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涉警投訴工作

涉警投訴工作

發布時間:2022-01-04 00:40:56

1. 如何正確處置涉警輿情

公安機關輿情現狀分析:

隨著信息化的高速發展,網路以其開放性、互動性、虛擬性等特點,已經成為人們反映訴求、表達己見、尋求共同的重要途徑。而公安機關作為與群眾接觸最廣泛的執法部門,更是無時無刻不在媒體的「顯微鏡」、網路的「聚光燈」下,涉警類輿情已成為社會最為關注的領域之一。新形勢下,如何加強涉警輿情的收集研判,牢牢把握輿論引導工作的主動權,對於提升公安機關應對和化解輿情危機能力,維護公安機關和人民警察良好形象,具有重要意義。

涉警輿情引導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1. 存在「呆板性」認識。工作中,部分民警對涉警輿情敏感性不強,往往局限於傳統的觀念和思維,對輿情的作用、影響力缺乏足夠性重視,片面地認為公安機關的主業是打擊犯罪、治安防控,單單是網路的幾次發帖、回應,其影響力微乎其微。因此,工作中常常表現為反應遲緩,疏於引導,最終喪失了工作的主動權,貽誤了輿情應對的最佳時機,導致了涉警輿情的迅速擴散蔓延,給下步的處置工作帶來被動。

2. 一貫「機械式」應對。對於涉警輿情,一些警種和部門應對的方法過於簡單,應對能力不強,對網路等媒體發布的消息,一貫採取「捂、蓋、瞞」的消極應對方式,而不及時採取針對性措施進行引導,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公眾的猜疑心理,甚至將公眾推向了對立面。同時,在處理與新聞媒體的關繫上,也始終保持著「敬而遠之」的態度,躲避或者拒絕媒體采訪現象普遍存在。而涉警輿情發生後,使得相關信息媒體無法求證,只有偏聽偏信當事人、受害人一方的說法,導致新聞報道不全面、不客觀、不真實,最終原本簡單的事件變得不簡單,容易的問題變得不容易。

3. 存在「盲目性」解釋。涉警輿情發生後,一些公安機關沒有對事態進行分析評估,沒有準確把握民眾的心理,而是鑒於輿論危機的影響,盲目對新聞媒體發布一些官方信息,往往因虛而不實、言行不當,引發網民的議論和指責,不利用涉警輿情的引導和處置。而有的公安機關則在引導輿論工作中,態度較為偏激、強硬,非但沒有站在群眾的立場考慮問題,更是一度指責媒體的諸多不當,導致涉警輿情「疊加升級」,新聞媒體的批評顯的愈發激烈,涉警輿情危機進一步加劇。

4. 協作「腸梗阻」嚴重。涉警輿情的引導處置,涉及到多個警種、部門,各警種之間的協作配合至關重要。目前,就基層公安機關而言,在輿情引導處置上仍缺乏一整套完善的協作機制,基層所隊、機關職能科室之間任務分工不夠明確,特別是宣傳部門和基層一些執法單位之間的快速聯動仍是「短板」,「獨角戲」、「各自為陣」現象十分普遍,整體應對涉警輿情的能力和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此外,基層公安機關與電視台、報社、網站等新聞媒體的溝通協作還存在問題,立體化的宣傳格局尚未形成。

公安機關應對涉警輿情的對策

(1).要轉變觀念,在思想認識上再提高。第一,要從穩定的高度認識輿情。公安機關的職責任務就是確保社會大局穩定、人民群眾安居樂業。而涉警輿情的發生,集中表達了媒體和社會公眾的訴求、願望,如果公安機關引導、控制不當,就會引起網路等媒體的惡意炒作,形成涉警輿論危機,有的甚至發生警民沖突,影響社會大局穩定。公安機關要從穩定的高度、政治的角度認識涉警輿情,始終保持清醒頭腦,扎實做好宣傳引導、應急處置等維穩工作。第二,要從警情的高度把握輿情。要牢固樹立「輿情就是警情」的意識,對涉警輿情保持高度敏銳性,在發生輿情後,要立即組織政工宣傳等部門民警快速反應、主動應對、妥善處置,防止輿情大規模「發酵」,給公安工作造成被動。第三,要從形象的高度看待輿情。涉警輿情影響社會大局穩定,更關乎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形象。在輿論引導工作中,要切實增強「輿情就是形象」的意識,通過與相關媒體的溝通協作,強化對公安工作的正面宣傳,不斷傳遞「正能量」,樹立公安機關親民、為民、愛民的良好形象,使廣大群眾對公安工作的滿意度不斷提升。

