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僱主責任險怎樣理賠手續
僱主責任險負責的賠償是僱用的人員在受雇過程中(包括上下班途中),在保單列明的地點從事保單列明的業務活動時,遭受意外而受傷、致殘、死亡或患與業務有關的職業性疾病所傷殘或死亡的經濟賠償責任。
B. 我上班出車禍,承擔次要責任,僱主責任險會理賠嗎
[案情]張某和其僱傭的一批工人共同從事一艘滾裝船修理工程。張某向保險公司投保僱主責任保險,保險公司出具了保單、僱主責任保險條款和雇員清單,保單中列明被保險人為張某,同時張某也被列入雇員清單之中。後張某在船舶修理過程中發生中毒事故,致殘達7級,遂要求保險公司按照僱主責任保險進行賠償。
[分歧]本案的爭議焦點在於:案涉保險合同是否構成僱主責任保險,保險公司應否需按照合同約定進行賠付?對此,有以下三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張某不能自己既當僱主又當雇員,將自己列為雇員的僱主責任保險的合同內容因缺乏保險標的要件,合同不成立,故保險公司無須賠償;第二種意見認為,將自己列為雇員的僱主責任保險合同成立且生效,但根據合同的約定,僱主必須向雇員支付賠償金之後才能向保險公司主張賠款,而張某對自己不可能支付賠償,故無權向保險公司主張賠付;第三種意見認為,將自己列為雇員的僱主責任保險合同因缺乏僱主責任這一保險標的而不成立,但符合意外傷害保險的特徵,保險公司應按意外傷害保險對僱主進行賠付。
[評析]這是一起較為特殊的僱主責任保險合同糾紛,特殊之處在於被保險人既是僱主又系雇員,而發生人身損害的正是被保險人本人。筆者同意第三種意見,理由如下:
1.張某與保險公司形成的以自己為雇員的保險合同不構成僱主責任保險。僱主責任保險是以僱主為責任主體和投保人,將僱主對雇員的經濟賠償責任為保險標的,把僱主所聘用的員工作為保險對象的一種責任保險。本案中,張某與保險公司之間不構成僱主責任保險合同關系:首先,構成僱主責任的前提是僱主與雇員之間存在僱傭關系,但張某無法與自己形成僱傭合同關系;其次,從法律性質看,僱主責任是一種侵權性質的民事責任,而張某對自己也無法構成民事侵權關系;再者,從責任內容看,僱主責任一般指工資補償、傷殘補助金、精神損害賠償等,張某對於自己都不能成立上述賠償內容。另外,僱主責任保險保障的對象是與保險人沒有合同關系的第三方,即投保人的雇員,但本案保障的對象是僱主本人,而非第三方。綜上,張某雖然符合僱主身份,但其與自己不成立僱傭合同關系,導致張某與自己之間不存在僱主責任,因此涉案僱主責任保險合同因缺乏保險標的而不成立。
2.案涉保險合同符合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的特徵。一般來說,投保人提出保險要求,經保險人同意承保,並就合同的條款達成協議,保險合同即告成立。張某和保險公司訂立保險合同的意思表示已經要約和承諾,保險合同成立。該合同內容雖然不構成僱主責任保險,但基本符合意外傷害保險的特徵。意外傷害保險是以人的身體作為保險標的,屬於人身保險的范疇。本案中,保險合同約定的是由保險公司對僱主依法對雇員應承擔的醫療費及經濟賠償責任予以賠付,而醫療費及經濟賠償責任主要因雇員在受雇期間從事業務活動時遭受意外導致傷、殘、死亡或患有職業性疾病而產生,因此在僱主和雇員為同一人時,保險公司實際承保的就是僱主的身體,而非僱主的賠償責任,保險公司是以僱主發生意外導致傷、殘、死亡或患有職業性疾病為賠付條件。
3.保險公司應依約對張某進行賠付。保險公司向被保險人進行賠付,必須是保險合同有效且滿足賠付條件。一般來說,投保人向保險公司投保僱主責任保險之目的是為了將自己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進行轉嫁。但張某將自己列入雇員名單,其目的不是為了轉嫁僱主賠償責任,而是為了在自己遭受意外時直接獲得賠償。對於保險公司來說,其在審查張某提交的雇員清單時,對僱主本人列入清單的行為並未提出異議。由此可以推定保險公司知道僱主親自從事僱傭活動,接受了僱主在發生意外事件時根據其傷殘情況由其直接獲得賠償的事實,而這種賠償方式符合意外傷害保險,而不是僱主責任保險。因此,可以認定張某和保險公司訂立意外傷害保險的內心意思表示真實一致,現張某發生人身損害,保險公司理應賠付。(作者單位:廈門海事法院)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C. 非因公猝死僱主責任險賠償嗎
