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網路的經濟糾紛
你好,就你描述的問題,律師答復如下:
首先,要確認網站和網路公司涉嫌侵犯你的何種權利,也就是你對該資源帖享有什麼權利。法律上稱之為 著作權。如果你要行使著作權,你就必須證明你是著作權人,你可以通過公證處以公證的方式登陸你網站的用戶名確認你是該資源貼的著作權人,這樣你才可以在法律上行使你的著作權。也防止網站毀滅證據進行刪帖。
其次,對於你同意將該資源帖發布到官方網站,是否有書面協議,是否就著作權的許可范圍,以及行使許可權作出書面或者電子文檔的約定,這是確認涉嫌侵權人是否有侵權行為的存在。
第三,在你問題的描述中,是網路公司和游戲公司將通過該資源貼進行游戲數字版的發行,也就是沒有侵權事實,那麼依據法律你無權提出索賠。
第四,在實際操作中,你應當關注這個官網的資源帖,以及該資源貼被轉帖的網站,通過公證的方式固定證據,同時確認下載的次數,以及點擊量,以此來確認侵權數額以及侵權賠償的標注。
第五,網路侵權最主要的固定證據,而不是急於求償。知識產權案件應當採用「養豬」方式進行。必要時可以聘請律師,律師費用也可以向侵權方主張。
祝福!
B. 網路著作權侵權有哪些行為特徵
1、網路著作權侵權行為的侵權地域廣;
網路著作權的保護具有地域性,往往超越國界有關的權利就不再有效,就不能再受到這個國家或地區法律的保護,甚至在一國范圍之內對於權利人的保護就會產生差異,而互聯網的無國界性特點,使得在確定糾紛管轄法院和選擇適用法律等問題上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
2、 網路著作權的損害後果更加嚴重;
由於網路傳播的迅捷性,往往一項網路著作權被侵權之後,就會被迅速的重復侵權,相應的給權利人造成的損害後果極其嚴重,較之傳統著作權的侵權行為來講,波及面更廣,造成損害更加巨大,侵權行為在更短的時間內就會造成更加嚴重的損害後果。
3、 網路著作權侵權行為具有隱蔽性;
由於網路技術的發展,尤其是鏈接技術的發展,使得網路著作權的侵權行為具有極強的隱蔽性,較之傳統著作權的侵權行為的物質表現形式來講,網路著作權的侵權方式往往具有非物質性的表現形式。
4、網路著作權侵權客體拓寬。
較之傳統的網路著作權客體范圍來講,我們可以看到網路著作權的客體大為拓寬了,諸如網頁作品、整體網站作品、基於web2.0產生的博客文學作品,網路文學、藝術、美術、音樂、影像等以計算機電子存貯方式存在的作品。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和提高,網路著作權的客體范圍不斷得到擴大,這也使得網路著作權成為一種動態的權利。
C. 網路仲裁有哪些優勢
網路仲裁相對於傳統仲裁的優勢體現在以下幾點
節約時間成本:傳統訴訟一般需要3-6個月,而網路仲裁最快只需7天
在證據梳理方面,傳統訴訟需要手動整理,費時費力,而網路仲裁可由系統整理,大大節約了人力物力。
在立案提交方面,傳統訴訟需要線下立案,而網路仲裁系統線上即可提交,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
在庭審過程中,傳統訴訟線下開庭,相關人員均需到場,而網路仲裁在線審理,同樣不受地域的限制。
總之,網路仲裁與傳統訴訟方式和一般仲裁相比,其即時性有利於快捷、經濟地解決爭議。
D. 什麼是網路侵權責任糾紛
你好。
網路侵權責任是指侵權行為人利用網路為手段和工具實施侵權行為所應當承擔的民事內責任。
網路容侵權行為是隨著新興技術的發展而出現的侵權法上的新情況和新問題。互聯網作為新興技術,在給社會帶來開放、自由的同時,虛擬空間中網路用戶道德感和責任感的鬆弛使得網路成為侵權行為的多發地。網路侵權行為具有隱蔽、超越時空等不同於傳統侵權行為的特點,為此,《侵權責任法》專門設有條文對網路侵權責任作出規定。
網路侵權責任在責任主體上多涉及網路用戶和網路服務提供者。網路用戶是網路平台和網路服務的使用者,網路服務提供者是提供信息平台或者信息通道服務以及提供內容服務的網路服務商。網路用戶利用網路從事侵害他人民事
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E. 網路糾紛問題
200百塊錢至於嗎。
找對象呢,就不能太小氣。
這類網路平台本身就不是特別可靠。
200¥警察也懶得管了。
