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常見房產糾紛是哪些
在我們購房中,您可能看到過這樣的情況:在開發商違約後,購房者要求其退還定金或者是退房時,開發商會找各種理由不同意。這只是房產糾紛的一種情形。在實踐中,你知道比較常見的房產糾紛主要包括了哪些?
一、房產糾紛主要包括了哪些
1、房屋產權糾紛。主要表現為因產權證書的登記、撤銷、變更等產生的糾紛。
2、房屋買賣糾紛。這是日前房地產糾紛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
3、房屋優先購買權糾紛。這類糾紛主要是因爭議房屋存在共同共有、共同使用及承租關系,權利人在出賣房屋時,未正確向共同共有人、共同使用人及承租人行使告知權而引發的糾紛。
4、房屋租賃糾紛。房屋租賃糾紛一般發生在公房或私房的出租人和承租人之間。它通常涉及房屋租賃合同、租金、租賃房屋的養護維修、公房承租權等方面的法律問題。
5、房屋抵押、典當糾紛。
6、房地產相鄰關系糾紛。這是一種經常發生的房地產糾紛,它是指由相鄰房地產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因通行、採光、空間延伸、管線設置等問題而引起的糾紛。
7、房屋拆遷糾紛。
二、房產糾紛起訴狀怎麼寫
1、當事人基本情況。
包括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等。如果當事人是法人或其他組織的,要寫明該法人或組織的名稱、住所、法定 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如果原告有委託代理人(律師或其他委託人)參加房產糾紛訴訟,還應當寫明代理人的基本情況以及與被代理人的關系。
2、房產糾紛起訴請求事項。
要寫明訴請人民法院依法保護其合法權益的具體要求,例如要求被告方承擔某種民事責任,請求人民法院撤銷、變更或部分撤銷行政機關的某種行政行為等。
3、房產糾紛起訴請求所依據的事實和理由。
在寫起訴狀時必需要嚴謹、詳細地寫清楚訴訟事件存在的事實和發生爭議糾紛的主要焦點,以及這些事實糾紛中支持自己訴訟的法律、法規條款依據。例如,目前商品房買賣糾紛主要集中在發展商交房延期、房屋合同標注與實測面積出入過大、建築質量及裝修標准與合同註明的不相符合等幾個問題上。如果是因為這幾點而向售房方提出訴訟索賠,填寫起訴狀時就要將合同簽訂時間、地點、合同中相關條款約定的內容以及被告方在何處違約的事由寫清,並且標注被告違約事實違犯了哪一項法律規定。
4、提出房產糾紛起訴的證據和證據來源。
法院受理訴訟案件必須要依據充足的實事依法進行判決,這就要求原告提出訴訟請求時,必須盡可能地提供證明自己享有法律賦予的權益,對方應承擔法律責 任的證據材料。比如屬於商品房交易糾紛的,當事人應提供的證據就要包括:房屋買賣協議(合同)、房屋權屬證明、房款給付情況等方面的證明,以及對方未兌付 約定事項的證據材料。
房產糾紛起訴是一項嚴謹而周密的工作,當事人一定要審慎對待。只有當自己具有充足的依據理由時,當事人才適宜向法院提交起訴請求,而這其中最關鍵的一步就是要寫一份文理通順、證據充分、言簡意賅、訴訟目的明確的房產糾紛起訴狀。當然,對於大多數需要打房產官司的購房者來說,要想達到這樣的標准,可能比較困難,因此,建議您最好是去咨詢一下專業的律師。
㈡ 別墅產權到期想延期,但是被告知拆遷怎麼辦
遇到拆遷,會按國家標准賠償,這個賠償不是說你裝修花了多少錢?就賠你多少錢是按國家的標准,明白嗎?所以說如果在拆遷區內,建議不要太過奢華的裝修不劃算。
㈢ 小產權房發生糾紛應當如何處理
針對於採光率的原因,那麼我們就應該聯系當地的一些選擇,我們在購買的過程當中,也應該懂得怎樣去進行更好的產品選擇條件的購買。主要是我們的選擇可能要好一點,就不會發生這么多的糾紛。
㈣ 房屋產權糾紛訴訟時效
房產買賣糾紛訴訟時效一般為三年,延付、遲付、拒付租金訴訟時效為一年,最長訴訟時效為二十年。具體的房產糾紛訴訟時效分為三種情況:一、房產糾紛一般訴訟時效: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對訴訟時效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二、房產糾紛特別訴訟時效:1年特別時效適用《民法通則》第136條第三項的規定「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情況,訴訟時效為一年,超過一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三、房產糾紛最長訴訟時效:20年最長時效適用《民法通則》第137條的規定「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換言之,即權利人不知道或者不應該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請求人民法院保護也應在二十年時效之內提出,超過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護。