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順府江南糾紛

順府江南糾紛

發布時間:2022-01-01 18:25:57

1. 在政府工作會不會被解僱

菲律賓是議會總統制國家。
泰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

下面是兩個國家政治制度的詳細敘述:

菲律賓:

阿羅約總統執政以來,致力於消除貧困,發展經濟。政府出台多項措施,推動國內和平進程,打擊恐怖主義、整頓社會治安,旨在重建社會穩定與秩序。

2004年是大選年,國內局勢復雜因素較多。1月,"新人民軍"多次向政府軍發動武裝襲擊。軍方宣布全國軍隊處於警戒狀態。5月,菲全國大選在總體平和有序的氣氛中進行。6月,國會兩院宣布執政聯盟候選人勝選。7月,國會選舉。8月,阿羅約總統宣布菲處於"財政危機"。11月,阿羅約總統發表聲明,菲已擺脫財政危機。阿羅約連任後,將工作重點轉向鞏固政權、發展經濟、促進民族和解等方面,加強了執政地位,順利完成了內閣改組。

在推進國內和平進程方面,政府與各反政府武裝進行多輪和談,同時加大打擊恐怖主義力度。菲穆斯林領導人重申對阿呼籲國家團結、民族和解的支持。國內政局總體繼續保持穩定。

【憲法】

獨立後共頒布過三部憲法。現行憲法於1987年2月2日由全民投票通過,由阿基諾總統於同年2月11日宣布生效。該憲法規定:實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政體;總統擁有行政權,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6年,不得連選連任;總統無權實施戒嚴法,無權解散國會,不得任意拘捕反對派;禁止軍人干預政治;保障人權,取締個人獨裁統治;進行土地改革。

【議會】

稱國會。最高立法機構,由參、眾兩院組成。參議院由24名議員組成,由全國直接選舉產生,任期6年,每三年改選1/2,可連任兩屆。眾議院由250名議員組成,其中200名由各省、市按人口比例分配,從全國各選區選出;25名由參選獲勝政黨委派,另外25名由總統任命。眾議員任期3年,可連任三屆。本屆國會於2004年7月選舉產生。德里隆(Franklin M. DRILON)和德貝內西亞(Jose de VENECIA Jr.)繼上屆後再次當選參、眾議長。

【政府】

實行總統制。總統是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兼武裝部隊總司令。本屆內閣於2004年8月組成,此後略有調整。目前,內閣成員24名:副總統諾利·德卡斯特羅(Noli de CASTRO),文官長埃杜阿多·埃米爾塔(Eardo ERMITA),外交部長阿爾韋托·羅慕洛(Alberto ROMULO),財政部長凱撒·普里斯馬(Cesar V. PURISIMA),司法部長勞爾·岡薩雷斯(Raul GONZALES),農業部長黃嚴輝(Arthur C. YAP),國防部長阿維利諾·克魯茲(Avelino CRUZ),貿易與工業部長胡安·聖托斯(Juan V. SANTOS),公共工程與公路部長弗洛倫特·索里奎茲(Florante SORIQUEZ),教育文化與體育部長佛羅倫西奧·阿巴德(Florencio ABAD),勞工與就業部長帕特里莎·桑托·托馬斯(Patricia Santo THOMAS),社會經濟計劃部長羅慕洛·奈利(Romulo NERI),衛生部長曼努埃爾·戴里特(Manuel M. DAYRIT),土地改革部長萊納·維拉(Rene VILLA),內務與地方政務部長安吉洛·雷耶斯(Angelo REYES),環境與自然資源部長米歇爾·迪范瑟(Michael DEFENSOR),交通與通訊部長雷恩德洛·門多薩(Leandro R. MENDOZA),社會福利部長科拉松·索利曼(Corazon Juliano N. SOLIMAN),預算與管理部長艾米利亞·本科丁(Emilia BONCODIN),科技部長埃斯特萊拉·阿拉巴斯特羅(Estrella ALABASTRO),旅遊部長約瑟夫·杜蘭諾(Joseph Ace DURANO),能源部長拉斐爾·洛提拉(Raphael P. M. LOTILLA),新聞部長伊格納西奧·布涅(Ignacia "Toting" BUNYE)。

【行政區劃】

全國劃分為呂宋、維薩亞和棉蘭老三大部分。截止2004年底,全國設有首都地區、科迪勒拉行政區、棉蘭老穆斯林自治區等17個地區,下設79個省和117個市。

【司法機構】

司法權屬最高法院和各級法院。最高法院由1名首席法官和14名陪審法官組成,均由總統任命,擁有最高司法權;下設上訴法院、地方法院和市鎮法院。最高法院首席法官希拉里奧·戴維德(Hilario G. DAVIDE Jr.)。檢察工作由司法部檢察長辦公室負責,總檢察長里卡多·加維斯(Ricardo GALVEZ)。

【政黨】

有大小政黨100餘個,大多數為地方性小黨。主要政黨有:

(1)基督教穆斯林民主力量黨(LAKAS-CMD):執政黨,也是最大政黨,系前總統拉莫斯於1991年底創立,由人民力量黨、全國基督教民主聯盟、菲律賓穆斯林民主聯盟、團結黨等整合而成。主張實行兩黨制,通過修憲擴大地方政府權力,改革選舉制度,將總統任期六年一屆修改為四年一屆,可連任兩屆;主張通過談判實現民族和解,促進社會穩定。經濟上重視農業發展,增加就業,扶助貧困,加快私有化進程;倡導經濟外交,奉行開放政策。1992年該黨在大選中獲勝,成為執政黨。1998年大選中敗於菲律賓民眾奮斗黨聯盟。2001年阿羅約就任總統後,該黨成為執政聯盟的核心。2002年10月,該黨針對2004年大選,對執政聯盟進行再次整合改組。該黨全國主席是阿羅約總統,總裁是眾議長德貝內西亞。

