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用protel盜版軟體被告侵權
啊?!這怎麼會被逮到啊?!protel國內一般都用的盜版的吧…
㈡ 常見的軟體侵權盜版行為主要有哪些
1. 硬碟預裝盜版。廠商、系統集成商或電腦銷售商在電腦中為客戶預先安裝操專作系統或一些應屬用軟體,這便是通常所說的軟體預裝。然而,如果預先安裝的軟體並未得到授權,並非從正常途徑獲得甚至是銷售商自己非法復制的,那麼這就構成了軟體的非法預裝。
2. 網路盜版。我們經常會發現有一些網站提供免費或有償下載的軟體,如果這些軟體是沒有經過合法的授權的,下載這些軟體就是非法下載。這種在互聯網上非法上傳權利人的軟體供他人下載的行為就構成網路盜版。
3. 用戶盜版。這是業界公認的給產業發展帶來損失較大的盜版形式。簡單地說,就是用戶特別是企業用戶未經許可或者超許可范圍商業性使用他人軟體。例如:用戶購買了一套正版軟體,就意味著允許用戶在一台電腦上使用該軟體的權利。如果該用戶在兩台或兩台以上電腦使用該軟體,就構成侵權使用。
滿意請採納,謝謝!
㈢ 使用盜版軟體侵權的問題
你這個問題應該放到法律欄。
我個人覺得應該是侵權了,你們如果用了那個版軟體並且造成了盈權利。不管你最後卸載了沒,都應該是侵權。不管是不是員工裝的,這都應該算是公司行為。
不過中國法律是誰主張誰舉證。如果你是碰到官司,告你的人,如果拿不出證據證明你用那個軟體盈利過的,應該就拿你沒辦法
㈣ 使用盜版軟體算侵權行為么
使用盜版軟體是侵權行為,屬於侵害知識產權的侵權行為。但是持有盜版軟體的人只有不知道也沒有合理理由知道該軟體是盜版的,不用承擔賠償責任,但也要停止侵權行為並銷毀該盜版軟體。
【法律依據】
《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第三十條
軟體的復製品持有人不知道也沒有合理理由應當知道該軟體是侵權復製品的,不承擔賠償責任;但是,應當停止使用、銷毀該侵權復製品。如果停止使用並銷毀該侵權復製品將給復製品使用人造成重大損失的,復製品使用人可以在向軟體著作權人支付合理費用後繼續使用。
㈤ 了解計算機軟體的知識產權保護(盜版軟體侵犯了哪項知識產權案例)
1)首先盜版不提供售後,例如電話支持,郵件支持等
2)盜版不提供後續的升級。
3)無安全性保障
4)侵犯了,廠商及客戶的利益
㈥ 常見的軟體侵權盜版行為主要包括哪些
一、最終用戶盜版
這是業界公認的組產業發展帶來損失最大的盜版形式。簡單地說,就是最終內用戶特別是企業容用戶未經許可或者超許可范圍使用軟體。例如:用戶購買了一套正版軟體,就意味著允許用戶在一台電腦上使用該軟體。如果該用戶在兩台或兩台以上電腦上使用該軟體,就構成侵權使用,形成最終用戶盜版。
二、硬碟預裝盜版
廠商、系統集成商或電腦銷售商在電腦中為客戶預先安裝操作系統或一些應用軟體,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軟體預裝。如果預先安裝的軟體並未得到授權,並非從正常途徑獲得甚至是銷售商自己非法復制的,則構成軟體的非法預裝。
三、網路盜版
我們經常會發現有一些網站提供或有償下載的軟體,如果這些軟體是沒有經過合法的授權的,下載這些軟體就是非法下載。這種非法上載和下載的行為就構成網路盜版。
四、街頭販賣盜版光碟
這是最常見的制售盜版的形式。特別是把一些常用的軟體做成一個大拼盤來向行人兜售,這種光碟包裝粗糙,容易識別。往往存在安全隱患,危害性顯而易見。
㈦ 計算機軟體侵權中如何舉證
一、從盜版軟體所涉及的行業領域入手收集
當市場上出現盜版軟體的時候,軟體著作權人應該根據盜版軟體出現的細分領域劃定盜版軟體出現幾率最大的地域為主要調查地域,可以是一個城市,或幾個縣,或某市中一個最大的文化製品市場或一個村的作坊,控制盜版軟體的製作、銷售地域,為「侵犯軟體著作權罪」報案工作收集線索。
每一類盜版軟體製品都有其特點,軟體著作權人可以根據盜版軟體製品所反映出來的生產工藝復雜程度、技術水平以及侵權復製品的模擬程度等,來確定犯罪嫌疑人製作盜版軟體所需的工具設備以及專業技術人員的水平情況。盜版軟體的復制方法和所用物質材料的特點蘊含著豐富的偵查信息,如根據盜版實物是專業化技術較高的激光照排系統排版、盜版軟體晶元燒錄水平等判斷犯罪嫌疑人的技術水平和可能區域。
從盜版軟體所涉及的行業領域入手收集證據,只是進行侵犯軟體著作權罪報案證據准備工作的初期,是從大范圍宏觀方面入手,根據線索順藤摸瓜,為收集更多的證據做前期准備。
二、從單位內部人員或與其具有業務聯系的關系人中開展證據收集
在「侵犯軟體著作權罪」案件中,軟體著作權人內部人員盜用軟體源代碼和程序,大肆製作盜版軟體並銷售牟利的情況時有發生。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更主要在於軟體著作權人自我保護意識薄弱,在招聘人員時沒有嚴格把關,只注重業務能力而忽視了對員工品質方面的要求,公司、企業內部又疏於管理,沒有制定、完善相關的規章制度,尤其是對一些生產技術、科學領域內的智力創作成果,沒有採取相關的保密制度和防範措施,致使犯罪嫌疑人有空可鑽。因單位內部人員或與其具有業務聯系的關系人實施的「侵犯軟體著作權罪」行為,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軟體著作權人可以根據員工或者關系人的具體情況,布局證據收集工作:
1、看中某種軟體銷路好,出於不勞而獲的卑劣心態,利用工作便利,自己或唆使其他同事非法拷貝公司正版的系統軟體,包括系統源代碼和全部程序文件;
2、為規避侵權,會想方設法對被盜系統進行表面上的修改,或將系統內的少數界面加以修飾或變臉,或將部分按扭位置稍作改動,但盜版系統一般除了一些文件、位元組的長度和生成的時間與正版系統有所不同外,其源程序、資料庫、運行過程等實質性內容則完全相同;
3、另行成立新的公司,或者為了出於掩人耳目或便於銷售的目的,甚至還可能以原軟體公司的子公司名義銷售盜版軟體。
在侵犯軟體著作權罪案件中,軟體著作權人應仔細排查公司內部人員和與其具有業務聯系的人員,確定犯罪嫌疑人,並迅速到有業務往來的各個單位走訪取證,經過內查外調,使案情明朗化。
三、追查盜版軟體製作和銷售網路
「侵犯軟體著作權罪」案件一般都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盜版軟體集散地和廣布的銷售網點,可以據此追查其來源。為此,首先可以從低級的銷售網點著手,逐級追查批發商和非法印製點,再圍繞批發商和印製點去查處所有從事侵犯軟體著作權罪的單位和個人。只有查清整個團伙成員及其分工,找准了該團伙的駐地、倉庫、辦公場所、復制地點和銷售范圍,才能將其一網打盡。
1、通過跟蹤、監視,查明盜版軟體產、供、銷情況,軟體著作權人在查「侵犯軟體著作權罪」活動初期往往很容易鎖定一個或幾個犯罪嫌疑人,但如果在證據尚未確鑿充分時盲目抓人很容易打草驚蛇,也很難知道盜版軟體的數量和參與作案的人數。為了查清盜版軟體整個製作和銷售網路,軟體著作權人在發現侵權線索後,應當確定「以物找人,以案帶案」的證據收集思路,進一步摸清犯罪的人員、分工、行動的范圍和藏身的地點。
軟體著作權人可以對銷售盜版軟體的企業進行蹲守監視,注意發現運送盜版軟體的車輛及送貨人,並通過跟蹤嫌疑車輛發現送貨人的相對固定的居住地,或者觀察每天與送貨人接觸的人與車輛及他們的活動情況,蹲守時注意發現和判斷盜版團伙的主要成員。
2、以買家的身份與侵權人聯系,獲取證據
侵權人實施「侵犯軟體著作權罪」的行為,目的在與物質利益,把盜版產品賣出去,此時軟體著作權人可以以購買者的身份與盜版軟體的製作者或批發商取得聯系,購買樣品並達到大量購買協議以獲取相關信息和證據。大部分盜版軟體的侵權人為獲得買賣機會,會降低防範手段,給軟體著作權人獲取證據創造一定的機會。
綜上,在發現「侵犯軟體著作權罪」的行為時,為收集證據,可以從盜版軟體所涉及的行業領域入手、從單位內部人員或與其具有業務聯系的關系人中開展、追查盜版軟體製作和銷售網路的等多方面開展證據收集工作,為「侵犯軟體著作權罪」報案准備證據材料。
㈧ 盜版軟體侵犯的是什麼版權
盜版軟體侵犯的是軟體的版權。著作權又叫版權,自作品創作完成之日起產生,盜版軟體侵犯的是軟體著作權。有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著作權自作品創作完成之日起產生,其中著作人格權的內涵包括了公開發表權、姓名表示權及禁止他人以扭曲、變更方式利用著作損害著作人名譽的權利。
(8)盜版軟體侵權案例擴展閱讀
知識產權,是關於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創造的智力勞動成果的專有權利。隨著科技的發展,為了更好保護產權人的利益,知識產權制度應運而生並不斷完善。如今侵犯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等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越來越多。17世紀上半葉產生了近代專利制度;一百年後產生了「專利說明書」制度;又過了一百多年後,從法院在處理侵權糾紛時的需要開始,才產生了「權利要求書」制度。在二十一世紀,知識產權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到處充滿了知識產權,在商業競爭上我們可以看出它的重要作用,2017年4月24日,最高法首次發布《中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綱要》。
《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第二十三條除《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或者本條例另有規定外,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一)未經軟體著作權人許可,發表或者登記其軟體的;
(二)將他人軟體作為自己的軟體發表或者登記的;
(三)未經合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開發的軟體作為自己單獨完成的軟體發表或者登記的;
(四)在他人軟體上署名或者更改他人軟體上的署名的;
(五)未經軟體著作權人許可,修改、翻譯其軟體的;
(六)其他侵犯軟體著作權的行為。
㈨ 盜版軟體侵權的是什麼的版權
盜版軟體所謂的侵權當然是侵犯了正版軟體的專利以及所有權了。
而正版的軟體開發公司是有權利起訴盜版軟體商的,要求他們提供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