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不正當競爭侵權投訴

不正當競爭侵權投訴

發布時間:2021-12-12 06:09:48

① 如何處理知識產權投訴,售假,侵權.

如果確實侵權,那麼只能將商品下架並接收處罰;如果沒有侵權,那麼版你可以在「賣家中心權-體檢中心」及時申訴。
會員可在被違規處理之時起總計3-30天不等的時間內(淘寶審核時間除外)通過線上違規申訴入口提交違規申訴申請。
會員提交違規申訴後,淘寶小二會在三至五個工作日內給予答復,請及時關注您的郵件、站內信及「賣家中心-體檢中心」通知。

依據《淘寶規則》第六十三條
不當使用他人權利,是指用戶發生以下任一行為:
(一) 賣家在所發布的商品信息或所使用的店鋪名、域名等中不當使用他人商標權、著作權等權利的;
(二) 賣家出售商品涉嫌不當使用他人商標權、著作權、專利權等權利的;
(三) 賣家所發布的商品信息或所使用的其他信息造成消費者混淆、誤認或造成不正當競爭的。
若發生上述任一行為,淘寶對會員所發布的不當使用他人權利的商品或信息進行刪除,每次扣2分。同一權利人在3天內對同一賣家的投訴視為1次投訴。

② 不正當競爭行為與一般民事侵權行為的區別是什麼

該商場涉嫌價格欺詐,你可以到消費會去投訴!

③ 碰到惡意投訴怎麼辦 如何用法律的手段維護自己

對上述「惡意投訴」行為手段類型化的分析,可得出主要從《反不正當競爭法》以及《刑法》兩個方面對該行為進行規制。

下文將詳細敘述對電子商務領域「惡意投訴」行為的法律規制途徑,並分析電子商務第三方平台在投訴過程中所承擔的責任及義務。

一、《反不正當競爭法》對「惡意投訴」行為的規制

對於「惡意投訴」背後所使用的手段,如惡意搶注他人商標的行為,可直接通過商標法進行規制,正如《商標法》第三十二條所規定的:「申請商標注冊不得損害他人現有的在先權利,也不得以不正當手段搶先注冊他人已經使用並有一定影響的商標。」

而就電子商務領域的「惡意投訴」行為,《商標法》並未作相關規定,因此「惡意投訴」行為本身無法受《商標法》規制。反不正當競爭法與知識產權法的關系,不是等同關系,不能相互替代,而是相互配合、補充地發揮法律功能。

因而,《反不正當競爭法》作為對知識產權法的補充,可對電子商務領域的「惡意投訴」行為進行規制。

1.電子商務領域的「惡意投訴」行為可受《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制

在具體案件中,對那些雖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章所列舉,但確屬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和公認的商業道德而具有不正當性的競爭行為,法院可以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條予以調整,以保障市場公平競爭。

我國現行《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條第二款規定:本法所稱的不正當競爭,是指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損害其他經營者的其他合法權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的行為。因此在判斷某一行為是否構成不正當競爭時,可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不正當競爭的主體是否為市場競爭者;不正當競爭行為是否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和公認的商業道德;不正當競爭者在主觀上是否具有過錯;不正當競爭是否損害誠實競爭者的利益。當電子商務領域的「惡意投訴」行為符合這四個構成要件時,即構成不正當競爭,受《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制。

二、《刑法》對「惡意投訴」行為的規制

1.以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規制

《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規定:捏造並散布虛偽事實,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給他人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若行為人通過捏造並散布虛偽事實進行惡意投訴,其目的是為了損害其他商家的商譽,且給被投訴的商家造成重大損失的,如致使被投訴的商家無法開展正常的商業活動,則該惡意投訴行為可定性為商業詆毀行為,受《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的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規制。

2.以敲詐勒索罪規制

當惡意投訴者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採用威脅或者要挾的方法,迫使其他商家交付財物,達到數額較大或者多次敲詐勒索時,其行為構成敲詐勒索,受《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條規制。[13]因此,惡意投訴行為需要滿足最低數額[14]或最低次數的要求才能構成敲詐勒索罪。

