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麼解決侵犯商標權的訴訟解決商標糾紛方案
遇到侵犯商標權糾紛訴訟解決額方式:當事人應當收集相關證據,據此起草起訴狀。向具有管轄權的法院提交起訴狀以及相關證據。法院認定起訴符合有明確的被告、原告是糾紛當當事人、具有具體訴訟請求和事實等條件的,應當予以受理,並依法裁判。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六十條
有本法第五十七條所列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之一,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B. iPad商標侵權案是怎麼回事
對於這個案子,我覺得去中國法院網上去看看吧,那裡幾乎包括了所有的中國所發生的案件。。。畢竟作為中國最大的法院網,它還是比較理性的,相比較網上其他言論而言還是比較公正的。。以下摘自中國法院網
iPad是美國蘋果公司推出的平板電腦,所到之處無不引發搶購風潮,在中國大陸平板電腦市場上,更是佔領了銷售份額的70%以上。然而,蘋果公司可能做夢也沒想到,其會因商標問題與一家中國公司鬧到短兵相接的地步。一邊是富可敵國的全球最大上市公司,一邊是名不見經傳甚至瀕臨破產的深圳唯冠,這場「大象」與「螞蟻」的較量,究竟是怎麼發生的?又該何去何從?能給人什麼啟示?
庭上的激辯
應該說,蘋果公司在中國推出iPad之時,已經知道該商標權還在深圳唯冠手中,它向中國商標局、深圳唯冠申請轉讓商標未果,2010年4月,就聯合英國IP公司將深圳唯冠告上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請求法院判令iPad商標的專用權歸原告所有,並賠償其經濟損失400萬元。
法庭上,雙方展開了激烈的爭辯。
原告稱,2009年,蘋果公司與唯冠達成一項協議,唯冠台北公司將iPad全球商標以3.5萬英鎊的價格轉讓給IP公司,其中包括在中國注冊的兩個商標。因此,被告應履行將涉案商標轉讓給原告的義務。
深圳唯冠卻認為,唯冠國際系香港上市公司,有7個子公司。台灣唯冠在歐盟、韓國等國家共獲得8個iPad注冊商標專用權。中國大陸的iPad商標則由深圳唯冠擁有。
深圳唯冠認為,蘋果公司是從台灣唯冠手中購買的iPad商標專用權,當時具體處理交易的員工麥士宏,其授權書的內容和簽名蓋章均是台灣唯冠。而深圳唯冠和台灣唯冠雖然同屬於唯冠國際的子公司,但二者並不是隸屬關系,股權也沒有交叉關系,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民事主體,因此,這一合同對深圳唯冠不具有約束力,蘋果公司購買的iPad商標專用權,並不包含中國內地。
蘋果公司辯稱,台灣唯冠即使沒有對大陸iPad商標的處置權,但由於台灣唯冠負責人楊榮山同時也是深圳唯冠的法定代表人, 從法律上來說,這足以構成表見代理。
「表見代理」是指雖無代理權但表面上有足以使人信為有代理權而須由本人承擔法律後果的代理。
對此,深圳唯冠認為,其從未授權過任何人轉讓iPad商標專用權,更沒有提供法律規定的合同、公章、印鑒等形成表見代理的要素,因此,表見代理根本不成立。
2011年12月,法院經審理後認為:本案商標轉讓合同系原告IP公司與台灣唯冠簽訂,被告深圳唯冠沒有參與談判,也沒有授權他人處分其商標及訂立商標轉讓合同,且商標轉讓合同簽訂人與被告之間的表見代理亦不成立,涉案的商標轉讓合同對被告無約束力。法院遂判決駁回了兩原告的訴訟請求。
兩原告不服,上訴至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據悉,二審將於2月29日開庭。
與此同時,深圳唯冠也向蘋果公司發起了訴訟反擊,主要針對蘋果在華的經銷商:在深圳起訴順電,在惠州起訴國美,在上海起訴蘋果的經貿公司。
庭外的較量
訴訟之外,蘋果公司和深圳唯冠也展開了一系列輿論攻防戰。
深圳唯冠利用一切機會為自己辯護,2月17日更是高調召開媒體發布會,唯冠國際創始人楊榮山自侵權案以來首次現身,深圳唯冠債務重組代理公司和君創業主席李肅及代理律師馬東曉等,悉數到場。
