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銀行貸款被銀行人冒領了銀行什麼責任
申訴他
㈡ 銀行工作人員虛報冒領貸款自己使用是什麼罪
貪污、挪用公款
㈢ 被別人冒名貸款能不能起訴放貸的銀行 起訴後能獲得什麼賠償(主要是衡量是否值得)
1、貸款沒有什麼過期不過期,只有訴訟時效問題。
2、冒名貸款如果能證明不是你本人簽字與授權(舉證),你不用承擔還款義務。
3、你不能訴銀行,因為沒有訴訟理由。
銀行訴訟是合理的,不訴訟無結果。
㈣ 冒領貸款的行為是否造成犯罪
刑法上的合同詐騙罪要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可能因為他及時還款,所以=不構成犯罪。
但是這個行為侵害了你的姓名權。也對銀行構成了欺詐。應該承擔民事上的責任。(民事上的責任和犯罪是兩回事,只有觸犯刑法才叫犯罪)
㈤ 被人冒名用房產在銀行貸款,現被銀行起訴怎麼辦
如果確實貸款一事,你沒給其他人授權,事先不知情,事後也未同意,可以主張貸款合同和抵押合同無效。 不知是什麼人用你的房產證和名義貸款,你們之間到底是什麼關系。如果沒什麼特殊情況,確實是有人冒充你名義貸款,該行為可能構成犯罪
㈥ 未經本人同意,銀行泄露貸款信息是否侵犯隱私
未經本人同意,銀行泄露貸款信息侵犯了個的隱私,協商不成,可以到法院起訴,主張侵權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二條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第三條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㈦ 我被人冒名貸款,卻數額巨大,雖然還上了,但是我可以追究他的法律責任嗎
可以,要求侵權賠償。侵犯姓名權
根據《民法通則》第99條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和假冒」。從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來看,要成立侵權行為不僅要行為人實施了侵權行為,主觀上存在過錯,還要有損害結果,而且這種損害結果和行為人的行為之間要有因果關系。也許有人認為如果冒名貸款已還清就不存在任何損害結果,銀行也就不構成侵權。這是對公民姓名權的曲解,姓名權不同於名譽權,只要有了冒用別人姓名的行為,損害事實就已出現,受害人只要能證明有侵害姓名權的行為存在,不需要舉證證明實際損害的發生,就可以認定侵害姓名權。
㈧ 請問法律相關人士,假如貸款時我簽了字,但銀行放款時,我不在場,被人冒領了,事後銀行問我要錢,
當然不行,放款時申請書上也得實際借款人親筆簽字的。
若真的冒領了,只要相關手續上沒你的簽字,那就是銀行的問題。
㈨ 未經本人同意,銀行泄露貸款信息是否侵犯隱私
侵犯,個人的銀行賬戶交易明細是屬於公民的個人隱私,除非當事人自己申請或者委託他人申請調取,銀行才能提供。但是在司法程序中,公安、法院等司法部門認為有必要的可憑相關手續依法調取,或者在訴訟、執行等司法程序中律師憑法院提供的調查令也是可以調取的。」
根據我國《商業銀行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商業銀行辦理個人儲蓄存款業務,應當遵循存款自願、取款自由、存款有息、為存款人保密的原則。對個人儲蓄存款,商業銀行有權拒絕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查詢、凍結、扣劃,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除以上情況外,銀行擅自將客戶個人的交易明細提供給他人侵害了客戶的合法權益,是違法行為。劉奔表示:「客戶在銀行辦卡後,實際上與銀行形成了儲蓄存款合同關系,銀行有為客戶保密的合同義務。因此不論從法定義務還是合同義務來看,銀行都無權擅自泄漏客戶的個人交易明細,否則應該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行政責任。」根據《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定,銀行擅自泄漏儲戶個人賬戶交易明細、情節嚴重的,還可能觸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而需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根據相關法規明確規定,如果人民銀行認定銀行業金融機構違規向本金融機構以外的其他機構和個人提供個人金融信息的,可採取約見其高管談話,要求說明情況;責令銀行業金融機構限期整改;在金融系統內予以通報;建議銀行業金融機構對直接負責的高級管理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㈩ 我貸款 錢被別人冒領並且交給第三人使用
這要搞清楚是怎麼被冒領的了。
你申請的貸款,貸款錢下來後,應該是打到你的卡上。
當然有些指定用途的貸款除外,比如房貸,款是打到開發商賬上或賣房人的卡上。
這個錢是怎麼被冒領的。
找到原因,才能確定是誰的責任。
誰的責任,誰承擔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