投訴者藉助投訴使得其他商家的商品鏈接被刪除,妨礙他人的正常經營活動,並要挾其他商家,迫使其繳納所謂的「授權費」後才同意撤回投訴,以此獲取不法利益。

作為敲詐勒索罪手段的要挾是以惡害告知對方,即對方如果不滿足自己索取財物的要求,將採取對其不利的措施;而惡害是指即將要發生的某種不利後果,但不限於使合法權益遭受損害。

因此,當惡意投訴者的投訴對象並未實施侵權行為時,該投訴行為自然使得他人合法權益遭受損害,符合敲詐勒索罪的定義;而當投訴對象的確實施了侵權行為時,惡意投訴者損害的雖是他人不合法權益,但該投訴行為仍然構成敲詐勒索罪。

(3)不正當競爭侵權投訴擴展閱讀

1、惡意投訴者屬於市場競爭者

電子商務領域惡意投訴者主要包含兩類:一類是本身從事商品經營或者營利性服務的行為人,如違反審慎注意義務進行投訴的經營者;另一類是本身並不從事經營交易活動的行為人,如僅惡意搶注商標進行投訴而本身並非經營者的行為人。

《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條第三款規定:本法所稱的經營者,是指從事商品經營或者營利性服務(以下所稱商品包括服務)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

因此,第一類惡意投訴者自然符合《反不正當競爭法》中對「經營者」的定義,屬於市場競爭者,而投訴者與被投訴者是否存在競爭關系還須根據個案認定。

而第二類惡意投訴者大部分並不進行實際經營,只是藉助惡意搶注的商標或域名、注冊的空殼公司或者偽造的證件來獲取外在的權利人地位,這類惡意投訴者很難定義為狹義不正當競爭中的「經營者」,因此無法受《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制。

2、惡意投訴行為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和公認的商業道德

反不正當競爭法鼓勵和保護公平競爭,作為電子商務領域的經營者之一,投訴者應當遵守誠實信用原則以及公認的商業道德。

惡意投訴者明知自身權利狀態、權利歸屬不確定或商家的行為並未侵權仍進行投訴,導致其他商家的商品鏈接被第三方平台刪除,妨礙其他商家的正常經營活動,或者以該不正當手段謀取不合法的利益,顯然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和公認的商業道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不正當競爭行為

④ 性質上是不正當競爭還是侵權行為

不正當競爭行為如果符合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的,則屬於侵權行為。不正當競爭行為是否屬於侵權行為還要看實際情況,即是否對競爭的一方造成相關損失,如果造成相關損失那麼就算是侵權行為,可以要求對方進行賠償,所以希望大家能公平競爭不要觸犯法律。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四條
本編調整因侵害民事權益產生的民事關系。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條
行為人造成他人民事權益損害,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條
侵權行為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

⑤ 不正當競爭行為和民事侵權行為法律責任的區別

就簡單地來說,不正當競爭行為是採取法律禁止和違背常人理解的善良風俗的行為來為自己謀取利益,而民事侵權行為是通過法律禁止或違背善良風俗的行為來侵害別人的利益。

⑥ 違反不正當競爭和侵犯商標權可以同時起訴嗎

違反不正當競爭和侵犯商標權可以同時起訴。

兩種行為裁判要點

1.經營者是否具有超越法定經營范圍而違反行政許可法律法規的行為,不影響其依法行使制止商標侵權和不正當競爭的民事權利。

2.反不正當競爭法並未限制經營者之間必須具有直接的競爭關系,也沒有要求其從事相同行業。經營者之間具有間接競爭關系,行為人違背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損害其他經營者合法權益的,也應當認定為不正當競爭行為。

不正當競爭行為定義:

不正當競爭行為,是指經營者在市場競爭中,採取非法的或者有悖於公認的商業道德的手段和方式,與其他經營者相競爭的行為。在現實生活中,不正當競爭行為五花八門、形形色色、舉不勝舉。所以,各個國家的競爭法律制度往往首先對不正當競爭行為作出概括性的規定,然後再具體列舉出典型的、突出的、在一定時期內比較嚴重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明文加以禁止。

商標侵權定義:

商標侵權(TRADEMARKINFRINGEMENT)即:商標侵權行為,是指:行為人未經商標權人許可,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或者其他干涉、妨礙商標權人使用其注冊商標,損害商標權人合法權益的其他行為。侵權人通常需承擔停止侵權的責任,明知或應知是侵權的行為人還要承擔賠償的責任。情節嚴重的,還要承擔刑事責任。

⑦ 不正當競爭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市場不正當競爭應承擔的責任:1、民事責任,不正當競爭行為給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2、行政責任,主要包括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責令改正以及吊銷營業執照等形式;3、刑事責任,嚴重損害他人權益或者損害社會經濟秩序的,需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
《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七條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給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不正當競爭行為損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因不正當競爭行為受到損害的經營者的賠償數額,按照其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實際損失難以計算的,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經營者惡意實施侵犯商業秘密行為,情節嚴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確定數額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確定賠償數額。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經營者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經營者違反本法第六條、第九條規定,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權利人五百萬元以下的賠償。

