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土地糾紛找誰處理

土地糾紛找誰處理

發布時間:2022-01-04 11:48:05

㈠ 土地糾紛找哪個部門解決

有兩種解決途徑可供選擇。因土地承包經營發生糾紛,雙方當事人可以協商解決,也可以請求村民委員會、鄉(鎮)人民政府等調解解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 第51條規定:因土地承包經營發生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解決,也可以請求村民委員會、鄉(鎮)人民政府等調解解決。

㈡ 農村土地糾紛應該如何處理找哪個部門

農村土地糾紛問題可以走如下處理程序:當事人本著尊重歷史、尊重事實、兼顧現實進行協商解決;協商不成可以請求村委會、人民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調解不成可以請求鄉政府或土地管理部門進行調查處理,進行權屬確定;當事人對人民政府作出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如果是土地侵權糾紛,可請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進行行政調處,也可直接提起民事訴訟。土地糾紛原則是由國土資源管理機關調查處理。

《土地權屬爭議調查處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令第17號)
第五條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單位與單位之間發生的爭議案件,由爭議土地所在地的縣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調查處理。
前款規定的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發生的爭議案件,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由鄉級人民政府受理和處理。
第二十三條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對受理的爭議案件,應當在查清事實、分清權屬關系的基礎上先行調解,促使當事人以協商方式達成協議。調解應當堅持自願、合法的原則。
第二十四條調解達成協議的,應當製作調解書。調解書應當載明以下內容:
(一)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法定代表人姓名、職務;
(二)爭議的主要事實;
(三)協議內容及其他有關事項。
第二十五條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由承辦人署名並加蓋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的印章後生效。
生效的調解書具有法律效力,是土地登記的依據。
第二十六條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調解書生效之日起15日內,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將調解書送達當事人,並同時抄報上一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
第二十七條調解未達成協議的,國土資源行政主管理部門應當及時提出調查處理意見,報同級人民政府作出處理決定。
第二十八條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土地權屬爭議之日起6個月內提出調查處理意見。因情況復雜,在規定時間內不能提出調查處理意見的,經該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的主要負責人批准,可以適當延長。
第二十九條調查處理意見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職務;
(二)爭議的事實、理由和要求;
(三)認定的事實和適用的法律、法規等依據;
(四)擬定的處理結論。
第三十條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提出調查處理意見後,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報送同級人民政府,由人民政府下達處理決定。
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的調查處理意見在報同級人民政府的同時,抄報上一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
第三十一條當事人對人民政府作出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在規定的時間內,當事人既不申請行政復議,也不提起行政訴訟,處理決定即發生法律效力。
生效的處理決定是土地登記的依據。

㈢ 土地糾紛涉及到財產分配問題找哪個部門處理

土地糾紛根據糾紛性質可以選擇由鄉級人民政府受理和處理,或者到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進行處理。
法律依據如下:
一、出嫁女是否可以分得征地補償費?

出嫁女是否屬於征地補償費分配的權利主體,目前的法律及司法解釋均沒有作出明確的界定,但依據相關規定,在司法實踐中,一般是根據其戶口是否仍然在本村進行確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24條規定:

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時已經具有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人,請求支付相應份額的,應予支持。從該司法解釋可以看出,只要具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就可以請求獲得相應份額的土地補償費。而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確定並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一般認為,戶口在本村的,就屬於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

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30條之規定,承包期內婦女結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發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物權法》第42條第2款規定,徵收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依法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等費用。

二、外出當兵人員是否享有徵地補償費的分配權?

農村外出當兵人員,從法律關繫上看,其只是暫時離開了原集體經濟組織,盡管其原籍戶口被注銷,但從性質上看,其仍然屬原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因此,凡是在部隊服役的農業戶口義務兵,是可以按照法律規定,享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權利,是享有徵地補償費的分配權的。

當然,若其在部隊已經提干或者是由義務兵轉為志願兵,這時,其就已脫離了與原集體經濟組織的關系,就不再享有徵地補償費的分配權。

三、戶口外遷的在校大中專學生是否可以參加原戶籍地征地補償費的分配?

在校大中專學生遷出原戶籍到學校,是基於學校學籍管理規定的需要,並非意味著其脫離了原集體經濟組織。因為其是到學校學習,並非是去就業,其個人沒有生活經濟來源,在校的所有費用基本上還是依靠在農村的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員。若排除其集體經濟成員的資格,將會剝奪其基本的生存權。因此,遷出村農業戶口的在校大中專學生,應當享有與其他村民同等的權利,可以參與征地補償費的分配。

四、遷到小城鎮落戶的村民的土地被征,是否可以獲得補償?