綜上所述,一般訴訟時效和特別訴訟時效,是從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而最長時效則是從權利人的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一) 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二) 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三) 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四) 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㈤ 法院對小產權房糾紛的處理規定有哪些
最高院規定法院對於民事訴訟實行登記制度,即使是小產權房也需要登記立案,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登記立案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一條 人民法院對依法應該受理的一審民事起訴、行政起訴和刑事自訴,實行立案登記制。
第二條 對起訴、自訴,人民法院應當一律接收訴狀,出具書面憑證並註明收到日期。
對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自訴,人民法院應當當場予以登記立案。
對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自訴,人民法院應當予以釋明。
小產權房屬於違法建築,買賣小產權房的合同無效,不受法律的保護,因此,要維權是很困難的事情。
各地對小產權房的糾紛所持的態度也不盡相同,有的主張「買賣農村的私有房屋,如雙方自願並立有契約,買方已交付了房款,並實際使用和管理了房屋,又沒有其他違法行為,只是買賣手續不完善的,應認定買賣關系有效,但應著其補辦有關手續。」
有的則主張「此類合同的效力以認定無效為原則,以認定有效為例外,例如買賣雙方都是同一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經過了宅基地審批手續的,可以認定合同有效。」鑒於此,解決小產權房的糾紛,最好是通過協商解決的方式來處理。
首先,小產權房的性質是屬於履行了審批手續的房屋,但是集體經濟組織在安置本集體民過程中擅自擴大了銷售對象。
在此情況下,應首先認定所涉房屋的所有權是屬於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或者屬於宅基地使用人所有,拆遷安置補償的利益,只能由所有權人即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享有。
其次,小產權房是屬於違法建築。根據《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22條第2款「拆除違章建築和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不予補償」的規定。
㈥ 北京一上億別墅被強制騰退,強制執行的背後有著怎樣的糾紛
實際上,大部分的強制執行都與財產債務糾紛息息相關。
近日,北京市東四環內的一幢三層獨棟別墅被朝陽區人民法院執行局強制騰退,居住在別墅裡面的嚴某及其親屬被當即要求搬離別墅,整個過程迅速而不失嚴謹。從法警敲開別墅大門開始,嚴某整理並搬離貴重物品與執行合作單位換鎖評估價值同步進行,這場強制騰退行動由北京市人大代表、新聞媒體、法院監察員共同見證,肅穆中彰顯了司法工作的合法有序。
在場的法院工作人員表示,嚴某在之前一直拒絕有關評估師進入別墅內部評估房產價值,這其實是不恰當的。正如嚴某本人所說,別墅內部的裝修價值很高,邀請評估師進入房產內估值實則是為了保護被執行人汪某及嚴某的合法權利。作為老賴,汪某和嚴某是無論如何都逃脫不掉法律的制裁。
㈦ 小產權房在法律上是怎麼規定的
1.什麼是小產權?
答:目前一些城市郊區出現一種「小產權」的房屋,也稱「鄉產權」,即指建設在農村集體土地上的房屋,不能取得土地證、房產證等合法憑證,不能進入交易所辦理轉讓、抵押手續,不能辦理登記過戶,權屬不具有法律效力,常由當地鄉鎮的政府部門向購房人發放的房屋產權證明,與國家依法頒發的房屋所有權證對稱,所以簡稱「小產權」。
2.小產權房屋有什麼特徵?