(2)民族主義人民聯盟(NPC-Nationalist People's Coalition),是前總統埃斯特拉達的執政黨聯盟-民眾奮斗黨(LAMP)成員之一。2000年10月,埃被彈劾後,該黨成為獨立黨派。現為眾議院第二大黨。該黨支持修改憲法。為防止總統權力過大,主張實行議會制政體及實行兩黨制,支持加快國有企業私有化。該黨總裁是前眾議員聖胡安(Frisco F. SAN JUAN)。

(3)摩洛民族解放陣線(Moro National Liberation Front,簡稱摩解):南部穆斯林武裝組織。1968年創立,旨在棉蘭老地區建立獨立的伊斯蘭國家。1987年南部各省舉行公投,建立由棉蘭老島四省組成的"棉蘭老穆斯林自治區"(ARMM),密蘇阿里任主席。1996年,政府與摩解達成和平協議。2001年,密蘇阿里與阿羅約政府發生利益沖突,其支持者於11月在霍洛島發動武裝叛亂。政府迅速平叛,宣布密犯有叛亂罪。摩解另一派系的領導人胡安任該黨主席。密潛逃至馬來西亞沙巴,被馬政府逮捕並於2002年1月引渡回菲。

(4)摩洛伊斯蘭解放陣線(Moro Islamic Liberation Front,簡稱摩伊解):菲最大的穆斯林反政府組織。現有武裝力量12500人,主要活躍在棉蘭老島。1978年,以哈希姆·薩拉馬(Hashim SALAMAT)為首的強硬派從摩解脫離後建立。2003年薩馬拉特去世後,穆拉特(Al Haj Ebrahim MURAD)任主席。主張建立獨立的伊斯蘭國家,堅持武裝斗爭。摩伊解與政府雖多次簽署停火協議,但均未能得到有效執行。2000年4月摩伊解與政府沖突升級為"全面戰爭",摩伊解的營地被政府軍全部攻佔,其武裝力量潰散後,繼續以小股武裝襲擊政府軍和民用設施。自2001年開始,阿羅約政府與摩伊解重開和談,並曾簽署停火協議與和平協議,但雙方武裝沖突仍時有發生。2003年,南部地區發生多起恐怖爆炸案件,政府認為是摩伊解所為,宣布通緝其主要領導人,威脅要將摩伊解列為恐怖組織。此後,在馬來西亞協調下,雙方進行多次非正式會談,迄無明顯進展。

(5)菲律賓共產黨(Communist Party of the Philippines):成立於1930年,1967年發生分裂。1968年,在何塞·西遜(Jose SISON)主持下進行改組重建,此後發展迅速,20世紀80年代中期黨員達到3萬多人。主張通過武裝斗爭和建立統一戰線,奪取國家政權。1969年,菲共在中呂宋建立新人民軍,開展武裝斗爭。新人民軍現有1.1萬人。菲政府自1993年起與菲共舉行和談,使菲共成為合法政黨。雙方時談時戰,迄未達成實質性和平協議。"9·11事件"後,菲政府對新人民軍採取了強硬措施,包括軍事打擊。2002年,菲政府將新人民軍宣布為恐怖組織,並促使美國和歐盟也將新人民軍列為國際恐怖組織,凍結其海外資產。菲共與政府關系破裂,雙方和談停頓。2003年底,菲政府與菲共領導的全國民主陣線在挪威奧斯陸進行兩次非正式接觸,並於2004年2月重啟和談。菲共提出希望菲政府敦促美政府將其從恐怖組織中除名。美方明確拒絕,並要求菲共先承諾停止一切恐怖活動。

其它政黨有自由黨(Liberal Party)、民主行動黨(Aksyon Demokratiko)、地方發展優先黨(Promdi-Probinsiya Muna Development lnitiative)、改革黨(Reporma)、民主戰斗黨(LDP-Lanban ng Demokratikong Pilipino)、民族黨(Nationalista Party)等。

泰國:

實行君主立憲制。國王普密蓬·阿杜德是國家元首、武裝部隊最高統帥。1946年6月9日繼位,是當今世界在位最久的君主。

二戰後,軍人集團長期把持政權,局勢動盪。上世紀90年代軍人淡出政壇後,政壇黨派林立,紛爭不斷,政府更迭頻仍。

2001年,電訊業巨子塔信創建泰愛泰黨,在大選中贏得下議院過半席位,組閣執政。2005年2月,泰愛泰黨在大選中贏得下議院500個議的席中377席,塔信蟬聯總理。

2005年9月起,泰社會掀起「反塔」運動,政局出現動盪。為緩解政治壓力,塔信於2006年2月解散議會,提前舉行下議院選舉,政府轉為看守內閣。泰愛泰黨在4月的大選中再次贏得過半選票,但因三大反對黨--民主黨、泰國黨、大眾黨抵制大選,導致國會無法在憲法規定時間內成立。5月8日,憲法法院裁定4月大選中存在違憲問題,宣布選舉結果無效。9月19日,以陸軍司令頌提為首的「行政改革委員會」發動軍事政變,廢除1997年憲法,解散國會、內閣,接管政權。10月1日,普密蓬國王御准臨時憲法,任命原樞密院大臣素拉育·朱拉暖出任新總理,8日御准新內閣,12日御准立法議會,代行國會職責。政變發生後,他信旅居海外,宣布辭去泰愛泰黨黨首職務,退出政壇。2007年末,由他信親信沙馬·順達衛領導的人民力量黨在泰國大選中勝出,沙馬·順達衛成為泰國新任總理。

【憲 法】
[編輯本段]

現行憲法為臨時憲法,於2006年10月1日獲普密蓬國王御准頒布實施。分為國王、公民權利、自由與義務、議會、內閣、法院、新憲法制定、全國大選等39條。

【議 會】
[編輯本段]