⑧ 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認定及其法律責任

【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認定】
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相關規定,不正當競爭行為是指經營者在市場競爭中,採取非法的或者有悖於公認的商業道德的手段和方式,與其他經營者相競爭的行為。認定不正當競爭行為可以依據以下各類行為:
(1)混淆行為 的認定
混淆行為是指經營者在市場經營活動中,以種種不實手法對自己的商品或服務作虛假表示、說明或承諾,或不當利用他人的智力勞動成果推銷自己的商品或服務,使用戶或者消費者產生誤解,擾亂市場秩序、損害同業競爭者的利益或者消費者利益的行為。 只有具備以下特徵的才構成混淆行為:
1、行為人是從事市場交易活動的經營者。
2、具有主觀故意。混淆行為一般都是對質量好、知名度高、市場銷售量大的商品進行仿冒,它的實質就是掠奪他人的經營優勢,侵害他人長期形成的無形資產。因此,混淆行為是一種故意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3、具有特定性。由於混淆行為是對市場中經營優勢的掠奪,因此,混淆行為總是發生在特定的具有市場優勢的經營者身上及其特定的商品上。
4、具有誤導性。混淆者都不希望以自己的真實身份從事市場交易活動,其從事混淆行為的目就是在於使交易對方對其提供的商品或服務產生混淆或誤解,從而接受其商品或服務,以此獲得競爭優勢。
(2)公用企業或其他依法享有獨佔地位的經營者的限制競爭行為的認定
公用企業或其他依法享有獨佔地位的經營者的限制競爭行為是指公用企業或其他依法具有獨佔地位的經營者,限定他人購買其指定的經營者的商品,以排擠其他經營者的公平競爭行為。只有具備以下特徵的才構成公用企業或其他依法享有獨佔地位的經營者的限制競爭行為:
1、行為的主體只能是公用企業或依法具有獨佔地位的經營者。
2、行為侵害的客體為其他經營者和消費者公平競爭機會和對商品的選擇權。
3、行為人主觀上具有排擠其他經營者的過錯。
4、行為人實施了強制交易行為給其他經營者和消費者造成損害。
(3)政府機構的限制競爭行為的認定
政府機構的限制競爭行為是指政府及其所屬部門,濫用行政權力,限定他人購買其指定的經營者的商品以及限制其他經營者正當的經營活動,或者限制外地商品進入本地市場以及限制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場的行為。凡符合以下四個方面構成要件的,即可認定行為人的行為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應追究其責任。
1、該行為主體不是經營者,而是政府機關,包括政府機關所屬部門;
2、行為侵犯的客體是市場上經營同類商品的經營者的公平交易權和公平競爭秩序;
3、客觀方面表現為政府及其所屬部門限定他人購買其指定的經營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經營者正當的經營活動,或者限制外地商品進入本地市場,或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場。
(4)商業賄賂的行為認定
商業賄賂是指經營者為爭取交易機會,暗中給予交易對方有關人員和能夠影響交易的其他相關人員以財物或其他好處的行為。只有具備以下特徵的才構成商業賄賂行為 :
1、商業賄賂行為的主體是經營者,可以是買方,也可以是賣方;
2、商業賄賂行為主觀上是故意的,目的是為了爭取交易機會和交易條件;
3、客觀方面表現為採取秘密的手段給付財物或其他報償;
4、商業賄賂行為侵害的客體是其他經營者的公平競爭權。
(5)虛假宣傳行為的認定
虛假宣傳行為是指經營者利用廣告和其他方法,對產品的質量、性能、成分、用途、產地等所作的引人誤解的不實宣傳。具備以下特徵的才構成虛假宣傳行為:
1、行為的主體是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和廣告發布者。
2、的不真實性。廣告的內容未能真實客觀地介紹有關商品或服務的情況,即廣告內容與實際商品或服務情況明顯不符。
3、手段的欺騙性。虛假廣告採取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等手段,故意欺騙或誤導消費者,使其產生錯誤的認識,進而購買其宣傳的商品或接受其宣傳的服務。
(6)侵犯商業秘密的認定
侵犯商業秘密行為是指:以不當手段獲娶披露、使用他人商業秘密的行為。具備以下特徵的才構成虛假宣傳行為:
1、符合法定條件的商業秘密確實存在。
2、客觀上,行為主體侵犯了他人商業秘密。
3、以非法手段獲取,披露和使用他人商業秘密的行為已經或可能給權利人帶來損害後果。
(7)低價傾銷行為的認定
低價傾銷行為是經營者以排擠競爭對手為目的,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的行為。
具備以下特徵的才構成低價傾銷行為:
1、行為主體只能是處於賣方地位的經營者。
2、行為人進行傾銷的目的在於排擠競爭對手,妄想霸佔市場。
3、客觀上行為人確實實施了壓價銷售的行為,即銷售商品的價格低於成本價格。
4、從不正當削價銷售的結果來看,行為人實施壓價銷售一般必然導致實力薄弱的其他競爭對手的利益受損。
(8)搭售或附加不合理條件行為認定
搭售或附加不合理條件行為是指經營者在出售商品或提供服務時,違背交易相對方的意願,強行搭配其他商品或附加其他不合理條件的行為。
1、行為的主體必須是經營者
2、行為在客觀上表現為經濟優勢濫用
3、主產品和搭售品互不相干
4、搭售行為足以給他人造成損害
(9)不正當有獎銷售行為的認定
不正當有獎銷售行為是指經營者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和公平競爭原則,利用物質、金錢或其他經濟利益引誘購買者與之交易,排擠競爭對手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具備以下特徵的才構成不正當有獎銷售行為:
1、不正當有獎銷售的主體是經營者。
2、經營者實施了禁止的不正當有獎銷售行為。
3、經營者實施不正當有獎銷售,目的在於爭奪顧客,擴大市場份額,排擠競爭對手。
(10)詆毀競爭對手商業信譽的認定
詆毀競爭對手商譽行為是指經營者捏造、散布虛假事實、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從而削弱競爭力,為自己取得競爭優勢的行為。具備以下特徵的才構成詆毀競爭對手商業信譽:
1、行為的主體是市場經營活動中的經營者,其他經營者如果受其指使從事詆毀商譽行為的,可構成共同侵權人。
2、經營者實施了詆毀商譽行為。
3、經營者對其他競爭者進行詆毀,其目的是敗壞對方的商譽,其主觀心態出於故意。
(11)招標投標中的串通行為的認定
招標投標中的串通行為是指投標者之間串通投標,抬高或壓低標價,以及投標者為排擠競爭對手而與招標者相互勾結的行為。
1、違法主體包括招標者、投標者;
2、主觀方面是故意的,目的是為了排擠其他競爭者或者損害招標者的利益;
3、客觀方面實施了串通招標、投標行為;
4、行為侵害的客體是其他經營者的公平競爭權和正常的市場交易秩序。
【不正當競爭行為法律責任】
根據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不正當競爭行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包括經濟責任、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等責任形式。
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四章規定,經營者違反該法規定應承擔的相應的、具體的法律責任有:
1.給被侵害的經營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被侵害的經營者的損失難以計算的,賠償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潤;並應當承擔被侵害的經營者因調查該經營者侵害其合法權益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所支付的合理費用。