(2). 要把握主動,在應對輿情上再發力。一是及時發布權威信息。一旦發生涉警輿情,要第一時間組織宣傳等相關部門在媒體發布權威信息,公布事件真相,引導社會輿論,牢牢把握涉警輿情話語主動權,防止輿論誤導和負面炒作。同時,市級以上公安機關也通過新聞發布會的形勢,向社會及時通報事件情況,贏得媒體、群眾的理解和信任,消除一定的社會影響。二是積極利用網路平台。目前,全省公安機關開通的公安便民服務在線、公安微博,就是應對、引導媒體輿論的重要平台。我們可以通過在平台內設置話題的方式,來全力調控網民、公眾的關注點。也就是說,通過便民服務在線、微博管理人員的話題策劃,努力把社會的注意力、網民的關注點引導到特定的方向進行分流,在一定程度上轉移、分散廣大網民的注意力,從而達到引導輿論的目的。三是充分發揮「輿論領袖」作用。大眾傳播學認為,信息傳播要經過「輿論領袖」這個中間環節,才能最終到達一般受眾。我們可以充分借鑒這一理論,安排負責網路管理的民警,在熱點網站、論壇、貼吧內持續不斷地發表原創性的帖子,形成廣大網民的廣泛關注和討論,樹立一定的網路權威。在有輿情發生後,我們的「輿論領袖」民警,就可以客觀、公正地發表看法、評述問題、解釋真相,消除網民對公安機關的質疑,達成一定的共識,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 要擴大宣傳,在正面引導上再強化。一是結合先進事跡宣傳。要把公安民警在維護穩定、打擊犯罪、服務群眾、搶險救災等工作中的先進事跡通過媒體宣傳出去,充分展示公安民警無私奉獻、親民愛民、英勇無畏的精神風貌,贏得廣大群眾對公安民警的信任和支持。像最美消防員陽軍、崛圍山上的好民警徐中傑等的先進事跡,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山西日報等中央和省級主流媒體紛紛進行了報道,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和社會效果。二是結合工作重點宣傳。要把確定的公安工作重點,如民生警務、社區警務、基層基礎等,向社會和群眾進行大范圍宣傳,讓公眾了解和知曉公安機關的重點工作、主要措施,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近期,人民公安報、山西日報等主流媒體,對全省公安機關開展的民生警務、便民服務在線等工作進行了宣傳,集中反映了公安工作取得的成效,廣大群眾反響強烈。三是結合群眾關切宣傳。要本著「群眾關心什麼問題,公安機關就解決什麼問題」的原則,結合社會治安、小案件破獲、小矛盾調處等群眾關切的實際問題,對公安機關採取的主要措施、案件偵破進展和取得的實際成效等,及時向廣大群眾進行宣傳,進一步提升群眾對公安工作的參與度、認同感。


(4). 要強化溝通,在警媒互動上再加強。一是搞好工作對接。日常工作中,要與本行政區域內的主流媒體搞好對接,建立信息宣傳、新聞聯席等制度,主動邀請媒體深入公安機關進行采訪報道,贏得媒體的信任和支持,並在報紙、電視台等媒體設置專版和專欄,占據主流陣地,宣傳公安聲音,為下步引導涉警輿情創造條件。二是加強交流互動。要緊密結合開展的「三訪三評」、「警營開放日」、「相約警務室」等活動,邀請媒體、公眾的廣泛參與,充分展示公安工作業績和民警隊伍形象,主動徵求群眾對公安工作的意見、建議,力求全方位、立體化、多角度地正面宣傳公安工作,實現由公安引導向社會引導的轉變。三是依託網路引導。要依託公安便民服務在線、公安微博等網路宣傳平台,與廣大網民開展交流互動,虛心聽取群眾呼聲,認真答復網友咨詢,切實解決群眾困難,真正做到「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不僅與報刊、雜志等平面媒體加強了協作,而且也與網路媒體實現了互動雙贏。

