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糾紛屬於用人單位或者勞動者侵權引起的糾紛,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處理:用人單位與來自協商;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解決勞動爭議,應當根據事實,遵循合法、公正、及時、著重調解的原則,依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法律依據】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㈡ 勞動關系中的侵權行為有哪些
《勞動合抄同法》對用襲人單位侵害勞動者權益的行為有明確規定,你可以去看看。
針對你最後的問題:「雇員在工作總致第三方損害有算不算?」
這個問題視情況而定,如果雇員是為了公司利益致第三方損害,則責任由公司承擔;如果雇員的行為僅是為了個人利益【比如工作中和他人發生沖突,發生打架】,責任由雇員自行承擔。
㈢ 勞動法侵權
可以去勞動局申請仲裁,你知道的話律伴問律師,要求賠償以及你們應有的工資,
㈣ 勞動侵權
《勞動法》
第四十一條 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 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長工作時間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條的限制:
(一)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脅勞動者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需要緊急處理的;
(二)生產設備、交通運輸線路、公共設施發生故障,影響生產和公眾利益,必須及時搶修的;
(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三條 用人單位不得違反本法規定延長勞動者的工作時間。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光有法條也沒有用,舉證責任是最為重要的。
你需要准備足夠的證據證明你確實超時加班(考勤記錄、加班記錄或其他能夠證明你上班的材料)。
先去勞動仲裁機關申請仲裁(糾紛發生之日起60天內),仲裁不服可向法院起訴。
㈤ 哪些勞動權經常受到侵權
經常受到勞動侵害的權益,有第1個就是勞動者的工作時間,第2個就是勞動者的報酬。
㈥ 遭遇勞動侵權怎麼辦
嚴重可走法律程序
㈦ 關於勞動侵權的疑問
簽收行為不能說明同意降薪。勞動報酬是勞動合同的重要條款,如果就報酬問題重新約定應當簽訂書面的補充合同。經雙方簽字蓋章後生效並應當附於主合同之後。工資單形式簡單不足以構成補充合同,不能作為證據適用。
是否簽訂應當看你是否及時的申請仲裁。如果你隨即申請仲裁的,可以不簽。如果延遲一段時間的,建議你簽收後向單位以掛號信的形式書面提出關於工資的異議通知。
㈧ 哪些勞動侵權犯「眾怒」 加班不給加班費居首
【拖欠工資 拒付加班費 經濟補償 加付賠償金】《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
(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㈨ 勞動訴訟有連續侵權說法嗎
1、協商解決。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勞動糾紛問題直接進行協商,這不是必經程序,雙方可以協商,也可以不協商,完全出於自願。
2、申請調解。
當事人就已經發生的勞動糾紛向勞動糾紛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的程序。
調解程序也由當事人自願選擇,調解協議不具有強制執行力,如果一方反悔,同樣可以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3、仲裁處理。
當事人將糾紛提交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進行處理的程序,如果想提起訴訟打勞動官司,必須經過仲裁程序,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4、訴訟解決。
即我們平常所說的打官司。
訴訟程序的啟動是由不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裁決的一方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後啟動的程序。
訴訟程序具有較強的法律性、程序性,作出的判決也具有強制執行力。
二、勞動爭議案件中的舉證責任
由於勞動爭議案件的特殊性,在勞動爭議仲裁、訴訟案件中,由於勞動關系既有平等性又有隸屬性的特點,使得用人單位在舉證方面處於天然的優勢地位,所以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利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3條規定,因用人單位做出的開除、除名、辭退、解除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生的勞動爭議,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6條也規定:在勞動爭議糾紛案件中,因用人單位作出開除、辭退、除名、解除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生勞動爭議的,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而新頒布的《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39條也規定:當事人提供的證據經查證屬實的,仲裁庭應當將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勞動者無法提供由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與仲裁請求有關的證據,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單位在指定期限內提供。用人單位在指定期限內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後果。
一般來說,主要是用人單位的企業內部勞動規章、考勤記錄、工資表、社會保險費台帳、人事檔案等證據,這些證據由用人單位單方面保管,勞動者一般沒有辦法自己舉證證明,所以法律將舉證責任倒置,由有能力舉證的單位承擔。
而勞動爭議案件往往涉及仲裁和訴訟,在勞動仲裁和勞動訴訟過程中的舉證要求也是存在區別的。勞動仲裁案件中爭議雙方可以隨時提出證據,勞動仲裁案件沒有規定逾期舉證要承擔的不利後果,勞動仲裁案件沒有對舉偽證的行為規定相應的處罰。
與之相對的,勞動訴訟案件如果當事人沒有在規定的舉證期限內舉證,那麼就要承擔逾期舉證的不利後果,會被視為喪失了舉證的權利,而法院對偽證行為可以對其做出處罰,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二條: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希望能幫助您解決您所遇到的問題。實踐中,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經常發生勞動爭議,發生勞動爭議的原因有很多,大部分都是因為用人單位違反了相關的規定,損害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而引起的,勞動者在合法權益受損時要懂得如何維權,必要時可尋求勞動爭議相關的專家律師的幫助。
㈩ 勞動法中侵權行為的界定
《勞動法》第二十五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回勞動合同:
(一答)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對於重大損害的界定,根據《關於〈勞動法〉若干條文的說明》第二十五條中的「重大損害」由企業內部規章來規定。因為企業類型各有不同,對重大損害的界定也千差萬別,故不便於對重大損害作統一的解釋。而若由此發生勞動爭議,可以通過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其規章規定的重大損害進行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