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上訪只是解決社會糾紛的渠道之一

上訪只是解決社會糾紛的渠道之一

發布時間:2021-12-21 06:49:48

Ⅰ 信訪穩控工作四個一是什麼

一是思想統一認識到位。

抓好信訪工作,是當前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區委加強信訪維穩工作部署的具體行動,是新常態下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保障。該鎮根據區委信訪維穩工作會議精神,立即召開全鎮信訪專題會議,認真貫徹落實區委關於當前信訪工作的一系列決策部署,統一思想,充分認識信訪維穩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研究部署全鎮信訪維穩工作,做到思想到位、組織到位、工作到位。

並明確提出要切實增強工作的前瞻性、預見性,高度重視集體越級上訪、非訪和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和《信訪條例》等方面的問題,努力實現解決一批信訪突出問題、遏制集體越級上訪、非訪和依法處置違法上訪的工作目標。


二是集中排查化解到位。

針對各村可能引發集體上訪特別是越級上訪的信訪隱患,在結合教育實踐活動矛盾糾紛和積案化解專項行動前一階段集中排查的基礎上,組織各村再次開展矛盾糾紛和隱患集中排查調處工作,對與群眾密切相關和反映強烈的問題進行重點排查。做到每天排查一次,不漏一事、不漏一人。

同時鎮便民服務大廳周一到周日都有一名值班領導開門接訪,對排查出的各類信訪隱患,尤其對有可能引發群體性上訪,或有聚會鬧事苗頭的糾紛和隱患,嚴格落實14項重大矛盾糾紛及重點信訪人員調處穩控領導包案制,做到有責任領導、有專人處理、有解決時限、有包保措施,全力予以化解。如有突發事件發生,做到四個及時(即及時發現、及時上報、及時到位、及時調處),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


三是嚴格包保穩控到位。

對摸排出的包案案件,實行鎮村社三級聯動責任制,責任單位主要負責人每天必須向包案領導匯報穩控信息。對重點穩控人員組織人員實行「三班倒」監控,做到信訪人動態時刻在掌握之中。

對可能發生越級上訪的人員,加大思想教育和法制宣傳教育力度,切實把群眾的訴求解決好、把群眾的利益維護好、把群眾的情緒疏導好、把群眾的意願反映好,堅持一手抓解決問題,一手抓教育疏導,引導他們通過正當程序和途徑,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達利益訴求。

四是信息渠道暢通到位。

該鎮加強信訪值班,鎮領導班子成員帶頭值班,所有值班人員、各村黨支部主要負責同志和重點人員包案領導及成員必需24小時在崗在位,手機要二十四小時開機,外出必須向鎮黨委主要領導請假,確保信訪信息暢通,實行「零報告」制度。

每天下午16時前,矛盾糾紛及重點信訪人員調處穩控報表由各村支部書記和包案領導簽名後報至鎮司法所,並及時做好記錄,建立工作台賬做到有案情材料、有包案領導、有排查報告、有答復意見、有穩控措施等「六有」要求。

