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醫療糾紛司法鑒定審查的主要內容及判定原則
國務院頒布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雖然規定了法院可以單獨委託醫學會進行醫療事故鑒定,但沒有規定委託的程序及條件.2003年2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參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審理醫療糾紛民事案件的通知》(法20號)也只是原則性的規定為:「二、人民法院在民事審判中,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或者依職權決定進行醫療事故司法鑒定的,交由條例所規定的醫學會組織鑒定。因醫療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他醫療賠償糾紛需要進行司法鑒定的,按照《人民法院對外委託司法鑒定管理規定》組織鑒定。」而其他法律也沒有對此作出具體規定.
我認為醫療事故鑒定與司法鑒定在訴訟中的性質沒有區別,都屬於證據之一.無論法院委託進行醫療事故鑒定還是司法鑒定,都是為了查明事實而作為證據使用的.因此,法院如果認為在訴訟中需要進行醫療事故鑒定,就可以委託醫學會進行鑒定.如果發生醫療事故,醫療事故的鑒定,就會成為法院進行民事裁定,判決中很重要的依據了。而進一步的,醫療事故的鑒定,主要法律依據如下:
1、《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2、《醫療機構管理條例》
3、《執業醫師法》
4、《護士管理辦法》
5、《葯品管理法》
二、鑒定機關
設區的市級地方醫學會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直接管轄的縣(市)地方醫學會負責組織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地方醫學會負責組織再次鑒定工作。
必要時,中華醫學會可以組織疑難、復雜並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醫療事故爭議的技術鑒定工作。
三、專家的選定
主要學科鑒定專家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在需要查明死亡原因及明確傷殘等級時可以抽取法醫。
四、事故鑒定會應注意的問題
1、陳述意見並遞交相應證據
2、充分、完整地回答專家的提問
五、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重要性
醫療事故鑒定結論是確定醫療糾紛賠償的核心依據,醫療事故鑒定是處理醫療糾紛最重要的環節,絕大部分醫療案件,如果確定為醫療事故或在醫療行為中醫療機構有過錯,患者就能夠獲得賠償,反之患者就很難獲得賠償。對於醫療機構來說,確定為醫療事故的案件,醫療機構不僅要承擔賠償責任,而且要承擔行政責任,對醫院及負有責任的醫務人員都有很大的影響,故醫患雙方都應當高度重視。
六、 醫療事故鑒定的時效
時效為一年,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損害結果發生後一年。如患者死亡的,為死亡後一年內應當提出鑒定申請;如損害結果在多年後發現,自發現後起算一年,但超過20年的法院將不保護,鑒定亦沒有實質意義。
七、 那些當事人和機構可以提出醫療事故技術鑒定?
1) 法院委託;
2) 衛生行政部門移交;
3) 患者本人;
4) 死亡患者的近親屬,順序為:①配偶②子女、父母③兄弟姐妹;
5) 醫療機構
八、 哪些情況下醫學會不予受理醫療事故技術鑒定?
1) 當事人一方直接向醫學會提出鑒定申請的;
2) 醫療事故爭議涉及多個醫療機構,其中一所醫療機構所在地的醫學會已經受理的;
3) 醫療事故爭議已經人民法院調解達成協議或判決的;
4) 當事人已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司法機關委託的除外);
5) 非法行醫造成患者身體健康損害的;
6) 衛生部規定的其他情形。
九、 醫療事故鑒定費用由誰預繳付?
1) 雙方當事人共同委託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由雙方當事人協商預先繳納鑒定費;
2) 衛生行政部門移交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由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的當事人預先繳納鑒定費;
3) 衛生行政部門接到醫療機構關於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報告後,對需要移交醫學會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鑒定費由醫療機構支付;
4) 法院首次委託鑒定的,由醫療機構繳付;
5) 對首次鑒定不服,再次申請鑒定的,由申請再次鑒定人繳付;
6) 經鑒定屬於醫療事故的,鑒定費由醫療機構支付;經鑒定不屬於醫療事故的,鑒定費由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的當事人支付。
十、 患者提起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應當提供的資料
1) 提起鑒定當事人的身份證明
2) 病歷資料:由患者保管門急診病歷的,患者應當提供所有門急診病歷資料;住院患者應當提供就診及出院證明等資料。
十一、 醫療機構應當提供的資料
1) 住院患者的病程記錄、死亡病例討論記錄、疑難病例討論記錄、會診意見、上級醫師查房記錄等病歷資料原件;
2) 住院患者的住院志、體溫單、醫囑單、化驗單(檢驗報告)、醫學影像檢查資料、特殊檢查同意書、手術同意書、手術及麻醉記錄單、病理資料、護理記錄等病歷資料原件;
3) 搶救急危患者,在規定時間內補記的病歷資料原件;
4) 封存保留的輸液、注射用物品和血液、葯物等實物,或者依法具有檢驗資格的檢驗機構對這些物品、實物作出的檢驗報告;
5) 與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有關的其他材料。
十二、 抽取鑒定專家的注意點
1) 涉及死因、傷殘等級鑒定的,並應當從專家庫中隨機抽取法醫參加專家鑒定組;
2) 專家鑒定組成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應當申請其迴避:
① 是醫療事故爭議當事人或者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② 與醫療事故爭議有利害關系的;
③ 與醫療事故爭議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鑒定的。
十三、一方當事人可以有幾人參加鑒定?
