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香港商標侵權案例

香港商標侵權案例

發布時間:2021-12-20 01:51:28

❶ 香港公司商標侵權

回答如下:

1.就算是香港法律保護的合法公司,在大陸被起訴也有應訴義務,其義務與大陸其他法人實體進行民事訴訟時應履行義務沒有任何不同。

也就是說,根據現行大陸與香港民事訴訟進行的相關司法解釋,香港律政司在大陸法院要求下有協助義務,需要協助送達傳票。如果香港公司不應訴,以缺席判決論。

2.香港公司缺席判決不影響判決書的法律效力,仍然必須履行。考慮到大陸公司同時起訴香港公司與內地經銷商,所以肯定存在責任分配問題。

根據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涉及港澳台也屬於涉外民事訴訟,涉外民事訴訟區別於普通民事訴訟,有較長的答辯期,審限以及執行期限,所以香港公司的履行很可能晚於內地經銷商,執行起來所需時間也較長(因為需要香港司法機關的協助),但是不存在不需履行的可能。

3.判決書仍然具有法律效力,事後的名稱變更不影響變更前的法律責任追究,因為根據現行公司法,即使變更名稱,辦公地點,仍然是原來的經營實體,哪怕分立合並這種情況仍然需要承擔之前主體存在的法律責任。

同時,大陸公司追討的本就是他的商標侵權行為,只要損失已經發生而且追討還在訴訟時效之內,就不以香港公司以後的行為作為轉移,

主要問題是香港公司沒有任何資產的話,執行就比較困難了,香港的破產法比我們寬松,公司破產了就很難追究了。建議可以在起訴書中要求內地經銷商與香港公司承擔連帶責任。

所謂連帶責任,即使香港公司無力履行,大陸經銷商也必須履行全部賠償責任,只享有賠償後再向香港公司追討的權利,這樣對大陸公司是最有利的,因為經銷商資產在內地,執行更容易快捷。

4.如果香港公司不履行判決,股東是否承責不可一概而論。根據現行公司法,如果可以證明公司存在本身就是為了從事非法交易或者根本沒有實際資產(所謂皮包公司),那麼股東就需要承擔全部責任,否則股東以出資為限承責,此時也就是說公司無力承責就破產,股東無額外責任。

股東是哪裡的人並不影響上述判斷標准,只不過如果股東是外國人將產生適用法律以及涉外訴訟的問題。一般而言,如果無法證明香港公司以詐騙為主業,那麼直接起訴股東是不可以的。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繼續就你的提問回答如下:

1、如果有實際證據能夠證明公司就是皮包公司,那麼可以直接將公司以及公司股東列為共同被告。但是必須在起訴書中說明侵權行為出於股東授意,公司並沒有承責能力,甚至設立初衷就是為了詐騙等事實。

如果有證據,起訴不被法官駁回或者要求變更,那麼大陸公司的賠償責任人裡面就包括香港公司的股東了。至於股東如何承擔責任,取決於判決,一般而言會先以香港公司資產清償,無法清償部分才到股東。

2.如果你想由股東全額承擔,方法很簡單,要求股東和香港公司承擔連帶責任。如上所述,連帶責任不問責任人之間如何分配,只要求其中一方有償還能力即可,這樣對原告而言最有利。

但是必須注意的是,追究股東責任其實不是那麼容易的,因為要證明不存在實際經營行為,是皮包公司本來就很難。而且不同於公司,個人財產的清查執行起來會更加困難。

但是如果股東在大陸有財產,那麼會簡單很多,怕他脫逃轉移甚至可以申請查封凍結(僅限於大陸的財產,香港那邊的財產要經過那邊的法律程序,比較復雜)。

PS
國內是可以起訴香港公司的,因為此處是侵權案件,按照我國涉外民事訴訟程序,侵權行為發生地以及侵權結果發生地在中國,國內的法院就有管轄權,此時不用適用原告就被告原則去香港起訴,國內也可以起訴,您可以查下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第九章。只不過審理的許可權一般在中級人民法院,只有少數基層人民法院(例如廣州,深圳)可以審理此類案件。

香港適用英美法系,「揭開法人面紗」理論(即跳過空殼公司直接追究股東責任)是英美法系首先倡導的,最早的案例也發生在英國。所以香港法律遵循英國傳統也是支持的,但是仍然有嚴格的限制而已,限制已經如前述,具體你可以找下香港那邊的案例就知道了。