楊榮山回憶說,唯冠1998年下半年開始設計名為iPad的產品,2000年在香港做了iPad的上市發布會。由於推出的時機過早,並且採用CRT顯示的觸摸屏非常容易出現誤操作,雖然產品已經賣到了世界各地,但並沒有在市場上引起太大的反響。
楊榮山說,當時的唯冠發展勢頭一片大好,曾位列全球前五大顯示器製造商。他們開始研製下一代iPad產品,希望在未來幾年內將唯冠的產值做到300億港幣以上。然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導致唯冠國際最大客戶寶麗來破產,欠款無法收回,公司經營由盛轉衰。
2009年,英國名為IP Application Development的公司找到台北唯冠稱,iPad商標與其公司名縮寫相近,希望能購買該商標,並多次承諾不與唯冠進行同業競爭。
由於當時唯冠正面臨財務危機,計劃進行收縮,本已准備出讓商標,但由於IP公司出的價格太低,唯冠並沒有同意。「可IP當時威脅唯冠,如果不出售,就會在海外起訴唯冠,當時陷入經濟困境的唯冠,只好低價出售,該交易本來就有失公平。」
令楊榮山沒有想到的是,隨後不久,IP公司就以10英鎊的象徵性價格,將iPad商標轉讓給了蘋果公司。而當時IP公司派來與唯冠談判的律師,也被證實用的是假名字。楊榮山這才明白,IP公司是蘋果公司通過「精心設計」成立的。
李肅指出:「蘋果手中的iPad商標是用不正當的欺詐手段取得的,我們正在委託美國公司訴蘋果公司。」
楊榮山表示,台北唯冠只擁有iPad海外商標權,iPad大陸商標權在深圳唯冠手裡。對此蘋果也是認可的,所以2010年蘋果曾以正在和唯冠洽談購買iPad商標為由,要求香港法院對唯冠發放禁制令。後來八家銀行查封唯冠後,蘋果也分別同這八家銀行商討購買iPad商標權。
馬東曉在發布會上也表示,先避開台灣唯冠有無權利出售深圳唯冠所持有的iPad商標問題不談,iPad大陸地區的商標注冊是深圳唯冠在國家商標局注冊的,合法轉讓的手續並未完成。
據馬東曉介紹,IP公司曾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提出撤銷深圳唯冠iPad商標專用權的請求,深圳唯冠向商標局提供了2008年、2009年、2010年這三年內生產的iPad商標產品,才得以保住iPad商標專用權。
楊榮山表示,外界說唯冠要索賠100億元,其實唯冠並沒有提出具體賠償額。唯冠與蘋果之間是一場商戰,他希望外界不要用道德的標准來評價。
楊榮山和李肅都認為,目前,和解是最好的解決辦法,但蘋果並沒有談判的誠意。
面對深圳唯冠的高調發布,一向緘默的蘋果公司也沉不住氣了。20日晚,蘋果公司通過律師函作出最新聲明,稱深圳唯冠全程參與了iPad商標的轉讓交易,深圳唯冠在做「不實陳述」。
對此,和君創業副總裁黃一丁表示,蘋果的最新回應並沒有拿出有力的證據,僅憑一些來往郵件的細節難以服眾。最終的iPad商標轉讓合同上,並沒有加蓋深圳唯冠的公章。
iPad商標何去何從
一審判決之後,深圳唯冠向全國多地工商機關投訴蘋果公司侵權。一些地方的工商部門已經將蘋果iPad下架,一些網上商店也採取了下架措施。
深圳唯冠還向海關申請了禁令,希望禁止iPad產品進出口。該申請一旦被批准,對於蘋果的打擊將更為嚴重,甚至會影響iPad3上市。
業內人士認為,如果二審敗訴,蘋果將面臨兩種選擇:交付罰金,並支付商標使用費用,或者交付罰金,後續產品更名上市。即使勝訴,蘋果也要為過去兩年的侵權行為買單。
也就是說,不管勝訴還是敗訴,蘋果都會付出代價。有媒體預測罰款最高將超過300億元,其法律依據是:我國法律法規及有關司法解釋規定,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罰款數額為非法經營額3倍以下,而賠償額可以是侵權人因侵權行為獲得的全部利潤。而2010年9月17日iPad在中國大陸上市以來,銷售額已經超過百億元。
也有人認為,天價罰款不大可能,因為iPad商標之所以價值連城,主要是蘋果公司努力開發產品和經營市場的結果,而其使用iPad商標亦非故意侵權。