(5). 要突出重點,在處置機制上再完善。建議使用樂思軟體這種輿情系統。對網站、論壇、貼吧、博客等進行實時監控,對排查掌握的各類涉警信息,組織網監、宣傳等部門民警及時分析研判,掌握信息動態,開展信息預警,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處置,堅決防止因工作滯後造成輿情蔓延擴散,進而引發公共關系危機事件。二是建立完善快速反應機制。網監、宣傳、各執法單位是應對涉警輿情的主要警種,要在狠抓相關業務培訓的同時,以完善快反機制為抓手,切實加強實戰演練,提升應對處置的能力和水平。如果發生重大涉警輿情,相關部門和警種能夠快速反應,按照事先制定的應急預案開展處置工作,採取有效措施應對和化解輿情危機。三是建立完善聯動處置機制。在引導控制涉警輿情工作中,要建立完善順暢、高效的聯動處置機制,各警種之間要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共同做好相關工作。同時要加強與黨委政府有關部門的聯動,發生重大涉警輿情後,應及時向黨委政府報告,爭取黨委政府的支持和幫助,協調解決輿情危機,確保社會大局穩定。四是建立完善信息發布機制。要通過建立機制,切實規范重大輿情權威信息發布工作,責成專班專人負責信息發布,及時主動做好正面輿情引導,防止發生個別部門發布信息不恰當、不準確,造成負面輿論的二次疊加聚集。此外,對於歪曲事實、蓄意詆毀公安隊伍形象的負面新聞報道,公安機關宣傳部門應及時發布權威信息,旗幟鮮明地予以駁斥,維護民警權益和隊伍形象。

2. 應對涉警輿情工作要做到哪幾個度

一、認清形勢,充分認識積極應對涉警輿情和加強輿論引導工作的必要性第一,做好涉警輿情應對和輿論引導工作,是公安機關積極應對嚴峻挑戰、維護社會政治穩定的迫切需要。針對各類社會矛盾日趨凸顯,對敵斗爭趨於復雜,人民群眾法制意識和人權意識日益增強,互聯網等新型媒體迅速崛起和高速發展的社會形勢,准確把握形勢,全面掌握情況,建立完善涉警輿情快速應對處置和引導機制,將多元的社會思潮或思想意識引導到正確健康的輿論軌道,形成有利於公安事業和社會發展進步的合力和主流意識,事關公安工作全局和社會大局持續穩定。第二,做好涉警輿情應對和輿論引導工作,是樹立新時期人民警察良好形象的必然要求。自覺接受輿論監督,將輿論監督當作審視自身差距的鏡子,是確保公安隊伍建設良性發展的必要條件。

3. 公安局的資料顯示:人員屬性:受害人,被盤查人員,涉警人員這是什麼意思難道干犯法的事了!

受害人是合法權益遭受不法行為直接侵害的人;被盤查人員是因為某件事被警察詢問,做筆錄的人;涉警人員意思是警務人員違法。

受害者是指受侵害的一方(包含人身財產等各方面的合法權益),現在在新聞與法律條律中較為多見,但還沒有較明確的定義。

「受害者」一詞雖常見於新聞與法律法條中,但並不專指構成刑事案件的侵害,任何合法權益受侵害的都可以稱之為「受害者」

(3)涉警投訴工作擴展閱讀:

受害人的定義:

在公訴案件中,被害人是當事人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起證人的作用;如果他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就成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享有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在自訴案件中,被害人為自訴人,享有當事人的地位。

被害人與證人最主要的區別在於,被害人同案件的處理結果有直接的利害關系。其享有的訴訟權利包括:有權指控犯罪;有權參加法庭調查和辯論;遭受物質損失時,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對人民檢察院免予起訴、不起訴的決定如果不服,有權提出申訴等。同時,被害人有義務遵守法庭秩序,如實向司法機關反映案件情況,不得誇大犯罪行為或捏造事實、誣陷他人等。

被害人是指在刑事案件中合法權益遭受犯罪行為侵害的人。廣義上的被害人,既包括刑事訴訟中的自訴案件的被害人;也包括刑事訴訟中的公訴案件的被害人。狹義上的被害人,僅指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在刑事訴訟中,被害人屬於當事人之一,居於原告人地位。

受害人的法律規定:

「被害人」是《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規定的刑事訴訟「當事人」之一,存在於大多數刑事案件之中。《刑事訴訟法》沒有對「被害人」做出專門的定義,但是結合其他條款,

例如第一百一十條第二款「被害人對侵犯其人身、財產權利的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控告」等內容,被害人是指「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或其他合法權益受到犯罪行為侵害的人」。