Ⅱ 經濟糾紛被判輸後能上訪嗎

你好,經濟糾紛你背叛書之後你當然可以繼續申訴啊,當然你要找足夠多的證據才可以哦。

Ⅲ 信訪有用嗎

其實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在現實生活中,許多群眾將自己的情況進行上訪,然而得到的答復卻是「對於你們所反映的情況我們也沒辦法解決」。這是由於信訪局、信訪其本身僅僅只是一個接待機構,它的作用往往只體現在對事項的協調督查,所以對信訪事項沒有權利處理。這其實也反映出信訪辦所存在的問題。換而言之,就可以明確的看出信訪部門根本沒有權利來解決這些實際的問題。其實大多數地方政府部門是敷衍了事的,對群眾的上訪根本就不予解決,還有不少地方政府對上訪的群眾採取打擊和限制的措施,群眾根本就沒辦法上訪。其實在實踐中可能有一小部分當事人通過艱難險阻,最後用上訪解決了自己的問題,進而實現了自己的想要的訴求,還有少數群眾的上訪因為引起了特別強烈的社會影響,涉及到嚴重的社會秩序問題,上級政府部門不得不在輿論的壓力之下解決這些事情。但是,但是這些上訪群眾畢竟是極少的一部分,大多數情況則是上訪群眾為此付出了很多的時間以及精力,但到最後卻沒有什麼結果,甚至有的群眾因此錯過了復議和訴訟時效,進而失去了維權的機會,每次遇到這樣的人打電話來問我,我真的感到特別遺憾,但是遇到這種情況,即使我想幫忙,也是沒有辦法可言。

Ⅳ 信訪工作存在的問題

在當今社會,說起「信訪」,大家難免有一種慣性思維,認為「信訪」就是「上訪扯皮」,給政府「添亂」,給部門「找茬」。部分公職人員對信訪工作存在排斥心理,對群眾訴求不作為或慢作為甚至推諉,這種思想和行為極不負責。信訪幹部務必牢固樹立正確的信訪工作理念,在工作中擁有一顆愛心、保持一份耐心、堅持一種恆心。其一,人不傷心不落淚,人無難處不上訪,老百姓上訪,大多是遇到了不公、不平、不明之事,要想讓這些憋著一肚子委屈、不滿、甚至怨恨的來訪者滿意而去,信訪幹部必須帶著感情和愛心接待他們,像對待自己的親人、朋友一樣同情他們的遭遇,理解他們的難處,以心交心

