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礦權轉讓首先要看轉讓方的資質,是否有完全股份,土地權等問題。
至於當地村回民的說法,讓他和轉讓答方協商,並把有關細節和後續付酬問題寫進轉讓合同,否則不認賬,讓他和轉讓方交涉。
如果轉讓方不承認村民的說法,一定要三家對面說清楚這件事,以免給你們後續開發帶來麻煩。
要知道,村民的事情當時不說清楚,後面肯定會有很多人訛詐你們,最終導致企業損失慘重。
㈡ 如何理解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八條,采礦權轉讓合同包括在內嗎
樓上正確,因為采礦權人是有準入條件的,轉讓行為也是要國土資源部門批准後才能生效的。如果國土資源部門讓為不符合轉讓三要件或受讓人不符合辦礦資質,不批准辦理轉讓變更手續,該合同無效
㈢ 河道釆砂權出讓合同糾紛是行政訴訟嗎
1、是民事訴訟而非行政訴訟;
2、法律依據:《民事案由規定》的合同糾紛項下回第80條規定「采礦權轉答讓合同糾紛」,你說的河道采砂權出讓合同糾紛屬於「采礦權轉讓合同糾紛」,因此該糾紛屬於民事糾紛,應當依法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㈣ 采礦權轉讓合同是否有效
采礦權轉讓需要政府行政主管機關注冊登記。否則,無效。網友建議,僅供參考。祝你好運!
㈤ 采礦權轉讓合同無效是怎麼回事,有什麼具體規定
經營權是國家企業法;賦予的權力,法人是無權轉讓的。
其他人的經營權,也是國家企業發賦予的。
㈥ 采礦許可證 和采礦權出讓合同的區別
一、二者內容不同:
采礦許可證是采礦權人行使開采礦產資源權利的法律憑證。
采礦權出讓合同是采礦權人依法將已獲得的采礦權出讓與第三方時所簽訂的合同。
二、二者規范主體不同:
采礦許可證授予采礦權申請人開采礦產資源的許可證明,主體是采礦權人。
采礦權出讓合同是采礦權人將采礦權出讓給受讓人,主體是受讓人。
三、二者核發機關不同:
34種重要礦產大型規模以上礦山的采礦許可證由國土資源部直接頒發,34種重要礦產中型以下礦山(含中型)及34種重要礦產之外的其他礦山的采礦許可證由省國土資源廳頒發,小型非金屬礦產資源由市國土資源局頒發。
采礦權出讓合同的生效,首先採礦權人滿足出讓資質、受讓人滿足受讓資質,之後前向登記管理機關提出分立采礦權的申請,經批准並辦理采礦權變更登記手續。
總結,通俗點說,前者是獲得采礦權的證明,後者是出讓采礦權的證明。
㈦ 什麼情況下以協議方式出讓探礦權采礦權
根據《國土資源部關於進一步規范礦業權出讓管理的通知》(國土資發〔2006〕12號),以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探礦權采礦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批准允許以協議方式出讓:
(1)國務院批準的重點礦產資源開發項目和為國務院批準的重點建設項目提供配套資源的礦產地;
(2)已設采礦權需要整合或利用原有生產系統擴大勘查開采范圍的毗鄰區域;
(3)經省(區、市)人民政府同意,並正式行文報國土資源部批準的大型礦產資源開發項目;
(4)國家出資為危機礦山尋找接替資源的找礦項目。
協議出讓探礦權采礦權,必須通過集體會審,從嚴掌握。協議出讓的探礦權采礦權價款不得低於類似條件下的市場價。
㈧ 采礦權轉讓合同糾紛屬於不動產糾紛嗎
采礦權轉讓合同是指抄采礦權人將依法取得的采礦權轉讓給他人,他人支付價款的合同采礦權是指在依法取得的采礦權許可證規定的范圍內,開采礦產資源和獲得所開採的礦產產品的權利。已取得采礦權的礦山企業,因企業合並、分立,與他人合資、合作經營,或者因企業資產出售以及有其他變更企業資產產權的情形而需要變更采礦權主體的,經依法批准可以將采礦權轉讓他人采礦。轉讓采礦權,應當具備下列條件:(1)礦山企業投入采礦生產滿1年;(2)采礦權屬無爭議;(3)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已經繳納采礦權使用費、采礦權價款、礦產資源補償費和資源稅;(4)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國有礦山企業在申請轉讓采礦權前,應當徵得礦山企業主管部門的同意。國家禁止將采礦權倒賣牟利,轉一讓國家出資勘查所形成的采礦權,必須進行評估。
㈨ 探礦權轉讓合同糾紛案件屬於專屬管轄嗎
探礦權轉讓合來同糾紛案件屬於專屬管源轄。
《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三條 下列案件,由本條規定的人民法院專屬管轄:
(一)因不動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二)因港口作業中發生糾紛提起的訴訟,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三)因繼承遺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或者主要遺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