在一些刑事案件中,犯罪行為給國家、集體的財產造成了損失,所以《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零一條第二款規定:「如果是國家財產、集體財產遭受損失的,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的時候,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這意味著,在某些刑事案件中,國家、集體也可能成為「被害人」。也有一些犯罪行為並未造成實際的人身或財產等損失,這類案件的當事人中就沒有明確、具體的「被害人」,例如未造成損害後果的危害公共安全類犯罪。

受害人的權利:

1、受害人有權向公,檢,法機關報案或控告;

2、對不立案的決定不服,有權申請復議;

3、有權依法對公安機關或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案件,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4、對不起訴的決定有權依法提出申訴[2];

5、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6、有權委託訴訟代理人;

7、有權參加法庭調查,辯論;

8、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對第一審判決提出抗訴;

9、有權對已生效的判決提出申訴等。

4. 派出所工作人員態度差到哪投訴

對於派出所民警有違法違紀行為的,可向其人民警察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行政監察機關等部門檢舉、控告。以長沙市為例:

1、撥打0731-110進行電話舉報投訴;

2、通過長沙市公安局官方微博「長沙警事」進行網路舉報投訴(新浪微博用戶名cscop,騰訊微博用戶名cs_cop,電腦版在網頁左側點擊「投訴中心」進入,手機版關注「長沙警事」微博後進入「投訴中心」鏈接);

3、通過長沙市公安局官方微信「長沙警事」進行舉報投訴(在微信中搜索並關注公眾號「長沙警事」cs_cops,點擊底部右下角「網上投訴」菜單跳轉到舉報投訴頁面);

4、四是通過長沙市公安局門戶網站(http://www.hncsga.gov.cn),點擊進入「局長信箱」欄目進行舉報投訴。

我國《人民警察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公民或者組織對人民警察的違法、違紀行為,有權向人民警察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行政監察機關檢舉、控告。受理檢舉、控告的機關應當及時查處,並將查處結果告知檢舉人、控告人。

第四十七條規定,公安機關建立督察制度,對公安機關的人民警察執行法律、法規、遵守紀律的情況進行監督。

(4)涉警投訴工作擴展閱讀:

對投訴舉報的處理方法:

1、公安局將對所有到公安機關辦過事、報過警的群眾進行實時自動回訪和人工回訪,並按照區縣街道劃分,每兩個月對轄區群眾開展走訪,調查滿意度;

2、同時,對全市所有企業的法人代表、辦公室負責人、安保負責人定期進行訪問,了解對公安機關服務企業發展環境工作和治安狀況的滿意度,廣泛徵求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公安工作,提高服務質量;

3、對於各類涉警投訴,公安機關還將進行匯總甄別、分流處置、跟進督辦,並在辦結後回訪群眾是否滿意。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長沙警方啟用投訴中心、民意調查中心 四種方式受理群眾投訴舉報

5. 淺談如何應對網路涉警負面輿情

隨著信息化的高速發展,網路以其開放性、互動性、虛擬性等特點,已經成為人們反映訴求、表達己見、尋求共同的重要途徑。而公安機關作為與群眾接觸最廣泛的執法部門,更是無時無刻不在媒體的「顯微鏡」、網路的「聚光燈」下,涉警類輿情已成為社會最為關注的領域之一。新形勢下,如何加強涉警輿情的收集研判,牢牢把握輿論引導工作的主動權,對於提升公安機關應對和化解輿情危機能力,維護公安機關和人民警察良好形象,具有重要意義。
一、當前涉警輿情的特點

1.
「面對面」傳播,速度之快。自媒體時代的到來,實現了輿論傳播由「點對面」向「面對面」的轉變。輿論傳播由諸多信息鏈支撐,且無明確的路徑和中心,往往表現為「秒殺」速度,難管難控。如果一旦涉警信息被媒體發出,就會迅速擴散,廣為傳播,受眾群體也瞬間膨脹,可見輿情特別是涉警類輿情的傳播速度相當之快,需引起公安機關的高度重視。

2.

「點與點」對接,范圍之廣。新媒體是基於參與者之間的信息交流,具有超鏈接、強互動、移動化等特點。在互動中,涉警輿情的發布者和傳播者、參與者之間是整個過程中的各個「節點」,他們之間即可相互發布、傳播和接受信息,在短時間內實現「點與點」的對接,無需「把關」和「審核」,因此,參與者表達觀點的權利被「放大」,以致覆蓋面之廣超乎想像。即使簡單的涉警輿情,也會因論壇、貼吧、微博等媒體的傳播和互動被無限放大,短時間內將大范圍擴散,從而引發網路輿情負面效應。

3.

