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體育與勞動糾紛

體育與勞動糾紛

發布時間:2022-01-02 04:12:35

『壹』 對於體育的定義,以及勞動的區別

有許多人認為體力勞動一樣可以消耗掉很多熱能,因此可以代替體育鍛煉,這種看法是片面的。體力勞動雖然同樣可以消耗熱能,但有計劃的體育鍛煉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消耗熱能,它可以使全身各個部位平衡、協調地得到鍛煉和發展。體力勞動往往不是全身協調運動,而是某些部位的肌肉、關節過度活動,甚至造成勞損,而其他一些部位則得不到鍛煉。所以科學的體育鍛煉對老年人,特別是平時活動少的老年人,保持各個關節的靈活性及各部位肌肉的力量,保持機體活力有很大意義。

『貳』 勞動爭議和勞動合同糾紛有何區別

勞動糾紛與勞動爭議是一樣的,沒有區別,都是指勞動關系當事人之間因勞動的權利與義務發生分歧而引起的爭議,又稱勞動糾紛。其中有的屬於既定權利的爭議 ,即因適用勞動法和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的既定內容而發生的爭議;有的屬於要求新的權利而出現的爭議,是因制定或變更勞動條件而發生的爭議。

『叄』 生產勞動與體育運動的相同和不同之處是

不同之處:

1、兩者的性質不一樣

勞動是人類運動的一種特殊形式。在商品生產體系中,勞動是勞動力的支出和使用。從哲學高度看,勞動是主體、客體和意義的內涵集成體。

運動,一種涉及體力和技巧的由一套規則或習慣所約束的活動,通常具有競爭性。

2、兩者的范圍不一樣

勞動分類包含人類運動、體力運動、腦力運動、生理力運動。

運動是體力運動與腦力運動相結合,它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結合日光、空氣、水等自然因素和衛生措施,達到增強體能、增進健康、豐富社會文化娛樂生活為目的的一種社會活動。

3、它們有不同的物理價值

勞動可以輸出勞動數量或勞動價值的人類運動,勞動是維持自我生存和自我發展的唯一手段。

運動具有守恆性,即運動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毀滅,但運動的具體形式是多樣的,可以相互轉化,運動的總量保持不變。

(3)體育與勞動糾紛擴展閱讀

生產勞動迄今為止的價值創造及其運行均以商品生產為中心的,本質上都是在勞動過程全面提供技術條件和物量關系的基礎上,而建立了勞動過程和社會生產過程的直接聯系,促進勞動和生產的社會結合。總之,商品生產勞動具有二重性。

對其進行分析,不僅有益於對現代資本主義的認識,也有益於對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理論和市場經濟實踐的探索。進而澄清這樣一個事實: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關於生產勞動的理論並不過時,馬克思關於生產勞動的概念是包含我們今天所說的精神領域的勞動的,而馬克思的生產勞動概念也正是對剩餘價值學說的一個抽象。

並且,這一概念也被我們今天所談及的文化經濟、知識經濟的發展所證實,是一個科學的概念。因此,人們對馬克思的生產勞動理論應該正視,正是基於這 樣一個事實,我們應該在馬克思生產勞動理論的本義基礎上,繼續前進。這對於我們正確理解當今服務性產業理論以及實踐部門進行產業劃分、宏觀調控和構建科學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都有著十分重 要的理論指導意義。

『肆』 《勞動合同法》如何調整職業運動員與俱樂部之間因工作合同而發生的糾紛

運動員與俱樂部之間因工作合同而發生的糾紛屬於勞動爭議,應當適用勞動法。勞動爭議是勞動關系當事人之間因為勞動權利與義務而發生的爭執。運動員與俱樂部之間簽訂的工作合同、服役合同等類似的用工合同,都屬於勞動合同,二者之間的關系是勞動關系。《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勞部發[1995]309號)第一條第四款明確規定,公務員和比照實行公務員制度的事業組織和社會團體的工作人員,以及農村勞動者(鄉鎮企業職工和進城務工、經商的農民除外),現役軍人和家庭保姆等不適用勞動法。該條款對不適用勞動法的情形進行了列舉,顯然本案不在勞動法適用的排除范圍。籃球俱樂部作為企業,運動員屬於勞動者,雙方之間建立的是一種勞動關系,因此要依據勞動合同法的有關規定來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