全稱立法議會。2006年9月19日,泰「行政改革委員會」發動軍事政變,宣布暫時接管國家行政權力,廢除1997年憲法,解散看守政府和國會。10月1日,普密蓬國王御准臨時憲法。11日根據臨時憲法任命242名立法議會議員,25日任命米猜·雷初攀為立法議會主席,乍蘭·軍拉瓦尼上將、普乍尼·塔納瓦拉尼(女)為副主席。2007年末,由他信親信沙馬·順達衛領導的人民力量黨在泰國大選中勝出,沙馬·順達衛成為泰國新任總理(兼任防長),新一屆36人內閣名單已由普密蓬國王批准通過。

立法議會現代行國會職責,下設24個專門委員會,主要負責審議制定有關法律文件,對政府政策和工作進行監督。立法議會主席兼任國民大會主席,有權任命200名制憲會議委員。

【政 府】
[編輯本段]

政府由一名總理和不超過35名部長組成。

現政府於2006年10月成立。34位閣員名單如下:總理素拉育·朱拉暖(Gen.Surayud Chulanont)、副總理科實·班扁叻(Mr.Kosit Punpiemrat)、副總理派汶·瓦塔納西里他(Mr.Paiboon Wattanasiritham)、國務部長坤仁提帕瓦迪·梅莎宛(Kunying Dhipavadee Meksawan)、國務部長提拉帕·社裡朗訕(Mr. Thirapat Serirangsan)、國務部長巴實·科威拉軍(Mr. Prasit Kovilakool)、國防部長汶洛·頌塔上將(Gen. Boonrod Somtad)、財政部長察隆頗·素桑甘(Mr.Chalongphob Sussangkarn)、財政部副部長頌邁·帕實(Mr.Sommai Phasee)、外交部長尼特·披汶頌堪(Mr. Nitya Pibulsonggram)、外交部副部長雄威倪·孔詩里(Mr. Sawanit Kongsiri)、旅遊和體育部長素威·耀瑪尼(Mr. Suwit Yodmanee)、社會發展和人類安全部長派汶·瓦塔納希里探(Mr. Paibool Wattanasiritham)、社會發展和人類安全部副部長蓬得·炳巴提(Mr.Poldej Pinprateep)、農業與合作部長提拉·素達布(Mr. Thira Sutabot)、農業與合作部副部長隆叻·伊沙朗軍·納·阿育他耶(Mr. Rungruang Isarangkura Na Ayuthaya)、交通部長提拉·浩乍侖上將(ADM. Thira Hao-Charoen)、交通部副部長訕盛·翁猜務(Mr. Sansern Wongcha-um)、自然資源和環境部長格森·沙尼翁·納·阿育他耶(Mr. Kasem Sanitwong Na Ayuthaya)、信息技術和通訊部長西提猜·頗凱烏東(Mr. Sitthichai Pokai-udom)、商業部長格蓋·吉拉派(Mr. Krirkkrai Jeerapath)、商業部副部長奧拉努·歐沙塔暖(Mrs.Oranuj Osatananda)、能源部長比亞沙瓦·阿瑪拉南(Mr. Piyasvasti Amranand)、內政部長阿里·翁阿拉亞(Mr. Aree Wongsearaya)、內政部副部長班雅·占塞納(Mr. Bunyat Junsena)、司法部長禪猜·里奇吉塔(Mr. Charnchai Likhitjitta)、勞工部長阿派·占塔納尊格(Mr. Apai Chandanachulaka)、文化部長坤仁凱西·西阿倫(Khunying Khaisri Sri-aroon)、科技部長勇育·育塔翁(Prof.Dr. Yongyuth Yuthawongs)、教育部長威集·西沙安(Mr. Wijit Arisa-an)、教育部副部長瓦拉功·訕郭社(Mr.Varakron Samakses)、衛生部長蒙空·納·宋卡(Mr. Mongkol Na Songkhla)、衛生部副部長莫拉哥·功格社(Mr.Morakot Kornkasem)、工業部長科實·班扁叻(Mr.Kosit Punpiemrat)、工業部副部長比亞布·春威占(Mr. Piyabutr Cholvijarn)。

【行政區劃】
[編輯本段]

泰國全國共有76個一級行政區,其中包括75個「府」(changwat)與直轄市的首都——曼谷。這76個行政區一般被劃分為5個主要地區,包括北部、東北部、東部、中部與南部地區,每個府都是以其首府(mueang)作為該府的命名。在府底下,又有更小的次級行政區劃,稱為「區」(amphoe)與「次區」(king amphoe),根據2000年時的統計,泰國全國共有795個區與81個次區。至於首都曼谷的次級行政區則與各府的次級行政區在命名上有點出入,稱為「khet」總數達50個。

北部地區
清邁府(Chiang Mai)
清萊府(Chiang Rai)
甘烹碧府(Kamphaeng Phet)
南邦府(Lampang)
南奔府(Lamphun)
湄宏順府(Mae Hong Son)
北欖坡府(Nakhon Sawan)
楠府(Nan)
拍天府(Phayao)
碧差汶府(Phetchabun)
披集府(Phichit)
彭世洛府(Phitsanulok)
帕府(Phrae)
素可泰府(Sukhothai)
來興府(Tak)
烏泰他尼府(Uthai Thani)
程逸府(Uttaradit)
東北地區
安納乍能府(Amnat Charoen)
武里喃府(Buriram)
猜也賁府(Chaiyaphum)
加拉信府(Kalasin)
坤敬府(Khon Kaen)
黎府(Loei)
嗎哈沙拉堪府(Maha Sarakham)
莫拉限府(Mukdahan)
那空拍儂府(Nakhon Phanom)
呵叻府(Nakhon Ratchasima)
廊磨喃蒲府(Nong Bua Lamphu)
廊開府(Nong Khai)
橫逸府(Roi Et)
色軍府(Sakon Nakhon)
四色菊府(Si Sa Ket)
素輦府(Surin)
烏汶府(Ubon Ratchathani)
莫肯府(Udon Thani)
益梭通府(Yasothon)
東部地區
北柳府(Chachoengsao)
尖竹汶府(Chanthaburi)
春武里府(Chon Buri)
巴真府(Prachin Buri)
羅勇府(Rayong)
沙繳府(Sa Kaeo)
桐艾府(Trat)
中部地區
紅統府(Ang Thong)
大城府(又稱為阿如他耶,Phra Nakhon Si Ayutthaya)
曼谷(Bangkok,又稱為Krung Thep Maha Nakhon,為一直轄市)
猜納府(Chai Nat)
北碧府(Kanchanaburi)
華富里府(Lop Buri)
坤西育府(Nakhon Nayok)
佛統府(Nakhon Pathom)
暖武里府(Nonthaburi)
巴吞他尼府(Pathum Thani)
佛丕府(Phetchaburi)
班武里府(Prachuap Khiri Khan)
叻丕府(Ratchaburi)
北欖府(Samut Prakan)
龍仔厝府(Samut Sakhon)
夜功府(Samut Songkhram)
北標府(Saraburi)
信武里府(Sing Buri)
素攀府(Suphan Buri)

