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公安局民事糾紛怎麼處理
1、公安機關嚴禁介入經濟糾紛(民事糾紛),但在處理某些治安案件中,可以就其中的民事賠償問題作出調解。
2、司法實踐中,很多涉嫌詐騙罪等經濟犯罪案件多由合同、債務等普通經濟糾紛案件演化升級而來,一個案件到底屬於民事經濟糾紛還是詐騙犯罪案件有時候界限是很模糊的,實踐中難免有將貌似詐騙案件實為民間經濟糾紛案件作為刑事案件予以立案偵查的情況出現。其實,詐騙類案件與合同、債務等普通經濟糾紛案件是有本質區別的。公安部對於公安機關是否應當對經濟類案件進行立案偵查,也是有明確規定的,《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不得非法越權干預經濟糾紛案件處理的通知》(1989年3月15日)、《公安部關於嚴禁公安機關插手經濟糾紛違法抓人的通知》(1992年4月25日)都有明確規定:工作中,必須劃清經濟犯罪和經濟糾紛的界限,決不能把經濟糾紛當作詐騙等經濟犯罪來處理。嚴禁非法干預經濟糾紛問題的處理。對經濟糾紛問題,應由有關企事業及其行政主管部門、仲裁機關和人民法院依法處理,公安機關不要去干預。更不允許以查處詐騙等經濟犯罪為名,以收審、扣押人質等非法手段去插手經濟糾紛問題。否則,造成嚴重後果的,要依法追究有關當事人和主管負責人的法律責任。各地公安機關承辦經濟犯罪案件,必須嚴格執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案件管轄的規定。要正確區分詐騙、走私等經濟犯罪與經濟合同糾紛的界限,准確定性。凡屬債務、合同等經濟糾紛,公安機關絕對不得介入。
3、但在輕微傷害等治安案件中,公安機關可以做相關調解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第九條對於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打架斗毆或者損毀他人財物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較輕的,公安機關可以調解處理。經公安機關調解、當事人達成協議的,不予處罰。經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後不履行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給予處罰,並告知當事人可以就民事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公安機關辦理傷害案件規定〉第三十條對於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毆打他人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行為,情節較輕尚不夠刑事處罰,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雙方當事人同意,公安機關可以依法調解處理:
(一)親友、鄰里或者同事之間因瑣事發生糾紛,雙方均有過錯的;
(二)未成年人、在校學生毆打他人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
(三)行為人的侵害行為系由被害人事前的過錯行為引起的;
(四)其他適用調解處理更易化解矛盾的。
⑵ 民事糾紛派出所是怎麼處理的
財產類民事糾襲紛公安一般不予受理,如出現因民事糾紛產生斗毆等情節,公安局應對糾紛中的肇事方或過錯方視情節給予相應的治安處罰:凡持械傷人或故意損壞財物者,應視情必須給予治安拘留或治安罰款的處罰;糾紛雙方均有錯且又均符合治安處罰條件的,必須視情分別給予處罰。治安處罰不影響對民事賠償的調解。民事糾紛案件的調解處理,應製作書面「調解協議書」,交由當事人雙方簽字生效。「調解協議書」應存檔備查。對不服公安派出所調解意見的,應勸導雙方到人民法院提請民事訴訟。民事糾紛的處理方式:1、協商。2、調解。由第三方介入促使爭議各方相互諒解和讓步,最終化解矛盾。3、仲裁。將糾紛提交仲裁機構,由其居中裁決的糾紛解決機制。仲裁一裁終局制,一方不履行仲裁裁決,對方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4、訴訟。一方向法院提出請求,由法院裁決糾紛的制度。訴訟是最終、最權威的糾紛解決機制,是當事人保護權利的最後屏障。
⑶ 警察調解民事糾紛,許可權范圍是什麼