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蘋果產品在中國市場的銷售增速較高,蘋果不存在放棄中國市場的選擇。蘋果的i系列產品已經深入人心,iPad已經成為全球品牌,較為重視品牌形象的蘋果更名的可能性不會很大。
業內人士猜測,蘋果、唯冠雙方可能都不想要一個判決,此案最終的解決方案可能是和解,唯冠把商標作價賣給蘋果。
來源:人民法院報
■事件回顧■
2000年,台灣唯冠注冊iPad電腦等多種電子產品的歐洲與世界其他各地的商標。
2001年,深圳唯冠申請注冊兩項iPad中國商標。
2006年,蘋果策劃推出iPad平板電腦。
2009年,蘋果以3.5萬英鎊從台灣唯冠手中購得iPad全球商標使用權。
2010年,iPad進入中國市場,深圳唯冠向蘋果表示,iPad中國內地的商標權的轉讓並沒有包含在3.5萬英鎊的轉讓協議中,要求蘋果停止侵權行為,並賠償損失。
2010年4月19日,蘋果與英國IP公司將深圳唯冠告上法庭,要求法院確認iPad商標為蘋果所有。
2011年12月,深圳中院作出一審判決:駁回兩公司的訴訟請求。深圳唯冠勝訴。
2012年2月10日,深圳唯冠起訴蘋果iPad商標侵權案一審宣判:蘋果公司敗訴,法院頒布蘋果iPad2禁售令。
2012年2月17日,惠州中院判定蘋果一家經銷商禁止銷售蘋果iPad相關產品。這是iPad商標糾紛以來,第一家被判定敗訴的蘋果經銷商。
2012年2月23日,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就深圳唯冠起訴蘋果商標侵權案作出裁定,駁回深圳唯冠提出的「iPad」禁售申請,中止訴訟。
■庭審焦點■
該案二審庭審爭議的焦點依然是上訴人IP公司購買的到底包不包括中國大陸的商標,以及台灣唯冠到底能不能出售深圳唯冠的商標。
據悉,唯冠所擁有的關於iPad的10個商標中,有8項在台灣唯冠名下,有2項歸深圳唯冠所有。蘋果公司方面在法庭辯論中提出的核心是,台灣唯冠與深圳唯冠的法人代表及實際控制人都是楊榮山,所以台灣唯冠簽署的協議同樣有效。
深圳唯冠的委託代理人認為,轉讓協議的授權書簽字人並不是楊榮山,而是台灣唯冠的法務部處長。更沒有提供法律規定的合同、公章、印鑒等形成表見代理的要素,因此,表見代理根本不成立。另外,即使是楊榮山也不能隨意處置深圳唯冠的資產,尤其是這么重要的資產。
從庭審辯論、質證等階段看來,深圳唯冠的代理律師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咬定iPad在中國的銷售不合法。因為依照中國的法律,iPad商標至今還在深圳唯冠手中,並沒有完成轉讓。
「蘋果確實把iPad這個產品做到了盡善盡美,所以受到全球廣大用戶的喜好。但是這個成功,並不能成為它在未取得iPad商標的時候就大舉進入中國市場的理由。」深圳唯冠的委託代理人認為,現在深圳唯冠所做的一切,僅僅是維護自己的權益,「希望得到公平的待遇」。
不過,蘋果公司方面顯然不認同這樣的說法。
「多年前,我們購買了唯冠公司在全球10個不同國家的iPad商標權。唯冠拒絕承認和履行涉及中國部分的協議。香港法院已支持蘋果公司。我們在中國大陸的訴訟也必將得到法院的支持。」蘋果公司的委託代理人反復這樣強調。
C. 喬丹案訴至最高法,商標侵權案件怎麼走訴訟流程
對於商標侵權案件,一般都是由注冊商標持有人或者授權人舉報發案的,且多內會採取行政強制容措施,因此,執法人員在到達現場前,要仔細研究現場檢查時可能會出現的情況,一定要精心謀劃,認真准備,做好應急預案。
一是人員分工要明確。如哪些執法人員做以下工作:
1、分散人流,維持秩序,保證執法人員人身安全;
2、與場地出租方聯系;
3、與當事人聯系,穩住當事人,不讓當事人與其他人聯系?如果當事人不在現場怎麼辦?當事人不配合怎麼辦?等等;
4、協助、配合鑒定人員進行鑒定;
5、製作現場檢查筆錄,第一時間提取證據;
6、進行現場拍照和全程攝像(要注意拍照的角度和攝像的整體性和完整性);
7、製作和出具行政強制措施文書及聯系相關財物的保管事宜。
二是做好涉案物品扣押和保管工作。執法人員在對涉嫌商標侵權的商品進行扣押時,要詳細清點和記錄商品規格、編號、重量、單價等特徵,製作現場檢查筆錄,出具行政強制措施決定書和財物清單,將涉案商品裝箱、加貼封條,經執法人員和當事人簽字確認後拍照。對於大宗商品或者其他需要專業機構保管的商品,要及時聯系、委託有保管資質的第三方進行保管。