你這條知道,加上他的網站名字和域名,
然後讓大家都知道網站是什麼德行,這事就算完了。
別的就別想了。
F. 網路糾紛
1、「我真的犯了網路詐騙罪嗎?」:
(1)沒有。你沒有非法佔有他人財物的故意、也不是故意以虛假的號賣給他而謀利,不符合詐騙罪的構成要件。
(2)你和他之間只是賬號買賣的糾紛,屬於虛擬財產買賣糾紛,現在一般適用《合同法》來調整,根據《合同法》的相關規定:你賣給他的賬號不符合約定,應是你部分違約的行為,對於合同中的違約行為,應認定為經濟糾紛、而不是詐騙,公安不會輕易介入的,公安部有明確規定,嚴禁公安部門以刑事案件為由介入民事經濟糾紛,所以:他以網路詐騙報案也不會被受理的。
2、「我該怎麼辦?」:
(1)不用著急。即使由於他的花言巧語公安受理了:你也可以將你曾經使用過這個號、這個號只是部分功能有問題並不是根本不能用等情況提供給公安,證明你不是賣假號騙錢就行了。
(2)但是,如果這號確實存在一些問題,你還是應當承擔違約責任、適當退還他一部分錢的:但退還多少可以和他協商,如果你認為他要的太多,可以不理他、讓他去法院告你,讓法院來確定應賠償他多少:那時就不是他說要多少就是多少了:他得拿出證據證明號有問題、他受到的損失是多少,沒有證據支持部分的損失,你不必賠償。
(3)「如果是的我的號也是買的」:如果號真有問題,你不能以你「也是買的」為由而不賠償他的損失,至於你的損失,應由你向你的上家索賠。
(4)「我還是個學生,號賣了我的錢都拿去買了手機。我拿什麼錢給他?」:這些都不能成為合法理由:你是學生,既然學生能賣東西、就得承擔賣東西的民事責任;你沒錢還是你的事,但該你承擔的責任你是必須要承擔的。這兩點如果到了法庭上你說不出來理兒。
(5)「他買號一周多才說號有問題」:這倒是可以提的一個理由,有法律依據。如果到了法庭上也可以說。
3、建議:如果他能向你證明那號確實有問題,為了減少麻煩,可以協商後適當退還他一些錢;如果他堅持報案說你詐騙、或是不想協商:可以不理他,讓他去告,你沒大事,到法院也頂多是退還他一部分錢。
G. 網路侵權有什麼特點
(1)將網路上他人作品下載並復制光碟,如學術網路上電子布告欄他人發表的文章,下載復制到隨書贈的光碟,同雜志一並出賣。
(2)圖文框連接,此種行為使他人的網頁出現時,無法呈現原貌,使作品的完整性受到破壞,侵害了著作權。
(3)FTP文件傳輸系統,行為人將他人享有著作權的文件上載或下載非法使用;超越授權范圍的使用共享軟體,使用期滿不進行注冊而繼續使用等。
(7)網路糾紛的特徵擴展閱讀:
侵權界定:
網路案件具有不同於其他類型案件的一些顯著特徵,如網路空間的全球化、虛擬化、非中心化等特點,這些特點無疑動搖了傳統管轄的基礎,使法院對網路民事侵權糾紛的管轄面臨挑戰。網路是技術含量極高的領域,其舉證、質證、確認救濟方式無一不與技術有著密切聯系。
確認管轄權時,還要對法院能否應對技術問題加以考慮,在審級上加以限制,或由一些具備條件的法院集中受理,從而為案件的及時解決創造便利條件。
中國應加快網路立法,盡快解決傳統法律不適應網路空間之處,彌補司法解釋的不足,借鑒外國的司法實踐,針對網路特性,制定出一套適應中國當前司法形勢的管轄制度。具體可表現為堅持侵權行為地、侵權結果地和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原則。
對侵權行為地認定,贊成《關於審理涉及計算機網路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的觀點,「侵權行為地」是「實施被訴侵權行為的網路伺服器、計算機終端等設備所在地」。
侵權結果地的認定首先應堅持禁止一定因素作為確認管轄權的基礎,同時應確立合乎國情的確定侵權結果發生地因素,如被告對侵權結果地預知並故意希望侵權結果在該地實現,則這類侵權結果地的法院享有管轄權。
H. 網路著作權糾紛的幾種常見情況