【司法制度】
[編輯本段]

屬大陸法系,以成文法作為法院判決的主要依據。司法系統由憲法法院、司法法院、行政法院和軍事法院構成:

憲法法院主要職能是對部分議員或總理質疑違憲、但已經國會審議的法案及政治家涉嫌隱瞞資產等案件進行終審裁定,以簡單多數決定裁決結果。由1名院長及14名法官組成,由上議院議長提名呈國王批准,任期9年。

行政法院主要審理涉及國家機關、國有企業及地方政府間或公務員與私企間的訴訟糾紛。行政法院分為最高行政法院和初級行政法院兩級,並設有由最高行政法院院長和9名專家組成的行政司法委員會。最高行政法院院長的任命須經行政司法委員會及上議院同意,由總理提名呈國王批准。

軍事法院主要審理軍事犯罪和法律規定的其他案件。

司法法院主要審理不屬於憲法法院、行政法院和軍事法院審理的所有案件,分最高法院(大理院)、上訴法院和初審法院三級,並設有專門的從政人員刑事廳。另設有司法委員會,由大理院院長和12名分別來自三級法院的法官代表組成,負責各級法官任免、晉升、加薪和懲戒等事項。司法法院下設秘書處,負責處理日常行政事務。

【政 黨】
[編輯本段]

截至2006年12月,共有44個政黨在選舉委員會登記注冊。主要政黨有:

1、泰愛泰黨(THAI RAK THAI PARTY)。1998年7月24日成立。代黨首乍都隆·采盛。秘書長素立亞·曾隆樂吉。執委61人。在全國設有10個黨部。黨員1439,4404人。

2、民主黨(DEMOCRAT PARTY)。1946年4月6日成立。黨首阿披實·威差奇瓦。秘書長素帖·特素班。執委49人。在全國設有194個黨部。黨員407,4792人。

3、泰國黨(CHARTTHAI PARTY)。1982年7月8日成立。黨首班漢·信拉巴阿差。秘書長巴帕·普素圖。執委49人。在全國設有14個黨部。黨員260,0731人。

4、大眾黨(MAHACHON PARTY)。1998年2月10日成立(原名公民黨,2004年7月19日改為現名)。黨首沙南·卡鍾巴薩。秘書長汶樂·蓋布希。執委34人。在全國設有10個黨部。黨員230,4324人。

5、皇家人民黨(ROYAL PEOPLE PARTY)。2006年1月10日成立。黨首沙諾·天通。秘書長素拉蓬· 宋威瑟。執委7人。黨員19萬人。

要想了解更多,請照參考資料.

2. 菲律賓和泰國的民主政治特點.

菲律賓是議會總統制國家。
泰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

下面是兩個國家政治制度的詳細敘述:

菲律賓:

阿羅約總統執政以來,致力於消除貧困,發展經濟。政府出台多項措施,推動國內和平進程,打擊恐怖主義、整頓社會治安,旨在重建社會穩定與秩序。

2004年是大選年,國內局勢復雜因素較多。1月,"新人民軍"多次向政府軍發動武裝襲擊。軍方宣布全國軍隊處於警戒狀態。5月,菲全國大選在總體平和有序的氣氛中進行。6月,國會兩院宣布執政聯盟候選人勝選。7月,國會選舉。8月,阿羅約總統宣布菲處於"財政危機"。11月,阿羅約總統發表聲明,菲已擺脫財政危機。阿羅約連任後,將工作重點轉向鞏固政權、發展經濟、促進民族和解等方面,加強了執政地位,順利完成了內閣改組。

在推進國內和平進程方面,政府與各反政府武裝進行多輪和談,同時加大打擊恐怖主義力度。菲穆斯林領導人重申對阿呼籲國家團結、民族和解的支持。國內政局總體繼續保持穩定。

【憲法】

獨立後共頒布過三部憲法。現行憲法於1987年2月2日由全民投票通過,由阿基諾總統於同年2月11日宣布生效。該憲法規定:實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政體;總統擁有行政權,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6年,不得連選連任;總統無權實施戒嚴法,無權解散國會,不得任意拘捕反對派;禁止軍人干預政治;保障人權,取締個人獨裁統治;進行土地改革。

【議會】

稱國會。最高立法機構,由參、眾兩院組成。參議院由24名議員組成,由全國直接選舉產生,任期6年,每三年改選1/2,可連任兩屆。眾議院由250名議員組成,其中200名由各省、市按人口比例分配,從全國各選區選出;25名由參選獲勝政黨委派,另外25名由總統任命。眾議員任期3年,可連任三屆。本屆國會於2004年7月選舉產生。德里隆(Franklin M. DRILON)和德貝內西亞(Jose de VENECIA Jr.)繼上屆後再次當選參、眾議長。