楊影律師的意見很中肯,起訴大陸的經銷商肯定是最方便的,不過此時必須考慮經銷商的承責能力問題。按照我國《商標法》,大陸公司是可以把經銷商以及香港公司都起訴的,此時雖然比較麻煩,但是責任的承擔和履行比較有保障。當然,如果經銷商財產豐厚,此時只起訴他也是可以的。

但是不能忘記的是,經銷商被起訴一定會把香港公司拉進來的,因為他們才是授權者,他們有義務保障權力的合法性。此時面臨的選擇不過是把香港公司作為共同被告起訴還是作為第三人而已。此時與一開始起訴二者本質區別不大。

以上意見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用。

❷ 判決商標侵權案件的規則有哪些,香奈兒商標侵權案件

以下依照《商標法》、以及有關的法律、法規、司法解釋,在商標侵權案件中結合「全面賠償原則」,就如何確定賠償額提出分析。
關於在商標侵權案件中,賠償確定的依據。《商標法》第五十六條規定,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在被侵權期間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包括被侵權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由此可見,在商標侵權案件中,確立賠償時須要原告舉證證明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為侵權所獲得的利益,或者原告舉證證明被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這里幾個問題需要說明:
第一、侵權期間如何確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十八條,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訴訟時效為二年,自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侵權行為之日起計算。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超過二年起訴的,如果侵權行為在起訴時仍在持續,在該注冊商標專用權有效期限內,人民法院應當判決被告停止侵權行為,侵權損害賠償數額應當自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訴之日起向前推算二年計算。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可知,侵權期間一般是2年,上述2年的起算日期是原告向有管轄權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之日起。
第二、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的確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四條規定,商標法第五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侵權所獲得的利益,可以根據侵權商品銷售量與該商品單位利潤乘積計算;該商品單位利潤無法查明的,按照注冊商標商品的單位利潤計算。上述司法解釋對於計算侵權所獲得的利益,提供了兩種計算方式。其一為侵權商品銷售量與該商品單位利潤乘積,也即用侵權商品銷售量乘以侵權商品的單位利潤得出的數額。其二為侵權商品銷售量與注冊商品的單位利潤乘積,也即用侵權商品銷售量乘以原告注冊商標商品的單位利潤得出的數額。當然使用第二種方式的前提是在侵權商品單位利潤無法查明的情況下。另外,這里有一個問題沒有解決,即無論是侵權商品的單位利潤還是注冊商標商品的單位利潤中的「利潤」,有銷售利潤、營業利潤和凈利潤之分,很顯然上述利潤逐級遞減。那麼究竟適用那個利潤作為計算基礎呢?
2007年4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在雅馬哈發動機株式會社訴浙江華田工業有限公司、南京聯潤汽車摩托車銷售有限公司、台州華田摩托車銷售有限公司和台州嘉吉摩托車銷售有限公司侵犯「雅哈」及「yamaha」注冊商標專用權終審民事判決書中,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第二十條第三款規定,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一般按照侵權人的營業利潤計算,對於完全以侵權為業的侵權人,可以按照銷售利潤計算。該規定在計算相關問題時,可以作為參照。本案雅馬哈發動機株式會社主張以侵權獲利來確定賠償額,計算的是營業利潤,並非銷售利潤和凈利潤,已扣除相關的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無需扣除企業的所得稅。因台州華田摩托車銷售有限公司、台州嘉吉摩托車銷售有限公司拒絕向原審法院提交營業利潤和成本的相關證據,也未向本院提出上訴請求,故浙江華田工業有限公司關於雅馬哈發動機株式會社主張的計算方法未扣除經營成本、所得稅等費用的上訴理由,本院不予支持」。
根據上述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決可知侵權損害賠償中的利潤,一般是營業利潤,而對於那些以侵權為業的以銷售利潤為准。很顯然,這樣計算表明了對於故意實施商標侵權行為的懲罰傾向。
