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農村鄰里宅基地邊界因蓋房劃分產生糾紛
屬來於相鄰權糾紛源是指不動產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處理相鄰關系時所享有的權利糾紛。具體來說,在相互毗鄰的不動產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之間,任何一方為了合理行使其所有權或使用權,享有要求其他相鄰方提供便利或是接受一定限制的權利。相鄰權實質上是對所有權的限制和延伸。
相鄰關系中較常行使的權利包括:
土地或建築物范圍內歷史形成的必經通道,相鄰各方享有通行的權利,土地或建築物的所有人、使用人不得阻止或堵塞;相鄰一方因建築施工、鋪路架線必須臨時佔用他方土地的,他方應予以方便,但施工方應合理使用,完工後恢復原狀,造成損失要給予補償。
對自然流水,相鄰各方都有權使用,不得擅自堵塞或排放;相鄰一方必須通過另一方土地排水的,另一方應當允許,但使用者應採取措施減少損失,並給予對方損失補償。
在建房挖溝時,應當與鄰人房屋等不動產保持一定距離,不得影響鄰人房基,不得將屋檐水或流水瀉入鄰人的土地或房屋,也不得影響他人通風、採光或生活;相鄰一方所有的竹木根枝越界影響他人房屋的通風、採光、建築物牢固及正常使用的,他方有權責令其截除根枝或伐去竹木,已造成損失的,應予賠償。
Ⅱ 鄰里宅基地道路糾紛問題
相鄰關系應本著和睦相處,不影響對方的生活,通過協商解決。協商不成通過村委會調解,或向當地人民法院起訴解決。
Ⅲ 鄰里宅基地道路糾紛問題 我家在農村,爺爺那個年代我家修房子,在門前留了一條路給鄰居家通行,這條路將
相鄰一方因生活需要,必須臨時或長期通過對方使用的土地,對方應回允許,給對方答造成損失的,應給予對方適當補償,在一方所有或者使用建築物范圍內,有歷史形成的必經通道的,所有權人或者使用者不得堵塞,因堵塞通道而影響他人的生活,他人有權要求排除妨礙恢復原狀,但是如果有條件另開通道的'也可以另開通道。回到你的問題:1可以改但是必須要留有可以方便鄰居通行的道路。2不可以,鄰里之間有互助義務。3至少也得留個方便對方生活的正常通道。
Ⅳ 鄰里宅基地道路糾紛
你的想法是錯誤的,不符合法律規定,或許一開始你們兩家都是無組織無紀律擅自專行事。你們屬村肯定也制定了宅基地規劃,但是20年前有可能已經不執行了,才導致你們隨便丟路。如果你非要提合法權益,你就想想你們兩家的宅基地是否符合規劃,不符合規劃你們兩家又不拆房,政府也沒法調整宅基地使你們符合規劃,只能暫時維持現狀。當然如果有嚴重違法佔地行為,政府調查核實倒是可以強制拆除建築物並罰款
Ⅳ 我與鄰居有宅基地邊界糾紛,應該找哪些部門協調
只有找村委會調解,若村委會不作為,可以找鎮政府
Ⅵ 這起鄰里宅基地侵權糾紛如何解決
問:近日,村民張某來到縣國土資源局,稱其本人在村內只有一處新中國成立初期祖上留下的宅基地,上有3間平房,沒有建圍牆。1990年翻建成3間新瓦房,一直也沒錢建圍牆。1998年張某和妻子一起外出打工,舉家居住在外。今年張某返鄉並准備長期居住時,卻發現鄰居李某在自家房屋前宅基地上建了兩間房屋。張某要求李某拆除房屋退還宅基地,李某以佔用的是空閑地為由拒絕了張某。後經村委會和鄉政府調解無果,張某要求對李某非法佔地行為進行查處。經了解,張某的宅基地沒有辦理土地使用證,只有1955年父輩分家時的分單。那麼,李某的行為是侵權還是非法佔地?
答:處理此類民事糾紛應當秉持一個宗旨,即有利於穩定、有利於民生。張某、李某之間的土地爭議或者土地糾紛,在農村是普遍存在的。村民之間會因為幾厘米的地盤打得不可開交,因此,處理此類事情既要依法依規,又要考慮歷史,照顧現實,實事求是。張某的宅基地源於新中國成立初期留下的私有土地,農民私人土地所有制被集體土地所有制代替後,其宅基地的使用權一直保留下來,但因種種原因一直也未進行土地登記,更沒有土地使用證,這種情況在農村也比較普遍。但在農村都有一個傳統的習慣,就是每家每戶都有一個院落。雖然張某並沒有土地使用證,但其歷史上形成的權利應當得到基本的尊重。可以找一些年長的村民,證明他們家的小院范圍到底多大,四至界線到底在哪。經調查,如果李某家蓋的房子確實佔用了張家的小院,就應當退還或給予一定經濟補償。這需要在村委會或當地政府主持下,由兩家本著互諒互讓、平等協商的精神加以解決。
至於李某的房屋是否屬於違法佔地,這是另外一種行政法律關系,應當由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依據事實和法律處理,這與李某、張某之間的土地糾紛沒有直接關系。
Ⅶ 我與鄰居有宅基地邊界糾紛,應該找哪些部門協調
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宅基地糾紛的解決辦法,主要有三種:
(1)協商解決《土地管理法》第16條第1款規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據此規定,公民之間發生的宅基地糾紛,應當先通過協商的方式加以解決。
(2)行政解決《土地管理法》第16條第2款規定:」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該法還規定,侵犯土地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爭議,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犯、賠償損失。
(3)司法解決《土地管理法》第16條第3款規定:」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30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這表明公民之間就土地的使用權和所有權發生的糾紛,只與按照《土地管理法》第16條和第53條的規定,先經過有關行政機關的處理,對於處理決定不服,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否則,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對於侵犯土地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被侵權人可以不經行政機關的處理,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此外,宅基地糾紛還可以通過人民調解來解決。人民調解是指在調解委員會(包括城市的居民委員會和農村的村民委員會)的主持下,以國家的法律、法規規章、政策和社會公德為依據,對民間糾紛當事人進行說服教育、規勸疏導,促進糾紛當事人互相諒解,平等協商。
(7)鄰里宅基地出路糾紛擴展閱讀:
宅基地糾紛的處理原則:
實踐中,因宅基地使用權而發生的糾紛在民事糾紛中比較常見。對宅基地使用權糾紛應按下列原則妥善處理:
原則1、依法保護國家、集體的宅基地所有權。
原則2、依法保護公民、法人合法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權。
原則3、宅基地使用權隨房屋轉移的原則。
原則4、尊重歷史、面對現實,有利於生產、生活的原則。
原則5、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的原則。
Ⅷ 鄰里宅基地糾紛怎麼辦
拿出宅基地歸屬證據,調解或提起訴訟皆可。
Ⅸ 村裡宅基地出路糾紛
你宅基地出路糾紛還是相當不錯的。這個處理的還是相當得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