答:小產權房屋有以下特徵:小產權房屋建房的土地是農村集體的土地,有村級集體土地或者村民小組的土地,其中有農民的宅基地,有未轉為建設用地的耕地、荒地、甚至其中還有基本農田:這種建房用地未經過縣級人民政府國土部門批准出讓,不能取得土地使用證,是現行法律明文禁止的行為。
小產權房屋建房未經縣級規劃部門審批,未報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辦理登記手續的,不能取得國家承認的房屋所有權證。
小產權房屋以鄉鎮的政府或某機構的名義印製並蓋章的小產權證,發給購房戶作為房產證明,在某鄉鎮內承認,但不具有法律效力,不受國家法律保護。
3.購買小產權房有什麼風險?
答:其一,小產權房屋沒有國土證,如要求補償土地出讓金的話,還要交納土地款,不知道要交多少。
其二、小產權房屋沒有產權證,外來人員購買後居住時一旦國家政策要求清理時,沒有法律保障。
其三、沒有產權的房屋一旦國家要征地拆遷,沒有合法產權的房屋不能得到拆遷安置補償。 其四,這類房子不能上市交易過戶,不得轉讓、抵押;
其五,小產權房一旦因房屋遇到產權糾紛、合同糾紛、侵權糾紛,都不能依法對抗第三人,因為房屋本身未受法律保護。
建設部在近日也發布了購房風險提示。表示目前有些村集體經濟組織在本村集體土地上集中建設農民住宅樓,用於安置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但在安置過程中,擅自擴大銷售對象,以較低的價格向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成員銷售。非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購買此類房屋,將無法辦理房屋產權登記,合法權益難以得到保護。有些項目允諾辦理的「鄉產權」、「小產權」,均不符合法律規定,不受法律保護。
4、小產權房的法律屬性如何,其究竟是否合法、能否購買或轉讓?
首先應當明確小產權房有兩種:一種是在集體建設用地上建成的,即「宅基地」上建成的房
㈧ 法律問題:碧桂園的別墅的花園有產權嗎聽說是沒有,那麼花園的產權是誰合約回是如何規定的
把買碧桂園的合同找出來看看不就知道有沒有產權了。但別墅花園的佔地面積是有產權的。
別墅的買賣雙方合同一般都有註明:
1、本商品房戶型為:別墅;
2、獨立別墅所屬地塊(包括別墅佔地)佔地面積???平方米。
國土資源部對別墅的定義:是指獨門獨戶獨院,兩至三層樓形式;佔地面積又相當大,容積率又非常低。
別墅是包括地下層在內的最多三層的獨棟住宅形式,帶室內車庫。像很多亞別墅、類別墅,如:「四層獨立洋房」、「聯排排屋」、「雙拼排屋」、「疊加排屋」都是高檔住宅,也叫排屋、洋房,不是別墅。
容積率是指建築總面積與建築用地面積的比。例如,在1萬平方米用地的土地上,有4000平方米的建築總面積,其容積率為0.4。
規劃對低密度住宅的大體標准概念,高層低密度住宅容積率不大於2.2;多層低密度住宅容積率不大於1.2;排屋(Town House)容積率不大於0.7;別墅(Villa)容積率不大於0.35。
2006年5月31日,國土資源部發布通知,「中國一律停止別墅類房地產項目供地和辦理相關用地手續,並對別墅進行全面清理。」同時明確,聯排、雙拼以及Town House等低密度住宅不屬於別墅范圍,而被劃入高檔住宅范圍。隨著土地資源的稀缺,政府對市場供應量的控制必將引發獨棟別墅在售項目的價格高漲。
自停批別墅用地的政策出台以來,土地資源的稀缺性便成為別墅的最大賣點。而兼得城市生活便利與低密度住宅形態雙重特點的別墅,更是日趨絕版之勢。土地資源的不可再生,決定了別墅產品相對其它住宅產品而言,更能保值增值。尤其是高爾夫別墅產品,在國家對「別墅和高爾夫用地雙禁」政策下,高爾夫別墅資源更顯嚴重稀缺,使其更具大幅度的升值潛力。在美國、澳大利亞、東南亞等地區,高爾夫別墅的平均升值幅度是其他別墅項目的6倍。
