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侵權人應該承擔什麼責任
您好,侵權責任是任何人都對他人承擔這樣一種義務,即不因為自己的錯誤(過錯)行為而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權益,否則即能構成侵權行為,要對受害方承擔責任。
一、侵權責任的法律特徵
侵權責任的法律特徵表現在:
1、侵權責任是民事主體因違反法律規定的義務而應承擔的法律後果
民事義務有法定義務和約定義務,法定義務是通過法律的強制性規范、禁止性規范設定的義務。這種義務對於每個自然人、法人具有普遍的適用性,違反此種義務,即構成侵權行為責任。而約定義務則是特定當事人之間設定的某種義務,違反約定義務,構成違約責任。
2、侵權責任以侵權行為為前提要件
侵權責任產生的基礎是侵權行為,沒有侵權行為則不存在承擔侵權責任的問題。侵權責任正是行為人實施侵權行為應承擔的法律後果。
3、侵權責任的形式具有多樣性
侵權責任的行為人或責任人除了要承擔賠償損失、返還財產等財產責任外,在很多情況下,還可能同時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非財產形式的責任。
二、侵權損害侵權人要承擔的責任
人身損害
賠償義務人應當賠償因就醫治療支付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具體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費、必要的營養費7項。
因傷致殘
賠償義務人應當賠償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費用及因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康復費、護理費、後續治療費6項。
死亡
賠償義務人除應根據搶救治療情況支出的第1項所列費用外,還應賠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誤工損失等費用。
計算方法
在人身損害賠償費用的計算上,我國制定的總原則是:具體損失採取「差額賠償」,抽象損失採取「定型化賠償」。「具體損失」就是:受害人實際支出的費用或實際減少的收入等可以交換價值計算的損失,如醫療費、誤工費、交通費、營養費等;而「抽象損失」則是:因勞動能力喪失或受害人死亡等因素只能抽象評價的未來收入損失。如:對殘疾者生活補助費和死亡補償費採取定型化賠償,設定固有的標准和期限。
此外,對賠償金的支付採取一次性賠償和定期賠償兩種形式。一般以一次性賠償為原則,定期賠償為補充。其中,賠償義務人請求以定期賠償方式給付殘疾賠償金、被扶養人生活費、殘疾輔助器具費的,應提供相應的擔保。如果超過原確定的護理期限、輔助器具費給付年限或殘疾賠償金給付年限權利人仍沒好,其可以申請法院根據情況判令賠償義務人繼續給付相關費用5~10年。
2. 律師您好,有個問題需要向您咨詢。請問在專利侵權糾紛中,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可以確定的,是
問:律師您好,有個問題需要向您咨詢。請問在專利侵權糾紛回中,權利人因答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可以確定的,是否以此確定賠償數額?
答:君同法律在線咨詢為您解答
依專利法第六十三條第二款的規定,銷售或使用者只有符合「不知道」且「來源合法」時,才可以免除賠償責任,但仍然構成侵權,應承擔停止侵害和消除影響的責任。也就是對善意的銷售或使用者來說,停止侵害和消除影響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賠償則適用過錯責任原則。但這種混合原則的使用范圍不能延及製造或進口專利產品的行為。
過錯不是專利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在確定行為人的侵權責任時,對停止侵權責任適用無過錯責任,而賠償損失責任則按不同的場合分別適用過錯責任和無過錯責任。對同一專利侵權行為可以適用不同的歸責原則來確定不同的民事責任,應當說與傳統理論對侵權行為歸責原則的認識更為合理。
3. 著作權侵權著作權人實際損失怎麼計算
著作權法確定了賠償的原則,明確了賠償的范圍。
《著作權法》第四十九條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侵權人應當按照權利人的實際損失給予賠償;實際損失難以計算的,可以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給予賠償。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不能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
根據著作權法的規定,我國著作權侵權賠償有三種計算方法:
1、以被侵權人的實際損失為依據;
2、以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為依據;
3、法定賠償。
4. 根據《侵權責任法》規定,侵權人賠償被侵權人損失的順序依次是( )
A自己看一下具體法條吧 ,第二十條
5. 如何計算侵權損失
我國《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條規定,有下列侵犯商業秘密行為之一,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特別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一)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三)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的。
明知或者應知前款所列行為,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的,以侵犯商業秘密論。本條所稱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並經權利人採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本條所稱權利人,是指商業秘密的所有人和經商業秘密所有人許可的商業秘密使用人。
根據《刑法》第二百二十條規定,單位犯侵犯商業秘密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節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1、以商業秘密權利人因侵權行為遭受的經濟損失為損失額。該損失既包括現實利益,也包括可得利益,即可預期的合理收益。
主要考慮以下因素:商業秘密研製開發的成本、商業秘密的成熟程度、商業秘密的利用周期長短及其是否可以重復利用、商業秘密的使用和轉讓、市場的供求狀況等。