【政府】

實行總統制。總統是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兼武裝部隊總司令。本屆內閣於2004年8月組成,此後略有調整。目前,內閣成員24名:副總統諾利·德卡斯特羅(Noli de CASTRO),文官長埃杜阿多·埃米爾塔(Eardo ERMITA),外交部長阿爾韋托·羅慕洛(Alberto ROMULO),財政部長凱撒·普里斯馬(Cesar V. PURISIMA),司法部長勞爾·岡薩雷斯(Raul GONZALES),農業部長黃嚴輝(Arthur C. YAP),國防部長阿維利諾·克魯茲(Avelino CRUZ),貿易與工業部長胡安·聖托斯(Juan V. SANTOS),公共工程與公路部長弗洛倫特·索里奎茲(Florante SORIQUEZ),教育文化與體育部長佛羅倫西奧·阿巴德(Florencio ABAD),勞工與就業部長帕特里莎·桑托·托馬斯(Patricia Santo THOMAS),社會經濟計劃部長羅慕洛·奈利(Romulo NERI),衛生部長曼努埃爾·戴里特(Manuel M. DAYRIT),土地改革部長萊納·維拉(Rene VILLA),內務與地方政務部長安吉洛·雷耶斯(Angelo REYES),環境與自然資源部長米歇爾·迪范瑟(Michael DEFENSOR),交通與通訊部長雷恩德洛·門多薩(Leandro R. MENDOZA),社會福利部長科拉松·索利曼(Corazon Juliano N. SOLIMAN),預算與管理部長艾米利亞·本科丁(Emilia BONCODIN),科技部長埃斯特萊拉·阿拉巴斯特羅(Estrella ALABASTRO),旅遊部長約瑟夫·杜蘭諾(Joseph Ace DURANO),能源部長拉斐爾·洛提拉(Raphael P. M. LOTILLA),新聞部長伊格納西奧·布涅(Ignacia "Toting" BUNYE)。

【行政區劃】

全國劃分為呂宋、維薩亞和棉蘭老三大部分。截止2004年底,全國設有首都地區、科迪勒拉行政區、棉蘭老穆斯林自治區等17個地區,下設79個省和117個市。

【司法機構】

司法權屬最高法院和各級法院。最高法院由1名首席法官和14名陪審法官組成,均由總統任命,擁有最高司法權;下設上訴法院、地方法院和市鎮法院。最高法院首席法官希拉里奧·戴維德(Hilario G. DAVIDE Jr.)。檢察工作由司法部檢察長辦公室負責,總檢察長里卡多·加維斯(Ricardo GALVEZ)。

【政黨】

有大小政黨100餘個,大多數為地方性小黨。主要政黨有:

(1)基督教穆斯林民主力量黨(LAKAS-CMD):執政黨,也是最大政黨,系前總統拉莫斯於1991年底創立,由人民力量黨、全國基督教民主聯盟、菲律賓穆斯林民主聯盟、團結黨等整合而成。主張實行兩黨制,通過修憲擴大地方政府權力,改革選舉制度,將總統任期六年一屆修改為四年一屆,可連任兩屆;主張通過談判實現民族和解,促進社會穩定。經濟上重視農業發展,增加就業,扶助貧困,加快私有化進程;倡導經濟外交,奉行開放政策。1992年該黨在大選中獲勝,成為執政黨。1998年大選中敗於菲律賓民眾奮斗黨聯盟。2001年阿羅約就任總統後,該黨成為執政聯盟的核心。2002年10月,該黨針對2004年大選,對執政聯盟進行再次整合改組。該黨全國主席是阿羅約總統,總裁是眾議長德貝內西亞。

(2)民族主義人民聯盟(NPC-Nationalist People's Coalition),是前總統埃斯特拉達的執政黨聯盟-民眾奮斗黨(LAMP)成員之一。2000年10月,埃被彈劾後,該黨成為獨立黨派。現為眾議院第二大黨。該黨支持修改憲法。為防止總統權力過大,主張實行議會制政體及實行兩黨制,支持加快國有企業私有化。該黨總裁是前眾議員聖胡安(Frisco F. SAN JUAN)。

(3)摩洛民族解放陣線(Moro National Liberation Front,簡稱摩解):南部穆斯林武裝組織。1968年創立,旨在棉蘭老地區建立獨立的伊斯蘭國家。1987年南部各省舉行公投,建立由棉蘭老島四省組成的"棉蘭老穆斯林自治區"(ARMM),密蘇阿里任主席。1996年,政府與摩解達成和平協議。2001年,密蘇阿里與阿羅約政府發生利益沖突,其支持者於11月在霍洛島發動武裝叛亂。政府迅速平叛,宣布密犯有叛亂罪。摩解另一派系的領導人胡安任該黨主席。密潛逃至馬來西亞沙巴,被馬政府逮捕並於2002年1月引渡回菲。

(4)摩洛伊斯蘭解放陣線(Moro Islamic Liberation Front,簡稱摩伊解):菲最大的穆斯林反政府組織。現有武裝力量12500人,主要活躍在棉蘭老島。1978年,以哈希姆·薩拉馬(Hashim SALAMAT)為首的強硬派從摩解脫離後建立。2003年薩馬拉特去世後,穆拉特(Al Haj Ebrahim MURAD)任主席。主張建立獨立的伊斯蘭國家,堅持武裝斗爭。摩伊解與政府雖多次簽署停火協議,但均未能得到有效執行。2000年4月摩伊解與政府沖突升級為"全面戰爭",摩伊解的營地被政府軍全部攻佔,其武裝力量潰散後,繼續以小股武裝襲擊政府軍和民用設施。自2001年開始,阿羅約政府與摩伊解重開和談,並曾簽署停火協議與和平協議,但雙方武裝沖突仍時有發生。2003年,南部地區發生多起恐怖爆炸案件,政府認為是摩伊解所為,宣布通緝其主要領導人,威脅要將摩伊解列為恐怖組織。此後,在馬來西亞協調下,雙方進行多次非正式會談,迄無明顯進展。

