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使用盜版軟體侵權的問題
你這個問題應該放到法律欄。
我個人覺得應該是侵權了,你們如果用了那個版軟體並且造成了盈權利。不管你最後卸載了沒,都應該是侵權。不管是不是員工裝的,這都應該算是公司行為。
不過中國法律是誰主張誰舉證。如果你是碰到官司,告你的人,如果拿不出證據證明你用那個軟體盈利過的,應該就拿你沒辦法
❷ 用戶使用盜版軟體也違法嗎
編輯同志: 最近,我從某電腦公司購買了一套有關計算機程序方面的軟體,供自己使用。我單位的同事說,這種軟體是盜版的,不能使用。否則,該正版軟體的開發者找上門來,要承擔法律責任的。我感到不理解,用戶花錢購買盜版軟體供自己使用也違法嗎? 讀者:劉嶺------------------------------------------------------------------------------------------劉嶺讀者: 為了遵守WTO規則的要求,我國加大了對計算機軟體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國務院針對計算機盜版軟體屢禁不止的現狀,發布了《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條例》吸取了多數發達國家的做法,將計算機盜版軟體的侵權主體的界限從製造者、銷售者、出租者延伸到最終用戶。 根據《條例》規定,計算機軟體是指計算機程序及其有關文檔。其中計算機程序是指為了得到某種結果而可以由計算機等具有信息處理能力的裝置執行的代碼化指令序列,以及可以被自動轉換成代碼化指令序列的符號化指令序列或者符號化語句序列。 有關文檔,是指用來描述程序的內容、組成、設計、功能規格、開發情況、測試結果及使用方法的文字資料和圖表等,如程序設計說明書、流程圖、用戶手冊等。 對計算機軟體(以下簡稱軟體)進行復制是軟體著作權人依法享有的重要權利之一。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特別規定外,任何人未經軟體著作權人許可,擅自復制或者部分復制其軟體的,均屬於盜版軟體,構成侵權行為,應當根據情況,依法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行政責任直至刑事責任。 此外,為了從根本上鏟除盜版軟體市場的存在空間,《條例》改變了以往只追究盜版軟體的製造者、銷售者和出租者法律責任的做法,特別對最終用戶設定了不得使用盜版軟體的法定義務和法律責任。 根據《條例》第30條規定:「軟體的復製品持有人不知道也沒有合理理由應當知道該軟體是侵權復製品的,不承擔賠償責任;但是應當停止使用,銷毀該侵權復製品。如果停止使用並銷毀該侵權復製品將給復製品使用人造成重大損失的,復製品使用人可以在向軟體著作權人支付合理使用費用後繼續使用。」此處的「不知道也沒有合理理由應當知道」,是指侵權復製品持有人的主觀心理狀態,通常依據持有人的專業知識及獲得該侵權復製品的渠道、價格等方面來認定。 綜上所述,結合到你來信所反映的情況,你作為盜版軟體的最終用戶,無論主觀上是否知道該軟體為盜版軟體,均必須停止使用、銷毀該盜版軟體。否則,正版軟體著作權人有權要你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
❸ 企業用戶使用盜版軟體將會承擔的法律責任有那些
企業用戶使用盜版軟體屬於復制著作權人軟體的侵權行為,為此 要承擔相應的行政、民事甚至刑事責任。
1、行政責任
根據我國《行政處罰法》以及2009年修訂施行的《著作權行政處罰實施辦法》規定,對侵犯著作權違法所得數額(即獲利數額)二千五百元以上的等情形可進行處罰,可根據情況責令盜版用戶承擔停止侵權,並處正版軟體價格5倍以下的罰款。
2、民事責任
《著作權法》第四十七條第一項、《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一項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一條的規定:計算機軟體用戶未經許可或者超過許可范圍商業使用計算機軟體的構成侵權,要根據不同的情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3、刑事責任
《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條以及最高法、最高檢2004年、2007起先後施行的「關於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二」:
認為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行為構成侵犯著作權的犯罪,並以「復製品數量合計在五百張(份)以上的;違法所得數額在三萬元以上的;非法經營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等三種情形構築商業使用盜版行為犯罪構成的底線。