目前中國各城市都已經沒有新建或者在建的別墅樓盤了,以前拿了土地還沒開發的,已不能開發別墅項目,也只能開發排屋、洋房類的高檔住宅。 所以,把別墅定義搞清楚就知道了。
㈨ 私家花園的法律歸屬問題
一、別墅的花園屬於業主所有,房產商無權支配
所謂別墅的花園權利,實際上涉及別墅小區的土地使用權的享有。依據房地產物權之法律屬性,即房屋(包括別墅)與所附土地之權利具有統一性,簡言之,房屋屬於誰,相應所附的土地權利亦應屬於誰。購房者購買別墅,所購得的不僅僅是別墅(房屋所有權),還必然包括所附的土地和花園(土地使用權)。別墅交付後,開發商原先所享有的土地使用權已連同別墅一並轉讓給業主們所有。因此,開發商開發的別墅,一經售出轉讓,其小區的土地使用權,包括別墅花園,將為小區業主們所有,開發商不再享有小區土地(含公共花園,公用道路等)的任何權利。
故,別墅的花園屬於業主,開發商無權支配。
二、業主對花園的權利享有包括共有和獨有二種形式
這里就涉及到小區業主對小區土地使用權具體享有方式的問題。別墅的土地使用權不同於多層及高層房屋,多層、高層房屋小區的土地使用權也是由業主所有,但由於多層、高層房屋立體空間之特殊性,它不便於也不可能劃分哪塊土地使用權是屬哪一戶業主的,因此,多層、高層房屋的小區之土地使用權只能為小區業主們所共有。而別墅、特別是獨幢別墅與之不同,建築物所佔用的土地之權利可以為各幢別墅之業主單獨所有,別墅毗鄰的花園也可以作為私家花園由業主單獨享有。因此,別墅小區之土地使用權享有方式,既可以和多、高層房屋小區一樣,採用共有方式;也完全可以劃分為各個業主單獨享有。目前,上海的別墅小區有以下兩種類型:
一種是土地使用權完全共有的別墅小區。這類別墅的土地使用權為小區業主們所共有,業主的小產證上沒有花園面積的登記記載,盡管小區內的土地權利對外依法不受侵犯,但對於小區內的業主來講,單獨的土地使用權沒有界定,所謂的「私家花園」對小區其他業主而言,是不受法律保護的。換而言之,在法律上,其他小區業主可以使用您的「私家花園」,您也可以使用他人的「私家花園」。
當然,這類別墅小區可以由全體業主或由業主委員會出面,向土地管理部門或房地產管理部門請求對小區內土地使用權進行分割,以確定各個業主可以單獨享有的土地使用權之范圍。
另一種是大部分土地使用權已被分割為業主們單獨所有的別墅小區(房產商專門辦理過花園土地的測繪劃分登記等手續)。這類別墅的大部分土地使用權,如建築物所佔土地,私家花園之土地已為各個業主所獨自享有,故,在業主的小產證上登載有花園之土地面積。而只有部分土地使用權,如公共花園,公共設施,公共道路之所佔土地使用權為小區業主們所共有。這類別墅的私家花園才可真正稱為「私家花園」,即私家花園完全由業主依法獨自享有,不受任何他人侵犯。
本律師建議購房者選擇別墅時,應特別注意小區花園屬於上述那種類型,以便對「私家花園」買個明白。
三、別墅小區之物業公司無權制訂對小區花園各種限制使用的所謂「管理規定/手冊」。
現在,別墅小區都聘有專業的物業公司,在業主們的授權下為業主們提供專業、優質的物業管理等各方面的服務,他們的服務完全依照簽訂的物業管理服務合同行使。但也有不少物業公司,特別是業主委員會尚未成立以前由開發商聘請、提供前期物業的物業公司,往往會自行制訂一些規章制度,規定私家花園不能這樣那樣,否則怎樣怎樣之類。殊不知,物業管理公司的職責僅僅是在授權范圍內,對小區提供物業管理服務而已,它的地位只是為小區業主們提供服務。換言之,它不是小區的主人,更談不上是小區的上帝,它只是小區業主們的「僕人」,它根本無許可權制業主們對私家花園使用的權利。除非業主們自己為了小區公共的利益,限制/限定對私家花園的使用方式,並委託物業公司進行監督和管理,否則,物業管理公司無權干涉。也就是講,只有業主大會或業主委員會有權制定對小區各項物業包括私家花園的使用規定;只有在業主大會或業主委員會委託下,物業公司才可對私家花園的使用進行監督和管理,而物業公司無權自行制訂對小區花園各種限制使用的所謂「管理規定/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