『伍』 體育仲裁與法律的關系

體育仲裁和現有仲裁法律制度的共性

體育仲裁製度作為一種解決體育行業糾紛的法律制度,在這個制度的框架內,有關爭端的雙方當事人自願將糾紛提交具有獨立地位的體育仲裁機構解決,體育仲裁機構組成仲裁庭,依照法律和事實進行審理後,做出對雙方當事人都具有約束力的終局裁決。[2]體育仲裁製度跟現有的仲裁法律制度具有許多共性:

其一,民間性。民間性是仲裁製度的基本特徵,它是仲裁製度其它特徵的基礎,它使得仲裁製度的保密性、中立性、便捷性有了保障。體育仲裁製度同樣具有民間性的特徵,就仲裁機構而言,應當是民間性質,不具有官方性質,不隸屬於任何行政機關或者部門。

其二,保密性。在商事仲裁中,仲裁當事人往往不希望仲裁涉及到的商業秘密流入公共領域,以避免競爭對手的超越或者某些信息被消費者知道而影響其企業形象或者造成其它不利後果。同樣,體育仲裁同樣具有保密性特徵,體育仲裁當事人、仲裁員不得泄露仲裁中的實體和程序事項,媒體不得向公眾傳播仲裁過程。

其三,獨立性。仲裁的獨立性是仲裁的一個重要優點,仲裁機構既不隸屬於行政部門亦不隸屬於司法部門,而是獨立的糾紛解決機構,這是對仲裁過程的中立性和仲裁結果的公正性的保障。體育仲裁機構也應當是一個獨立的組織,不具有官方性質,不隸屬於任何行政機關或者部門,獨立形式職權。

其四,快捷性。和訴訟相比較,仲裁的快捷性的特點顯得尤為突出,尤其是涉及到專業性事項時,參與仲裁的人員通常由具有相關專業知識的人擔任,而且仲裁的程序相對精簡,這對於提高仲裁的效率、縮短仲裁時間具有重要意義。

其五,自願性。由於通過仲裁解決體育糾紛的方式具有快捷、高效、專業等特點,訴訟和仲裁作為兩種各具特色的糾紛解決機制,各有所長,在不同的情況下適合適用不同的方式,不應當剝奪當事人的選擇權,是否適用體育仲裁應當根據當時人的意思表示。

三、體育仲裁的獨特性

當雙方當事人自願將糾紛提交具有獨立地位的體育仲裁機構解決時,仲裁的實體和程序規則是否完全適用《仲裁法》?答案是否定的,正如勞動仲裁、人事仲裁、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糾紛仲裁,體育仲裁具有的獨特性決定了其應當有自身的仲裁規則。

其一,和一般仲裁相比較,體育仲裁的自願性是有限的。在一般仲裁中,當事人可以通過仲裁協議或者仲裁條款決定是否進行仲裁、對哪些事項進行仲裁哪些事項拒絕仲裁、在何地由哪個仲裁機構進行仲裁,但是在體育仲裁中,由於仲裁條款往往是在當事人參賽時直接規定在參賽章程之中,這使得當事人沒有選擇仲裁地和仲裁機構的權利,而對於是否進行仲裁,當事人也只能選擇要麼接受仲裁獲得參賽資格要麼拒絕參加比賽。

其二,和一般仲裁相比較,體育仲裁對時間的要求具有特殊性。正如上文所述,和訴訟相比較,仲裁的快捷性是當事人選擇仲裁的重要原因,尤其是涉及到專業性事項時,由於參與仲裁的人員通常由具有相關專業知識的人擔任,而且仲裁的程序相對精簡,這對於提高仲裁的效率、縮短仲裁時間具有重要意義。