「片連片」議論,反響之大。公安工作具有廣泛性、群眾性、特殊性的特點,加之當前公權與私權博弈加劇的特定社會環境,社會公眾對公安工作、人民警察高度關注,涉警輿情已經成為新聞媒體特別是網路媒體關注的焦點、挖掘新聞資源的對象。一旦涉警類信息被媒體捕捉,尤其是執法不公、違法違紀等負面信息,就會被網路、論壇、貼吧等新媒體廣泛傳播,而報紙、雜志等平面媒體也不斷跟進刊登消息,從而使得一條涉警類輿情被各個媒體陣地相繼傳播,形成了「片連片」議論的效果,引起了全社會高度關注並廣泛議論,造成了強烈的社會反響,給公安工作造成被動。

4.

「網和網」炒作,影響之深。網路的虛擬性、言論的自由性,在一定程度上助漲了個人的「無責」意識。有的網站為了一味追求轟動效應,接連發出片面性評價;有的網站更是抓住涉警信息惡意進行炒作,從而在網路上產出了不利於公安機關的社會輿論,進而引發警察公共關系危機事件,嚴重影響了公安機關的執法公信力。同時,涉警輿情也發生了從網上向網下轉化的情形,有的輿情直接轉化為了現實中的警民沖突,可見,涉警輿情「網和網」炒作的影響可謂之深。

三、公安機關應對涉警輿情的對策

1.
要轉變觀念,在思想認識上再提高。第一,要從穩定的高度認識輿情。公安機關的職責任務就是確保社會大局穩定、人民群眾安居樂業。而涉警輿情的發生,集中表達了媒體和社會公眾的訴求、願望,如果公安機關引導、控制不當,就會引起網路等媒體的惡意炒作,形成涉警輿論危機,有的甚至發生警民沖突,影響社會大局穩定。公安機關要從穩定的高度、政治的角度認識涉警輿情,始終保持清醒頭腦,扎實做好宣傳引導、應急處置等維穩工作。第二,要從警情的高度把握輿情。要牢固樹立「輿情就是警情」的意識,對涉警輿情保持高度敏銳性,在發生輿情後,要立即組織政工宣傳等部門民警快速反應、主動應對、妥善處置,防止輿情大規模「發酵」,給公安工作造成被動。第三,要從形象的高度看待輿情。涉警輿情影響社會大局穩定,更關乎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形象。在輿論引導工作中,要切實增強「輿情就是形象」的意識,通過與相關媒體的溝通協作,強化對公安工作的正面宣傳,不斷傳遞「正能量」,樹立公安機關親民、為民、愛民的良好形象,使廣大群眾對公安工作的滿意度不斷提升。

2.

要把握主動,在應對輿情上再發力。一是及時發布權威信息。一旦發生涉警輿情,要第一時間組織宣傳等相關部門在媒體發布權威信息,公布事件真相,引導社會輿論,牢牢把握涉警輿情話語主動權,防止輿論誤導和負面炒作。同時,市級以上公安機關也通過新聞發布會的形勢,向社會及時通報事件情況,贏得媒體、群眾的理解和信任,消除一定的社會影響。二是積極利用網路平台。目前,全省公安機關開通的公安便民服務在線、公安微博,就是應對、引導媒體輿論的重要平台。我們可以通過在平台內設置話題的方式,來全力調控網民、公眾的關注點。也就是說,通過便民服務在線、微博管理人員的話題策劃,努力把社會的注意力、網民的關注點引導到特定的方向進行分流,在一定程度上轉移、分散廣大網民的注意力,從而達到引導輿論的目的。三是充分發揮「輿論領袖」作用。大眾傳播學認為,信息傳播要經過「輿論領袖」這個中間環節,才能最終到達一般受眾。我們可以充分借鑒這一理論,安排負責網路管理的民警,在熱點網站、論壇、貼吧內持續不斷地發表原創性的帖子,形成廣大網民的廣泛關注和討論,樹立一定的網路權威。在有輿情發生後,我們的「輿論領袖」民警,就可以客觀、公正地發表看法、評述問題、解釋真相,消除網民對公安機關的質疑,達成一定的共識,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

