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醫療糾紛上訴中院

醫療糾紛上訴中院

發布時間:2021-12-20 14:18:09

㈠ 醫療糾紛上訴程序是怎樣的

仲裁可按照下列程序進行:(1)當事人申請。提出仲裁要求的醫患一方回應當在糾紛發生之日起答規定的時間內(即受理時效內)向醫療糾紛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2)案件受理。醫療糾紛仲裁委員會應當在自收到申請書之日起規定的時間內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決定。對決定受理的應通知被訴方,並組成仲裁庭。(3)案件審理。仲裁庭處理醫療糾紛應當先行調解,在自願合法的原則下促使醫患雙方達成和解協議。若調解不成功則不應久調不決,仲裁庭應當及時作出裁決。(4)仲裁的執行。

㈡ 醫療糾紛 協商後還能上訴嗎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醫療糾紛爭議可以通過協商的辦法進行解決。有數字顯示,目前協商解決的醫療糾紛達70%左右。現對此分析如下:首先,由醫患雙方自行協商達成協議,沒有特定的第三人參加。這種協商簡單明了,但容易造成矛盾激化,特別在雙方法律知識欠缺,協議書漏洞較多的情況下,往往達成協議後雙方再起爭端。
其次,衛生行政部門主持達成調解協議。這種辦法由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向衛生行政機關提出申請,在行政機關的主持下,雙方達成協議。從目前情況看,這種辦法能及時平息事態,穩定雙方的情緒。
再者,當爭議進入訴訟程序後,可由人民法院主持雙方調解達成協議。該協議一經送達立即生效,具有強制執行力,並不得上訴。它的好處是法律效力高,規范性強。但醫患雙方要經歷較長的時間。
除上述三種法律規定的協商解決爭議方式外,筆者認為還有兩種新型方式可以嘗試,即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和律師參與或見證下的調解:
第一,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是指雙方當事人共同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由後者主持調解達成協議。這種調解程序規范,達成的協議如果沒有法定撤銷事由,就成為合法協議,並且不收取任何費用。但目前,調解委員會對調解醫療糾紛爭議肯定缺乏經驗,需大膽實踐。
《人民調解委員會組織條例》規定,人民調解委員會是調解民間糾紛的群眾性組織,它不但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調解,也可以主動介入調解。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人民調解委員會達成的協議具有合同的性質,雙方當事人不得隨意變更和解除,而且只要協議符合合同的訂立原則,協議就是有效的,人民法院將予以確認。人民調解協議的有效條件包括:(1)當事人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2)意思表示真實。(3)不違反法律、法規及社會公共利益。
筆者建議,醫療機構應嘗試由當地調解委員主持協商解決糾紛爭議。
第二,律師參與或見證的醫療糾紛協議。這種辦法是指在一方或者雙方的律師參與的情況下,雙方協商達成協議。其好處是能夠製作較為規范的協議書,欠缺的是律師見證行為,不能使協議書具有很強的效力。
不管採取哪一種協商解決的辦法,簽訂合法有效的協議是必不可少的。筆者認為,糾紛協議實際上是一種合同行為,只要雙方當事人的約定不違反我國強行法的規定和公序良俗,所達成的協議就是有效的。那麼,如何簽訂合法有效的協議?
首先,應嚴格奉行我國《合同法》的一般原則。筆者建議,簽訂過程最好經過公證程序。
其次,應做到「意思表示真實」。這就需要醫患雙方實事求是地對醫療行為進行認定,不妨先在協議書上各自列明觀點,然後再寫明雙方一致認同的事實。
第三,由於糾紛爭議發生後,雙方多處於對峙狀態。有些醫院會認為達成的協議是受到患方的脅迫。其實並非如此,我國《民法》規定,只有在自己或自己的近親屬受到脅迫時,才屬於脅迫。
第四,許多協議還規定「患者不得就此事以任何理由起訴」,是違反法律規定的做法。因為,當事人的起訴權是民事法規定的權利。所以,協議的內容不能違反法律規定和公共利益。否則,將導致糾紛協議無效。
如果協議簽訂後,醫方擔心患方再次起訴,不妨約定「醫患雙方放棄基於該債權債務關系的一切訴訟權」,或約定「因該醫療糾紛引起的一切債權債務關系就此終了」。
賠償數額的確定是協議的重要內容。《條例》規定的賠償項目及計算方法,是協商確定賠償問題的「尺度」。筆者認為,如果醫患雙方明確了糾紛爭議構成侵權或醫療事故的,最好約定為「賠償」,沒有認定的則可用「補償」的字眼。最後,
由於糾紛事實構成協議的主要條款,欠缺將導致合同無法實現。所以,對糾紛事實的認定最好不要省略,包括對糾紛原因、性質的認定,均應詳細地寫入協議。

