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民事經濟糾紛案例
一般復情況下,夫妻一方以個制人名義所負的債務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
但有兩種情況例外:一是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二是夫妻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且借貸關系發生時債權人知道該約定。
你可以對照自己情況。
除非欠條上寫明為你妻子個人承擔,或你們夫妻財產早約定各自所有,債主也知道你們家有這個約定,否則都是夫妻共同債務。
⑵ 合同經濟糾紛案例
1.你們和客戶是委託關系。你們只不過是受託人,接受委託轉錢給該客戶的供應商內。
2.錢已經轉給中容間商了,你們完成了委託義務。你們和客戶之間的口頭委託合同已經終止。那35萬元既然不是給你們的,你們也沒有義務償還。
3.客戶無權要求你們賠償,所以就賴你們和他之間有合同關系。並基於不當得利要求你們返還35萬元。
你需要找證據來證明你和客戶之間的委託關系:
1.打款給他的供應商的記錄、存根等。
2.該供應商與該客戶以往的交易記錄,特別是你們曾參與其中的。
3.證人證言,比如找那個供應商的堂哥出庭作證。
4.如果可以,拿到那個供應商他堂哥的擔保合同。
5.其他證據。
建議找當地律師。
⑶ 經濟法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2013年6月,甲公司將一台價值900萬元的機床委託乙倉庫保管,雙方簽訂的保管合同約定:保管期限從6月21日至10月20日,保管費用2萬元,由甲公司在保管到期提取機床時一次付清。
8月,甲公司急需向丙公司購進一批原材料,但因資金緊張,暫時無法付款。經丙公司同意,甲公司以機床做抵押,購入丙公司原料。雙方約定:至12月8日,如甲公司不能償付全部原材料款,丙公司有權將機床變賣,以其價款抵償原材料款。
10月10日,甲公司與丁公司簽訂了轉讓機床合同(甲公司已通知丙公司轉讓機床的情況,同時也已向丁公司說明該機床已抵押的事實),雙方約定:甲公司將該機床作價860萬元賣給丁公司,甲公司於10月31日前交貨,丁公司在收貨後10日內付清貨款。
10月下旬,甲公司發現丁公司經營狀況惡化(有證據證明),於是通知丁公司終止交貨並要求丁公司提供擔保,丁公司沒有給予任何答復。11月上旬,甲公司發現丁公司經營狀況進一步惡化,於是向丁公司提出解除合同。丁公司遂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甲公司履行合同並賠償損失。
要求:根據上述事實及有關法律規定,回答下列問題:
(1)如果甲公司到期不支付機床保管費,乙倉庫可以行使什麼權利? (2)甲公司向丁公司轉讓已抵押的機床,甲、丁訂立的轉讓合同是否有效?為什麼?
(3)甲公司能否中止履行與丁公司訂立的轉讓機床合同?為什麼? (4)甲公司能否解除與丁公司訂立的轉讓機床合同?為什麼?
(1)如果甲公司到期不支付機床保管費,乙倉庫可以行使留置權。 (2)甲公司向丁公司轉讓已抵押的機床合法。根據規定,抵押期間,抵押人未經抵押權人同意,不得轉讓抵押財產,本題中,甲轉讓機床的情況已經過抵押權人丙的同意,因此該轉讓行為合法。對於轉讓價款,按規定,應將該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或者提存。
(3)甲公司可以中止履行合同。根據規定,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經營狀況嚴重惡化的,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中止合同履行。
(4)甲公司可以解除合同。根據規定,當事人在中止履行合同後,如果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並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可以解除合同。本題丁公司的經營狀況進一步惡化,即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並且未提供適當的擔保,甲公司可以解除合同。
案例7. 某食品加工廠因公司業務擴大,急需包裝材料,於是向甲、乙兩家包裝材料公司發出函電。函電中稱:「我公司急需A4型包裝紙,如貴公司有貨,請速來函電,我公司願派人前去購買。」甲、乙兩公司在收到函電後,都先後向食品加工廠回復了函電,在函電中告知他們備有現貨,且告知了A4型包裝紙的價格,而甲公司在發出函電的同時,派車給食品加工廠送去了5000令A4型包裝紙。在該批貨物送達之前,食品加工廠得知乙公司的包裝紙質量較好,而且價格合理,因此,向乙公司致電,稱:「我公司願購買貴公司的10000令A4型包裝紙,盼速發貨,運費由我公司承擔。」在發出函電的第二天上午,乙公司發函稱已准備發貨。下午,甲公司將5000令包裝紙運到,食品加工廠告知甲公司,他們已決定購買乙公司的貨物,因此不能購買甲公司的貨物。甲公司認為,食品加工廠的拒收貨物行為已構成違約,雙方協商不成,甲公司向法院起訴。
[問題]
(1)食品加工廠向甲、乙兩公司分別發函的行為,在合同法上屬於什麼行為? (2)甲、乙兩公司的復函行為是什麼行為?