Ⅳ 如何破解社會和諧穩定,信訪矛盾問題獻計獻策

一、著力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信訪問題發生
(一)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將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預防和化解矛盾糾紛的基礎性工作,更加註重落實好各項民生政策,優先保障民生支出。針對土地徵用、房屋拆遷、勞動和社會保障等方面的突出問題,加強頂層設計,完善相關政策,全力推動落實。
(二)提高科學民主決策水平。完善決策機制和程序,增強決策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建立健全人民建議徵集制度,鼓勵和引導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工作獻計獻策。對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決策事項,要通過舉行座談會、聽證會、論證會等形式廣泛聽取意見,充分考慮大多數人的利益。健全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把社會穩定風險評估作為重大決策出台的前置程序和剛性門檻,對決策可能引發的各種風險進行科學預測、綜合研判,確定風險等級並制定相應的化解處置預案。在評估中要充分聽取信訪、維穩、綜治等部門的意見。健全決策糾錯改正機制,實時跟蹤決策實施情況,及時了解利益相關方和社會公眾對決策實施的意見和建議,全面評估決策執行效果,適時決定是否對決策予以調整或者停止執行。落實決策責任追究制度,對違反決策規定、出現重大決策失誤而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惡劣影響的,按照誰決策、誰負責的原則,嚴肅追究決策者的黨紀政紀責任,觸犯法律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三)堅持依法辦事。各級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要嚴格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強化各級幹部帶頭學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識,提高依法辦事能力。依法保障人民群眾參與社會治理和公共事務,堅決糾正限制和干涉群眾正常信訪活動的錯誤做法。注重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糾紛,防止以鬧求解決、以訪謀私利、無理纏訪鬧訪等現象發生。嚴格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對於不作為、亂作為的,依法追究責任。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確保司法公平公正。建立健全冤假錯案責任追究制度,實行法官、檢察官、人民警察對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嚴肅查處刑訊逼供、暴力取證、隱匿偽造證據等違法行為,不斷提高司法公信力。
(四)改進工作作風。發揚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作風,深入基層調查研究,解決突出問題。總結推廣幹部進村入戶、送政策送溫暖送服務、記民情日記、建民情檔案等做法,堅持與群眾共同分析研究解決實際問題。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做到聯系群眾而不脫離群眾、服務群眾而不損害群眾、解決問題而不引發問題,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
二、進一步暢通和規范群眾訴求表達渠道
(五)健全公開透明的訴求表達和辦理方式。完善民生熱線、視頻接訪、綠色郵政、信訪代理等做法,更加重視群眾來信尤其是初次來信辦理,引導群眾更多以書信、電話、傳真、視頻、電子郵件等形式表達訴求,樹立通過上述形式也能有效解決問題的導向。實行網上受理信訪制度,大力推行陽光信訪,全面推進信訪信息化建設,建立網下辦理、網上流轉的群眾信訪事項辦理程序,實現辦理過程和結果可查詢、可跟蹤、可督辦、可評價,增強透明度和公正性;逐步推行信訪事項辦理群眾滿意度評價,把辦理工作置於群眾監督之下,提高信訪公信力。
(六)突出領導幹部接訪下訪重點。把領導幹部接訪下訪作為黨員幹部直接聯系群眾的一項重要制度,與下基層調查研究、深入聯系點、扶貧幫困等結合起來,提高工作實效性。省級領導幹部每半年至少1天、市廳級領導幹部每季度至少1天、縣(市、區、旗)領導幹部每月至少1天、鄉鎮(街道)領導幹部每周至少1天到信訪接待場所,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接待群眾來訪,省、市及其工作部門領導幹部一般不接待越級上訪。在堅持定點接訪的同時,更多採取重點約訪、專題接訪、帶案下訪、下基層接訪、領導包案等方式,把行政資源集中用於解決重大疑難復雜問題、檢驗施政得失、完善政策措施、加強督查問效上。
(七)完善聯合接訪運行方式。按照一站式接待、一條龍辦理、一攬子解決的要求,在市、縣兩級全部實行聯合接訪,減少群眾信訪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加強對進駐聯合接訪場所責任部門的動態管理,做到信訪問題突出的責任部門及時進駐,信訪問題明顯減少的責任部門有序退出;推行律師參與接訪、心理咨詢疏導和專業社會工作服務等第三方介入的方法,促進問題解決。
(八)引導群眾依法逐級反映訴求。深入學習宣傳貫徹《信訪條例》,加快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建設。嚴格落實《信訪條例》關於「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依法、及時、就地解決問題與疏導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健全依法及時就地解決群眾合理訴求機制,進一步強化屬地責任,積極引導群眾以理性合法方式逐級表達訴求,不支持、不受理越級上訪。中央和國家機關來訪接待部門對應到而未到省級職能部門反映訴求的,或者省級職能部門正在處理且未超出法定處理期限的,或者信訪事項已經依法終結的,不予受理。各地可結合實際制定具體實施辦法。依法維護信訪秩序,對信訪活動中的違法犯罪行為,由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九)充分發揮法定訴求表達渠道作用。按照涉法涉訴信訪工作機制改革的總體要求,嚴格實行訴訟與信訪分離,把涉法涉訴信訪納入法治軌道解決,建立涉法涉訴信訪依法終結制度。各級政府信訪部門對涉法涉訴事項不予受理,引導信訪人依照規定程序向有關政法機關提出,或者及時轉同級政法機關依法辦理。完善法院、檢察院、公安、司法行政機關信訪事項受理辦理制度,落實便民利民措施,為群眾提供便捷高效熱情服務。完善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定訴求表達方式,使合理合法訴求通過法律程序得到解決。加強司法能力建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司法需求,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三、健全解決信訪突出問題工作機制
(十)完善信訪聯席會議制度。強化各級信訪聯席會議綜合協調、組織推動、督導落實等職能作用,形成整合資源、解決信訪突出問題的工作合力。根據實際需要,及時調整成員單位組成和專項工作小組設置,進一步明確各自職責任務,建立健全相關工作制度,特別注重從政策層面研究解決帶有傾向性、普遍性和合理性的突出問題。
