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解決農村糾紛的方式

解決農村糾紛的方式

發布時間:2021-12-24 18:14:42

⑴ 農村處理民事糾紛的流程

當事人對村民委員會的調解意見不同意,可以自己向鄉(鎮)人民政府申請調解,縣(區)司法局在鄉(鎮)人民政府設有司法所,司法所代表基層人民政府處理民間糾紛,如果對司法所的調處意見不同意,可以依據司法所出具的民間糾紛調處意見向人民法院起訴;
也可以不鄉鎮人民政府申請調解,而直接向法院起訴。

⑵ 土地糾紛最佳解決方法是什麼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以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和農村政策,農村土地糾紛一般可以通過3種途徑解決:
一是基層調解組織解決,二是土地糾紛仲裁機構解決,三是通過訴訟解決。但是根據筆者的調查,我鄉近5年來發生的土地糾紛採取訴訟解決的不到4件,而且解決的效果並不理想。其他的一部分是由村級協調解決,大多數是在鄉政府的直接干預下協調解決,還有少部分極為復雜的糾紛是由於村民的越級上訪,在上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干預和支持下解決的。綜合分析這些糾紛解決的過程,解決問題的重頭在於農村基層,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切合農村實際、綜合運用多種手段,解決問題的治本之策在於規范管理。因此筆者認為,對於農村的土地糾紛案件,應當採取因地制宜、標本兼治、多管齊下的方法來解決。

1、解決農村土地糾紛的一個最好辦法是因地制宜。
在農村,無論是村民之間還是村民與村集體之間發生的土地糾紛,大部分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尤其是村民之間的土地糾紛,多是為了地鄰之間某家多種了一壟半壟、某家地邊過了一點界、甚至於某家拔草時往自家地里扔了一把草。對於類似這種氣死公安、難死法院的糾紛,一板一眼地管,根本沒法管。如果不管,為了爭一口氣,村民之間的糾紛又往往會升級為與土地相關的案件甚至刑事案件。這樣的案件看起來簡單,但如果只是就事論事地解決卻不簡單。解決這樣的糾紛的根本原則是因地制宜、切合農村實際。如果完全死搬硬套政策與法律,解決起來就會很復雜。只有了解糾紛的內在原因和當事人糾紛以外的原因,調動村級因素尤其是地緣和人緣因素,以合情合理、大致均衡、顧及雙方面子為目標才容易化復雜為簡單,解決糾紛,平息矛盾。
2、解決農村土地糾紛的原則應當是多管齊下。
完善的糾紛解決機制是農村土地糾紛解決的有效途徑和手段。根據本地這些年土地糾紛解決的統計資料來看,復雜的農村土地糾紛能夠較好地解決多是由鄉村兩級以及上級土地管理、司法等有關部門相互配合的結果。解決農村土地糾紛的大量工作在農村基層,基層的調解組織和調解工作是解決土地糾紛的基礎,且往往能收到明顯的效果,但由於土地糾紛源於多個層面,只靠基層的調解工作遠遠不夠,應當盡快完善農村土地糾紛解決機制,實現農村土地糾紛多管齊下、綜合解決。
一是司法機關和鄉鎮政府要加強對農村基層調解組織的業務指導,強化基層調解,充分發揮基層調解組織在調解農村土地糾紛中的作用。
二是建立和完善縣級土地仲裁工作機構,充分發揮土地仲裁機構的作用。
三是加強司法部門在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的審理中的監督,體現司法公正,嚴厲打擊土地糾紛中的不法行為,保障村民和村集體等利益主體的合法權益。
四是強化農村法制宣傳工作,提高農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自覺守法、護法,使其自覺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從而有效防止各種土地矛盾糾紛的發生。
3、解決農村土地糾紛的根本應當是標本兼治,治本為主。
經過對本地土地糾紛發生的原因調查,筆者發現大量的涉及村民與集體之間的土地糾紛和村民之間的宅基地糾紛,存在著諸多的歷史原因和客觀原因。由於存在問題的時間較長,事件相關證據難以查找,甚至有的事件當事人已經不在了,這些原因往往導致一些土地糾紛處於難以理清事實、難以核對證據、難以依法解決的三難境地。因此,對於大量的農村土地糾紛的根本解決應當是標本兼治,治本為主。
一是規范農村土地承包行為,尤其村幹部的行為,對涉及村民利益的各業承包加大監督力度,重點審查在承包中需要訂立的相關協議,監督相應的發包程序,加強協議履行的效果反饋,以此減少因協議不完善和操作不規范帶來的土地糾紛,這是減少農村土地糾紛成因最有效的治本之法。
二是規范村級檔案工作管理。村級檔案是當前一個薄弱的環節,直接制約和影響著農村土地糾紛的解決。許多村的各種協議和合同保管是誰主管誰負責保管,或者由村會計、出納保管,重要的文件由村主要幹部保管,不僅沒有完善的保管制度和工具,連交接手續也沒有相關的規定。由於村幹部的變化帶來的村級檔案丟失,進而出現的土地糾紛事出有因、查無實據的情況比比皆是。因此加強村級檔案管理,形成完整的村級檔案保管、交接制度是解決村級土地糾紛的有效保障。
三是定期開展村級土地糾紛隱患排查處理,對發生時間較長、村級相關記錄不完整、涉及村民比較多、存在歷史爭議的土地問題及時補充有關手續,澄清有關事實,搜集相應證據,做好相關記錄,力爭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消除問題發生的內在因素。