(3)用西門子盜版軟體侵權擴展閱讀:
而且,根據我國《著作權法》規定,如果要求你賠償盜版軟體的損失話,那麼賠償損失的計算方式有下面三種:
1、按照權利人的實際損失給賠償;
2、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給予賠償;
3、根據「法定賠償」給,在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不能確定時,法院就會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你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
參考資料: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❹ 關於西門子公司出品的UG軟體版權問題
站在打擊盜版的角度,是這樣的,只要客戶去你們公司,帶有電腦,使用UG就屬於侵權,不過不會買那麼多的,一般情況下,買兩三套就好了,西門子是允許你買正版後安裝盜版軟體的。
❺ 我用protel盜版軟體被告侵權
啊?!這怎麼會被逮到啊?!protel國內一般都用的盜版的吧…
❻ [3.15]用戶使用盜版軟體算侵權嗎
同時發來的文件還有北京市版權局版權執法處給反盜版工作委員會的函:「……如侵權屬實,告知其立即停止侵權使用,並盡快更換正版軟體,對不聽勸戒又不能接受你們協調解決問題的企業,請報告我處,由我處立案查處……」
如果您有著作權方面的問題,可以發Email向作者咨詢:[email protected]。
看到這兩份文件,作者感到透心的涼,國外的軟體公司開始採取行動了,我國政府打擊盜版的力度加大了,現在打擊的不僅是專門將正版軟體解密後大量復制贏利者,現在開始連使用盜版軟體的最終用戶也開始打擊了。
最終用戶(End
User)指在計算機上使用軟體的人,而不是軟體分銷人、軟體佔有人之類。軟體公司將軟體設計出來,通過分銷人和分銷渠道將該軟體銷售到最終的使用者(用戶)手上,盜版者將正版軟體大量的復制,以低於正版軟體的價格在市場上銷售,嚴重侵害正版軟體設計的權益,這些復制者一直是各國重點打擊的對象。而作為最終用戶購買使用的盜版軟體是不是也要受到打擊呢?著作權法只打擊復制盜版者,而購買/閱讀盜版書的人是不承擔任何責任的。我國個人計算機的用戶幾乎無一例外地都在使用盜版的軟體,是不是讓千萬個單位、家庭和個人成為打擊對象呢?下面我們從各方面進行分析。
有關案例回顧
關於軟體最終用戶的責任問題,我們先來回顧一下美國微軟公司訴亞都科技集團公司侵權使用其軟體案件。正是因為該案在國內引發了對軟體最終用戶的責任問題廣泛的討論。
1999年微軟的授權代理人中聯知識產權調查中心在亞都大廈發現了盜版光碟,包括微軟享有著作權的MS-DOS、MS-Windows95、MS-Office97等軟體。當時在公證人員監督下,海淀工商局執法人員對這些軟體進行了清查。微軟以公證書為重要證據向法院起訴,要求亞都賠償150萬元人民幣,並要求其公開致歉。
在此案的庭審過程中,被告亞都認為微軟提交的公證書是虛假的證據。稱中聯知識產權調查中心從未到過亞都集團的辦公場所,因此微軟發現使用盜版一說毫無事實根據,海淀工商執法人員也不曾對亞都的計算機進行過清查。亞都科技集團向法庭解釋說,微軟所述亞都集團的兩名工程師承認「營業用的50台左右計算機內均裝有盜版的微軟軟體」,事實上這二人並非在亞都科技集團工作,而是亞都大廈內的另一家公司--亞都科技有限公司的職員,這兩家公司是獨立法人的企業,故微軟告錯了人,請求法院駁回微軟的起訴。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審查了亞都集團的證據後認定:美國微軟公司主張被告為侵權行為人,沒有提供充分證據,法院不予認定。法院就該案作出裁定:駁回美國微軟公司對北京亞都科技集團的起訴。這個訴訟基本上以微軟的敗訴而告終,微軟也並沒有更換被告而重新起訴。據說被告的律師非常巧妙地利用了美國炸了我國的使館,當時民族情緒激昂,中美關系的緊張,也許微軟有點知難而退了。
法院的裁定多少有些出乎意料,法院因為被告主體問題駁回了微軟的起訴,從而並沒有在法律上裁判軟體最終用戶的法律責任問題。但軟體最終用戶責任問題卻引發了廣泛的討論。
❼ 網上下載的盜版軟體是否涉及侵權
當然侵權
❽ 使用利用盜版開發工具完成的軟體,是否侵權
侵權是一定的,不過這個還是可以找到授權的注冊碼啊.這樣被發現的幾率就小多了
❾ 使用盜版軟體,正版公司發郵件過來說我們侵權了,但是我想知道我能告該司侵犯我們公司的隱私嗎
我只是打個比方,你不經主人同意,拿人家的東西到你家裡用,然後被人家發現了要追究,你說人家在偷窺你的隱私。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