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對火災事故認定書可以提前行政訴訟嗎
我國公安部《關於對火災事故責任認定不服是否屬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批復》規定:
「火災事故責任認定是公安消防機構在查明火災事故事實後,根據當事人的行為與火災事故之間的因果關系,以及其行為在火災事故中所起的作用而作出的結論,其本身並不確定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不是一種獨立的具體行政行為,不屬於行政訴訟法第十一條規定的受案范圍。
當事人對火災事故責任認定不服的,依據公安部《火災事故調查規定》第二十一條的規定,可以申請重新認定。」根據此規定,你對火災事故責任認定不服,只能向上一級消防部門申請重新認定,不能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B. 火災事故責任人怎麼認定
1:一租客燒飯起火 房東被判擔責。某房東把房子租給別人住,租客租住期間房子著火,火災導致租客和鄰居損失慘重。事後鄰居以「出租房存在安全問題」為由將房東告上法庭。經過兩審法院最終判決,房東承擔20%的過錯責任。此案例中,失火是由租客燒飯引起,但房東在陽台上堆有大量紙盒等易燃物品,從而加速了火勢蔓延,並燒毀了鄰居的財產。
2:房屋出租現象大量存在,出租房著火事件也時有發生。法院在審理此類案件時需依據消防部門的《火災事故認定書》認定責任。通常,出租房發生因電氣設備的老化而引起的火災,房東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3:如果租房協議上寫有電路、水路等由租客管理,損壞由他負責修理等條款,可以要求租客賠償損失。關鍵是看房東和租客雙方簽訂的房屋租賃合同上是怎麼約定的,根據合同來判斷賠償責任人。
4:法律依據房東有提供質量完好的出租房的責任 根據法律規定,出租方應提供符合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的租賃物,確保租賃物符合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的用途,因租賃物的瑕疵或者租賃物的自然毀損給承租方造成損失的,出租方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房東有保證出租房消防安全的責任。
5: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和某省居住出租房屋消防安全要求,居住出租房的戶主作為消防安全的第一責任人。例如,新修訂的《浙江消防條例》規定,房東出租居住屋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將被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出租人是單位的,對單位處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出租人是個人的,對個人處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
6:根據有關法律規定,房屋承租人(即租客)應當妥善保管租賃物,因保管不善造成租賃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所以,房屋租客對租賃房屋具有保管、看護、防火的法定義務,如果房屋起火,起火原因無法查明的,應當認定租客沒有盡到妥善保管的義務,並對火災給其他人造成的損失進行賠償。當然,如果租客能夠證明火災與自己沒有關系,可以不承擔責任。 所以,房東和租客在簽訂房屋租賃合同時,必須共同檢查房屋是否存在各種隱患,防患於未然。
7:火災事故責任認定概念、特徵、現狀。火災事故責任認定是火災發生後,公安消防機構在查明火災原因的基礎上,依法對責任人承擔何種責任進行認定的行為。依據《火災事故調查程序規定》(公安部37號令)第二十九條之規定,火災事故責任人應當承擔的責任分為四類:直接責任,間接責任,領導責任,直接領導責任。
8:火災事故責任認定具有三個鮮明的特點:一是主體的特殊性。火災事故責任認定由公安消防機構依法作出,公安消防機構是公安機關內部機構,因《消防法》授權而獲得行政執法主體資格;但同時,公安消防部隊又是我國一支實行現役體制的部隊,是我國武裝警察組成部分。於是,我國的消防工作就形成了「軍人執法」這一非常鮮明的中國特色。
二是科學性。火災發生後,事故現場因為火災的毀滅性和火災撲救對現場的破壞性,查明火災原因成為一世界性的難題,需要通過科技含量相當高的技術手段實現,由此使建立在火災原因調查基礎上的火災事故責任認定也具有鮮明的科學性。
三是事實上的准司法性。要正確認定責任,除要求火災事故責任認定人具備相關專業技術背景外(能夠正確分析火災三要素與火災之間的事實因果關系以及全面掌握消防行政管理法規),還要求火災事故責任認定人在熟練掌握歸責原則的基礎上,能夠正確分析責任人引發火災的行為(包括導致火災蔓延、擴散的行為)與火災損害後果之間法律上因果關系。而法律歸責知識的掌握和對邏輯分析能力的要求,是法律職業人員的基本素質。