被侵害的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不正當競爭行為損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經營者假冒他人的注冊商標,擅自使用他人的企業名稱或者姓名,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名優標志等質量標志,偽造產地,對商品質量作引人誤解的虛假表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的規定予以處罰。

經營者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或者使用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可以根據情節處以違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吊銷營業執照;銷售偽劣商品,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經營者採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進行賄賂以銷售或者購買商品,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監督檢查部門可以根據情節處以1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

4.公用企業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獨佔地位的經營者,限定他人購買其指定的經營者的商品,以排擠其他經營者的公平競爭的,省級或者設區的市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根據情節處以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被指定的經營者藉此銷售質次價高商品或者濫收費用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沒收違法所得,可以根據情節處以違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5.經營者利用廣告或者其他方法,對商品作虛假宣傳,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消除影響,可以根據情節處以1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

廣告的經營者,在明知或者應知的情況下,代理、設計、製作、發布虛假廣告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依法處以罰款。

我國《廣告法》對不正當廣告行為作了相應的法律責任的規定。利用廣告進行虛假宣傳還可能觸犯刑律構成虛假廣告罪。刑法第222條規定: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違反國家規定,利用廣告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宣傳,情節嚴重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6.侵犯商業秘密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根據情節處以1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

7.經營者違法進行有獎銷售,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根據情節處以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8.投標者串通投標,抬高標價或者壓低標價;投標者和招標者相互勾結,以排擠競爭對手公平競爭的,其中標無效。監督檢查部門可以根據情節處以1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
9.經營者有違反被責令暫停銷售,不得轉移、隱匿、銷毀與不正當競爭行為有關的財物的行為的,監督檢查部門可以根據情節處以被銷售、轉移、隱匿、銷毀財物的價款的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追究違法者的主要途徑】
①受害人通過司法途徑追究違法者的民事責任,包括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②受害當事人向監督檢察機關投訴,要求制止違法行為,並追究有關單位或個人的行政責任;
③監督檢查部門根據任何人的舉報和指控,或依職權主動查處不正當競爭行為,制止違法行為,追究有關單位或個人的行政責任;
④司法機關依據刑事訴訟的程序,追究違法者的刑事責任。
【望採納】

⑨ 我收到了知識產權侵權投訴的通知應該怎麼辦

收到侵權投訴後,在3個工作日內沒有申訴或申訴不成功,會執行處罰。
處罰類內型分為兩容種類型,不當使用他人權利以及出售假冒商品
不當使用他人權利,是指用戶發生以下行為,每次扣二分:
(一)賣家在所發布的商品信息或所使用的店鋪名、域名等中不當使用他人商標權、著作權等權利的;
(二)賣家出售商品涉嫌不當使用他人商標權、著作權、專利權等權利的;
(三)賣家所發布的商品信息或所使用的其他信息造成消費者混淆、誤認或造成不正當競爭的。同一權利人在三天內對同一賣家的投訴視為一次投訴。
首先要了解是否是真實的投訴,然後了解情況做好善後處理。

閱讀全文

與不正當競爭侵權投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