(5)菲律賓共產黨(Communist Party of the Philippines):成立於1930年,1967年發生分裂。1968年,在何塞·西遜(Jose SISON)主持下進行改組重建,此後發展迅速,20世紀80年代中期黨員達到3萬多人。主張通過武裝斗爭和建立統一戰線,奪取國家政權。1969年,菲共在中呂宋建立新人民軍,開展武裝斗爭。新人民軍現有1.1萬人。菲政府自1993年起與菲共舉行和談,使菲共成為合法政黨。雙方時談時戰,迄未達成實質性和平協議。"9·11事件"後,菲政府對新人民軍採取了強硬措施,包括軍事打擊。2002年,菲政府將新人民軍宣布為恐怖組織,並促使美國和歐盟也將新人民軍列為國際恐怖組織,凍結其海外資產。菲共與政府關系破裂,雙方和談停頓。2003年底,菲政府與菲共領導的全國民主陣線在挪威奧斯陸進行兩次非正式接觸,並於2004年2月重啟和談。菲共提出希望菲政府敦促美政府將其從恐怖組織中除名。美方明確拒絕,並要求菲共先承諾停止一切恐怖活動。

其它政黨有自由黨(Liberal Party)、民主行動黨(Aksyon Demokratiko)、地方發展優先黨(Promdi-Probinsiya Muna Development lnitiative)、改革黨(Reporma)、民主戰斗黨(LDP-Lanban ng Demokratikong Pilipino)、民族黨(Nationalista Party)等。

泰國:

實行君主立憲制。國王普密蓬·阿杜德是國家元首、武裝部隊最高統帥。1946年6月9日繼位,是當今世界在位最久的君主。

二戰後,軍人集團長期把持政權,局勢動盪。上世紀90年代軍人淡出政壇後,政壇黨派林立,紛爭不斷,政府更迭頻仍。

2001年,電訊業巨子塔信創建泰愛泰黨,在大選中贏得下議院過半席位,組閣執政。2005年2月,泰愛泰黨在大選中贏得下議院500個議的席中377席,塔信蟬聯總理。

2005年9月起,泰社會掀起「反塔」運動,政局出現動盪。為緩解政治壓力,塔信於2006年2月解散議會,提前舉行下議院選舉,政府轉為看守內閣。泰愛泰黨在4月的大選中再次贏得過半選票,但因三大反對黨--民主黨、泰國黨、大眾黨抵制大選,導致國會無法在憲法規定時間內成立。5月8日,憲法法院裁定4月大選中存在違憲問題,宣布選舉結果無效。9月19日,以陸軍司令頌提為首的「行政改革委員會」發動軍事政變,廢除1997年憲法,解散國會、內閣,接管政權。10月1日,普密蓬國王御准臨時憲法,任命原樞密院大臣素拉育·朱拉暖出任新總理,8日御准新內閣,12日御准立法議會,代行國會職責。政變發生後,他信旅居海外,宣布辭去泰愛泰黨黨首職務,退出政壇。2007年末,由他信親信沙馬·順達衛領導的人民力量黨在泰國大選中勝出,沙馬·順達衛成為泰國新任總理。

【憲 法】
[編輯本段]

現行憲法為臨時憲法,於2006年10月1日獲普密蓬國王御准頒布實施。分為國王、公民權利、自由與義務、議會、內閣、法院、新憲法制定、全國大選等39條。

【議 會】
[編輯本段]

全稱立法議會。2006年9月19日,泰「行政改革委員會」發動軍事政變,宣布暫時接管國家行政權力,廢除1997年憲法,解散看守政府和國會。10月1日,普密蓬國王御准臨時憲法。11日根據臨時憲法任命242名立法議會議員,25日任命米猜·雷初攀為立法議會主席,乍蘭·軍拉瓦尼上將、普乍尼·塔納瓦拉尼(女)為副主席。2007年末,由他信親信沙馬·順達衛領導的人民力量黨在泰國大選中勝出,沙馬·順達衛成為泰國新任總理(兼任防長),新一屆36人內閣名單已由普密蓬國王批准通過。

立法議會現代行國會職責,下設24個專門委員會,主要負責審議制定有關法律文件,對政府政策和工作進行監督。立法議會主席兼任國民大會主席,有權任命200名制憲會議委員。

【政 府】
[編輯本段]

政府由一名總理和不超過35名部長組成。

現政府於2006年10月成立。34位閣員名單如下:總理素拉育·朱拉暖(Gen.Surayud Chulanont)、副總理科實·班扁叻(Mr.Kosit Punpiemrat)、副總理派汶·瓦塔納西里他(Mr.Paiboon Wattanasiritham)、國務部長坤仁提帕瓦迪·梅莎宛(Kunying Dhipavadee Meksawan)、國務部長提拉帕·社裡朗訕(Mr. Thirapat Serirangsan)、國務部長巴實·科威拉軍(Mr. Prasit Kovilakool)、國防部長汶洛·頌塔上將(Gen. Boonrod Somtad)、財政部長察隆頗·素桑甘(Mr.Chalongphob Sussangkarn)、財政部副部長頌邁·帕實(Mr.Sommai Phasee)、外交部長尼特·披汶頌堪(Mr. Nitya Pibulsonggram)、外交部副部長雄威倪·孔詩里(Mr. Sawanit Kongsiri)、旅遊和體育部長素威·耀瑪尼(Mr. Suwit Yodmanee)、社會發展和人類安全部長派汶·瓦塔納希里探(Mr. Paibool Wattanasiritham)、社會發展和人類安全部副部長蓬得·炳巴提(Mr.Poldej Pinprateep)、農業與合作部長提拉·素達布(Mr. Thira Sutabot)、農業與合作部副部長隆叻·伊沙朗軍·納·阿育他耶(Mr. Rungruang Isarangkura Na Ayuthaya)、交通部長提拉·浩乍侖上將(ADM. Thira Hao-Charoen)、交通部副部長訕盛·翁猜務(Mr. Sansern Wongcha-um)、自然資源和環境部長格森·沙尼翁·納·阿育他耶(Mr. Kasem Sanitwong Na Ayuthaya)、信息技術和通訊部長西提猜·頗凱烏東(Mr. Sitthichai Pokai-udom)、商業部長格蓋·吉拉派(Mr. Krirkkrai Jeerapath)、商業部副部長奧拉努·歐沙塔暖(Mrs.Oranuj Osatananda)、能源部長比亞沙瓦·阿瑪拉南(Mr. Piyasvasti Amranand)、內政部長阿里·翁阿拉亞(Mr. Aree Wongsearaya)、內政部副部長班雅·占塞納(Mr. Bunyat Junsena)、司法部長禪猜·里奇吉塔(Mr. Charnchai Likhitjitta)、勞工部長阿派·占塔納尊格(Mr. Apai Chandanachulaka)、文化部長坤仁凱西·西阿倫(Khunying Khaisri Sri-aroon)、科技部長勇育·育塔翁(Prof.Dr. Yongyuth Yuthawongs)、教育部長威集·西沙安(Mr. Wijit Arisa-an)、教育部副部長瓦拉功·訕郭社(Mr.Varakron Samakses)、衛生部長蒙空·納·宋卡(Mr. Mongkol Na Songkhla)、衛生部副部長莫拉哥·功格社(Mr.Morakot Kornkasem)、工業部長科實·班扁叻(Mr.Kosit Punpiemrat)、工業部副部長比亞布·春威占(Mr. Piyabutr Cholvijarn)。