火災事故責任認定作出後,因火災產生的民事糾紛往往以此為依據,使火災事故責任認定事實上產生了確定相對人權利、義務狀態的效力。由於現役部隊特殊的管理體制和頻繁的流動性,火災事故責任認定從業人員的職業素質始終難如人願。再加上目前火災原因調查從業人員數量少(全國約3000人左右),任務重(全國僅2005年第一季度就發生火災98280起),裝備差(基層組織幾乎沒裝備任何技術設備),專業機構少(全國僅有四所專業的消防科研所,其中只有一家以火災調查為主),而且法律規定過於原則(僅有四種責任分類,連每種責任的定義都沒有),目前我國火災事故責任認定的現狀不容樂觀,嚴重滯後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
C. 火災事故認定書上的直接財產損失能否作為賠償依據 我該怎樣挽回我的損失 請求援助
火災事故責任不等於民事責任。公安機關所做的火災事故責任認定書是對引起火災原因的分析和火災責任的承擔,是對責任人進行行政處罰、刑事制裁的一個依據。但在民事賠償責任方面,火災事故責任認定書訴訟過程中只起到證據的作用,只有經過法庭調查、舉證質證,才可以根據證據規則決定是否採信。公安機關無權對火災所造成的受害人經濟損失作最終處理。
如果有充分證據表明您的實際損失,在與侵權人就賠償問題不能達成一致的情況下,可以提起民事訴訟。假若證據難以收集,還是協商解決為好。
如果對證據問題存疑,可追問。
D. 消防火災事故認定書未送達當事人,是否對當事人具有約束力
這個如果是火災事故認定書中涉及的就有約束的,如果認定書中與當事人無關的就沒有的。
E. 法律規定火災認定書什麼時候一定要出
沒有哪條法律規定火災事故認定書確定的責任等於民事責任。公安機關所做的火災事故責任認定書是對引起火災原因的分析和火災責任的承擔,是對責任人進行行政處罰、刑事制裁的一個依據。但在民事賠償責任方面,火災事故責任認定書訴訟過程中只起到證據的作用,只有經過法庭調查、舉證質證,才可以根據證據規則決定是否採信。公安機關無權對火災所造成的受害人經濟損失作最終處理。
如果有充分證據表明您的實際損失,在與侵權人就賠償問題不能達成一致的情況下,可以提起民事訴訟。假若證據難以收集,還是協商解決為好。
F. 消防部門出具《火災事故認定書》,但沒出具火災原因認定書。是屬於消防部門過錯嗎
消防部門只出具《火災事故認定書》,沒有火災原因認定書,但是在《火災事故認定書》中應當對火災的原因進行認定,如無法認定火災原因也是可能的,但是要寫清楚為什麼無法認定火災原因的。你如對《火災事故認定書》不服,可以提起復議。
G. 火災事故認定書上只有起火點起火原因不明怎麼起訴
因火災事引起的訴訟案件中,有許多火災事故起火原因不明,對於如何處理此類案件在司法實踐中觀點不一、爭議較大,存在許多不同的意見,而司法實務界對此類問題研究也較少,導致許多法官在辦案時產生困惑,無法在裁判中達成統一的認識和判決。故本文以某火災事故案為例,對此類問題的爭議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議,以期盡可能在司法實踐中對此問題形成一些統一的認識和做法。
案情簡介:原告王某訴稱,原告與被告劉某簽訂房屋租賃合同,租賃面積為房屋第一層門面和地下室倉庫,作為被告開設超市所用。2012年年底,超市地下室的倉庫起火。後經公安消防部門對火災事故進行認定:「過火面積500平方米,導致房屋受損、燒毀,超市地下倉庫存放大量煙花爆竹、日常百貨用品等物品,起火原因不明,起火點位於倉庫中間部位,不排除生活用火不慎和自燃引起火災」。事故發生後,原、被告雙方未能就賠償事項達成一致訴諸法院。
意見分歧:本案在審理過程中,對於被告劉某如何承擔賠償責任,產生了四種不同的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被告作為倉庫的管理者,其存放了大量煙花爆竹等可燃物,其對火災引起具有過錯,應當直接承擔侵權責任,由其承擔全部責任。第二種意見認為,此類案件應適用公平責任原則,由雙方分擔責任。因為原告在事件中不存在過錯,而被告對火災的引起也不存在過錯。故適用公平原則,應當由原、被告雙方分擔責任。第三種意見認為,此類案件屬一般侵權案件,對侵權人的侵權行為應適用過錯責任的歸責原則,在起火原因不明的情況下,確定不了侵權人,故應當以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為由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第四種意見認為,被告作為地下倉庫的管理者,未盡相應的安全保障義務,應當在其能夠預防、制止火災發生的合理限度內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
意見分析及理由:在筆者所了解的同類案件中,各地法院在司法實踐中對於上述四種意見均有適用,且更多的傾向適用第二種意見,但筆者認為適用上述第四種意見較為妥當,理由如下:
對於第一種意見,認為可燃物品的所有人、管理人就是侵權人是沒有任何法律根據的,因為可燃物品管理人顯然沒有作出引起火災的作為和不作為這一侵權行為,既然沒有實施引起火災的侵權行為,卻要承擔侵權行為責任,顯然不符合法律邏輯。
