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幼兒園孩子意外事故,家長要求賠償二十萬
起訴這是他們的權利,不必有想法。
你們只需要掌握一點:任何賠償都是建立在「事實存在,持有憑證」這個基礎上。不是菜市場,一方漫天要價一方落地還錢,以為有了一個天價好賴都得落地大幾萬一般。
重點是要對方拿直接損失的憑證,注意是直接損失,不包括間接損失的。最後法院自有裁量。
Ⅱ 幼兒園如何正確處理幼兒矛盾所引發的家長之間的糾紛工作
身為幼兒教師要時時教育、叮囑幼兒之間要團結友愛,即便如此,在幼兒之間還是會經常會出現幼兒爭搶、打鬧行為,同時還會引發幼兒家長之間的一些大大小小的矛盾,此時我們就要科學、冷靜的處理幼兒家長之間的矛盾;
事件一:
今年十月末,新入園的小班孩子嚴嚴在玩玩具時,因爭搶玩具,把巍巍小朋友的耳朵咬破了,當時老師看到要發生爭搶,便快步走過去制止,但孩子動作之快,在老師過去的同時,已經將另外一名孩子耳朵咬破了。
當時一名老師馬上將受傷孩子帶到保健室,進行簡單處理,同時與兩名家長取得聯系,說明情況,老師並向受傷的孩子家長道歉,雖然受傷家長沒有很生氣,但為了讓幼兒園與受傷孩子家長安心,我們帶領孩子與家長到醫院進行檢查,大夫診斷為:沒什麼事,不用打針吃葯,等傷口自然癒合就可以了,不必驚慌,不會有什麼後遺症。
於是我們就都放心了。但我們園領導並沒有就此就解決完此事,在孩子在家休息的幾天里,我們委派老師買了一些食品到受傷孩子家中看望、不斷打電話詢問,家長被我們感動了,說老師們工作真的很認真負責。
於此同時,我們還耐心勸導咬人孩子的家長工作,起初是咬人孩子的爺爺接的電話,當時爺爺說話很沖、也蠻不講理,說:「事情是發生在幼兒園的,與我們沒有關系,我們不管!」
當時聽到這樣的話,身為幼兒老師的我們,內心真的也是十分氣憤,但我們忍住心中的不滿,耐心勸導多次並與嚴嚴的其他家長聯系,說明情況;
因為孩子的父母都在外地工作,最後是孩子的奶奶來了,我們又與奶奶進行溝通:孩子在幼兒園發生咬人事件,我們幼兒園老師的確有一定的責任,但身為幼兒的家長也應對此事表示一個態度,不然被咬的孩子家長內心也會覺得不舒服,於是嚴嚴的奶奶在我們的禮貌、耐心勸導下終於主動買了些孩子喜歡的食品,去探望巍巍小朋友,就此此事畫上了一個較為完美的句號。
但通過此事,不斷的提醒我們要時時刻刻看好幼兒,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不斷學習如何更好的做好家長工作。
事件二:
大班的兩名家長在早晨幼兒入園後,開始爭吵,聲音越來越大,園領導聞聲後,馬上上去勸住,經了解後,我們得知:浩浩的爸爸說:在幼兒園幾年來,浩浩一直受樂樂的欺負;
昨天幼兒接走後,在幼兒園操場上玩,又被樂樂欺負了,昨天媽媽回家後很生氣和爸爸說,於是爸爸氣不過第二天就等樂樂的家長來,想好好的理論一番,而當天正好也是樂樂的爸爸送的孩子;
他的爸爸認為,兩個男孩之間打打鬧鬧是正常的事,不必大驚小怪,於是兩個家長之間發生了爭執。
看到這種情況,我們園領導主動去解決家長之間的矛盾:
(1)勸家長停止爭吵。教師首先勸住兩位家長:「有什麼情況,咱們去會議室說。在這里爭吵多不好呀!」然後,把他們引到安靜的房間里,了解情況;同時,請班級一名教師把孩子帶到活動室,照看孩子。
(2)梳理家長的情緒,指導家長學會正確處理孩子間的糾紛。具體做法如下:
孩子間發生糾紛是常有的事,比如都想第一個上滑梯、都想看同一本書等。家長應該體諒孩子。教師和家長是幼兒行為的觀察者和引導者。
如果孩子間發生小的糾紛,如推搡等行為、不要急於干涉,要給孩子一個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如果發現糾紛升級,再給幼兒以及時的指導。很多時候,當家長還在面紅耳赤、大動干戈的時候,孩子可能已經和好如初了。
作為家長,無論自己孩子的「不友好」行為是大是小,都應該給幼兒以正確的引導,讓他學會與他人友好地相處,並向對方表示真誠的歉意。家長要讓孩子懂得:面對強者不示弱,面對弱者不欺凌。
受到「攻擊」的幼兒的家長也不要急於替自己的孩子出頭,要教孩子學會面對挫折、學會處理這類事情。於是在我們多方的勸導下,終於平息了兩方家長當時的怒氣,有效地制止了家長的爭吵甚至打架的行為。在接下來的幾天里,我們都不停的與兩方家長進行溝通,最後使兩位家長見面時能友好的打招呼!