2、被侵害的經營者的損失難以計算的,可以根據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潤計算經營者的損失。
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潤主要包括:侵權人利用該商業秘密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所獲得的直接經濟收益;利用商業秘密作為無形資本與其他企業簽訂有關合同,履行合同的受益;侵權人把商業秘密轉讓或許可他人使用獲得的轉讓費和許可使用費等。
6. 軟體著作權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失該如何計算
軟體著作權侵權行為是指:違反著作權法的規定而侵犯權利人依照著作權法所享有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的行為。著作權被侵權了,受害者可以要求賠償損失的。那麼軟體著作權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失該如何計算?軟體著作權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失該如何計算?一、以權利人實際遭受的損失作為確定賠償數額的方法1、被告侵權使原告利潤減少的數額;2、被告以報刊、圖書出版或類似方式侵權的可參考國家有關稿酬的規定;3、原告合理的許可使用費;4、原告復製品銷售減少的數量乘以該復製品每件利潤之積;5、被告侵權復製品數量乘以原告每件復製品利潤之積;6、因被告侵權導致原告許可使用合同不能履行或難以正常履行產生的預期利潤損失;7、因被告侵權導致原告作品價值下降產生的損失等。二、以侵權人因侵權行為實際獲得的違法所得作為確定賠償數額的方法侵權人的違法所得包括:產品銷售利潤、營業利潤和凈利潤三種情況。知識產權標的本身的無形性就決定了權利人損失在多數場合是無法計算的,所以在很多案件中權利人的損失是無法確定的。因此知識產權法在堅持以權利人損失作為確定賠償數額的方法的同時規定可以侵權人的違法所得作為確定賠償數額的方法。但這要在實際損失難以計算的情況下才可以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給予賠償。法定賠償:法院在適用法定賠償方法確定數額時,還應當考慮:1、通常情況下原告可能的損失或者被告可能的獲利;2、作品的類型、合理許可使用費、作品的知名度和市場價值、權利人的知名度、作品的獨創性程度等;3、侵權人的主觀過錯、侵權方式、時間、范圍、後果等。三、著作權被侵權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嗎?在著作權侵權案件中的當事人經常提出索賠精神損失的訴訟請求。依據侵權法理論:只有自然人的人身權利遭受侵害時才會賠付精神損失,而在著作權案件中也一樣只有著作人身權(包括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受到嚴重損失且在停止侵權、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仍不足以撫慰權利人所受精神損害時才會判賠精神撫慰金。如侵權行為僅僅只是侵犯了著作財產權,那麼權利人是無權提出精神損害賠償。法人或其他組織以著作人身權或表演者人身權受到侵害為由起訴要求精神損害賠償的法院不予受理。關於軟體著作權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失該如何計算?這一問題我們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果有更多關於版權的問題,大家可以繼續關注八戒知識產權,或電話聯系我們。
7. 商標侵權案權利人損失怎麼算
商標侵權損失如何確定
商標侵權除給企業造成經濟損失,還會對企業的名譽、客戶群體等產生潛在的影響。一旦發生商標侵權,這些損失又該如何計算?
《商標法》第六十三條規定:「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參照該商標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對惡意侵犯商標專用權,情節嚴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確定數額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確定賠償數額。賠償數額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在權利人已經盡力舉證,而與侵權行為相關的賬簿、資料主要由侵權人掌握的情況下,法院為確定賠償數額,可以責令侵權人提供與侵權行為相關的賬簿、資料。侵權人不提供或者提供虛假的賬簿、資料的,法院可以參考權利人的主張和提供的證據判定賠償數額。
根據《商標法》的規定,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注冊商標許可使用費難以確定的,由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300萬元以下的賠償。
為最大程度實現自身利益,權利人還可以要求侵權人賠償自己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如權利人或委託代理人對侵權行為調查、取證的合理費用、律師代理費等費用。
8. 侵權之債中當事人自行擴大的損失由誰承擔有沒有法律依據
這個由當事人自己承擔!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二十七條 損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為人不承擔責任。
9. 侵權,但未造成他人任何經濟損失,需要賠償嗎
經濟損失的賠償范圍
應當是二部分直接損失以及間接損失。
直接損失指內現有容財產的減少,間接損失指可得利益的減少。
司法實踐中,間接損失不太好認定,一般只對作為物質損害的直接後果而出現的間接損失才予以賠償。實際上,法院對間接損失一般不支持。
總之,行為人的主觀過錯針對的是一般侵權責任的構成,在特殊侵權責任的構成中是不以有行為人的主觀過錯為要件,如我國《侵權責任法》第七條規定:「違反管理規定,未對動物採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這就體現了無過錯責任原則。
但是適用無過錯規則原則並不是不用考慮當事人的主觀過錯問題。根據《侵權責任法》第七十八條規定:「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此時證明被侵權人故意或重大過失,就要充分考慮被侵權人的主觀過錯。所以法律關於侵權責任的特殊規定我們仍然要考慮過錯問題,只有充分考慮過錯問題才能使我們更好的理解侵權責任的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