【案例簡介】
A建築公司為其屬下的業務人員在保險公司投保了僱主責任保險,合同確定了責任范圍以及醫療、死亡最高賠償限額。2013年3月2日(星期日),A公司雇員李某在駐地突然倒地昏迷,經過搶救無效死亡。後經調查發現,李某為A公司外派常駐銷售代表,事發前一天晚上飲酒後一直熟睡,直到第二天起床後,倒地昏迷。根據醫院的搶救報告及《居民死亡醫學證明書》,原因確定為「意外猝死,死亡原因待查」。為查清死亡原因,經被保險人申請,當地公安部門進行了屍檢,並出具《居民死亡醫學證明書》,確定死亡原因為「猝死」。
【責任認定】
經保險公司認定,該事故不在工作時間內發生、屬於非意外事故及因酗酒引發為理由,認定不屬於僱主責任保險責任范圍,對本案事故實行拒賠。
【案例評析】
在僱主責任保險活動中,由於當事人雙方對責任范圍約定不明確、投保要素交代不嚴格等問題,往往容易導致一些法律糾紛。本案就是因責任范圍約定不明確引發的爭議,案件的焦點是:李某的死亡是否為僱主責任保險條款規定的責任范圍?
按照僱主責任保險合同的約定:凡被保險人僱傭的員工,在保險有效期內,從事保險單所載明的與被保險人的業務有關工作時,雇員遭受意外而致受傷、死亡或患有與業務有關的職業性疾病所致殘或死亡,被保險人根據僱傭合同須付葯費及經濟賠償責任,包括應支付的訴訟費,保險公司負責經濟賠償。
針對上述條款,結合本案事實,被保險人A公司認為:
一、盡管李某與公司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的定時工作制度。即實行8h工作制,但實際上公司對外派人員實行的是不定時工作制,因而盡管李某死亡發生在星期日,還應屬於工作時間,李某的死亡應是在從事與本職工作有關業務過程中而發生的意外死亡。
二、「猝死」應釋為死亡的原因。當地醫院和公安部門出具的《居民死亡醫學證明》顯示,李某的死亡原因為「猝死」,而保險條款中「遭受意外而受傷、死亡」的「遭受意外」的含義不明確,對「猝死」應理解為遭受不明意外的死亡。
保險公司則認為「猝死」不是李某真正的死亡原因。根據《現代漢語詞典》對「猝死」的解釋,「猝死」在醫學上不是由於暴力而是由於體內潛在的進行性疾病引起的突然死亡。顯然,本案中「猝死」並不是李某的死亡原因,而死亡原因是因疾病引起的,同時,也不能認定李某的死亡是從事與工作有關的疾病引起的。
有專家認為,保險公司承擔僱主責任保險合同項下責任的前提是,雇員要從事與保險合同約定的有關工作。只有在滿足這一約束的前提下,才能確定保險責任的范圍。在本案中,被保險人認為李某死亡是從事保險合同約定的工作而發生的。但是實際上李某是在起床後就發生了嘔吐、昏迷等症狀,明顯沒有在從事工作。同時,保險條件表明,在從事與業務有關的工作這一前提條件下,遭受意外受傷、死亡和患有與業務有關的職業性疾病所致傷或死亡是並列的關系。前者意外,是受傷死亡的原因,是來自意外、外部的,而後者則是與自身有關的疾病。
基於以上分析,專家認為此種情況明顯有悖於僱主責任保險承擔賠償責任的前提——雇員的傷殘、死亡或者和患有職業性疾病須以從事需要與被保險人有關的業務活動為前提,該案李某的死亡是因為其自身疾病造成的,所以,保險公司不應當承擔僱主保險賠償責任。
D. 人保僱主責任險理賠流程
僱主責任險負責的賠償是僱用的人員在受雇過程中(包括上下班途中),在保單列明的地點從事保單列明的業務活動時,遭受意外而受傷、致殘、死亡或患與業務有關的職業性疾病所傷殘或死亡的經濟賠償責任。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E. 公司的退休返聘人員發生意外,僱主責任險可以理賠嗎
退休返聘人員都有覆蓋的,只要提供以下材料:
1、索賠申請/出險通知(見附件,填寫完畢後左下角蓋章);