根據《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對於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毆打他人、故意傷害、侮辱、誹謗、誣告陷害、故意損毀財物、干擾他人正常生活、侵犯隱私、非法侵入住宅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較輕,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調解處理:
(一)親友、鄰里、同事、在校學生之間因瑣事發生糾紛引起的;
(二)行為人的侵害行為系由被侵害人事前的過錯行為引起的;
(三)其他適用調解處理更易化解矛盾的。
對不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民間糾紛,應當告知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調解組織申請處理。
對情節輕微、事實清楚、因果關系明確,不涉及醫療費用、物品損失或者雙方當事人對醫療費用和物品損失的賠付無爭議,符合治安調解條件,雙方當事人同意當場調解並當場履行的治安案件,可以當場調解,並製作調解協議書。
⑷ 派出所出警處理民事糾紛沒按民法典中的規定處理怎麼辦
派出所沒有處理民事糾紛的法定權力。
所以,涉及到民事糾紛的,應該向當地的區縣級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如果派出所處理了民事糾紛,您不服的話,可以向當地的區縣級公安局提起行政復議,要求撤銷派出所對民事糾紛的處理意見。
⑸ 警察對待民事糾紛案件如何處理
民事糾紛不歸公安機關管轄,公安機關可以不處理
⑹ 民警介入民事糾紛強行執法是否合法
公安機關對民事糾紛只有調解權,調解不成,提醒當事向法院起訴,通過訴訟途徑解決。民警介入民事糾紛強行執法不合法。
1、1989年,公安部下發的《關於公安機關不得非法越權干預經濟糾紛案件處理的通知》(〔89〕公(治)字30號)中嚴令各地公安機關不得插手經濟糾紛案件,更不得從中牟利。
2、《公安部關於嚴禁公安機關插手經濟糾紛違法抓人的通知》(1992年4月25日)
各地公安機關承辦經濟犯罪案件,必須嚴格執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案件管轄的規定。要正確區分詐騙、投機倒把、走私等經濟犯罪與經濟合同糾紛的界限,准確定性。凡屬債務、合同等經濟糾紛,公安機關絕對不得介入。
⑺ 一般民事糾紛,警察都是怎麼處理的
財產類民事糾紛公安一般不予受理,如出現因民事糾紛產生斗毆版等情節,公安局應對權糾紛中的肇事方或過錯方視情節給予相應的治安處罰:凡持械傷人或故意損壞財物者,應視情必須給予治安拘留或治安罰款的處罰;糾紛雙方均有錯且又均符合治安處罰條件的,必須視情分別給予處罰。治安處罰不影響對民事賠償的調解。民事糾紛案件的調解處理,應製作書面「調解協議書」,交由當事人雙方簽字生效。「調解協議書」應存檔備查。對不服公安派出所調解意見的,應勸導雙方到人民法院提請民事訴訟。民事糾紛的處理方式:1、協商。2、調解。由第三方介入促使爭議各方相互諒解和讓步,最終化解矛盾。3、仲裁。將糾紛提交仲裁機構,由其居中裁決的糾紛解決機制。仲裁一裁終局制,一方不履行仲裁裁決,對方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4、訴訟。一方向法院提出請求,由法院裁決糾紛的制度。訴訟是最終、最權威的糾紛解決機制,是當事人保護權利的最後屏障。
⑻ 民事糾紛警方不處理如何投訴
我國公安部1989年、1992年、1995年分別頒布了《公安機關不得非法越權干預經濟糾紛案件處理的通知回》、《嚴禁公安機關插答手經濟糾紛違法抓人的通知》、《嚴禁越權干預經濟糾紛的通知》。這些規定就是為了限制警察非法干預經濟活動、民事糾紛。
實踐中,雖然防止警察以權謀私等有好處,但很多情況下,經濟犯罪,警察也以經濟糾紛為由不予立案。
如果你的糾紛就是屬於民事糾紛,那麼投訴公安機關沒有多大意義,更好的方式是通過法院訴訟解決。
如果要投訴,可以撥打本地的12315熱線或者向上一級公安機關投訴。
⑼ 警察對待民事糾紛案件如何處理
公安機關不能利用公權利參與民事糾紛,如果你們之間沒有產生治安案件、刑事案回件等,公安機關答僅僅對你們的行動加以保護,可以說,公安機關的作法是合法的。對民事糾紛,最高法、最高檢和公安部有相干文件,即要求民事糾紛確當事雙方自行前往法院通過民事訴訟解決。
⑽ 警察該越權管經濟糾紛案件嗎
警察無權插手經濟糾紛的,公安部多次規定嚴禁公安機關插手經濟糾紛;
公安部內1989年、1992年、1995年分別頒布容了《公安機關不得非法越權干預經濟糾紛案件處理的通知》、《嚴禁公安機關插手經濟糾紛違法抓人的通知》、《嚴禁越權干預經濟糾紛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