其三,和一般的仲裁相比較,體育仲裁的效力具有特殊性。在體育仲裁中,由於大量的體育仲裁裁決並非就賠償金額的多少而做出,而是裁決運動員是否可以繼續參加比賽,這樣的裁決履行後,即便法院之後進行審查發現裁決不具有合法性,由於已經錯過了比賽的時間,裁決不再具有被撤銷的可能性。

其四,和一般的仲裁相比較,體育仲裁機構的組成人員具有特殊性。我國在《仲裁法》中亦從工作經驗、文憑職稱等方面對仲裁人員設立了條件。但是體育仲裁作為一種技術性極強的仲裁類型,除了《仲裁法》規定的仲裁人員的一般要求,還具有一些特殊性,最突出的就是體育仲裁員必須具有體育方面的專業知識,這樣才能在對涉及到的一些技術問題進行識別和處理。

通過分析體育仲裁和我國仲裁法律體系的共性和差異性,筆者認為應當建立獨立的體育仲裁製度,立足體育仲裁和我國仲裁法律體系的關系,建議如下:其一,建立獨立、專業的體育仲裁機構;其二,擴大仲裁的受案范圍;其三,仲裁庭應當由具有專業體育知識的人員組成;其四,程序應當精簡、嚴格控制仲裁時間。

『陸』 生產勞動是否屬於體育為什麼

  1. 生產勞動並不能代替體育勞動。

  2. 生產勞動只是對身體的個別部位有促進作用,因為經常重復一個動作,不注意的話容易得職業病,而體育運動不同,只要合理的選擇和安排適合自己喜歡的體育鍛煉,對人體是非常有益的。

『柒』 體育運動與生產勞動的區別與聯系

運動是物質世界的存在方式。人的本能活動、生產勞動和體育運動是人的三種不同性質、不同層次的活動形式。本能活動是人的物性活動形式,生產勞動是人有目的的滿足人的物質需要的功利性活動,體育運動是人有目的的滿足人的精神需要和自由個性實現的非功利性活動。三種不同層次的活動體現了人之為人的生存特性。
體育是體育科學的基本概念。體育的上位概念不能在體育科學體系內探尋,體育以教育為上位概念外延失之過窄,體育以文化為上位概念內涵失之籠統;體育以人的活動為上位概念是合科歷史邏輯的自然選擇。體育的本質屬性是對人自身自然的改造;體育的特有屬性是以自我的身體活動為基本的活動方式實施改進,體育運動以自身自然為活動對象;生產勞動以身外自然為活動對象,它們不僅具有活動過程的同構性,而且在活動的性質和對象上。

『捌』 勞動與體育的關系

1、勞動是體育產生的重要源泉
在原始社會階段,人類主要依靠跑、跳、投擲、攀爬等身體活動來獲取必需的能源以求得生存,而這些身體活動在社會的變遷過程中,在保留其基本形式的基礎上,與相對應的社會生產相結合,經不斷整理,社會化加工,不斷從原始身體勞動中脫離出來,逐漸趨向獨立與完善,在現代眾多體育運動項目中仍可清晰看到勞動的痕跡,例如:標槍、鉛球都是從原始社會投擲來獲取獵物的身體活動中演化而來的,跨欄是早期人類為逃避野獸攻擊或求得生存的一種身體活動形式等等。並且這些演化來的身體活動現階段已成為強身健體,獲取運動知識與技能的專門性文化活動。
2、勞動是體育發展的重要動力
在人類社會早期,體力和體能是人賴以生存的核心因素,二者關乎一個部落甚至一個群體或種族的興衰,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生產工具不斷更新,人類對獲取生存物質的體能、體力要求也越來越高,為滿足社會成員多元化的生存需求,逐漸產生了以提高體能、技能為目的的專門性活動,成為原始體育的萌芽,伴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體育逐漸脫離其原始形式並發生了質的變化,不斷與現代科技相結合,逐漸走向科學化道路。
3、體育改善勞動行為
體育的參與過程使成員學習、掌握體育運動知識與技能,從而更好適應社會生活。同時,參與者內心的孤獨、壓抑等不良因素也得以釋放與排泄,使精神得以放鬆。從它的內外層面來看,體育保證了勞動個體積極、熱情的工作狀態,激發人最大的勞動力與創造力,大幅度提高其工作效率,有效地促進了人的社會化發展。