《農村土地承包法》第26條規定,承包期內,承包方全家遷入小城鎮落戶的,應當按照承包方的意願,保留其土地承包經營權或者允許其依法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因此,其有權獲得征地補償。

五、一戶村民擁有兩處宅基地一定違法嗎?

《土地管理法》第62條規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面積不能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

《國土資源部關於進一步加快宅基地使用權登記發證工作的通知》(國土資發[2008]146號)規定,嚴格落實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的法律規定,除繼承外,農村村民一戶申請第二處宅基地使用權登記的,不予受理。

農村村民一戶只擁有一處宅基地,是指農村村民一戶申請第二處宅基地,土地管理部門不予批准,但不是指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使用證。因為村民在繼承等情況下是可以擁有受限制的宅基地使用權,在這種情況下,村民依據第二處宅基地使用證只能享有有限的權利,直至繼承的房屋倒塌滅失,該宅基地使用權也就隨之消滅。

因此,一戶村民擁有兩處宅基地不一定是違法的。

六、在一戶兩宅情況下,拆除繼承的原宅蓋新房,村委會是否可以收回宅基地?

根據《繼承法》規定,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可以繼承。盡管宅基地不屬於個人的財產,但宅基地上的房屋屬於公民合法財產,其死亡後遺留的房屋可以被繼承。這時繼承的,是房屋,而不是宅基地。此時,繼承人對宅基地的合法佔有,是基於房屋,但若當房屋滅失,則宅基地使用權所依託的客體已失去,那麼,該繼承人就不再具有宅基地使用權了。

因此,在一戶兩宅情況下,拆除繼承的原宅蓋新房,村委會是可以收回宅基地的。

七、使用宅基地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鑒於宅基地的重要性及特殊性,廣大村民朋友在使用宅基地中,一定要注意一些法律問題,若操作不慎,可能會被收回、撤銷或受罰,最後可能連住的地方都沒有。

現總結如下法律問題:

1、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且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規定標准。若一戶中孩子因結婚想申請宅基地,一定要注意先分戶,後才能有權申請宅基地。

2、切記改變宅基地的用途。取得宅基地使用權的人,不得擅自改變宅基地的用途,若變更,必須符合法定的條件及程序,否則,土地所有人是有權利收回宅基地的。

3、慎重買賣、出租。《土地管理法》第62條有明確規定:「農村村民買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盡管買賣、出租等行為可以獲利,但在獲利同時,可能會永久性失去宅基地使用權。

4、合理使用宅基地。在使用宅基地時,不得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不得超過確定的宅基地范圍,要注意因建房、建圍牆等行為給鄰居帶來通風、採光等行為。

5、宅基地是不能隨意收回的,遇到村委會或其他主體擅自強拆合法的宅基地房屋並收回時,一定要敢於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身合法權益。

㈣ 關於土地糾紛問題該找哪個部門解決

根據土地管理法規定,屬於單位之間或者單位與個人之間的土地糾紛,應該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屬於個人之間的土地糾紛,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處理。

㈤ 土地糾紛找人民政府哪個部門

隨著土地流轉的范圍不斷擴大。許多農民紛紛加入了土地流轉的行列中,但是由於農民在法律方面知識的缺乏,很容易出現太土地流轉中出現各類土地糾紛問題,那麼,在出現土地糾紛問題後,我們應該如何處理呢?處理糾紛問題的相關部門有哪些?

我國的土地流轉是建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以下簡稱《土地管理法》)的法律基礎上進行的,《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條規定:

「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現狀。」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更是為了進一步規范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其中第五十一條規定:

「因土地承包經營發生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解決,也可以請求村民委員會、鄉(鎮)人民政府等調解解決。

當事人不願協商、調解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向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㈥ 土地糾紛該找哪個部門處理

土地糾紛可以找村民委員會、鄉(鎮)人民政府等調解,也可以向法院起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五十一條 因土地承包經營發生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解決,也可以請求村民委員會、鄉(鎮)人民政府等調解解決。
當事人不願協商、調解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向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五十二條 當事人對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逾期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

閱讀全文

與土地糾紛找誰處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