【行政區劃】
[編輯本段]

泰國全國共有76個一級行政區,其中包括75個「府」(changwat)與直轄市的首都——曼谷。這76個行政區一般被劃分為5個主要地區,包括北部、東北部、東部、中部與南部地區,每個府都是以其首府(mueang)作為該府的命名。在府底下,又有更小的次級行政區劃,稱為「區」(amphoe)與「次區」(king amphoe),根據2000年時的統計,泰國全國共有795個區與81個次區。至於首都曼谷的次級行政區則與各府的次級行政區在命名上有點出入,稱為「khet」總數達50個。

北部地區
清邁府(Chiang Mai)
清萊府(Chiang Rai)
甘烹碧府(Kamphaeng Phet)
南邦府(Lampang)
南奔府(Lamphun)
湄宏順府(Mae Hong Son)
北欖坡府(Nakhon Sawan)
楠府(Nan)
拍天府(Phayao)
碧差汶府(Phetchabun)
披集府(Phichit)
彭世洛府(Phitsanulok)
帕府(Phrae)
素可泰府(Sukhothai)
來興府(Tak)
烏泰他尼府(Uthai Thani)
程逸府(Uttaradit)
東北地區
安納乍能府(Amnat Charoen)
武里喃府(Buriram)
猜也賁府(Chaiyaphum)
加拉信府(Kalasin)
坤敬府(Khon Kaen)
黎府(Loei)
嗎哈沙拉堪府(Maha Sarakham)
莫拉限府(Mukdahan)
那空拍儂府(Nakhon Phanom)
呵叻府(Nakhon Ratchasima)
廊磨喃蒲府(Nong Bua Lamphu)
廊開府(Nong Khai)
橫逸府(Roi Et)
色軍府(Sakon Nakhon)
四色菊府(Si Sa Ket)
素輦府(Surin)
烏汶府(Ubon Ratchathani)
莫肯府(Udon Thani)
益梭通府(Yasothon)
東部地區
北柳府(Chachoengsao)
尖竹汶府(Chanthaburi)
春武里府(Chon Buri)
巴真府(Prachin Buri)
羅勇府(Rayong)
沙繳府(Sa Kaeo)
桐艾府(Trat)
中部地區
紅統府(Ang Thong)
大城府(又稱為阿如他耶,Phra Nakhon Si Ayutthaya)
曼谷(Bangkok,又稱為Krung Thep Maha Nakhon,為一直轄市)
猜納府(Chai Nat)
北碧府(Kanchanaburi)
華富里府(Lop Buri)
坤西育府(Nakhon Nayok)
佛統府(Nakhon Pathom)
暖武里府(Nonthaburi)
巴吞他尼府(Pathum Thani)
佛丕府(Phetchaburi)
班武里府(Prachuap Khiri Khan)
叻丕府(Ratchaburi)
北欖府(Samut Prakan)
龍仔厝府(Samut Sakhon)
夜功府(Samut Songkhram)
北標府(Saraburi)
信武里府(Sing Buri)
素攀府(Suphan Buri)

【司法制度】
[編輯本段]

屬大陸法系,以成文法作為法院判決的主要依據。司法系統由憲法法院、司法法院、行政法院和軍事法院構成:

憲法法院主要職能是對部分議員或總理質疑違憲、但已經國會審議的法案及政治家涉嫌隱瞞資產等案件進行終審裁定,以簡單多數決定裁決結果。由1名院長及14名法官組成,由上議院議長提名呈國王批准,任期9年。

行政法院主要審理涉及國家機關、國有企業及地方政府間或公務員與私企間的訴訟糾紛。行政法院分為最高行政法院和初級行政法院兩級,並設有由最高行政法院院長和9名專家組成的行政司法委員會。最高行政法院院長的任命須經行政司法委員會及上議院同意,由總理提名呈國王批准。

軍事法院主要審理軍事犯罪和法律規定的其他案件。

司法法院主要審理不屬於憲法法院、行政法院和軍事法院審理的所有案件,分最高法院(大理院)、上訴法院和初審法院三級,並設有專門的從政人員刑事廳。另設有司法委員會,由大理院院長和12名分別來自三級法院的法官代表組成,負責各級法官任免、晉升、加薪和懲戒等事項。司法法院下設秘書處,負責處理日常行政事務。

【政 黨】
[編輯本段]

截至2006年12月,共有44個政黨在選舉委員會登記注冊。主要政黨有:

1、泰愛泰黨(THAI RAK THAI PARTY)。1998年7月24日成立。代黨首乍都隆·采盛。秘書長素立亞·曾隆樂吉。執委61人。在全國設有10個黨部。黨員1439,4404人。

2、民主黨(DEMOCRAT PARTY)。1946年4月6日成立。黨首阿披實·威差奇瓦。秘書長素帖·特素班。執委49人。在全國設有194個黨部。黨員407,4792人。