當前發生的網路著作權糾紛通常為侵權糾紛,也會涉及到權屬糾紛,以及著作權與不正當競爭、與商標權等其他民事權利的糾紛。網路著作權糾紛的幾種常見情況:網路著作權糾紛的幾種常見情況1)將網路上他人作品下載並復制光碟,如有人將某學術網路上電子布告欄他人發表的文章,下載並燒制到隨書附贈的光碟,同雜志一並出賣。2)圖文框(frame)連接,此種行為使他人的網頁出現時,無法呈現原貌,使作品的完整性受到破壞,侵害了著作權。美國Totalnews公司利用圖文框技術,將CNN、華盛頓郵報等網站上的新聞鏈接到自己的網頁,並在其他圖文框保留自己的網址和廣告,謀取廣告利益。3)FTP與BBS的復制行為,行為人將他人享有著作權的文件上載或下載非法使用;超越授權范圍的使用共享軟體,試用期滿不進行注冊而繼續使用。美國Playboy雜志上170張照片曾被人上載到BBS站等。4)超聯接(Hyperlink),利用HTML語法,將相關網頁的信息連接起來,未經權利人同意超范圍利用。5)在圖象鏈接中侵害某圖象著作權人復制權。6)未經許可將作品原件或復制物提供公眾交易或傳播,或者明知為侵害權利人著作權的復製品仍然網上散布以及擬散布的輸入上載。7)侵害網路作品著作人身權的行為,包括侵害作者的發表權、署名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等,如將電子郵件轉貼到新聞論壇或BBS站;整理編輯網路信息時刪除作者簽名檔案;整理編輯時,只取作品部分內容以及圖文框鏈接等。8)網路服務商的侵犯著作權行為,如BBS站侵害著作權人的復制發行權;網站管理者提供設備,引導並鼓勵用戶將游戲軟體上載BBS以及獲取游戲軟體行為;經著作權人告知侵權事實後,仍拒絕刪除或採取其他合法措施;其他與不法行為人有共同故意的共同侵權行為(引誘、唆使、幫助等行為)。9)違法破譯著作權人利用有效技術手段防止侵權的行為。10)故意刪除、篡改等手段破壞網路作品著作權管理信息,從而使網路作品面臨侵權危險的行為。
I. 網路糾紛是什麼意思
審理涉及計算機網路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發布單位】最高人民法院 【發布文號】法釋[2004]1號 【發布日期】2004-01-02 【生效日期】2004-01-07 【失效日期】----------- 【所屬類別】國家法律法規 【文件來源】----------- 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審理涉及計算機網路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法釋[2004]1號) (2000年1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144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3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302 次會議《關於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計算機網路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決定》修正) 為了正確審理涉及計算機網路著作權糾紛案件,根據民法通則、著作權法和民事訴訟法等法律的規定,對這類案件適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 網路著作權侵權糾紛案件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侵權行為地包括實施被訴侵權行為的網路伺服器、計算機終端等設備所在地。對難以確定侵權行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原告發現侵權內容的計算機終端等設備所在地可以視為侵權行為地。 第二條 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包括著作權法第三條規定的各類作品的數字化形式。在網路環境下無法歸於著作權法第三條列舉的作品范圍,但在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其他智力創作成果,人民法院應當予以保護。 第三條 已在報刊上刊登或者網路上傳播的作品,除著作權人聲明或者報刊、期刊社、網路服務提供者受著作權人委託聲明不得轉載、摘編的以外,在網路進行轉載、摘編並按有關規定支付報酬、註明出處的,不構成侵權。但轉載、摘編作品超過有關報刊轉載作品范圍的,應當認定為侵權。 第四條 網路服務提供者通過網路參與他人侵犯著作權行為,或者通過網路教唆、幫助他人實施侵犯著作權行為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的規定,追究其與其他行為人或者直接實施侵權行為人的共同侵權責任。 