通過以上的事情,我們深知現在的孩子幾乎都是獨二代,父母平時嬌慣慣了,見不得孩子受半點委屈。而學前階段的孩子的自控力、社會交往能力相對比較差,小朋友間時常發生爭執、推搡的行為。家長見了難免心疼,稍不注意控制情緒,彼此間就很容易吵起來。因此我們在全園內不斷探討如何做好家長工作、如何面對家長在幼兒園內的糾紛?使我們的家園工作更上一層樓!
事件三:
平等對待每名幼兒,不要讓家長覺得幼兒園有等級之分。我園大班孩子當中有一名領導家的孩子和普通職工家的孩子,由於心理作用起初工人家長總覺得我們時時事事都偏向領導家孩子,在幼兒開展各項活動時,經常說話給我們聽;
於是我們忍住這種被冤枉委屈的心情,每天主動與工人家長溝通,在各項活動中,做到公平的對待每名幼兒,即便如此,家長在心中還是會覺得我們優待領導家孩子,針對此種情況,我們就擺正老師的心態;
只要我們熱心公平的對待每名幼兒及家長,做到問心無愧即可,今天他們不理解我們,在長期以往的工作中,相信有一天他們會體會到我們真誠的付出!
嚴格執行幼兒園各項規章制度,保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自從嚴格幼兒園鎖大門制度、家長需持卡接送幼兒園以來,發生過兩起對幼兒園保安人員進行言語攻擊的事件。一日,小班的孩子麗麗尿褲子了,老師便打電話與孩子的媽媽聯系,請帶來換洗的衣服,結果一會是孩子的爺爺來幼兒園給孩子送衣服,保安人員便按照規章制度,請家長出示幼兒接送卡;
家長說:「沒有」,於是保安便用對講機與辦公室聯系說明情況,我們便請保安人員轉告家長,請稍等,我們去小班落實一下,看是不是孩子的爺爺,就在此時,孩子的爺爺不耐煩了,說出不堪入耳罵人的臟話;
面對那些臟話、惡語,我們的保安人員,極力剋制自己的情緒,好言相勸,依舊嚴把幼兒園大門關,不讓不持卡、不認識的人員入內;
一會小班的老師便來到幼兒園大門處,確認是孩子的爺爺,並接過孩子的衣服,孩子的爺爺在轉身離開時,又破口罵了一句,老師只好再次平和的解釋一遍,說:「麗麗爺爺這是我們幼兒園的規定,家長必須持卡入園,我們已經通知每個家長多遍了??」
結果那位爺爺,頭也不回的走了。
面對此種情況,園長一方面安撫保安人員、老師受傷的心靈,同時告知保安做得對,再遇此種家長威脅、強行要入園的,一定要把住幼兒園的大門,對不認識的堅決不準開門,確保彼此的安全,同時要忍住一時的不滿,不要與家長發生任何的正面沖突。接下來園長再與孩子的媽媽取得聯系,說明情況。
於是在孩子的媽媽調節下,由於孩子父母出門了,就是孩子奶奶來到幼兒園,與班級老師和保安人員進行道歉,確保了幼兒園的安保工作有效地執行。同時此事也提醒了我們要加深對幼兒家長接送制度的宣傳、協調工作。面對來自家長無理的傷害,要做好職工的安撫、勸導協調工作,使每名職工能認認真真、開開心心工作!