2、貴司出具的事故報告(說明事故經過、原因,落款後蓋章);
3、與傷者之間達成的賠償協議(由雙方簽章);
4、醫療發票、病歷、診斷證明、用葯清單、出院小結等病歷資料(原件,若已經原件交至工傷理賠,則需提供蓋有工傷部門公章的復印件);
5、傷者受傷前12個月的工資清單(蓋章),若超過3500元個稅起征點需提供完稅證明;
6、陳金二身份證復印件以及與貴司之間的勞動合同復印件(蓋章);
(5)僱主責任險糾紛案擴展閱讀:
區別
責任保險的保險責任和民事損害賠償責任這二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是不能完全等同的。
一方面,責任保險承保的責任主要是被保險人的過失行為所致的責任事故風險,即被保險人的故意行為通常是絕對除外不保的風險責任,這一經營特點決定了責任保險承保的責任范圍明顯地小於民事損害賠償責任的范圍;
另一方面,在被保險人的要求下並經過保險人的同意,責任保險又可以承保著超越民事損害賠償責任范圍的風險。這種無過錯責任即超出了一般民事損害賠償責任的范圍,但保險人通常將其納入承保責任范圍。
責任保險的保險責任,一般包括兩項內容:1、被保險人依法對造成他人財產損失或人身傷亡應承擔的經濟賠償責任。2、因賠償糾紛引起的由被保險人支付的訴訟、律師費用及其他事先經過保險人同意支付的費用。
F. 應該如何確定僱主責任險的管轄法院
僱主來責任險:
把單位自和保險公司列為共同被告。不列單位無法查清事實,不利於法院判決。
僱主責任險承保的范圍是單位對其員工發生保險事故的賠償責任,對責任范圍通常有限制,包括保險期間長短、工作地點、員工人員范圍、業務活動種類、免責事由等,並不是對員工所有的傷害都會賠償的。在訴訟過程中,法院首先要查明相關事實。
從法律關繫上看,你和保險公司之間並不存在法律關系,單位和保險公司之間有合同存在法律關系,不把單位列為被告,法院就無法查明單位是否有墊付、責任范圍、是否有免賠事由等事實情況,因而也就無法判決保險公司賠償的數額。
另外,保險都是有一定的額度的,保險公司只在限額內賠償,超過限額的部分還是由單位承擔,如果不一並起訴單位這部分費用怎麼辦?難道再起訴一次嗎?因此,需要一並起訴單位和保險公司。
G. 僱主為自己投保僱主責任險,能否理賠
[案情]張某和其僱傭的一批工人共同從事一艘滾裝船修理工程。張某向保險公司投保僱主責任保險,保險公司出具了保單、僱主責任保險條款和雇員清單,保單中列明被保險人為張某,同時張某也被列入雇員清單之中。後張某在船舶修理過程中發生中毒事故,致殘達7級,遂要求保險公司按照僱主責任保險進行賠償。
[分歧]本案的爭議焦點在於:案涉保險合同是否構成僱主責任保險,保險公司應否需按照合同約定進行賠付?對此,有以下三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張某不能自己既當僱主又當雇員,將自己列為雇員的僱主責任保險的合同內容因缺乏保險標的要件,合同不成立,故保險公司無須賠償;第二種意見認為,將自己列為雇員的僱主責任保險合同成立且生效,但根據合同的約定,僱主必須向雇員支付賠償金之後才能向保險公司主張賠款,而張某對自己不可能支付賠償,故無權向保險公司主張賠付;第三種意見認為,將自己列為雇員的僱主責任保險合同因缺乏僱主責任這一保險標的而不成立,但符合意外傷害保險的特徵,保險公司應按意外傷害保險對僱主進行賠付。
[評析]這是一起較為特殊的僱主責任保險合同糾紛,特殊之處在於被保險人既是僱主又系雇員,而發生人身損害的正是被保險人本人。筆者同意第三種意見,理由如下:
1.張某與保險公司形成的以自己為雇員的保險合同不構成僱主責任保險。僱主責任保險是以僱主為責任主體和投保人,將僱主對雇員的經濟賠償責任為保險標的,把僱主所聘用的員工作為保險對象的一種責任保險。本案中,張某與保險公司之間不構成僱主責任保險合同關系:首先,構成僱主責任的前提是僱主與雇員之間存在僱傭關系,但張某無法與自己形成僱傭合同關系;其次,從法律性質看,僱主責任是一種侵權性質的民事責任,而張某對自己也無法構成民事侵權關系;再者,從責任內容看,僱主責任一般指工資補償、傷殘補助金、精神損害賠償等,張某對於自己都不能成立上述賠償內容。另外,僱主責任保險保障的對象是與保險人沒有合同關系的第三方,即投保人的雇員,但本案保障的對象是僱主本人,而非第三方。綜上,張某雖然符合僱主身份,但其與自己不成立僱傭合同關系,導致張某與自己之間不存在僱主責任,因此涉案僱主責任保險合同因缺乏保險標的而不成立。