D. 到底商標維權方案有什麼
商標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基礎,是企業的靈魂
(一)擴大市場,增加收益
設立企業既是以營利為目的,侵權者製造大量假冒產品,投入市場後,難辨真假的消費者誤購了這些假冒產品,直接減少了正牌產品的交易機會,擠佔了正牌企業的市場份額,減少了企業利潤,使企業的市場逐步萎縮,甚至導致虧損。沒有了利潤,企業再優秀的管理者也將力不從心,無論實力多麼雄厚的企業也有可能面臨被擊潰的危險。據估算,近年來假冒偽劣產品每年的產值都在1600—2000億元人民幣之間,也就是說正牌企業每年都要因假貨對市場的沖擊,而至少損失1600—2000億元。正因如此,一些有著光明前景的企業被擠出市場,瀕臨破產之災。1995年雲南玉溪卷煙廠用於打擊假冒「紅塔山」名煙的費用高達1.2億元,該廠負責人感慨地說:「不怕競爭,就怕假冒」。全國婦孺皆知的西安「太陽牌」 鍋巴,1990年全廠實現利稅3000多萬元,但是,市場上假冒商品如影隨形,始終擺脫不了,該廠多次更新防偽標志,但銷量仍急劇下降,假冒商品充斥市場,1991年利稅下降到1000萬元,1992年上半年面臨虧損,一個好端端的企業險些被假冒商品擠垮。1993年,東風汽車因被假冒,該公司和國家財政收入損失達4000萬元。慘痛的教訓告訴我們:加強商標維權工作對企業意義重大、刻不容緩。
(二)維護良好企業形象,增強競爭力
侵權者為了占據大量的市場且牟取更大的利潤,為了使價格低於正品的價格獲得市場佔有量,大幅度地偷工減料、降低成本、採用粗糙的技術和工序以致於生產的假冒產品的質量往往與正牌產品的質量相差甚遠,產品存在缺陷或瑕疵,有的甚至都達不到國家強制性標准。消費者購買假冒產品後誤認為是正牌企業產品質量下降,引起消費者對企業的不滿、不信任,企業美譽度下降,從而是企業丟失一大批已有的和潛在的消費者。商品的市場份額逐漸萎縮,企業的實力和規模也會相應減弱。這就使得商標維權勢在必行。特別是對剛剛占據一方根據地、闖出一定名氣的企業,保護其注冊商標、商號、產品包裝、裝璜在內的知識產權十分必要。
(三)從立足到「稱霸」,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
商標是區分商品不同來源的商業性標志,她是產品的記號,企業形象的代表,其經常遍布的角落就是企業產品的立足之地,隨著企業的努力經營、逐漸完善,商標凝聚的商品的綜合素質會越來越高,擁有知名度和美譽度的商標會使得酒香越過深巷子灑滿無垠的市場。若如此,霸業可成矣! 打江山容易坐穩難,企業要想流芳百世還要做好商標的維護與發展工作。企業還需使得精心培育的商標知名度和美譽度,令企業在消費者心目中樹立使用該商標的商品走在科技發展前沿的良好形象,使消費者對使用該商標的商品產生依賴感和安全感,從而使企業擁有一批固定的顧客,擁有越來越多的穩固市場,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加強內因的積累固然重要,外因的反作用亦不可忽視,企業更需維護好商標的美譽,預防和打擊商標被侵權、被假冒等敗壞產品聲譽的侵權行為。
E. 辦理商標侵權案件的幾點注意
在辦理商標侵權案件時應當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現場檢查時要精心准備
對於商標侵權案件,一般都是由注冊商標持有人或者授權人舉報發案的,且多會採取行政強制措施,因此,執法人員在到達現場前,要仔細研究現場檢查時可能會出現的情況,一定要精心謀劃,認真准備,做好應急預案。一是人員分工要明確。如哪些執法人員做以下工作:1、分散人流,維持秩序,保證執法人員人身安全;2、與場地出租方聯系;3、與當事人聯系,穩住當事人,不讓當事人與其他人聯系?如果當事人不在現場怎麼辦?當事人不配合怎麼辦?等等;4、協助、配合鑒定人員進行鑒定;5、製作現場檢查筆錄,第一時間提取證據;6、進行現場拍照和全程攝像(要注意拍照的角度和攝像的整體性和完整性);7、製作和出具行政強制措施文書及聯系相關財物的保管事宜。二是做好涉案物品扣押和保管工作。執法人員在對涉嫌商標侵權的商品進行扣押時,要詳細清點和記錄商品規格、編號、重量、單價等特徵,製作現場檢查筆錄,出具行政強制措施決定書和財物清單,將涉案商品裝箱、加貼封條,經執法人員和當事人簽字確認後拍照。對於大宗商品或者其他需要專業機構保管的商品,要及時聯系、委託有保管資質的第三方進行保管。
