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合同糾紛,雙方多次協商不成。
你可到承租方即被告住所地法院提起訴訟,不過在沒有法定也沒有約定的情況下,你單方無法解除合同的,對方有權要求你繼續履行合同的。
B. 經協議雙方協商一致可以解除或終止合同嗎
當然可以,只要簽署合同雙方自願,合同可以基於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解除。
C. 雙方協商解除合同但未就損害賠償進行約定可否另行主張
您好,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當前形勢下審理民商事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
為減輕當事人訴累,妥當解決違約金糾紛,違約方以合同不成立、合同未生效、合同無效或者不構成違約進行免責抗辯而未提出違約金調整請求的,人民法院可以就當事人是否需要主張違約金過高問題進行釋明。人民法院要正確確定舉證責任,違約方對於違約金約定過高的主張承擔舉證責任,非違約方主張違約金約定合理的,亦應提供相應的證據。合同解除後,當事人主張違約金條款繼續有效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合同法第九十八條的規定進行處理。
《合同法》第九十八條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不影響合同中結算和清理條款的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長宋曉明也曾在文章中提出,合同的解除不影響主張違約責任。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D. 終止合同 能打官司嗎
第一,這要看看雙方的合同和終止合同的協議。
第二,如果嚴重隱患在雙方協議的時候確實是無法發現的,合同和終止合同的協議又沒有特別的約定,消費者有權要求賠償損失,當然可以上法院起訴。
E. 雙方在微信中協商終止合同,雙方均同意,合同算解除了么聊天記錄能
雙方均同意,
F. 合同終止後,哪些條款仍然有效
合同終止的條款有: 1、合同到期後的自然終止; 2、合同中有顯失公平的條款; 3、中存在欺詐行為,並對當事人造成直接利益損害; 4、合同當事人一方無法履行合同義務,且經雙方協商後解除合同;協商不能達到雙方目的的,通過法院進行判決,根據實際情況法院判決合同終止合同的; 5、合同一方自然人死亡,且財產繼承者不願繼續履行合同的;6、其他不可抗因素導致合同內容無法實行的。當涉及這幾項規定時的終止條款是有效的。
G. 雙方簽合同未盡事宜,雙方協商解決,但之後出現糾紛如何解決
你好,對於你提出的這個問題,現在回復如下:
《中華人民合同法》對於當事人就合同內容約定不明確時的規定如下:第六十一條合同生效後,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
所以,雙方簽合同的未盡事宜,既然你們已經有了後續協商,那麼這個後續的協議也是合同的一個組成部分,所以當後續協議出現糾紛時也就是出現了合同糾紛,可以參照合同糾紛的解決方式解決。當事人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和解、調解、仲裁、訴訟。
1.和解。和解是由爭議各方根據合同約定的違約責任和各方實際情況,自行協商而不需通過司法程序解決糾紛的方式。和解是糾紛常見的解決方式。但由於和解協議缺乏的法律約束力,有些人可能會出爾反爾,使和解結果成為一紙空文,延誤了糾紛的有效解決。
2.調解。調解是由爭議各方選擇信任的第三方居中,就合同爭議進行調解處理。調解通常是以各方互諒互讓為原則進行。此方法解決糾紛的可能性較和解大一些,但由於調解協議與和解協議一樣不具有強制性效力,也使得糾紛的解決難盡人意。
3.仲裁。如果合同中有仲裁條款或者糾紛發生以後你們達成了仲裁協議,則可以將爭議提交法定的仲裁機構,由仲裁機構依據仲裁規則居間進行居中調解,依法做出裁定的方式。當事人不願和解、調解或者和解、調解不成的,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並可根據生效的仲裁協議申請強制執行。
4.訴訟。訴訟是解決合同爭議的最後方式。是指人民法院根據爭議雙方的請求、事實和法律,依法做出裁判,藉此解決爭議的方式。當事人沒有訂立仲裁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無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你上解答僅供參考。
H. 關於公司主動不續簽,雙方協商合同終止後的賠償問題
首先關於績效和激勵獎金,可以視不同情況爭取:
1、績效考核,是對於過去已經發生了的工作行為的總結和考核並表彰,你有權利獲得這一部分獎金,如果公司不給,可以申請勞動仲裁,但你需要提供一些證據,如公司的績效考核制度、2010年的績效考核結果等(理論上說,你應該得到績效獎金的,不過公司可以通過修改考核數據把你的績效分降低,讓你的績效獎金為0);
2、而激勵的部分,則是為了鼓勵員工未來能夠更加努力的工作,這一部分你是無法爭取的。
簡單點說,績效是過去的,你已經付出了,應該按照考核結果獲取;激勵則是未來的,你沒有付出勞動,不應該得到。
但是,勞動合同期滿後,若公司主動不續簽,你是可以爭取另外一部分權利的,即勞動合同終止的經濟補償,法律依據如下:
1、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終止:(一)勞動合同期滿的;...」,勞動合同期滿不續簽是勞動合同終止的一種情形;
2、按照第四十六條第五款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法律規定的除外情形沒有發生,是公司不跟你續簽,並非公司保持了原來待遇而你不續簽,從這里看,經濟補償的法律依據有了;
3、而補償標准則依據第四十七條的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即是說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不足一年但超過半年的,也支付一個月,不足半年的就支付半個月工資作為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注意經濟補償所講的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希望以上分析能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