對於第二種意見各界爭議較大,首先,公平責任原則並非我國侵權法上的歸責原則。《侵權責任法》採用的是過錯責任和無過錯責任相結合的二元歸責體系(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條文理解與適用》,奚小明主編),並未規定所謂公平原則,《侵權責任法》第24條規定:「受害人和行為人對損害的發生都沒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由雙方分擔損失」,該條只是將公平原則作為一種侵權損害賠償的形態,其規定的是損害的分擔問題,而不是侵權規則的依據問題,故在侵權法領域,並不存在公平責任這一原則。其次,即使適用該條,公平責任也僅適用於加害人(侵權人)與受害人之間。《侵權責任法》第24條規定的主體為「受害人和行為人」,行為人從字面理解,即實施了行為的人,在侵權責任法里顯然應當是實施了侵權行為的人,而行為人又是加害人的主要類型(應予說明的是,加害人與行為人的區別在於,加害人既包括加害行為人,也包括加害責任人,雖然絕大多數場合下兩者是重合的,但在替代責任等情形下,加害責任人就與加害行為人發生分離,故將公平責任適用主體范圍定位於加害人與受害人之間,將法規范范圍做適當擴張,較為妥當)。從以《侵權責任法》第6條、第7條與第8條為代表的用語中,可以合乎邏輯地得出「行為人」應僅指加害行為人(在替代責任等特定情況下應稱為「加害人」)這一結論。因此,第24條只能適用於「加害人」與「受害人」之間。而不適用本案並非加害人的倉庫管理人被告劉某與受害人原告之間的法律關系。在本案火災原因不明時,案件中可燃物品管理人顯然並非引起火災的侵權行為人即加害人,加害人應當是尚不明確的失火者或縱火者。在加害人尚不明確的情況下,要求被告承擔公平責任,是把本應當由失火人或縱火人承擔的過錯侵權責任,而適用所謂的公平責任原則強加到被告身上,顯然是一種錯誤做法。
對於第三種意見,理論上來說一種正確的觀點。因為侵權責任法並沒有將此類案件的處理原則予以特別規定,該案並非特殊侵權行為。故應按照一般的侵權行為予以處理。但此種觀點不妥之處在於忽略了管理人安全保障義務即對火災的預防義務。雖然被告並不是直接的侵權人即失火或者縱火人,但是作為倉庫可燃物品的管理人,被告存在著未能預防火災、疏忽管理的問題。故直接將原告的訴求予以駁回是不妥的。
對於第四種意見,認為本案應適用安全保障義務理論,即如果從事相關經營活動、社會活動的安全保障義務人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導致他人損害的,其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如果受害人的損害系由第三人的侵權行為所致,安全保障義務人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補償賠償責任。故本案的被告應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該意見也是筆者所支持的意見。
關於安全保障義務,《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對此進行規定:「從事住宿、餐飲、娛樂等經營活動或者其他社會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未盡合理限度范圍內的安全保障義務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人請求其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因第三人侵權導致損害結果發生的,由實施侵權行為的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安全保障義務人有過錯的,應當在其能夠防止或者制止損害的范圍內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安全保障義務人承擔責任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賠償權利人起訴安全保障義務人的,應當將第三人作為共同被告,但第三人不能確定的除外」。另外《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七條也作出了相應的規定「:賓館、商場、銀行、車站、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管理人或者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上述兩條對安全保障義務作出了較為詳細的規定。安全保障義務的主要內容包括兩個方面,即「物」的方面的安全保障義務以及「人」的方面的安全保障義務。「物」的方面主要體現為保管、維護及配備等義務。本案屬於「物」的方面安全保障義務,雖然火災事故起火原因無法確定,但該火災的起火點位於被告所存放可燃物的倉庫中間部位,倉庫中可燃物屬被告劉某所有,且由其管理。對於其中存放的大量煙花爆竹等可燃物,被告並未採取預防火災發生的相關安全措施(如隔絕火源、保持地下倉庫乾燥、通風等),其對火災的發生、制止未盡到安全管理和防範的義務,具有過錯(該過錯並非起火行為之過錯,應當加以區分)。故本案的被告劉某應在火災原因不明的情況下,作為倉庫內可燃物的所有人、管理人在能夠預防、制止火災發生的合理限度范圍內,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
H. 此火災事故認定書是否合理我們可以起訴哪些責任人
1、火災認定書沒有什麼大的問題
2、建議起訴劉某的母親(她是本店的經營法人代表),追加劉某的父親和劉某,不應該起訴居委會
3、建議對你家的損失保留證據,損失大小要用證據說明。
I. 火災責任人一直不肯過來簽火災事故認定書怎麼辦
1、沒有火災責任認定書這種文書,只有火災認定書
2、這種文書由消防部門調查火災後出具,本身不花錢;如果在調查火災時需要鑒定,由消防部門付費,如果責任人對鑒定不認可,再次鑒定時,有可能要自己付費。也就是說,一般情況下,是不用火災當事人花錢的,一些特殊情況下,也有可能付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