二、違法經營額的計算
在查辦商標侵權案件時,通常會涉及非法經營額的計算這一問題,但新《商標法》、《商標法實施條例》及其他法規對「非法經營額的計算」並未作出具體規定,那麼該如何計算商標侵權案件的非法經營額呢?
一是計算非法經營額的依據。根據國家工商總局《關於行政機關可否直接適用司法解釋問題的批復》(工商標字〔2004〕第14號)「司法解釋是指由國家最高司法機關在適用法律過程中對具體應用法律問題所作的解釋,對各級司法機關如何適用法律具有約束力。行政機關在辦案時可以參考有關司法解釋,但不宜直接適用司法解釋。」的規定,筆者認為,界定新《商標法》所稱的違法經營額,可參考借鑒下列法律、司法解釋或規范性文件的相關規定:1.《產品質量法》第七十二條;2.《關於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4〕19號)第十二條第一款;3.《關於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法發〔2011〕3號)第七條;4.工商總局《關於侵權商品有關問題的批復》(工商標字〔2003〕第99號);5.商標局1999年3月30日發布的《關於保護服務商標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九條。
二是計算非法經營額所包括的情形。新《商標法》所稱違法經營額,應當是指行為人在實施商標侵權違法行為過程中,製造、儲存、運輸、銷售侵權違法商品的價值以及提供侵權違法服務的價值,具體包括以下幾種情形:1.已銷售的侵權違法商品的價值,按實際銷售價格計算。製造、儲存、運輸和未銷售的侵權違法商品的價值,按照已經查清的侵權違法商品的實際銷售平均價格計算,但未銷售的侵權違法商品的標價低於實際銷售平均價格的,按標價計算。無法查清實際銷售價格的,有標價的按照標價計算,沒有標價的按被侵權商品的市場中間價格或者與違法商品同類的商品市場中間價格計算。2.在計算製造、儲存、運輸和未銷售的侵權違法商品價值時,附著有侵權違法商標的半成品及包裝標簽,其價值按照該半成品及包裝標簽的實際成本計入違法經營額;已經製作完成但尚未附著(含加貼)侵權商標標識的商品,如果有充分證據證明該商品將侵犯他人注冊商標權的,其價值計入違法經營額。3.行為人在實施商標侵權違法行為過程中,使用侵權違法商標進行廣告宣傳的,其廣告宣傳費用計入違法經營額。4.行為人使用侵權違法商標提供經營性服務期間所產生的營業收入(含應收而未收的營業收入),應計入違法經營額;侵權違法服務未標明收費標準的,按當地市場同等服務市場公允價格計算。侵權人主要用於侵權服務的附著有侵權商標的服務設施、用品、標識,其價值按實際成本計入違法經營額,但已計入或攤入侵權服務價值的部分不重復計算。5.故意為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便利條件,幫助他人實施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的,違法經營額應為幫助他人實施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的違法所得。