(3)食品加工廠第二次向乙公司發函的行為是什麼行為? (4)食品加工廠與乙公司之間的買賣合同是否成立?為什麼? (5)食品加工廠與甲公司之間的買賣合同是否成立?為什麼?
(6)食品加工廠有無義務接受甲公司的包裝紙?本案中甲公司的損失應由誰承擔?
(1)食品加工廠向甲、乙兩公司分別發函的行為在合同法上屬於要約邀請行為。所謂要約邀請是指僅僅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 要約邀請人並不受該意思表示的約束。 食品加工廠向甲、 乙兩公司發函的內容並不包括合同的主要條款, 如沒有價格方面的內容,可見,食品加工廠只是通過發函希望別人向自己發出要約。
(2)甲、乙兩公司復函的行為是要約。根據《合同法》第14條、15條的規定,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而且要約必須內容具體、 確定, 一經承諾要約人即受要約的約束,本案中,甲、乙兩公司的復函行為都告知備有A4型的包裝紙,並告知了價格,內容明確具體,因此,他們的行為屬於要約。
(3)食品加工廠第二次向乙公司發函的行為屬於承諾。根據《合同法》第21條、第30條的規定, 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 承諾的內容應當和要約的內容一致。 從本案來看,食品加工廠第二次向乙公司發函的行為完全符合承諾的條件,屬於承諾行為。
(4)食品加工廠與乙公司的買賣合同成立。根據《合同法》25、26條,承諾需要通知的, 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時生效, 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 本案中, 乙公司在食品加工廠發出復函後第二天就發函表示准備發貨, 已表明承諾通知已到達要約人, 因此, 食品加工廠與乙公司的買賣合同已經成立。
(5)食品加工廠與甲公司的買賣合同未成立。如前所述,食品加工廠向甲公司的發函是要約邀請, 並不受其意思表示的拘束。 甲公司的復函是要約而非承諾, 食品加工廠對甲公司的要約並未承諾,因此合同未成立。
(6)甲公司送貨的行為並非履行合同的行為,因為他們之間的合同未成立,因此食品加工廠也沒有接受甲公司貨物的義務, 因此, 甲公司因送貨而受到的損失, 只能由自己承擔。
⑷ 員工與公司的經濟糾紛案件
很遺憾,該行為看描述不屬於職務行為,除非是公司要求他回寢室安裝天線。
所以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只可能在合理范圍或者過錯范圍內(比如寢室的某些地方不合格導致跌落)內承擔補償責任。
⑸ 經濟法 案例分析
這是一個典型的民事糾紛案例,並不是一個經濟法案例。
分析:1、乙方可以行使撤銷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十四條規定:「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並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在這個案例中,甲方明顯是無償轉讓其財產,導致乙方債權受到無法清償的危險,嚴重損害了乙方債權,因此,乙方有權行使撤銷權。
2、行使撤銷權的條件:①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須有合法的債權債務關系存在。債權主要是以金錢或者其他物給付為標的的債權,因為這種債權與債務人責任財產的多寡有著密切的聯系,債務人不當處分財產的行為將直接減少其責任財產,從而損害債權人的利益。因此,債權人應享有撤銷權以保護其利益。對於以行為給付為標的的債權(例如以勞務為內容的債權等),如果債務人不當處分其財產,一般不直接影響這些債務的履行,債權人也無必要行使撤銷權。另外,在租賃關系中,出租人在交付租賃物以後,又將其租賃物的所有權讓與第三人的,按照「買賣不破租賃」的原則,租賃合同仍然有效。因此,承租人不得因其租賃權並未遭受損害而就出租人與第三人之間的轉讓租賃物的行為申請撤銷。