第五條 提供內容服務的網路服務提供者,明知網路用戶通過網路實施侵犯他人著作權的行為,或者經著作權人提出確有證據的警告,但仍不採取移除侵權內容等措施以消除侵權後果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的規定,追究其與該網路用戶的共同侵權責任。 第六條 提供內容服務的網路服務提供者,對著作權人要求其提供侵權行為人在其網路的注冊資料以追究行為人的侵權責任,無正當理由拒絕提供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的規定,追究其相應的侵權責任。 第七條 網路服務提供者明知專門用於故意避開或者破壞他人著作權技術保護措施的方法、設備或者材料,而上載、傳播、提供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和具體案情,依照著作權法第四十七條第(六)項的規定,追究網路服務提供者的民事侵權責任。 第八條 著作權人發現侵權信息向網路服務提供者提出警告或者索要侵權行為人網路注冊資料時,不能出示身份證明、著作權權屬證明及侵權情況證明的,視為未提出警告或者未提出索要請求。 著作權人出示上述證明後網路服務提供者仍不採取措施的,著作權人可以依照著作權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條的規定在訴前申請人民法院作出停止有關行為和財產保全、證據保全的裁定,也可以在提起訴訟時申請人民法院先行裁定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影響,人民法院應予准許。 第九條 網路服務提供者經著作權人提出確有證據的警告而採取移除被控侵權內容等措施,被控侵權人要求網路服務提供者承擔違約責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著作權人指控侵權不實,被控侵權人因網路服務提供者採取措施遭受損失而請求賠償的,人民法院應當判令由提出警告的人承擔賠償責任。
J. 網路環境下不正當競爭有哪些特點
網路環境下不正當競爭的類型
與現實經濟生活一樣,網路環境中也存在不正當競爭行為,其中有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只是現實市場中不正當競爭行為的"位移",有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是網路技術帶來的,屬於網路環境的"專利"。
(一)傳統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1,仿冒行為
仿冒行為是指經營者採用仿冒標志或者採用其他的虛假的標志從事商品或服務的交易活動,引起公眾誤解,誘使消費者誤購,從中牟取非法利益的行為。網路經濟時代,利用網路,傳統的《反不正當競爭法》所規制的仿冒行為有了新的表現形式:一是假冒他人注冊商標行為。二是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演,誤導消費者。三是擅自使用他人的企業名稱或者姓名的行為。
2,虛假宣傳行為
虛假宣傳是指以捏造事實、歪曲事實或其他誤導性方式,對產品的質量、性能、產地等做出與實際情況不相符合的宣傳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方式。網路廣告的不正當競爭存在非常廣泛,如誘餌廣告、薦證廣告、強迫廣告等。
3,商業低毀行為
商業低毀行為也稱為商業誹謗或低毀商譽的行為,指為達到排擠競爭對手的目的,捏造事實,損害或可能損害競爭對手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的行為。網路環境下主要是兩種形式:一是, 運用網路廣告貶損他人商譽。二是,電子布告板系統上的商譽侵權。
4,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