要擴大宣傳,在正面引導上再強化。一是結合先進事跡宣傳。要把公安民警在維護穩定、打擊犯罪、服務群眾、搶險救災等工作中的先進事跡通過媒體宣傳出去,充分展示公安民警無私奉獻、親民愛民、英勇無畏的精神風貌,贏得廣大群眾對公安民警的信任和支持。像最美消防員陽軍、崛圍山上的好民警徐中傑等的先進事跡,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山西日報等中央和省級主流媒體紛紛進行了報道,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和社會效果。二是結合工作重點宣傳。要把確定的公安工作重點,如民生警務、社區警務、基層基礎等,向社會和群眾進行大范圍宣傳,讓公眾了解和知曉公安機關的重點工作、主要措施,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近期,人民公安報、山西日報等主流媒體,對全省公安機關開展的民生警務、便民服務在線等工作進行了宣傳,集中反映了公安工作取得的成效,廣大群眾反響強烈。三是結合群眾關切宣傳。要本著「群眾關心什麼問題,公安機關就解決什麼問題」的原則,結合社會治安、小案件破獲、小矛盾調處等群眾關切的實際問題,對公安機關採取的主要措施、案件偵破進展和取得的實際成效等,及時向廣大群眾進行宣傳,進一步提升群眾對公安工作的參與度、認同感。

4.

要強化溝通,在警媒互動上再加強。一是搞好工作對接。日常工作中,要與本行政區域內的主流媒體搞好對接,建立信息宣傳、新聞聯席等制度,主動邀請媒體深入公安機關進行采訪報道,贏得媒體的信任和支持,並在報紙、電視台等媒體設置專版和專欄,占據主流陣地,宣傳公安聲音,為下步引導涉警輿情創造條件。二是加強交流互動。要緊密結合開展的「三訪三評」、「警營開放日」、「相約警務室」等活動,邀請媒體、公眾的廣泛參與,充分展示公安工作業績和民警隊伍形象,主動徵求群眾對公安工作的意見、建議,力求全方位、立體化、多角度地正面宣傳公安工作,實現由公安引導向社會引導的轉變。三是依託網路引導。要依託公安便民服務在線、公安微博等網路宣傳平台,與廣大網民開展交流互動,虛心聽取群眾呼聲,認真答復網友咨詢,切實解決群眾困難,真正做到「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不僅與報刊、雜志等平面媒體加強了協作,而且也與網路媒體實現了互動雙贏。

5.

要突出重點,在處置機制上再完善。一是建立完善輿情預警機制。要對網站、論壇、貼吧、博客等進行實時監控,對排查掌握的各類涉警信息,組織網監、宣傳等部門民警及時分析研判,掌握信息動態,開展信息預警,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處置,堅決防止因工作滯後造成輿情蔓延擴散,進而引發公共關系危機事件。二是建立完善快速反應機制。網監、宣傳、各執法單位是應對涉警輿情的主要警種,要在狠抓相關業務培訓的同時,以完善快反機制為抓手,切實加強實戰演練,提升應對處置的能力和水平。如果發生重大涉警輿情,相關部門和警種能夠快速反應,按照事先制定的應急預案開展處置工作,採取有效措施應對和化解輿情危機。三是建立完善聯動處置機制。在引導控制涉警輿情工作中,要建立完善順暢、高效的聯動處置機制,各警種之間要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共同做好相關工作。同時要加強與黨委政府有關部門的聯動,發生重大涉警輿情後,應及時向黨委政府報告,爭取黨委政府的支持和幫助,協調解決輿情危機,確保社會大局穩定。四是建立完善信息發布機制。要通過建立機制,切實規范重大輿情權威信息發布工作,責成專班專人負責信息發布,及時主動做好正面輿情引導,防止發生個別部門發布信息不恰當、不準確,造成負面輿論的二次疊加聚集。此外,對於歪曲事實、蓄意詆毀公安隊伍形象的負面新聞報道,公安機關宣傳部門應及時發布權威信息,旗幟鮮明地予以駁斥,維護民警權益和隊伍形象。

6. 涉警涉穩處置方案

摘要 為進一步做好網路輿情引導、化解和處置工作,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樹立公安機關良好形象,快速妥善處置涉檢網路輿情,結合本局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

7. 涉警人員是什麼意思

涉警人員意思是警務人員違法。

警察犯法,要看犯的是什麼法。如果違反的是民事法律,那麼與普通民眾犯法沒有什麼兩樣,追究的法律責任是一樣的。如果違反的是行政法,那就按照行政法的相關規定對其進行處理,如果違反的是刑法,一般也跟普通公民一樣,只是有的罪名會加重處罰;