不超過3人,律師可以作為代理人參加鑒定。
十四、書面陳述意見的主要內容
提起鑒定的當事人應當向醫學會提交書面陳述意見,該意見重要包括以下內容:
1) 當事人的身份、聯系方式等;
2) 對醫療事件爭議的焦點;
3) 爭議焦點的事實依據;
4) 闡明醫療機構的過失構成醫療事故或醫療過錯,且該醫療過失與損害結果具有因果關系等理由
十五、書面陳述意見的重要性
當事人的書面陳述意見是鑒定專家在鑒定前了解當事人申請鑒定意圖的唯一重要書面材料,對鑒定專家的對醫療事件的初步印象具有重要意義,從而對鑒定結論具有一定的影響,故書面陳述意見是一份非常重要的鑒定文書。
該書面陳述意見書應當包含醫療和法律兩方面的內容分析,要求抓住主要問題,做專業闡述,行文應簡明而扼要,以期既充分表達當事人的意思,又達到影響專家的效果。
十六、醫療事故鑒定會的程序
鑒定由專家鑒定組組長主持,程序如下:
1) 雙方當事人在規定的時間內分別陳述意見和理由,陳述順序先患方,後醫療機構;
2) 專家鑒定組成員根據需要提問,當事人應當如實回答,必要時,可以對患者進行現場醫學檢查;
3) 雙方當事人退場;
4) 專家鑒定組對雙方當事人提供的書面材料、陳述及答辯等進行討論;
5) 經合議,根據半數以上專家鑒定組成員的一致意見形成鑒定結論。
十七、參加鑒定會的重要技巧
1) 當事人要保持低姿態,充分展示弱者的地位,以獲得鑒定專家的同情;
2) 陳述應當針對重點展開,對陳述的內容應當有成分的病歷記載和醫學權威專著作為依據;
3) 針對專家的提問,回答應當恰當而專業,尤其應當實事求是,對不知道的問題不要強詞奪理,以充分尊重專家為最重要的原則。
十八、鑒定結論在多少時間內作出?
醫學會應當自接到雙方當事人提交的有關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材料、書面陳述及答辯之日起45日內組織鑒定並出具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書。
十九、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書的內容
1) 雙方當事人的基本情況及要求;
2) 當事人提交的材料和醫學會的調查材料;
3) 對鑒定過程的說明;
4) 醫療行為是否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
5) 醫療過失行為與人身損害後果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
6) 醫療過失行為在醫療事故損害後果中的責任程度;
7) 醫療事故等級;
8) 對醫療事故患者的醫療護理醫學建議。
經鑒定為醫療事故的,鑒定結論應當包括上款(四)至(八)項內容;經鑒定不屬於醫療事故的,應當在鑒定結論中說明理由。
二十、醫療事故的責任分類
1) 完全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後果完全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
2) 主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後果主要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3) 次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後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次要作用;
4) 輕微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後果絕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輕微作用。
二十一、再次鑒定的提起
1) 提起人為對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不服的當事人;
2) 時效:自收到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書之日起15日內提出;
3) 費用繳付方:一般為提起再次鑒定的當事人支付。
二十二、再次鑒定的提起
對首次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鑒定結論之日起15日內提出再次鑒定申請。
二十三、 對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書的審查
1、鑒定書依據的病史資料是否真實、合法。
2、鑒定程序是否違反《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3、鑒定結論是否與本案客觀病史(包括門診病歷、住院志、體溫單、醫囑單、化驗單(檢驗報告)、醫學影像檢查資料、特殊檢查同意書、手術同意書、手術及麻醉記錄單、病理資料、護理記錄以及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病歷資料)及《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葯物說明書》、《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病史書寫規則》、醫學診療、護理規范、常規相抵觸。
二十四、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終止
醫患雙方共同委託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在專家鑒定組作出鑒定結論前,雙方當事人或者一方當事人提出停止鑒定的,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終止。
⑵ 醫療糾紛鑒定完了結果多長時間有效
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相關規定,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身體健康受到損害內之日起1年內,可以容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 據此,醫療事故鑒定的時效為一年,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損害結果發生後一年。如果患者死亡的,為死亡後一年內應當提出鑒定申請;如損害結果在多年後發現,自發現後起算一年,但超過20年的法院將不保護,鑒定亦沒有實質意義。
⑶ 醫療糾紛鑒定