三是關於未銷售的侵權產品的非法經營額計算方法的選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4〕19號)第十二條規定,本解釋所稱「非法經營數額」,是指行為人在實施侵犯知識產權行為過程中,製造、儲存、運輸、銷售侵權產品的價值。已銷售的侵權產品的價值,按照實際銷售的價格計算。製造、儲存、運輸和未銷售的侵權產品的價值,按照標價或者已經查清的侵權產品的實際銷售平均價格計算。侵權產品沒有標價或者無法查清其實際銷售價格的,按照被侵權產品的市場中間價格計算。對於「未銷售的侵權產品」的價值的確定方法有3種:標價、已經查清的侵權商品的實際銷售平均價格、被侵權商品的市場中間價格計算。前兩種確定方法與第三種確定方法是順序層次關系,只有在前兩種方法無法確定時,才能適用第三種方法進行確認。前兩種確定方法之間是並列選擇關系,可以根據案件具體情況選擇適用。當「未銷售的侵權產品」僅有標價,且無法或者難以查清實際銷售平均價格,直接按照標價計算;當「未銷售的侵權產品」沒有標價,但可以查清實際銷售平均價格,按照實際銷售平均價格計算。當「未銷售的侵權產品」既有標價,又可以查清實際銷售平均價格,應當如何選擇適用?這是這一層次中選擇適用確定方法的難點。筆者認為,應當優先適用實際銷售平均價格進行計算。一是從法律原則看,按照實際銷售平均價格計算庫存侵權商品的非法經營額,能夠客觀評價庫存侵權商品未產生社會危害的實際狀況,符合過罰相當原則。二是從社會危害程度看,比照刑事犯罪理論及法律規定,已銷售的侵權商品是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的雙重既遂,而未銷售的侵權商品是危害行為的既遂與危害結果的未遂。大多數情況下,基於商業利益考慮,實際銷售價格往往比標價低,如果將未銷售的侵權商品按標價計算非法經營額違背過罰相當原則。對於少數情況下當事人以低標價逃避法律制裁的情況,按照實際銷售平均價格計算更能體現《商標法》保護注冊商標權者合法權益的立法本意。
四是關於被侵權產品市場中間價格的確定。被侵權產品市場中間價格可以由工商機關調查確認,如直接向被侵權人調查取證、進行市場調查,也可以委託縣級以上價格主管部門設立的價格認證中心鑒定。至於兩種確定方式的適用,筆者認為應把握兩個原則:一是工商機關可以任選一種,也可兩種方式並用;二是兩種方式並用得出不同結果時,應遵循有利於當事人的原則,適用較低的結果進行認定。
F. 關於蘋果起訴梨商標侵權案和解這件事,你有何看法
蘋果公司把一個小型企業告上了法庭,因為後者的logo是個梨……蘋果認為有抄襲自己logo的嫌疑。梨子商標的擁有者“SuperHealthyKids”是個創業公司,做了一個做食譜和膳食計劃的App。他們的商標是個梨,並且想申請注冊此商標,而蘋果在起訴書中認為,Prepear聲稱自己商標“由帶有直角葉子的簡約水果設計組成,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蘋果著名的Apple,並產生了類似的商業印象。”蘋果並沒有放棄反對意見,但看來該糾紛的解決方案可能很快就會解決,因為美國專利商標局的商標審判和上訴委員會提交的文件要求,將審判程序暫停30天,原因是“各方積極參與解決這一問題的談判。”
未來在公司Logo和軟體圖標中都將使用新的設計。蘋果的訴訟引發了網路熱議,因為梨和蘋果屬於完全不同的水果。Prepear稱指責蘋果的訴訟屬於科技巨頭對於創業公司的霸凌,甚至進行了網路請願活動為自己爭取支持。
G. 商標權應用中的風險及其防範措施
商標許可使用的法律風險及防範措施如下:
1、商標注冊人的法律風險及防範措施
1》保證商品質量不僅是商標注冊人的法定義務,也是商標被許可使用人的法定義務,商品質量的保證是商標基本功能之一。
在商標實際使用過程中,商家為了追究利益最大化,有時候會犧牲商品質量,一旦商品質量出現嚴重問題,在當前信息傳播高度發達的環境下,一個通過多年經營的知名度很高的商標,可能一夜之間就要告別歷史舞台。
無論是那種商標許可使用方式,被許可使用人都是他人,商標注冊人很難直接控制商品質量。如果被許可使用人較多,那麼,相應的風險也就越大,出現質量事故的幾率也就越高。一旦出現商品質量問題,商標注冊人就可能因此失去被許可使用的商標。
2》商標注冊人的法律風險防範措施
為了保證被許可使用商標的聲譽,商標注冊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把控法律風險:
第一,監督被許可使用人在商標使用過程中的商品質量。
第二,審慎選擇商標許可使用的方式及被許可使用人的綜合條件,對被許可使用人進行必要的盡職調查。
第三,制定商品質量事故的應急預案。第四,當出現商品質量時,及時有效的處理好質量事故,做好相應的危機公關處理。