②債務人須有無償轉讓其財產的行為。所謂無償轉讓,是指債務人將其財產轉讓給第三人(即受讓人),受讓人不付出任何形式的代價(包括金錢、實物等)。無償轉讓財產的最典型方式是贈與。
③債務人的轉讓財產的行為已經發生法律效力。債權人之所以要行使撤銷權,乃是因為債務人處分財產的行為已經生效,財產將要或已經發生了轉移。如果債務人轉讓財產的行為並沒有成立和生效,或者屬於法律上當然無效的行為(如債務人與第三人惡意串通以無償方式轉讓財產)或該行為已經被宣告無效等,都不必由債權人行使撤銷權。對債務人與第三人實施的無效行為,債權人可基於無效制度請求法院予以干預,宣告該行為無效。如果債務人與第三人以損害債權人為目的,惡意串通,且客觀上此種行為侵害了債權人的債權,債權人應有權對該第三人提起侵害債權之訴。
④債務人轉讓財產的行為已經或將要嚴重損害債權。也就是說,由於債務人實施的無償轉讓財產的行為,已經或將要極大地減少債務人的責任財產,致使債權人的債權難以實現或根本不能實現。在確定是否有害於債權方面,應明確一定的標准,一般以債務人的處分財產的行為已經或將要嚴重導致債權人的債權不能實現為標准。如果債務人在實施無償轉讓財產的行為以後,已不具有足夠資產清償債權人的債務,則認為該行為嚴重有害於債權。如果在實施該行為以後,債務人仍有一定資產清償債務,不能認為債務人的行為嚴重有害於債權;在此情況下,債權人也無權干涉債務人的無償轉讓行為。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⑹ 經濟糾紛案例
1、果然樓復上理解錯誤。2、公司制的倒閉與你無關,公司股東之間的瓜葛與你也無關。2、你親戚以什麼理由起訴你?你是否將取出來的25w都轉讓給公司所用,你轉給公司是以什麼方式,是否有證據證明?3、如果前面妥當,我實在想不出公司有什麼理由起訴你。4、共同承擔損失也是由出資不實或不到位的股東承擔,和你沒有一毛錢關系。5、有問題,可以繼續提問。
⑺ 經濟糾紛案件怎麼處理比較好優秀案例有什麼
經濟糾紛,又稱經濟爭議,是指平等主體之間發生的,以經濟權利義務為內容的社會糾紛。經濟案件的處理主要有仲裁和訴訟兩種方式。仲裁是指雙方當事人在糾紛發生之前或者發生之後達成書面的仲裁協議,自願將他們之間的糾紛提交給雙方同意的仲裁機構進行審理並作出裁決,以解決糾紛的方法。仲裁有以下幾點特徵:1、仲裁以雙方當事人自願為前提;2、仲裁機構是民間性的組織;3、仲裁的裁決具有強制性的法律效力;4、仲裁過程和結果具有保密性;5、仲裁具有快捷性。另一個處理方式是訴訟,也就是打官司。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在經濟訴訟中,它代表國家依法行使審判權並履行相應的職責。作為案件的審判者,人民法院在經濟訴訟中既是訴訟的參加者,也是訴訟的組織者和指揮者,法律賦予人民法院審判權,使其可以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和方式進行活動,依法行使訴訟權利和履行訴訟義務。所以,人民法院在經濟訴訟中處於主導地位,對經濟糾紛案件的解決起著決定性作用。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零三條人民法院審理附帶民事訴訟案件,可以進行調解,或者根據物質損失情況作出判決、裁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零四條附帶民事訴訟應當同刑事案件一並審判,只有為了防止刑事案件審判的過分遲延,才可以在刑事案件審判後,由同一審判組織繼續審理附帶民事訴訟。
⑻ 合夥做生意詐騙罪 典型案例經濟糾紛與詐騙罪區別
詐騙指的是以不法佔有為目的,採用欺詐手段使他人基於錯誤認識而處分財產的行為.
經濟糾紛與詐騙的主要區別在於行為人是否有不法佔有的目的,是否使用了欺詐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