(十一)健全解決特殊疑難信訪問題工作機制。綜合運用法律、政策、經濟、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協商、調解、疏導等辦法,認真解決特殊疑難信訪問題,做到訴求合理的解決問題到位,訴求無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難的幫扶救助到位,行為違法的依法處理。建立信訪聽證制度,對疑難復雜信訪問題進行公開聽證,促進息訴息訪;規范信訪事項復查復核工作,對已審核認定辦結的信訪事項不再受理;健全信訪事項協商會辦等制度,明確相關責任,加大化解「三跨三分離」信訪事項力度。
(十二)健全統籌督查督辦信訪事項工作機制。建立健全黨委和政府統一領導、信訪聯席會議組織實施、相關職能部門共同參與的督查督辦工作機制,進一步加大解決和化解信訪突出問題的力度。對久拖不決、涉及面廣、群眾反映強烈、社會關注度高的重大疑難信訪突出問題,列入黨委和政府督查機構督查范圍;採取有針對性的方法,加強對重點地區、重點領域、重點問題的跟蹤督查和問效。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支持信訪部門開展督查,重視信訪部門提出的改進工作、完善政策、給予處分等建議。
(十三)健全科學合理的信訪工作考核評價體系。改進和完善考核方式,綜合考慮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人口數量、地域特點、信訪總量、訴求構成、解決問題的質量和效率等因素,合理設置考核項目和指標,不簡單以信訪數量多少為標准進行考評,推動各地區把工作重點放在預防和解決問題上。堅持量化考核和綜合評議、上級評議和群眾評議、平時考核和階段性考核相結合,提高考核的科學性、客觀性和可信度。
(十四)健全經常性教育疏導機制。認真研究把握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特點和規律,教育和引導群眾正確認識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正確處理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確立與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相適應的心理預期,自覺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通過建立政務微博、民生微信、民情QQ群等方式,搭建聯系群眾、體察民情、回應民意的新平台,提高互聯網時代做好群眾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四、全面夯實基層基礎
(十五)健全基層組織網路。進一步強化基層基礎工作,把更多人力物力財力投向基層,把問題解決在基層,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創新黨組織設置,推動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提升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基層民主管理機制,落實黨務公開、政務公開、廠務公開、村務公開制度,充分調動群眾民主參與、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積極性。進一步加強鄉鎮(街道)、村(社區)、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黨組織建設,建立健全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的基層綜合服務管理平台。
(十六)組織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完善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聯系群眾制度,組織老幹部、老黨員、老模範、老教師、老軍人等參與解決和化解信訪突出問題相關工作。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優勢,做好組織引導服務群眾和維護群眾權益工作。制定扶持引導政策,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提供辦公場所等形式,發揮好社會組織的積極作用。建立健全群眾參與機制和激勵機制,把群眾工作觸角延伸到家家戶戶;引導村(社區)制定符合國家法律的村規民約,運用道德、習俗、倫理的力量調節關系、化解糾紛。
(十七)加大社會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力度。把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的重心從事後處理轉移到事前預防上來,做到發現得早、化解得了、控製得住、處理得好。健全矛盾糾紛預警機制,加強信息匯集分析研判;推行民情分析會、民情懇談會等做法,充分發揮村(社區)、企事業單位信息員、調解員的作用。全面推行網格化管理模式,完善信訪和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工作體系,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
五、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十八)嚴格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信訪工作作為黨的群眾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送上門來的群眾工作,把創新群眾工作方法、解決信訪突出問題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認真組織推動。落實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其他領導一崗雙責,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領導體制,為解決和化解信訪突出問題提供組織保障。加大問責力度,對損害群眾利益、造成信訪突出問題的,對群眾反映的問題推諉扯皮、不認真解決造成不良影響的,嚴肅追究責任。
(十九)強化輿論引導。各級黨委宣傳部門和新聞媒體要高度重視對創新群眾工作方法、解決信訪突出問題的正面宣傳和輿論引導,大力宣傳黨委和政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所付出的艱苦努力、取得的巨大成績,大力推廣解決群眾合理訴求、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的典型經驗和做法,發出主流聲音,樹立正確導向;選擇典型案例,向社會曝光無理纏訪鬧訪、違法聚集滋事而依法受到處理的行為。
(二十)加強信訪幹部隊伍建設。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重視和加強信訪幹部隊伍建設,根據形勢任務需要,不斷充實信訪工作力量。完善後備幹部、新提拔幹部和中青年幹部到信訪部門、信訪幹部到基層一線掛職鍛煉制度;選拔群眾工作經驗豐富的幹部到信訪部門工作,重視信訪幹部的使用,深入開展信訪幹部交流工作,增強信訪幹部隊伍活力,不斷提高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解決信訪突出問題的能力。
各地區各部門要按照中央要求,深入研究和准確把握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新特點新規律新要求,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努力提高帶著責任和感情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提高解決信訪突出問題的能力、提高從源頭上預防和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Ⅵ 在解決社會糾紛問題上,應該以法律為主還是以道德為主

