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張韶涵9年前和前經紀公司合同糾紛案,有了什麼新進展
最新的進展就是公布了一些以往的書面資料,但是價值並不大
B. 涉及到自然保護區的合同糾紛,損害公共利益的案件,法院不判是什麼原因
1.合同當事人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比如5歲和6歲的兩個小孩訂立的合同;
2.合同當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實;包括:
(1)一方以欺詐、脅迫手段而訂立的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比如某人為了騙取貸款而與銀行簽定貸款合同,提供假的文件資料;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比如一個生意人和一個銀行的主管為了騙取國家的貸款而簽定的貸款合同;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合同; 一個人為了洗錢,與另一個人簽定了買賣合同或借貸合同;
3.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 比如施工隊與商場簽訂合同,施工結果破壞市容;
4.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合同; 比如兩個人簽訂的開辦賭場的合同.
C. 我打的是500萬的合同糾紛案件一審敗訴,本來不想上訴了後來律師勸我上訴,律師費20萬,上訴結果維
「律師違法執業或者因過錯給當事人造成損失的,由其所在的律師事務所承擔賠償責任"這20萬可能退不了了。
D. 一個關於合同糾紛的CASE,拜託大家,滿意再追100分!
1、如果甲方違約,給乙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包括乙方未來3年的預期收益(要有收益證據證明)。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2、甲方違約可能導致乙方破產,是甲方簽定合同之初所無法預料的,況且按一般人的理解,即使甲方解除租賃合同,承租方完全可以另租他地,所以甲方不予承擔這部分損失。
3、合同的性質主要是依據合同中約定的雙方權利義務來判定,而不是依據合同名稱。當合同性質發生爭議時,應從合同內容、特徵及主要條款等加以理解和識別,而不能以合同「名稱」為准。
4、從你描述的情況看,乙方勝訴的可能性遠遠大於甲方!
珠海律師 程洪波
E. 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案,業主有證據證明物業未履行合同,判決結果會怎麼樣
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業主有證據證明物業未履行合同,那麼有可能會判業主勝訴,在這種情況下,往往是業主拖欠物業費,物業才把業主起訴的,所以還是盡快繳納物業費。
物業費,是這樣的情況。
物業管理公司為業主或用戶提供的管理和服務項目,向業主或者用戶收取物業管理費時天經地義的。但是無論如何,有關物業管理費的事宜,物業公司應當符合我國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
商品房的物業管理費一般由以下一些項目構成: (1)公共物業及配套設施的維護保養費用,包括外牆、樓梯、步行廊、升降梯(扶梯)、中央空調系統、保安系統、電視音響系統、電話系統、配電器系統、給排水系統及其他機械、設備、機器裝置及設施等。 (2)聘用管理人員的薪金,包括工資、津貼、福利、保險、服裝費用等。 (3)公用水電的支出,如公共照明、噴泉、草地淋水等。 (4)購買或租賃必需的機械及器材的支出。 (5)物業財產保險(及各種責任保險的支出。 (6)垃圾清理、水池清洗及消毒滅蟲的費用。 (7)清潔公共地方及幕牆、牆面的費用。 (8)公共區域植花、種草及其養護費用。 (9)更新儲備金,即物業配套設施的更新費用。 (10)聘請律師、會計師等專業人士的費用。 (11)節日裝飾的費用。 (12)管理者酬金。 (13)行政辦公支出,包括文具、辦公用品等雜項以及公共關系費用。 (14)公共電視接收系統及維護費用。 (15)其他為管理而發生的合理支出。
物業維修范圍。
1、物業負責管理房屋的公用部位,是指一棟住宅樓中業主、物業使用人共用房屋的基礎、內外承重牆體、梁、板、柱、屋頂等,此外還有樓梯間、通道、專用房間、外牆面、屋面防水、樓內自行車存車庫等。
2、共用設施是指住宅區內業主、物業使用人共用的非市政道路、路燈、綠化、建築小品、化糞池、非市政排水管線、窖井、非營利性的休閑廣場和健身器械等。
3、共用設備是指住宅樓內業主、物業使用人共用的下水管線、落水管、電梯、避雷裝置、電氣線路、加壓泵房;非業主、物業使用人自行安裝的住宅入口防盜門及住宅區內電子監控系統、電控門、垃圾桶、垃圾箱。
F. 合同糾紛案、申了多久出結果
你好,根據你的陳述,回答如下:
1,根據《民事訴訟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
一審審限一般6個月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一審民事案件的審限為6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6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法院批准;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的審限為3個月,不能延長,若3個月內不能審結,轉為普通程序繼續審理。
2,但是三種情況不計入審限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適用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規定,下列事項耽誤的期間不計入審限:
1).公告期間,即從法院在報紙上正式發出公告之日起至公告期滿的時間。
2).鑒定期間,即從當事人提出書面鑒定申請至鑒定機構出具正式的鑒定結論之間的時間。
3).處理管轄問題的期間,即從當事人提出書面管轄異議至二審法院就管轄問題作出終審裁定書的時間以及處理人民法院之間的管轄爭議的期間。
3,所以,你的案子從立案開始最短6個月左右,最長1年左右就應該能結案。
G. 張某龍與黃曉明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最終的審判結果如何
張某龍與黃曉明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目前一審判決已出,原告黃曉明訴訟強求被駁回。
張某龍和黃曉明的房屋買賣糾紛這個案件,近日在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作出了一審的判決,並且一審的判決書已經做出了公示。對於雙方的此次房屋糾紛案件,黃曉明作為原告,而張某龍是被告,最終的判決結果是北京朝陽人民法院確認黃曉明與張某龍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是合法有效的,但是駁回了黃曉明的訴訟請求,而蕭紅保全費由被告張某龍承擔,案件受理費由張某龍承擔。
H. 最高人民法院已經有司法解釋,為什麼地方法院對自然保護區內的合同糾紛還不判
一、《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3條第1款:當事人一方以出賣人在締約時對標的物沒有所有權或者處分權為由主張合同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2款:出賣人因未取得所有權或者處分權致使標的物所有權不能轉移,買受人要求出賣人承擔違約責任或者要求解除合同並主張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二、該條司法解釋規定旨在依據《物權法》第15條關於物權變動與結果區分之精神,理順《合同法》第51條與第132條之關系。
合同由《合同法》來調整,物權變動由《物權法》來調整。
買賣合同法律關系中,買賣行為是物權變動的原因行為,所有權轉移是物權變動的結果。一方締約時不具有所有權或處分權,不影響合同的效力。但能否發生物權變動,則取決於一方的嗣後狀態,此過程中,物權變動處於效力待定狀態。
因此,相對方不能以一方締約時無處分權或所有權來主張合同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