2、商標被許可使用人的法律風險及防範措施
1》商標被許可使用人的法律風險
第一,質量問題同樣是被許可使用人的法律風險,尤其是針對集體商標和證明商標,這兩種商標的使用人比較多,很容易出現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的現象,即當一個被許可使用人出現質量事故時,就會殃及到其他使用人。
第二,許可使用權益如何獲得有效保障是被許可使用人的又一法律風險。由於被許可使用人只是享有商標的某些權能,並不享有所有權,因此,使用權完全有可能受到來自商標注冊人的侵害,故此,保障合同約定的使用權益也非常重要。
2》商標被許可使用人的法律風險防範措施
第一,針對質量問題,被許可使用人首先要保證自己商品的質量,這是被許可使用人可控的范圍。為了避免其他使用人因產品質量帶來的風險,建議被許可使用人簽訂商標使用許可合同時首要考慮獨占使用許可的方式,即只自己一家使用被許可使用的商標。
第二,針對許可使用權益的保障,被許可使用人要審慎的簽訂商標許可使用合同,聘請專業的法律人士把控商標許可使用合同的法律風險,尤其要注意許可使用權益的延續問題。商標的權利期間一般是十年,當許可使用期限屆滿之後,被許可使用人可能已經為商標的知名度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因此,保證商標許可使用的續期問題至關重要,這些都需要在商標許可使用合同中進行約定。
第三,當有條件注冊商標時,盡量使用自己的商標。商標注冊費用很低,但商標使用過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廣告宣傳等費用,正是由於商標的宣傳推廣、持續使用,才造就了商標這一無形財產的價值。很多情況下被許可使用人對商標的知名度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由於商標專用權只由商標注冊人享有,因此,當使用權到期後,被許可使用人除了通過商標許可使用取得的利益之外,針對商標本身就再也不享有任何權利
H. NB商標侵權案告終 企業應如何保護商標
商標保護是指對商標依法進行保護的行為、活動,也是指對商標進行保護的制度(程序法或實體法)。 商標保護是通過商標注冊,確保商標注冊人享有用以標明商品或服務,或者許可他人使用以獲取報酬的專用權,而使商標注冊人及商標使用人受到保護。 商標保護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由國家各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公安經濟偵查部門主動行使權力對主管轄區內發生的假冒注冊商標、商標侵權案件進行依法查處,另一種是由企業、個人向上述兩個權力部門舉報商標違法、犯罪行為或由相關商標使用權人向法院起訴商標侵權。 商標保護期限自商標注冊公告之日起十年,但期滿之後,需要另外繳付費用,即可對商標予以續展,次數不限。續展要在規定的續展期內辦理。
企業 保護商標應該注意:
(一)企業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保護僅以核准注冊的商標和核定使用的商品為限,任何形式的自行改變均不受法律保護。
(二)企業應密切關注《中國商標網》等權威信息發布,對涉嫌與本企業的在先權利相沖突的他人申請注冊或已經注冊的商標,在法定期限內提出商標異議或爭議申請。
(三)企業應充分利用銷售網點作為商標維權陣地,主動培訓相關銷售人員,通過銷售人員加強周邊市場巡查,及時發現侵權線索,提高維權效果。
(四)企業發現他人涉嫌侵犯其注冊商標專用權時,應及時制定並採取應對措施,搜集並以公證方式固定下列證據或名稱、地址、聯系方式,被投訴人姓名或名稱、地址,侵權事實及相關情況,投訴的法律依據和要求,投訴日期等;
2.主體資格證明:包括有效營業執照復印:1.侵權商品及商標標識;2.銷售合同及憑證;3.生產、銷售、貯運場所照片;4.其他有關證據。
(五)對經初步核實涉嫌侵權的案件,應根據情節輕重分別採取與侵權方協商解決、向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門投訴、向人民法院起訴、向公安部門報案等方式處理。