第三、被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遭受的損失。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規定,商標法第五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可以根據權利人因侵權所造成商品銷售減少量或者侵權商品銷售量與該注冊商標商品的單位利潤乘積計算。由此可見,關於被侵權人所遭受的損失,上述司法解釋也提供了兩種計算方式。其中之一就是以被侵權人因為侵權所造成商品銷售減少量乘以被侵權人注冊商標商品的單位利潤所得出的乘積;其中之二就是以侵權商品銷售量乘以被侵權人注冊商標商品的單位利潤所得出的乘積。
就第二種計算方式與第三種計算方式比較可見,針對同樣的案件,採用不同的計算方式就會得出不同的賠償數額。例如,在一侵權案件中,被告生產了侵權商品共500件,侵權商品單位利潤為10元,注冊商標商品單位利潤為12元。原告因為被告侵權銷售減少100件。在上述例證中,採取不同的選擇標准,會有不同的賠償結果。以下逐一計算,首先以所獲利益為計算原則計算,有兩種計算方式,第一是用侵權商品銷售量乘以侵權商品的單位利潤得出的數額,即500×10=5000;第二假如侵權商品單位利潤無法計算,則用侵權商品銷售量乘以原告注冊商標商品的單位利潤得出的數額,即500×12=6000元。其次以遭受損失為計算原則計算,也有兩種計算方式,第一是以被侵權人因為侵權所造成商品銷售減少量乘以被侵權人注冊商標商品的單位利潤所得出的乘積,即100×12=1200,第二是以侵權商品銷售量乘以被侵權人注冊商標商品的單位利潤所得出的乘積,即500×12=6000元。
很顯然,上述計算方式中,以侵權商品銷售量乘以被侵權人注冊商標商品的單位利潤所得出的乘積為最高。而《商標法》第五十六條對於被侵權人所獲利益以及侵權人遭受損失的規定,屬於選擇性質的,即原告可以選擇以所獲利益作為計算標准,也可以選擇以遭受損失為計算標准。在上述例證中,以所獲利益作為計算標准,原告可以獲得5000元或6000元的賠償,但是原告獲得6000元賠償的前提是被告侵權商品單位利潤無法核算;而在上述例證中,以遭受損失作為計算標准,原告可以獲得1200元或6000元的賠償,但是上述賠償的計算取決於原告的選擇。故,上述例證表明不同的計算方式會得出差異很大的賠償結果,因此這就是為什麼《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規定「依據商標法第五十六條第一款的規定確定侵權人的賠償責任時,可以根據權利人選擇的計算方法計算賠償數額」的原因。即在商標侵權案件中,為了獲得更大的賠償額,原告可以選擇被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遭受的損失,並採用以侵權商品數量與注冊商標商品單位利潤乘積為的計算方式。
第四、法定賠償的確定。
《商標法》第五十六條第二款規定,前款所稱侵權人因侵權所得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因被侵權所受損失難以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上述五十萬的賠償如何確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十六條第二款規定,人民法院在確定賠償數額時,應當考慮侵權行為的性質、期間、後果,商標的聲譽,商標使用許可費的數額,商標使用許可的種類、時間、范圍及制止侵權行為的合理開支等因素綜合確定。
2007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在無錫召開了2006年度全國知識產權審判工作會議上提出「對於難以證明侵權受損或侵權獲利的具體數額,但有證據證明前述數額明顯超過法定賠償最高限額的,不適用法定賠償額的計算方法,應當綜合全案的證據情況,在50萬元以上合理確定賠償額。在依據法定賠償方法確定賠償責任或依據其他方法確定賠償責任需要酌定具體計算因素時,可以考慮當事人的主觀過錯大小確定相應的賠償責任」。由此可見,對於《商標法》五十六條所確定的法定賠償,司法機關的態度是既要尊重法律、也要尊重客觀事實。這也就是為什麼在有些知識產權侵權案件中,原告明確適用法定賠償原則的前提下,最後實際的賠償額超過了50萬。
第五、對於商標侵權中的故意侵權,不僅僅應當適用「全面賠償原則」,而且應當對於侵權人給予一定的民事制裁。
2007年4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在雅馬哈發動機株式會社訴浙江華田工業有限公司、南京聯潤汽車摩托車銷售有限公司、台州華田摩托車銷售有限公司和台州嘉吉摩托車銷售有限公司侵犯「雅馬哈」及「yamaha」注冊商標專用權二審民事判決書中,認為「鑒於浙江華田工業有限公司侵權故意較為明顯,且在原審法院和本院審理期間,均未提供完整的財務資料,原審法院據此推定雅馬哈發動機株式會社主張的賠償數額成立並無不妥。因本案侵權產品的單位利潤和侵權所得利益能夠查清,浙江華田工業有限公司關於本案應當適用侵權產品數量乘以注冊商標產品利潤的計算方法或者適用50萬元以下賠償的上訴請求,無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根據上述最高人民法院的民事判決書可知,對於那些故意實施商標侵權行為,司法機關可以根據案件情況將有關侵權商品銷售數量以及侵權商品單位利潤等舉證責任部分轉移給被告,在被告拒絕舉證的前提下,被告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後果。