即使警察犯罪不是法定加重情結,也可能會因為社會影響惡劣,被酌定從重處罰。作為國家工作人員,警察違法一般不會僅僅被追究法律責任,通常還會受到行政處分,比如降級、撤職等。如果是黨員,還要受到黨內處分。

(7)涉警投訴工作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

第四十六條規定,公民或者組織對人民警察的違法、違紀行為,有權向人民警察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行政督察機關檢舉、控告。

第四十八條人民警察有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列行為之一的,應當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50條規定:「人民警察在執行職務中,侵犯公民或者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給予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33條明確規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因此,公安人員有違法犯罪的,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8. 在面對重大涉警輿情事件時,公安宣傳工作有哪些經驗和教訓

新華社通稿

9. 分析當前涉警突發事件輿論引導工作的主要內容及把握的基本原則

媒體如何加強對突發事件的輿論引導,搶占輿論制高點

1.
主動及時客觀報道突發事件的真相,贏得輿論引導主動權。

近年來我們遇到的大量事件說明,
當重大突發性事件發生時,
主流媒體在政府和宣傳部門的
支持和指導下,
在第一時間及時、准確地進行報道,就有可能抑制謠言傳播的空間,維護社
會穩定和人心安定,
在第一時間掌握話語權,
排解萌芽中的非理性輿論壓力。
在互聯網時代,
人們通過互聯網、手機簡訊等渠道,
獲取信息快捷便利,
一有重大事件發生,消息會不脛而
走,
短期內就會對大眾心理產生強大沖擊。
主流媒體應當在履行相關的審稿程序後,
在事件
一發生就占據輿論的先機,主動、及時地公開報道,
以樹立本媒體的公信力,
贏得受眾的信
任。

2.
報網融合,優勢互補,形成正確引導輿論走向的合力。

過去電視比報紙快,
現在網路比電視快,
將來手機比網路快。
傳播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
著輿論引導的效果。
面對輿論傳播中的這種新情況,
作為平面媒體的黨報,
該怎樣在競爭和
競合中,
努力發揮自己的傳統優勢,
同時藉助其他媒體的速度優勢,
提高輿論引導的有效性?
實踐表明,
報網融合,是一個有效的途徑。傳統媒體與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之間,
只有
實現優勢互補、彼此融合、形成合力,才能更為主動。

不久前,
有家大型商場為了搞店慶促銷活動,
貼出告示:
開張當天排隊進店的前
100
名顧客,
每人可領到一定數額的免費購物券。
第二天一早,
前來店門口排隊的達數千人,
有的凌晨就
來了。購物券發完後,沒有領到的人心中不滿,往前亂沖,現場秩序混亂,店門的玻璃被擠
破。這起突發性事件由於發生在市中心,很快有人通過手機、網路快速傳播,質疑

商場在
商業炒作,吹泡泡



購物券早就分給了關系戶

,等等,一時傳言四起,引發了網路和現
實的雙重關注。
面對這種情況,
我們媒體在第一時間迅速通過網路版將最新了解到的情況告
訴網民,
既報道了商場分發購物券的活動是公正的,
同時又指出現場管理、
秩序維護做得不
夠,估計不足。
面對網路上對這種促銷手段的質疑,我們還主動設置議題,
在網路論壇中就

商場該如何促銷讓利顧客

為主題,
展開網上討論,
力求把媒體輿論和民間輿論最大限度重
疊,
以群眾需求點、
關注點為助推,
對事件進行多方位、
多層次的深入探討,
整合網友議論,
努力發掘這起事件中值得引發人們進行有意義的深度思考的內容,正確引導輿論走向。

事實證明,在突發事件發生時,社會最需要的是傳媒的准確、及時傳播,以及態度鮮明、立
場明確、導向清晰的評論。現在,我們地方黨報大都同時辦有網站,要搶占第一時間發出第
一個聲音,
首先可以通過網路發布消息,
以及時滿足受眾的需求,
將受眾的注意力盡可能多
地吸引到本媒體中。
通過報網聯動,
將網路上發布的消息與報紙的進一步報道加以整合,
使
報道更深入地走進受眾,擴大黨報的輿論影響力。

3.
堅持以人為本,
以降低突發事件的危害性為准則,
承擔起主流媒體的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

閱讀全文

與涉警投訴工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