3、泰國黨(CHARTTHAI PARTY)。1982年7月8日成立。黨首班漢·信拉巴阿差。秘書長巴帕·普素圖。執委49人。在全國設有14個黨部。黨員260,0731人。

4、大眾黨(MAHACHON PARTY)。1998年2月10日成立(原名公民黨,2004年7月19日改為現名)。黨首沙南·卡鍾巴薩。秘書長汶樂·蓋布希。執委34人。在全國設有10個黨部。黨員230,4324人。

5、皇家人民黨(ROYAL PEOPLE PARTY)。2006年1月10日成立。黨首沙諾·天通。秘書長素拉蓬· 宋威瑟。執委7人。黨員19萬人。

3. 中山哪裡買房合適

順府江南和上品花園都是小開發商的小樓盤,綠化少配套一般,它們的期房風險的確相對大一點,最好選擇知名的房地產開發商的產品了,除了東區,火炬開發區也可以考慮,現在開通了brt交通還是很方便的,好不好找工作要看行業了。

4. <寶玉挨打>中人物性格分析

賈政
前面簡要說到賈政打寶玉的原因,但對這個人物的分析卻不解簡單化。首先,他是這樣一個世襲貴族家庭的家長,自不想這個家庭在他手中敗落下去:他不是派系林立的朝中的官員,弄不好會丟官失爵,大禍臨頭;而要維系這個家族,就得保住官位,聯絡同僚,不授政敵以話柄。他要寶玉見賈雨村,而寶玉全無「一點慷慨揮灑談吐」,很傷了他的心。他聽說寶玉「引逗」王府的戲子,便「氣的目瞪口歪」,是怕腳下出現裂痕,爵位不保;就連聽說寶玉逼奸未遂,「氣的面如全紙」,他怕的是被「外人知道」,辱及「祖宗顏面」,可成為政敵的把柄,遺患難與共於將來。他往死里打寶玉,欲置之死地,實際上是恨鐵不成鋼。是為這個家庭的未來。停手以後,「長嘆一聲,向椅子上坐了,淚如雨下」,氣過之後,「也就灰心,自悔不該下毒手打到如此地步」,正是他真情的流露。他的這些苦衷,何人能理解,面對著賈母的訓戒呵斥,他卻只能「苦苦叩求認罪」。由此看來,不能以「衛道士」對其作簡單概括。
賈寶玉
在這件事中,賈寶玉無疑是中心人物。他挨打,一是因為金釧投井,對此,他既感到「茫然」,又覺得內疚:「一心總為金釧傷感,恨不得……跟了金釧兒去」;二是因為琪官逃離王府,但農王府長史官面前很想為琪官掩飾,雖未成功,也挨了打,可是毫無怨言,甚至說出「就便為了這些人死了也是情願的」。被打得死去活來之後,聽了寶釵說的話「親切稠密」,看見寶釵「姣羞怯怯」對自己充滿感情,就「覺心中大暢,將疼痛早丟到九霄雲外」,甚至「一切事業縱然盡付東流,亦無足惜」。為怕寶釵「沉心」,還忙著為薛蟠遮掩。見了黛玉,首先想到的是怕黛玉「受了暑」,為了安慰她,甚至說「我雖挨了打,並不覺得疼痛」。可見這寶玉是個性情中人,是一個「真」人。有人說他這是對為官作宦的厭惡,體現了平等的思想和對被壓迫者的同情,有現代愛情意識,你意這樣的評說嗎?
王夫人和賈母
如果說寶玉挨打,王夫人心疼,既顯了出她的母愛,也是嫡庶之爭的反映,而賈母則完全出於對孫子的愛。她不了解賈政身上的壓力和內心世界,又不像王夫人那樣敏感地意識到其中包含著的嫡庶之爭,看到孫子被打成這樣,她心疼。王夫人對寶玉被打雖有怨情,但她只能對賈政勸,甚至是求;賈母則怒氣沖沖,「厲聲」斥責、尖刻挖苦。然而她只是不反對為「光宗耀祖」而教訓責打孫兒,她只是反對賈政往死里打。她維護了寶玉,自然不是有先進思想,似也不能責備她溺愛護短,只是出於對孫兒的愛。
(三)寶釵、黛玉內心世界簡析
在寶玉挨打之後,平日端莊雍容的薛寶釵露出了對寶玉的真情愛意。在剛說了「……別說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們看著,心裡了……」後,就「紅了臉,低下頭,只管弄衣帶那一種較羞怯怯」的模樣,便能真情的流露。然而她很有度,只說了半句,覺得過了度,便紅臉;襲人說出寶玉挨打是薛蟠的挑唆,寶玉趕快辯解,她明知寶玉怕她多心,「因心中暗暗想道:打的這個形象……還是這樣細心,怕得罪了人,可見在我們身上也算是用心了。你既然這樣用心,何不在外頭大事上做功夫,老爺也喜歡了,也不能吃這樣的虧……」但在涉及薛蟠的問題上,她便心口不一了。她後來說的話,一方面表示聽懂了寶玉的意思,寬解寶玉去其疑心,也是寬解襲人。果然,襲人聽了她的話後「羞愧無言」,寶玉也「更說比先暢快了。」這薛寶釵實在是個玲瓏剔透的人。
黛玉出場,是在寶玉「半夢半醒」 之時,著墨雖不多,但別有一番光景:她的「悲戚之聲」將「寶玉從夢中驚醒」,而其時她已是「滿面淚光」,「兩個眼睛腫的桃兒一般」,到了「氣噎喉堵」的地步,跟襲人的「含淚」、寶釵的「心疼」自是不同。襲人、寶釵的心痛之時還能細細地規勸,黛玉卻「心雖有萬句言詞,只是不能說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說道:』何從此可改了罷』」這正是痛到極處的體現。黛玉與寶玉的感情,這非襲人、寶釵可比。她不像襲人、寶釵那樣掩飾。所以她與寶玉那種超乎尋常的感情,是賈府中盡人皆知的,不然她就不要怕別人取笑而從後院出去了。

閱讀全文

與順府江南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