❸ 香港注冊了一個商標,和國內的一個品牌只差一個字母,算不算商標侵權

1、香港的商標和大陸的商標是兩碼事,香港注冊的商標在大陸等於沒回有注冊,不能當注冊商標答用;
你的香港商標在國內等於沒有,因此,在國內這個只差一個字母的商標所有人可以告你侵權的。

2、不清楚你說的商標信是什麼,你自己設計的商標,不注冊也可以用,只是得不到國家的保護,因此你想銷售產品時,注冊一個成功可能性高一點的商標(找代理機構檢索或者自己檢索一下),直接就能用了,在商標右上角標一個 R 就行(表示商標已經注冊),沒注冊可以標一個TM,表示這個是你的商標。

此外,國內的鞋類的商標有人賣,3萬左右一個吧,不想等1年多的注冊時間,也可以買個。

❹ 金鑽商標侵權案例

該行為已經構來成商自標侵權行為,可以去工商局投訴,通過行政執法打假具有威懾力,起到殺一儆百的效果但這也不妨礙您起訴要求民事賠償。關於證據,除了要證明企業造假的事實,還要收集對方銷售范圍、生產獲利數額以及你方因此受損的數額。商標侵權案件取證比較困難,侵權人因侵權所得的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因被侵權所受損失難以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

❺ 比較知名的商標侵權的案例有哪些

時間:2010年—2012年
案情:從名不見經傳,到現在的涼茶第一罐,「王老吉」創造了一個商業奇跡。但是,這奇跡中間卻夾雜著兩家公司的恩怨。從2010年開始,廣葯集團與加多寶之間就展開了「王老吉」的商標之爭。
結果:北京一中院就鴻道有限公司(加多寶)提出的撤銷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於2012年5月9日作出的仲裁裁決的申請作出裁定,駁回鴻道集團提出的撤銷中國貿仲京裁字第0240號仲裁裁決的申請。該裁定為終審裁定,暫時為廣葯集團和加多寶的「王老吉」商標爭奪案畫上了句號。
時間:2012年—2015年
案情:喬丹和中國體育用品公司喬丹體育自2012年以來官司不斷,同年10月,飛人喬丹向商評委提出爭議申請,認為喬丹體育注冊上述商標的行為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中所指的誠實信用原則;2015年初喬丹再次向法院提出訴訟,要求中國喬丹體育公司撤銷關於「QIAODAN」、「僑丹」、「喬丹王」在內的多個爭議商標。
結果:籃球巨星邁克爾·喬丹起訴中國體育用品公司喬丹體育「商標爭議案」耗時三年,迎來終審判決,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對78起喬丹體育商標爭議案中的32起做出了終審判決:二審維持原判,駁回了邁克爾·喬丹撤銷喬丹體育爭議商標注冊的上訴請求,保持喬丹體育爭議商標的注冊。
時間:2015年
案情:2004 年,周某買下了一個注冊於 1996 年、名為「百倫」的商標,隨後又注冊了包括「新百倫」在內的一系列聯合商標,並在 2008 年拿到「新百倫」商標的批准。而早年曾以「紐巴倫」為名在國內進行宣傳的New Balance,因為其 2006 年成立的上海公司名為新百倫,便開始使用「新百倫」作為中文名,於是擁有中文商標的企業向廣州中院提起侵權訴訟。
結果: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這起商標權糾紛案作出一審判決。該院認為,美國New Balance公司在中國的關聯公司——新百倫貿易(中國)有限公司因使用他人已注冊商標「新百倫」,構成對他人商標專用權的侵犯,須賠償對方9800萬元。

❻ 香港公司侵犯商標權該怎麼辦

目前存在較多的大陸公司和個人在香港申請主體與大陸地區知名品牌和知名企業名稱相同的公司名稱,回到大陸地區生產和銷售,意圖依傍大陸知名品牌和知名企業的良好商譽,造成消費者的混淆和誤認,牟取非法利益。