『玖』 體育糾紛的特點發生條件及解決途徑

隨著現代體育的迅速發展,體育(尤其是競技體育)已經成為一種獨立的社會活動和勞動領域,越來越多的人參與甚至專門從事體育活動,在體育組織管理和各種參與者之間形成了獨特的社會關系。現代競技體育呈現職業化、商業化趨勢,各種國際間比賽頻繁,競爭日益激烈,無論個人還是組織都投入對運動成績所蘊涵的巨大社會利益和經濟利益的追逐,各種競技關系日益復雜。由於當事人社會文化背景不同、法律體系的差異、社會環境的變化和履約狀態的變異,發生糾紛往往難以避免,因此,國際體育活動的繁榮不可避免地導致了體育糾紛數量的激增。
體育糾紛是體育發展的障礙。我國社會目前正處於深刻變革時期,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尚未完成,體育糾紛的解決手段不夠完善,競技體育的超常發展與社會配套條件不適應,矛盾十分突出。
及時有效地解決體育糾紛,不僅具體作用於矛盾的化解,而且有利於保護當事人權益,促進體育事業的健康穩定發展。當前,在我國改革開放所形成的巨大社會震盪和利益矛盾沖突日益明顯的情況下,各種法律糾紛增多,違法現象乘機而入,一些體育糾紛不能及時公正解決,已經造成對體育發展的影響和破壞。必須增強依法解決體育糾紛的權威性,拓寬體育權利保護的法律救治渠道,加大對體育違法現象的治理力度,建立起體育可持續發展所需要的良好秩序1。尤其是北京承辦2008年奧運會在即,我國需建立與國際接軌、能夠迅速、方便、經濟地解決的體育糾紛的機制,因此建立體育糾紛解決機制是我國將體育工作納入法制軌道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體育糾紛的概念和類型
體育糾紛,是指在體育活動中以及解決與體育相關的各種事物中,各種體育法律主體間發生的,以體育權利義務為內容的社會糾紛。
體育糾紛可分為以下幾類:一,涉及體育活動的商業性糾紛,如贊助、廣告、轉播權、知識產權引發的糾紛;二,體育組織與其成員之間的糾紛,如運動員合同、參賽資格、國籍等;三,有管理權的體育組織對其成員實行懲戒引發的糾紛,如興奮劑、禁賽、執照取消等。
由於體育糾紛的種類與性質復雜,不同的糾紛解決機制又各有其優缺點,所以體育糾紛解決相對於一般的糾紛解決更為復雜。
二、國際體育糾紛解決機制發展趨勢
通過對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體育糾紛救濟實踐進行分析,可以發現,雖然各國法律傳統、體育制度各不相同,但都出現了一些普遍的發展趨勢:一,體育糾紛救濟機制呈現多元發展的態勢,目前各國大都是採用體育行會的內部救濟與調解、仲裁、訴訟相結合的方式來解決體育糾紛;二,體育界對體育行會內部的糾紛處理機制的要求越來越高,當事人要求保證程序的公正與合法;第三,雖然體育界非常不情願,但體育訴訟的數量還是呈現增加的趨勢;第四,體育仲裁是當前最有效的體育糾紛解決方式。
三、體育訴訟與體育糾紛的「司法介入」
訴訟是傳統的糾紛解決機制。作為典型的決定性、規范性糾紛解決機制,訴訟在現代法制社會中具有最高的權威性。但訴訟不是解決糾紛的唯一辦法。隨著社會和體育事業的發展,近年來我國出現體育訴訟急劇上升的趨勢,為權利而斗爭,將體育糾紛訴諸法院,對於體育界人士來說已經不再陌生。有人認為,體育訴訟增多是人們權利意識增加、社會進步的表現。這種看法並非千真萬確,因為法院訴訟過於法律化、費用高昂並且耗時過長,對於時間非常珍貴的體育領域來說,有時用訴訟解決糾紛並不是最理想的方法,如在近年來在籃球運動員馬健與俱樂部的訴訟中,雖然最終得到司法判決,但馬健整個賽季都無法參賽,給自己造成巨大損失 。通過訴訟解決體育糾紛一般應該是最後的救濟手段,當當事人認為其他手段無法解決爭議,才求助司法救濟,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被認為是唯一或最有效的手段。