⑶ 土地糾紛解決的方法有哪些,應該怎麼做

⑷ 面對農村土地糾紛,有哪些合理合法的解決途徑

壽寧新聞網訊鍾國平近日,在壽寧縣鰲陽鎮大同社區大會議室里,隨著社區調解主任把調解委員會的印章逐一加蓋在一式七份調解協議書上,這起因土地權屬糾紛在持續近半年之後終於得到了的化解。

據了解,今年2月初,壽寧縣三峰公園征地鰲陽鎮大同社區第二小組村民陳某招、盧某通、劉某芳、范某榮、富某輝、范某春等六戶農地測量後公示期間,該組村民葉某瑞向社區提出異議,其表示以上六戶已丈量所涉及的農地中有屬於其家自留地的部分,要求歸還,同時要求社區暫停補償款的發放。社區在了解這個情況後,當即暫停了土地補償款的發放,不日就召集所在第二小組六戶村民及葉某瑞進行了解協調。

「1976年第一次承包自留地,我父親是第二生產隊隊長,我們家以7口人參與分地,1978年5月我從部隊復員回家,就在家裡種地,所以我對我們家自留地的地界面記得很清楚,1980年後期因為參加衛生系統工作,對田地慢慢失去了監管,被他人種植,最後被人瓜分。」葉某瑞陳述道。

「生產隊農地都是八十年代初分到戶的,不能說七幾年誰種過,農地就是誰的,當時分地按土地肥沃狀況去分,肥沃的農地會少分,貧瘠的地會多分點,還有的農地是其他地方不夠拿這里的農地去補。」劉某芳、范某榮、富某輝、范某春等其他六戶也提出了異議。

雙方你一言我一語誰也不讓誰,但因年代久遠,雙方都無法提供有效的書面證據來佐證,調解一時陷入了僵局。社區兩委與當事人進行交談,做思想工作。隨後,當事人范某榮提議大家都是一個生產隊,為了不傷和氣,六戶每戶退800元,其多出200元,湊足5000給葉某瑞,其他幾戶表示同意,葉某瑞也表示同意。可是第二天,葉某瑞表示反悔,認為其所涉及地塊應該有600平方米左右,征地款不可能那麼少,不同意之前的調解結果,不同意簽協議書。

而後幾個月,大同社區調解未能達到雙方要求,且征地補償款的暫停發放,爭議雙方揚言要去鎮政府、縣政府集體上訪。大同社區認為案情復雜,上報鰲陽鎮政府,請求出面協調。鰲陽鎮政府接到請求後,聯合鰲陽司法所、鰲陽鎮人民調解委員會及其他相關成員單位進行調解。鰲陽司法所對雙方及可能了解情況的其他生產隊隊員都做了調查筆錄。同時,向林業、國土部門了解當時的一些分地情況並組織人員前往實地查看。

在此基礎上,秉承當事人自願以及互諒互讓、公平合理和公正的原則,8月2日晚由大同社區主持召集,鰲陽司法所、鰲陽鎮包村領導、三峰公園征地組、國土所、社區兩委、包括爭議雙方在內的全部第二生產隊成員代表及部分村民代表40餘人在社區大會議室進行聯合協商調解,同時利用司法所的視頻記錄儀對全程進行錄音錄像。調解人員首先聽取了糾紛雙方的意見及其餘生產隊成員代表,村民代表的意見,隨後,對雙方當事人逐個進行談話的方式,做思想工作。調解會議持續了三個多小時,在調解人員,有理有據,情理相結合的調解下,雙方最終達成調解協議,即由所涉及地塊第二生產隊成員按比例讓出部分地塊共計300平方米給葉某瑞。

近年來,在壽寧縣經濟快速發展、人口流動頻繁的背景下,鰲陽司法所作為在縣城內的司法所,以往單一調解已經無法滿足面廣量大的社會矛盾糾紛,聯合調解作為司法機關與政府有關部門及調解組織共同參與調解、處理民間糾紛的形式,迅速、有效的化解了基層矛盾糾紛,防止矛盾的進一步激化。

⑸ 農村糾紛的非訴訟解決方式有哪些

非訴訟解決方式:雙方協商和解,調解解決(人民調解、行政調解),申請仲裁解決等三種版主要方式權。

法條鏈接:〈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五十一條

1、因土地承包經營發生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解決,也可以請求村民委員會、鄉(鎮)人民政府等調解解決。

2、當事人不願協商、調解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向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⑹ 農村宅基地糾紛的解決途徑有哪些

農村宅基地糾紛的解決方式有協商、調解、仲裁、訴訟。因農村宅基地發生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解決,當事人不願協商、調解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當事人對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理決定後30日內,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法律依據】
《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條
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現狀。

⑺ 農村宅基地糾紛解決途徑是什麼

農村宅基地糾紛有復議或訴訟兩種解決方式。如果是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發生的爭議案件,當事人可以向鄉級人民政府處理;如果是單位與單位之間發生的爭議案件,當事人可以向爭議土地的縣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調查處理。
【法律依據】
《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條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現狀。

⑻ 農村道路糾紛如何解決

要看他們在什麼道路上攔車。如果是在村級道路上攔車不違法。鄉級道路建設情況比較復雜,要具體看情況的。縣(市)級或以上的道路,攔車不讓走違法。

閱讀全文

與解決農村糾紛的方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