通過突出使用香港公司字型大小混淆知名品牌商品已經成為較為常見的仿冒侵權行為。香港企業注冊環境較為寬松,兩個香港公司字型大小隻要一字之差或者文字的位置不同,都可同時核准注冊。由於香港和大陸的司法體制不同,在香港成立的仿冒公司,如通過大陸的行政或和司法體制,難以根除香港仿冒企業的仿冒行為。

檢測侵權行為難度大。一般企業主動檢測香港字型大小侵權難度較大,因為字型大小侵權有別於普通商標侵權案件,一般企業很少主動檢測新申請的香港公司行為,但是近似商標的檢測企業做的很到位。
大陸法院商標侵權訴訟無法徹底解決問題。由於香港字型大小侵權行為,侵權主體在香港,而大陸法院無法撤銷或者加責與香港公司,導致侵權主體在被起訴之後能很快找到新的大陸合作對象繼續該侵權行為。

訴訟索賠難度大。香港字型大小侵權行為主體是香港公司,一般會授權大陸個體工商戶或關聯公司進行仿冒產品的宣傳和銷售。由於香港公司的財產受香港法律保護,大陸法院無法追償,因此訴訟賠償難以認定以及執行。

突出使用香港公司字型大小侵權的打擊方案
(1)維權原則:及時檢測,及時維權,先行政後司法。
(2)香港公司字型大小投訴
對於侵權主體,從注冊之日起至今未超過12個月,可以向香港香港公司注冊處提出香港公司字型大小近似投訴,通過行政途徑,變更上述主體的仿冒字型大小。
則處長可由注冊時起計12個月內,以書面指示該公司在處長指明的期限內更改公司名稱。
(3)香港訴訟維權
對於侵權主體,從注冊之日起至今超過12個月,可以向香港地方法院和香港高等法院提出訴訟,要求更換香港侵權字型大小,停止侵權行為,消除影響,賠償損失。

案件操作遠期目標
(1)定期檢測香港公司字型大小
定期檢測,登錄香港公司注冊處官網,下載新注冊公司名單(每周更新)
重點檢測,登錄香港公司注冊處網上查冊中心網站,以名稱起首查冊方式查詢當前所有以「某某」為字型大小的公司信息。
(2)及時投訴侵權主體
盡可能快速及時投訴侵權主體,一方面可以給予侵權個人迎頭痛擊,另一方也可以減少因為侵權給貴司帶來的損失。
(3)一段時期的集中打擊可以有效減少類似侵權行為人的基數。
因為突出使用香港公司字型大小侵權的行為人是一些相對固定群體,如果某個品牌對其打擊力度很大,他們會轉而仿冒其他品牌。我司在長期對此類案件打擊過程中已經總結出規律,基本上以一年為周期的打擊方案較為合理,侵權行為人一般在受到一至兩個打擊周期後不會繼續侵權。

❼ 如何制裁香港商標侵權與假冒行為

商標侵權是指:行為人未經商標權人許可,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或者其他干涉、妨礙商標權人使用其注冊商標,損害商標權人合法權益的其他行為。假冒偽劣產品指產品或商品冒用其它牌名進行偽造,或質量低劣。假冒產品是指使用不真實的廠名、廠址、商標、產品名稱、產品標識等從而使客戶、消費者誤以為該產品就是正版的產品。偽劣產品是指質量低劣或者失去使用性能的產品。