(六)企業請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時,應向違法行為發生地的縣級以上(含縣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投訴,並提交下列資料:
1.投訴書:包括投訴人姓名件或身份證明,商標權屬證明等;
2.侵權證據:包括侵權的實物、商標標識、有關票據、照片等。
委託投訴的,需提交有效授權委託書及被委託人的身份證明等資料。
(七)企業可根據實際需要,向海關總署申請商標知識產權備案,加強進出口環節的商標保護。
(八)企業可通過申請認定馳名商標,擴大商標保護范圍,提升商標保護強度。
(九)企業應實施風險控制,根據企業特點建立商標專用權預警機制,制定應對商標專用權糾紛方案。
(十)企業可依託律師事務所、商標代理機構等中介組織或相關行業協會的法律優勢,整合資源,增強保護實效。
I. 商標權與著作權沖突,怎麼解決
《商標法》和《商標法實施細則》明文規定保護合法的在先權利,如果通過侵犯他人合法的在先權利包括著作權取得商標注冊,商標主管機關應撤銷該注冊商標,但《著作權法》卻沒有相應的規定。從立法上和實踐中妥善解決兩者之間的沖突,是非常必要的。目前,也不乏著作權和商標權沖突的事例。一般來說,在保護在先著作權的同時,應當注意保護商標注冊人的合法權利,具體處理方式,可以在實踐中逐步探索,並上升到立法予以規范。
相關法規依據《商標法》:
第三十一條申請商標注冊不得損害他人現有的在先權利,也不得以不正當手段搶先注冊他人已經使用並有一定影響的商標。
第四十一條已經注冊的商標,違反本法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二條規定的,或者是以欺騙手段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注冊的,由商標局撤銷該注冊商標;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可以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裁定撤銷該注冊商標。
已經注冊的商標,違反本法第十三條、第十五條、第十六條、第三十一條規定的,自商標注冊之日起五年內,商標所有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裁定撤銷該注冊商標。對惡意注冊的,馳名商標所有人不受五年的時間限制。
除前兩款規定的情形外,對已經注冊的商標有爭議的,可以自該商標經核准注冊之日起五年內,向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裁定。
商標評審委員會收到裁定申請後,應當通知有關當事人,並限期提出答辯。
《著作權法》:
第二十一條:公民的作品,其發表權、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後五十年,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於最後死亡的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著作權(署名權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其發表權、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五十年內未發表的,本法不再保護。
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攝影作品,其發表權、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五十年內未發表的,本法不再保護。
根據尼日公約還將在全球178個國家受到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