道德約束的是人的內在,道德的行為標準是高於法律的,道德在解決社會糾紛的過程中可以有一定的影響,比如說私法域的公序良俗原則。但解決社會糾紛的依據應該是法律。日常社會行為只要依法而行即便存在道德風險,也不應受到法律制裁。
托馬休斯說「道德僅與人的良心、意志的內部過程有關,其使命是促使內部的和平;法律統治對他人的關系,與行為的外部過程有關,給共同生活秩序提供基礎」

康德說「與動機無關而符合法則時具有合法性,服從法則的義務理念同時也是行為的動機時才具有道德性;法律關注行為的外部,道德觀主任的內心
德國法學家耶利內克提出法是「倫理的最低限度」,而德國經濟學家休謨爾則提出法是「倫理的最大限度」。前者著眼於法的內容,後者著眼於法的效力。社會倫理規范的內容相當廣泛,其中包括了像「不得殺人」......等一些為維護社會安全必不可少而必須強制推行的規范,這便是最低限度的倫理,有必要納入法律之中,在法律制裁之下予以推行,所以,法是「倫理的最低限度」。論理中不存在有形的制裁,法律中則存在有形的制裁,倫理規范上升為法律規范時,便具備了法律制裁,這種上升為法律規范的倫理便最大限度地發揮著其有效性。在此意義上說,法是「倫理的最大限度」。

Ⅶ 任何社會都有爭議存在什麼是解決社會爭議的重要手段,是維護公共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

(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

Ⅷ 什麼樣的問題才是需要信訪部門解決的

信訪部門可以向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反映情況,提出建回議、意見答或者投訴請求,依法由有關行政機關處理的活動。

《信訪條例》第14條信訪人對下列組織、人員的職務行為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不服下列組織、人員的職務行為,可以向有關行政機關提出信訪事項:

(一)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

(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及其工作人員;

(三)提供公共服務的企業、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

(8)上訪只是解決社會糾紛的渠道之一擴展閱讀

信訪部門的職責:

一、接待和處理人民群眾給縣委、縣政府的來信和來訪,保證信訪渠道暢通;為群眾提供政策、法律咨詢服務,為群眾排憂解難。

二、承辦並反饋縣委、縣政府領導和上級機關批轉及交辦的重要信訪事項,督查領導批示件的落實情況;向鄉(鎮)和縣直部門交辦信訪案件,督促檢查重要信訪事項的處理和落實。

三、協調處理跨鄉(鎮)、跨部門的重要信訪問題;協調處理群眾到縣上訪和異常、突發信訪事件;依法及時化解疏導和處理各種信訪矛盾與糾紛,維護全縣的社會穩定。

四、調查研究,了解社情民意,及時分析提供信訪信息,為縣委、縣政府領導提供科學決策服務,發揮參謀助手作用。

參考資料:網路-信訪

Ⅸ 什麼是信訪辦

什麼是信訪辦?信訪是什麼意思?
共7個回答
金果6333
TA獲得超過86.9萬個贊
聊聊關注成為第8471位粉絲
信訪,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組織採用書信、電子郵件、傳真、電話、走訪等形式,向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依法由有關行政機關處理的活動。
(9)上訪只是解決社會糾紛的渠道之一擴展閱讀:
信訪方式:
1、辦轉信
國務院1996年《信訪條例》規定了辦理信訪的總的原則是「分級負責、歸口辦理,誰主管、誰負責」。2005年新《信訪條例》又強調「屬地管理、分級負責」。
其中分級負責、屬地或歸口辦理就產生了一個信訪機關是以辦信為主還是以轉信為主的問題。 國家信訪局局長周占順2003年指出,群眾信訪問題。
「80%以上是基層應該解決也可以解決的問題」。所以,「分級負責」意味著,除基層之外,上級信訪部門的主要工作就是向下轉信而不是辦信。
2、走訪
新《信訪條例》列舉了信訪的形式為「書信、電子郵件、傳真、電話、走訪」,並處處透出不鼓勵「走訪」,而鼓勵書信、電話、傳真、電子郵件等狹義「信訪」的信息。
特點:
1、主體的多方性,包括:被信訪人、信訪受理人、信訪人。
2、內容的復雜性,信訪內容涉及面寬,除信訪人反映的土地、腐敗、城建、勞動人事、民政、政法等問題外。
凡是生活中發生的涉及政治權力運行和政府職能行使的問題都可以信訪。由於信訪內容涉及多方利益和廣泛的社會關系,從而形成了信訪制度內容的復雜性。
3、形式的靈活性,除了傳統的書信和走訪形式以外,信訪的基本形式也在不斷增多,電子郵件、傳真、電話等都可以作為信訪的形式。
隨著互聯網技術和政府辦公網信息化建設,信訪的渠道在不斷增多,通過部門領導公布的微博、QQ等信息化手段來反映問題,可以做到信訪足不出戶。
4、運行的程序性,信訪制度運行的程序是指信訪的方式、步驟、路徑。程序性是指這些方式、步驟、路徑由有關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所規定,具有相對確定性,而不能是一種無序的狀態。
信訪案件的受理、轉辦審批、回復期限、督辦審查、答復上訪人的方式方法等均有相應的規定,各信訪部門之間的職責劃分、案件的終結也有相應的規定。
信訪講求程序性就是要以最小的運行成本換取最大的成效。

Ⅹ 信訪是什麼什麼人有權利去信訪

信訪,是指公民個人或群體以書信、電子郵件、走訪、電話、傳真、簡訊等多種參與形式與國家的政黨、政府、社團、人大、司法、政協、社區、企事業單位負責信訪工作的機構或人員接觸。

以反映情況,表達自身意見,請求解決問題,有關信訪工作機構或人員採用一定的方式進行處理的一種制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都有信訪的權利。



(10)上訪只是解決社會糾紛的渠道之一擴展閱讀:

信訪特點

在上訪者看來,最沒有「官官相護」嫌疑的是北京的中央政府。所以,上訪的最終目的往往是「千方百計進京城」。

據國家信訪局統計,2003年國家信訪局受理群眾信訪量上升14%,省級只上升0.1%,地級上升0.3%,而縣級反而下降了2.4%.另外,中央和國家機關受理群眾信訪量上升46%,省、地、縣直屬部門增幅較少,有的還是負增長。

這也造成了一個以北京為圓心的上訪高發地域。北京周圍的幾個省份無一例外成為上訪大省。山東某地的法官告訴我,他們當地有幾個村莊由於離鐵路比較近,民眾去北京很方便,被稱為「國務院直屬村」,一有什麼事,村民便乘坐火車到北京上訪,讓當地政府頭疼不已。

閱讀全文

與上訪只是解決社會糾紛的渠道之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