不懂商標注冊可以詢問我們

❽ 香港商標法和內地法律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香港雖屬於中國,但香港的商標法和中國大陸的商標法卻有很大的區別,其主要包括:
1)使用原則與注冊原則的區別。
香港的商標法以使用原則為主,注冊原則為輔;而中國大陸的商標法以注冊原則為主,使用原則為輔。
2)獲取商標權時間的計算方法不同。
雖說香港商標權的有效期與中國大陸商標權的有效期都為10年,但在兩地商標權的取得時間卻不同。在香港商標權的取得時間系從提交商標注冊申請之日計算,而在中國大陸商標權的取得時間卻從商標被核准注冊之日起計算。
3)自然人申請商標限制不同。
香港商標法和中國大際陸商標法都允許自然人申請商標,香港對自然人申請商標沒有特殊限制,但中國大陸商標法從2007年2月12日起,自然人申請商標開始設定一定的限制,以自然人名義申請商標注冊的,需提供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等相關材料。
4)商品或服務選擇要求不同。
在香港一次商標注冊申請可根據商標注冊用商品和服務國際分類表選多類商品或服務,寫明商品或服務時可填整個類別的商品或服務;而根據中國大陸商標法只能一類一標一注冊,選擇商品或服務也只能在一類項下最多選10個商品,否則加收費用。
5)防禦商標規定的不同。
防禦商標是商標所有人在不同類別的商品或服務上注冊若干相同商標,主要使用的商標為基礎注冊商標,其餘為防禦商標。香港商標法明確規定了可申請防禦商標,更加有利於保護馳名商標,而在中國大陸防禦商標只是學理概念,尚未成為法律規定的概念。
6)實踐中所需時間不同。
在香港從申請到取得商標權的時間約需6-9個月,而在中國大陸從申請到取得商標權的時間約為2年或更長時間。
7)主管部門及權利不同。
香港主管商標注冊的部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知識產權署商標注冊處;中國大陸主管商標注冊的部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香港海關是唯一有權查處商標侵權行為的機關,而中國大陸查處商標侵權行為的機關一般為各級工商局公平交易部門。
8)代理制度的區別。
依據香港商標法,其他國家或地區的權利人可以委託任何人士、合夥商行或公司在商標注冊處的任何法律程序中以商標代理人身份行事,只要代理人有在香港的住所或
業務地址;而外國人或者外國企業在中國大陸申請商標注冊和辦理其他商標事宜的,應當委託國家認可的具有商標代理資格的組織代理。

❾ 有沒有香港公司的商號與內地商標同名侵權的案例多謝!

一紙判決決定企業命運

2002年12月,北京二中法院依法審理了一起新類型的「傍名牌」案件。此案涉及的商品,不是汽車這樣的高消費產品,而是百姓家庭使用的再普通不過的壓力鍋。

原告蘇泊爾集團有限公司和浙江蘇泊爾炊具股份有限公司是專營生產壓力鍋及鋁製品的企業。「蘇泊爾」是原告經過多年經營創建的一個「品牌」。然而,被告寧海縣搪鋁製品廠生產、銷售的「HOSDEN」牌壓力鍋,在內外包裝、使用說明書、提示標簽和鍋蓋上,均突出使用「蘇泊爾」文字,足以構成與原告商標的混淆,造成消費者的誤認。

「我們的壓力鍋使用的『HOSDEN』商標是經過蘇泊爾集團(香港)有限公司合法授權的,我們在產品包裝上如實標注了被許可人的名稱、商品產地和商標許可的來源,正是盡到了我們對消費者的誠信義務,我們沒有侵權!」被告在法庭上振振有詞。

這起案件不僅反映了我國商標制度和商號制度銜接上的漏洞,被告的抗辯也向法庭提出了一個悖論:歷盡艱辛耗費幾年甚至數十載創下的「品牌」,轉瞬之間就被「李鬼」盜用,可「李鬼」還披著看似合法的外衣。

在現有立法中沒有明確的條文予以規范的情況下,如何才能有效維護民族品牌的利益,用法律的手段剝掉「假悟空」身上的「袈裟」?

合法與侵權,誠信與欺騙,成為了擺在北京二中法院法官面前的一道難題。

經過認真審理,合議庭認為被告的行為客觀上造成了消費者對 被告產品上突出使用的「蘇泊爾」文字的關注,易使相關消費者誤認為「蘇泊爾集團(香港)有限公司」為原告的關聯企業,該產品系原告製造或經原告授權製造。被告的行為旨在借用「蘇泊爾集團(香港)有限公司」中「蘇泊爾」之名「搭便車」,其利用原告「蘇泊爾」品牌聲譽的主觀故意十分明顯。

二中院法官們創造性地適用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的「誠實信用」基本原則,認定被告的行為使消費者產生了混淆,搶佔了原告應有的市場優勢,違背了誠實信用的基本原則,構成了不正當競爭行為。

據此,二中院依法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權,消除影響並賠償原告相應的經濟損失。該判決結果獲得了良好的社會評價。「傍名牌」者必須「一停二賠三道歉」。

這一紙判決,給侵權者予以了沉重的打擊,也有力助推了「蘇泊爾」品牌價值的大幅提升。在破除了侵權者的困擾之後,蘇泊爾公司憑借一口口小小的壓力鍋,年銷售額就達10億多元,在全國壓力鍋市場的佔有率超過50%,穩佔半壁江山。

閱讀全文

與香港商標侵權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