2.案涉保險合同符合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的特徵。一般來說,投保人提出保險要求,經保險人同意承保,並就合同的條款達成協議,保險合同即告成立。張某和保險公司訂立保險合同的意思表示已經要約和承諾,保險合同成立。該合同內容雖然不構成僱主責任保險,但基本符合意外傷害保險的特徵。意外傷害保險是以人的身體作為保險標的,屬於人身保險的范疇。本案中,保險合同約定的是由保險公司對僱主依法對雇員應承擔的醫療費及經濟賠償責任予以賠付,而醫療費及經濟賠償責任主要因雇員在受雇期間從事業務活動時遭受意外導致傷、殘、死亡或患有職業性疾病而產生,因此在僱主和雇員為同一人時,保險公司實際承保的就是僱主的身體,而非僱主的賠償責任,保險公司是以僱主發生意外導致傷、殘、死亡或患有職業性疾病為賠付條件。
3.保險公司應依約對張某進行賠付。保險公司向被保險人進行賠付,必須是保險合同有效且滿足賠付條件。一般來說,投保人向保險公司投保僱主責任保險之目的是為了將自己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進行轉嫁。但張某將自己列入雇員名單,其目的不是為了轉嫁僱主賠償責任,而是為了在自己遭受意外時直接獲得賠償。對於保險公司來說,其在審查張某提交的雇員清單時,對僱主本人列入清單的行為並未提出異議。由此可以推定保險公司知道僱主親自從事僱傭活動,接受了僱主在發生意外事件時根據其傷殘情況由其直接獲得賠償的事實,而這種賠償方式符合意外傷害保險,而不是僱主責任保險。因此,可以認定張某和保險公司訂立意外傷害保險的內心意思表示真實一致,現張某發生人身損害,保險公司理應賠付。(作者單位:廈門海事法院)
H. 什麼是僱主責任險,主要保障哪些
被保險人所僱傭的員工在受雇過程中從事與保險單所載明的與被保險人業務有關的工作而遭受意外或患與業務有關的國家規定的職業性疾病,所致傷、殘或死亡,被保險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及勞動合同應承擔的醫葯費用及經濟賠償責任,包括應支出的訴訟費用,由保險人在規定的賠償限額內負責賠償的一種保險。
在保險合同期間內,凡被保險人的雇員,在其僱傭期間因從事保險單所載明的被保險人的工作而遭受意外事故或患與工作有關的國家規定的職業性疾病所致傷、殘或死亡,對被保險人因此依法應承擔的下列經濟賠償責任,保險公司依據本保險合同的約定,在約定的賠償限額內予以賠付:
死亡賠償金;傷殘賠償金;誤工費用;醫療費用。
(8)僱主責任險糾紛案擴展閱讀
僱主責任保險的保險責任,包括在責任事故中僱主對雇員依法應負的經濟賠償責任和有關法律費用等,導致這種賠償的原因主要是各種意外的工傷事故和職業病。
但下列原因導致的責任事故通常除外不保:戰爭、暴動、罷工、核風險等引起雇員的人身傷害;被保險人的故意行為或重大過失;被保險人對其承包人的雇員所負的經濟賠償責任;被保險人的合同項下的責任。
被保險人的雇員因自己的故意行為導致的傷害;被保險人的雇員由於疾病、傳染病、分娩、流產以及由此而施行的內、外科手術所致的傷害等。
I. 僱主責任險糾紛的訴訟時效如何起算
這個得看具體案情分析情況
《保險法》第二十六條規定:人壽保險以外的其他保險的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向保險人請求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自其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保險事故發生之日起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