首先,如果司法鑒定是經過法院委託的,那麼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專據的若干規定》第27條規屬定,當事人對人民法院委託的鑒定部門作出的鑒定結論有異議申請重新鑒定,提出證據證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予准許:(一)鑒定機構或者鑒定人員不具備相關的鑒定資格的;(二)鑒定程序嚴重違法的;(三)鑒定結論明顯依據不足的;(四)經過質證認定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其他情形。
其次,如果司法鑒定是由醫方自行委託的,那麼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28條規定,一方當事人自行委託有關部門作出的鑒定結論,另一方當事人有證據足以反駁並申請重新鑒定的,人民法院應予准許。
因此,應該明確司法鑒定是由誰委託的,如果是醫方自行委託的,那麼只要有證據足以反駁,就可以申請重新鑒定;如果是法院委託的鑒定,那麼只要存在上述情形之一,就可以申請重新鑒定。
⑷ 醫療事故鑒定中止的情形有哪些,何時會終止醫療鑒定
一、醫療事故鑒定中止的情形有哪些
(一)、當事人未按規定提交有關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材料的,醫學會將已經受理的醫療事故鑒定程序中止。
因為,在醫療事故鑒定中,相關病歷資料、封存的實物、葯品、證人證言是進行醫療事故鑒定的證據基礎,沒有這些材料鑒定專家是根本無法進行醫療事故鑒定的。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就是這個道理。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醫學會只能中止醫療事故鑒定程序,等待當事人補齊相關的材料。
從法律法規的規定上,就可以看出,如果是患者及其家屬一方提出的,與醫療糾紛相關的關鍵的證人證言、書證、物證、拒絕做屍體解剖,死亡原因不明的。都屬於這些內容的范圍。
(二)、如果醫患雙方提供的材料不真實的;醫學會將中止醫療事故鑒定程序,並且有權拒絕醫療事故鑒定。
因為,在醫療事故鑒定過程中,如果鑒定所依據的病歷、資料、物品都是虛假的,是根本無法進行事故鑒定的。如果是在接受醫療事故鑒定申請的過程中發現材料不真實的,可以做出不受理的決定;如果是在醫療事故鑒定過程中發現材料不真實的,則可以做出中止事故鑒定程序的決定。
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鑒定組會要求材料提供者(可能是患者,也可能是醫療機構)再次補充鑒定材料;材料補充後可以做鑒定的,恢復鑒定程序。如果在規定的時間內不能夠補充材料、再次提供不真實的材料的,醫學會將退回材料,做出不予受理鑒定的決定。使既往的鑒定程序回到初始的狀態。
(三)、如果醫療事故申請人拒絕繳納鑒定費的;醫學會將中止醫療事故鑒定程序。因為,按照我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三十四條的規定: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可以收取鑒定費用。經鑒定,屬於醫療事故的,鑒定費用由醫療機構支付;不屬於醫療事故的,鑒定費用由提出醫療事故處理申請的一方支付。鑒定費用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同級財政部門、衛生行政部門規定。醫學會受理鑒定申請後,申請人使應當繳納鑒定費的,雙方當事人共同委託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由雙方當事人協商預先繳納鑒定費。
如果患者及其家屬確屬由於經濟困難,不能夠繳納事故鑒定費用的,會在一定時間內告知繳費義務人,按時繳納鑒定費,如果不能夠按時繳納的法律後果等等。如果患者及其家屬確實由於經濟困難不能夠按時繳納鑒定費用的,應當及時提出,並且申請鑒定費的減免。如果申請不被接受,費用不能夠按時繳納的,醫學會將中止鑒定程序。
二、何時會終止醫療鑒定
終止鑒定發生於以下情形:
1、當事人拒絕配合,無法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應當終止本次鑒定,由醫學會告知移交鑒定的衛生行政部門或共同委託鑒定的雙方當事人,說明不能鑒定的原因。
2、在受理醫患雙方共同委託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後至專家鑒定級作出鑒定結論前,雙方當事人或者一方當事人提出停止鑒定的,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終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醫學會中止組織醫療事故技術鑒定:
(1)當事人未按規定提交有關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材料的;
(2)提供的材料不真實的;
(3)拒絕繳納鑒定費的;
(4)衛生部規定的其他情形。
⑸ 請問醫療糾紛必須要進行鑒定嗎
不是必須進行鑒定。只有在是否屬於醫療過錯或醫療事故、醫院責任不明的情況下,才需要進行鑒定。
如果已有證據表明醫院存在過錯或過失,則無需進行鑒定。
附:《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的相關規定
第五十四條 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五條 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應當向患者說明病情和醫療措施。需要實施手術、特殊檢查、特殊治療的,醫務人員應當及時向患者說明醫療風險、替代醫療方案等情況,並取得其書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說明的,應當向患者的近親屬說明,並取得其書面同意。
醫務人員未盡到前款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八條 患者有損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醫療機構有過錯:
(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其他有關診療規范的規定;
(二)隱匿或者拒絕提供與糾紛有關的病歷資料;
(三)偽造、篡改或者銷毀病歷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