同時,體育領域的「司法介入」問題也不容迴避。體育界和其他實行職業或行業自製的領域一樣,管理機構依據法律或自身章程行使管理職權的行為,司法機關有無介入的權力,如何提起訴訟,司法機關在多大范圍、何種程度上可能進行審查在法理上存在很大爭論,這一問題經歷了一個由忽略到重視,由法律語言不確定到肯定司法管轄權的發展過程。毫無疑問,對於體育糾紛,司法具有最終的裁決權。體育不可能脫離法律單獨存在,並非只有體育組織在體育問題上才有發言權,司法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體育內部章程、規則的不完善及體制上的漏洞。體育人士應開放頭腦,做好司法介入體育的應對,因為司法介入會給體育界帶來很多問題,小到國家法院推翻IOC有關興奮劑禁賽的決定,大到運動員可能利用某一國家法律阻卻國際賽會召開直到取得判決結果為止。
但由於體育的特殊性,一些國家和體育組織關於司法介入體育糾紛的原則是用盡內部救濟原則,即只有當事人尋求了體育行會內部的救濟之後,才能向法院提起訴訟,這一原則是多年來法院從一系列判例中總結出來的,任何人只有在遵循了其所屬的體育行會的內部有關程序之後,才能進入司法程序2。
在此所說的糾紛解決,指的都是民事糾紛,因為只有民事糾紛當事人才有處分的權利3。至於中國足壇「假球」、「黑哨」事件,則屬於刑事訴訟范疇,國家司法不會放棄追訴,一定會介入處理4。
四、ADR在解決體育糾紛中的優勢
ADR(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即「解決糾紛的替代辦法」,是對20世紀逐步發展起來的、各國普遍存在的、民事訴訟制度以外的非訴訟糾紛解決程序或機制的總稱。ADR的宗旨是為當事人提供一種在公平程序中通過對話和協商解決糾紛的渠道5。與訴訟程序不同的是,它們具有更大的靈活性,主要依靠當事人的自律,為當事人自治創造了更大空間。ADR在解決糾紛中甚至能夠起到優於訴訟程序的作用。ADR的基本方式有協商(談判)、調解和仲裁。
相對於訴訟,現代ADR在解決體育糾紛中有以下優點:一,能夠充分發揮作為中立調解人的專家在糾紛解決中的作用,在體育中有大量的裁決要依靠專家的經驗,如體育比賽中發生的傷害事件,加害人是否出於故意,是在規則的允許范圍內還是故意犯規,這些都是普通法官很難做出判斷的;二,以妥協、而不是對抗的方式解決糾紛,有利於維護需要長久維系的合作關系和人際關系,乃至維護共同體的凝聚力和社會的穩定;三,經過當事人理性的協商和妥協,能夠得到雙贏的結果;四,減少費用和時間,國際體育糾紛如果到了國際訴訟的程度,花費是巨大的,當事人通常要承擔巨額費用風險,而ADR的靈活性和地點的隨意性降低了費用和減少了時間,因此當事人大多願意以ADR方式解決糾紛。 我國應重視體育糾紛解決中的ADR利用,降低成本,兼顧效率與公平。
五、體育仲裁製度與國際體育仲裁院
一些國家先後建立了體育仲裁製度,國際體育仲裁院的作用也在不斷擴展。成立於1984年的國際體育仲裁院(CAS)為了保證自己的中立地位,於1994年從國際奧委會的直接領導下脫離出來,CAS在布羅曼坦案、羅斯案中都推翻了國際奧委會的裁定,維護了運動員的權利,成為解決國際體育糾紛,尤其是解決重大體育賽事中的糾紛的重要機構。IOC已於1994年要求所有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都簽訂協議,遵守CAS的仲裁協議,而不尋求其他司法途徑。很多國際單項體育組織也與CAS簽訂了將其與成員之間的糾紛提交仲裁的條款。和一般仲裁一樣,國際體育仲裁也有自己的仲裁協議,但與一般仲裁不同的是,體育仲裁不僅局限在一般仲裁的財產性爭議方面,很多人身性爭議也在仲裁的范圍內,如參賽資格問題。從CAS出版的案例集可以發現,國際體育仲裁庭受理的案件范圍非常廣泛,包括運動員國籍、就業合同、電視轉播權、贊助商、執照以及大量的興奮劑違規爭議 。
