「倒置」的原則,即由原告承擔舉證責任,改為由被告舉證,或者原告只需提出受到損害的事實證據,如果被告拒絕承擔民事責任,則需要提出反證。我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在因環境污染引起的損害賠償訴訟中,對原告提出的侵權事實,被告否認的,由被告負責舉證。 因果關系推定。由於環境損害因果關系的認定十分困難和復雜,在環境侵權中如果堅持嚴密科學的因果關系證明會在事實上剝奪受害人的勝訴權。為了加強對受害人的保護,許多國家在環境與資源保護法中或司法判例中確立了因果關系「推定」的原則,即在不能確定因果關系時,採用 「流行病統計學」等方法,「推定」因果關系是否存在。 訴訟時效延長。由於環境污染損害的發生往往有一個積累、潛伏的過程,而且確定因果關系從而尋找致害人,確定財產和人身損害的確切事實及提供有關證據比一般損害賠償的訴訟要復雜得多,因而我國《環境保護法》規定了環境訴訟的特殊訴訟時效,即「因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提起訴訟的時效期間為三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到污染損害時起計算。
❼ 環境侵權在內容方面的特徵有哪些
所謂環境侵權,是指侵權人在使用自己的財產時由於向環境排放污染物或者改變環境的物理、化學、生物屬性導致環境收到污染或者導致環境狀況發生改變,從而侵害受害人合法權利和利益。與傳統侵權行為相比較,環境侵權案件有以下幾種特點:
(一)加害主體方往往是能創造利稅和就業崗位的污染企業
在眾多的環境糾紛中,雖然也多見因為鄰里生活中缺乏自我約束的環境糾紛,如空調運行中的雜訊、廚房排放的油煙、垃圾放置不當的惡臭,還有城市裡的施工雜訊污染、飯店的空氣污染和水污染,但更多的還是由於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排放污染物,污染危害他人而形成環境糾紛。由於污染企業往往能夠為當地創造稅收、解決一定的職工就業,就成為地方政府重點保護的對象,使受害人難以獲得正當的賠償。
(二)加害行為的行政合法性
在實務中,環境侵權案件的加害行為一般有兩種情況:其一是超標排放污染物導致受害人的權利受到侵害,根據有關法律規定,侵害人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其二是達標排放污染物導致受害人的權利受到侵害,在訴訟過程中侵權人往往可以充分舉證其排放行為是經批準的合法排放,而且是達標排放,而一些法院也以加害行為是否違法來判定侵權行為是否構成的要件,導致受害人案件敗訴。
(三)受害人人數眾多
由於環境案件往往是社會公害,危害影響范圍大,因此在實踐中環境侵權案件的受害人經常性的是不特定的眾人,也就必然導致環境侵權案件要以集團訴訟立案。一些基層法院以維護社會穩定為借口,惡意刁難眾多受害人,導致受害人難以依法維權。
(四)因果關系的復雜多樣性
因果關系的成立與否是受害人能否獲得賠償的重要環節。在環境侵權案件中,由於多數受害人不具有專業知識,也無法進入到致害人的生產過程中去,並且由於取證涉及到諸多學科和多種技術手段,也需要充分的財力支持,普通受害人難以承受經濟上的壓力,導致難以獲得證明因果關系的證據,也是影響受害人權利獲得救濟的重要因素。
❽ 環境法律責任的概念、特徵、功能分別是什麼
環境法律責任,是指環境法主體因違反其法律義務而應當依法承擔的,具有強制性否定性法律後果,按其性質可以分為環境行政責任,環境民事責任和環境刑事責任三種。①行為人違反國家或地方環境法律、法規的規定,實施某一環境行為或相關行為,造成或可能造成干擾該國家或地方之環境行政管理,污染和破壞環境境,危害公共或個人之財產或人身生命或健康的安全,所依法應當承擔的行政、民事和刑事法律責任。②是一國或地區違反國際法規定、違背其應履行的環境保護國際義務,致使他國或地區的環境或國民遭受污染與破壞之危害,所應承擔的國際環境法和其他相關法規定的經濟賠償責任和道義責任。
環境法律責任具有如下特徵:
(1) 環境民事法律責任的承擔不以違法為必要前提;
(2) 環境民事法律責任的構成實行無過錯責任制;
(3) 違法處罰趨重化,主要表現為加重了行政處罰的程度、 實行懲罰性損害賠償、制定特別刑法嚴懲環境犯罪、實行兩罰或
多罰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