網路經濟條件下,利用管理網站的優勢,隨意竊取、泄露或使用上網企業與個人的具有商業價值的保密性資料信息;員工利用電子郵件有意或無意地傳送企業秘密商業信息;以FTP傳輸文件、BBS電子公告板、新聞組和遠程登錄等方式都可能造成對商業秘密的侵害,而可歸屬於計算機網路犯罪行為的黑客入侵、破壞等行為更是商業秘密的大敵,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
新型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1,網路域名糾紛。
域名糾紛是當前網路環境中不正當競爭行為發生最早,引起關注最多的一類,如美國的"可口可樂"、"麥當勞",中國的"長虹"、"同仁堂"等都遭遇過域名糾紛。具體可分為一下四種情況:一是惡意搶注商號、商標或其他商業標識為域名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二是盜用商號、商標或其他商業標識為域名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三是故意模仿、篡改在先注冊域名、商號、商標或其他商業標識並將其注冊為域名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四是將在先域名搶注為商標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2,構成不正當競爭的設置元標記行為
元標記是超文本標記語言中的一種軟體參數,它是被網頁設計者鑲嵌在網頁源代碼中,用來記述有關網頁擁有者版權聲明、網頁關鍵詞等信息的一種標記。構成不正當競爭的設置元標記行為是指將他人網站的所有者信息、網站標記、表達網站特色的關鍵詞等埋置於自己網頁的源代碼中,當用戶使用網上搜索引擎查找該他人網站時,向計算機敲入相似關鍵字(詞)一般為企業知名產品名稱、企業名稱或馳名商標等。設置元標記的行為人的網頁就會出現在搜索結果中,並且多數會位於商標權人的網頁前面,是一種典型的網路"搭便車"行為。
3,與軟體相關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首先,是"賴皮軟體",即一旦進入用戶電腦,需要專業人員才能卸載,以此盤踞在用戶電腦中,阻止其他同類軟體的下載和安裝或者在用戶使用其他同類軟體都時候發生軟體沖突,強制用戶使用。其次,是軟體捆綁,通常的做法是將不知名的軟體捆綁在一些下載率高的軟體上,當網路消費者下載自己需要的軟體的時候,不需要的軟體隨之而來。最後,外掛程序,即利用自己的電腦技術,專門針對一個或多個網路游戲,通過改變網路游戲的部分程序,製作而成的作弊程序。
為網上反不正當競爭執法依據的《反不正當競爭法》,至今已頒布13 年。該法條文較為簡單,對不正當競爭形式只列舉了十一大類,不夠詳細和完善。對基於互聯網的特殊性而產生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反不正當競爭法》及相關規章均沒有任何涉及,幾乎無法可依。在實踐中存在多頭立法,缺乏系統性和統一性。
2,對利用網路從事不正當競爭行為規制的手段不足。這些不足主要表現為:一是難以從實體上找到違法主體。很多經營者根本未在網站上公開其真實地址。發現網上不正當競爭行為時,難以找到責任人,實現有效監管。二是網上不正當競爭取證困難。三是缺乏必要的強制措施手段。《反不正當競爭法》沒有強制措施規定,一旦案發,網上經營者很可能銷聲匿跡,難以實現法律責任的追究。四是沒有足夠的技術手段。應對互聯網的挑戰,需要相應的高新技術手段,但目前網上反不正當競爭工作還基本依賴於人工,效率低下。
3,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中法律責任規定不能適應網路環境的需要。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的法律責任不完整且操作性差。沒有考慮到網路經濟中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特性。網路經濟的開放西和主體的虛擬性,使得網路中不正當競爭行為主體具有與極大的隱蔽性,監管難度打,受害者維權成本高。此外,網路環境下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的民事責任損害賠償額的計算可操作性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