六、體育糾紛的行業內部裁決機制
體育中大量糾紛是由體育行業內部解決的。目前,體育領域有處理許可權的有國際奧委會、國際單項體育組織、國家奧委會、各國單項體育組織等。體育組織內部設立的裁決機構,通常解決該組織與作為其會員的組織和在該組織注冊的運動員之間發生的糾紛。體育行會的管理權力的來源有三:通過國家法律授權的權力;政府委託的權力;通過契約形成的權力和通過「事實契約」形成的權力。行規(體育行會的章程規則)與國家法律既有聯系亦有區別,行規的效力來源主要源自於體育行會的自主性權力,在現代社會中,通過國家承認與保護,行規有可能獲得與國家法律一樣的強制力與約束力。
七、我國體育糾紛解決機制及存在問題分析
目前我國體育糾紛多採用自行和解、體育社團內部解決、行政部門調解和裁決、訴訟等機制解決,與社會和國際接軌的差距比較大,而且體育主管部門、仲裁機構及法院之間的管轄關系不明確。由於我國體育社團和行政部門的解決方式普遍缺少明確的法律依據,處理結果的法律效力和強制力不足;迄今為止,我國實際上還沒有設立專門的體育仲裁機構,也沒有專門的體育仲裁立法,僅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中有象徵性規定。我國體育行會內部的紀律處罰與糾紛處理機制存在較大的缺陷,從中國足球協會的有關糾紛解決辦法和近年來處理的一些糾紛案例來看,我國體育行業內部糾紛解決機制在許可權分配、審級設置、人員組成、聽證程序、裁決效力等方面都存在問題,為了保護當事人權利,必須健全我國體育行會內部紀律處罰與糾紛處理機制。
八、我國建立以體育仲裁製度為中心的多元化體育糾紛解決機制的設想
我國盡快開辟以體育仲裁為中心的多元化的糾紛解決機制。所謂多元化的糾紛解決機制,是指在各種糾紛解決方式協調地共同存在,所結成的一種功能互補的、滿足社會主體多樣需要的調節系統。具體如下:一,適當的行政裁決;二,必要的司法程序,司法介入既有合理性又有有限性,但鑒於目前我國體育領域丑惡現象現狀,我國體育糾紛司法救濟方式應當得到明晰和擴展;三,完善體育行業內部的爭議裁決機制,建立健全和不斷完善各全國單項體育協會的糾紛解決制度,在審級設置、人員組成、聽證程序、裁決效力等方面進行完善,切實保證符合公平、公正及效率原則;四,借鑒國際奧委會及一些國家的經驗,盡快建立簡便快捷、有鮮明特色並納入國家仲裁體系的體育仲裁製度,應建立「中國體育仲裁委員會」,該機構應當保證其民間性、中立性與技術性,本研究將對該機構的具體組成、職能許可權以及體育仲裁程序的具體內容進行設計,在此基礎上提出《中國體育仲裁委員會章程》與《體育仲裁委員會仲裁條例》草案;五、明確體育主管部門、仲裁機構及法院之間的管轄關系,確定法院的用盡內部救濟原則;六、2008年北京奧運會CAS將對比賽糾紛進行裁決,其仲裁條款與我國現行法律存在沖突,應盡早解決該問題。

閱讀全文

與體育與勞動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科學院無形資產管理辦法 瀏覽:67
注冊資本金認繳期限 瀏覽:828
申請商標到哪個部門 瀏覽:762
購買無形資產的相關稅費可以抵扣嗎 瀏覽:982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