㈢ 醫療糾紛如何起訴

醫療糾紛發生後要保留好證據並在訴訟時效內到醫療糾紛發生地所屬當地法院起訴。發生醫療糾紛時立即要求院方封存病歷保存證據。找專業人員分析整個治療過程,重點確認治療過程中有無醫療過錯。分析醫療過錯是否造成患者損害,醫療過錯與患者損害之間知否存在必然的因果關系。
【法律依據】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四十六條
發生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醫患雙方可以協商解決;不願意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調解申請,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第四十七條
雙方當事人協商解決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的,應當製作協議書。協議書應當載明雙方當事人的基本情況和醫療事故的原因、雙方當事人共同認定的醫療事故等級以及協商確定的賠償數額等,並由雙方當事人在協議書上簽名。

㈣ 醫療糾紛上訴的程序是怎樣的

醫療糾紛上訴程序是:
1、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或者裁定的,應當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或者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提起上述;
2、上訴狀應當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並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四條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第一百六十五條
上訴應當遞交上訴狀。上訴狀的內容,應當包括當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稱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及其主要負責人的姓名;原審人民法院名稱、案件的編號和案由;上訴的請求和理由。

㈤ 醫療糾紛官司怎麼打,和醫院打官司能打贏嗎

㈥ 醫調委調解的醫療糾紛,要上訴,從簽字日起,多長時間

醫療糾紛發生後雙方調解,訴訟時效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回計算。
當事人向人民法答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一百三十六條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第一百四十條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㈦ 醫療糾紛可以上訴嗎

醫療糾紛協商後一般不能上訴。上訴是指當事人不服第一審人民法院的判決或裁定,在法定時間內,向上一級法院提出對該案再行審理的訴訟制度。醫療糾紛協商後,當事人應當簽署書面和解協議書,按照協議約定履行義務。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四條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第一百六十五條
上訴應當遞交上訴狀。上訴狀的內容,應當包括當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稱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及其主要負責人的姓名;原審人民法院名稱、案件的編號和案由;上訴的請求和理由。

㈧ 醫療糾紛,可以上訴嗎

醫療糾紛理論上是可以直接起訴的,但一般是先申請醫療事故鑒定,如經鑒定屬於醫療事故,那麼可以以鑒定結論為依據向法院起訴,並要求醫院承擔醫療事故賠償責任;
如果經鑒定不屬於醫療事故,但是醫院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可以提起民事侵權訴訟,要求醫院承擔侵權損害賠償責任。

㈨ 我母親的醫療糾紛案件年前判決對方醫院不服上訴中院,多長時間可以判決

1、如果沒有下述的情形,法院不會同意重新鑒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內據的若干規定》容第二十七條規定:「當事人對人民法院委託的鑒定部門作出的鑒定結論有異議申請重新鑒定,提出證據證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予准許:(1)鑒定機構或者鑒定人員不具備相關的鑒定資格的;(2)鑒定程序嚴重違法的;(3)鑒定結論明顯依據不足的;(4)經過質證認定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其他情形。
對有缺陷的鑒定結論,可以通過補充鑒定、重新質證或者補充質證等方法解決的,不予重新鑒定。」
2、應當從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九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從這一規定不難看出,二審案件審理期限的起算時間點是第二審立案之日。
醫療案件 可以咨詢 [email protected]

閱讀全文

與醫療糾紛上訴中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