Ⅲ 如何處理家長與幼兒園的糾紛
幼兒園中的孩子們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個體,在成長過程中,會有許多教師、家長意料外的狀況出現。今天從網路中摘錄一個小章節,希望對家長如何引導孩子處理成長中的糾紛有所幫助。
一、做家長的首先要冷靜,了解事情起因、過程。
對於孩子在幼兒園里和其他孩子產生的糾紛,家長首先要冷靜,先問問自己孩子發生了什麼事情,事情的經過怎麼樣,結果如何。然後再可以通過老師問問班級中知道這件事情的其他孩子,看是不是和自己孩子說的一樣,然後再給孩子出主意,想辦法,找對策。這其中的方寸家長要掌握好,如果是自己孩子錯了,那就明確指出來,讓孩子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培養孩子的是非觀念。如若是別的孩子錯了,家長也應該本著善良誠懇的態度,教孩孩子會原諒他人。
二、當家長看到自己孩子受了委屈,不要捨不得。
孩子在幼兒園與其他孩子發生矛盾或者因小事吵架,往往因自己膽小而不敢告訴老師,而是回家跟父母哭訴,希望父母能替自己伸張正義,討回公道。這時候的父母一定要冷靜,仔細聽孩子述說。不要看見孩子哭就心裡不好受,覺得孩子受了天大的委屈,心疼的不得了,馬上就要為孩子出頭;也不要用成人的斤斤計較,去度量孩子們之間的矛盾,它們之間的矛盾很簡單,根本不用家長提心吊膽,更不用家長親自上陣,非要決定勝負。應該讓孩子受點挫折,受點委屈,受點挑戰是必要的,家長不要不捨得,要放寬心,孩子不是瓷娃娃,只要再合適的度內,完全可以讓孩子自然成長。
三、當家長的不要因為孩子與別的孩子發生矛盾,就限制孩子的交往。
在幼兒園生活,眾多孩子生活在一個集體中,難免會有磕磕碰碰,也不可避免的會發生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但是只要正確的對待,較為公正的處理,孩子之間的矛盾會很快煙消雲散,化為烏有,如果家長因為自己的孩子與某個孩子鬧了不愉快,就橫加阻攔,不讓孩子與其他孩子交往,那樣只會激化矛盾,只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上蒙上陰影,對孩子的成長是十分不利的。孩子是要長大的,是要走上社會的,它需要承擔它所必須承擔的責任和風險,一味躲避只會對社會形成不信任感,終究一事無成。孩子自己會處理他們之間的矛盾,家長大可不必杞人憂天,孩子就是在和夥伴的打打鬧鬧中長大的,不能因為一次小小的矛盾就斷定別的孩子不好,孩子有他選擇朋友的權利,家長不可以用成人的狹隘眼光評判和限制。
四、孩子之間的矛盾或者不愉快,家長不要枉下結論。
孩子們之間的糾紛沒有利益沖突,更沒有不可化解的仇恨。他們之間只是一些聽上去像小孩子們玩的過家家游戲。不是這個碰了那個,就是那個撩了這個,有時候連他們自己都說不清楚孰是孰非,更何況我們這些局外人,遇到這樣的情況,家長最好不要無端的評價孩子們之間的矛盾到底誰對誰錯,更不要當著自己孩子的面去指責別人的孩子,這樣做只能加深矛盾,使自己的孩子在班級中遭到其他孩子的孤立。也許家長很在乎誰對誰錯的時候,孩子們卻已經化解了矛盾手拉手又成為朋友了。
五、家長不要就事論事,替孩子處理事情。
當家長的遇到自己孩子遭受挫折和委屈時,不是要教孩子怎麼還手,或者幫孩子處理事情,而是要教會孩子與人友好相處,用豐富的知識和善良的情感吸引更多的朋友。家長的這種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既能給予孩子心靈的安慰,又能給孩子精神上的幫助,同時也讓孩子學會了人與人之間的友好相處,用自己的善良、大度、寬容、博學、正直、勇敢去吸引別人,影響別人,這樣做就會讓身邊的好朋友多起來,自己的力量自然就壯大了,這就是我們成人世界裡的權威。
在孩子間糾紛的處理上,既要科學的引導,又要有親情式的疏導,做為家長切不可簡單教孩子「以暴制暴」,也不能一味的讓孩子避讓。這個話題,不僅對父母來言是一個很難把握的事情,對於老師來言也是一項不斷研究的課題。
Ⅳ 幼兒園發生難纏家長糾紛要怎樣去處理
一方面,我們應該對待家長的態度和行為得當。當家長怒氣沖沖地對教師工作發泄不滿時,我沒有與家長針鋒相對,避免了矛盾激化;也沒有推卸責任,對家長愛理不理;而是先穩住局面,弄清情況,進而消除誤會,並主動道歉。可見,我們對幼兒園的性質和任務認識得非常清楚,能夠真正地把家長當作幼兒園服務的對象,積極主動地成為家長和教師溝通的橋梁。家長既是幼兒園服務的對象,又是幼兒園工作的合作者、監督者和評價者。家長到幼兒園不只是聽幼兒園的要求、了解幼兒在園的表現的,還有權利對幼兒園工作發表意見、提出建議。園長和教師應虛心地接受家長的批評,聽取家長的意見。同時,作為公益性服務機構,保教好幼兒、服務好家長是幼兒園的任務,其中保教好幼兒是基礎、是主導,是設立幼兒園的根本目的,也是家長們最關心的。幼兒園也正是通過保教好幼兒為家長服務的。因此,當家長在保教工作方面有疑惑、要求時,園長和教師要盡可能耐心細致地幫助家長,較好地發揮幼兒園的社會職能。然而,家長畢竟不是專業的教育人員,並不完全了解幼兒的心理發展規律、特點及在教育上相應的措施,教育觀念可能不正確,再加上有些家長自身文化素養的限制,有時可能不太冷靜,過於急躁、片面,提出的意見、要求可能不太合理。這時,園長和教師應理解包容家長,等待和幫助家長冷靜下來,然後向家長擺事實講道理,向他們介紹國家的教育方針,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還可以有意識地為他們講授相關的育兒知識等。如果家長提出的意見、要求合理可行,園長和教師就應積極地採納,實施有效的改進措施.
另一方面,園長對教師的態度和行為正確。當家長反映教師工作的不足之處時,園長不是武斷地否定教師,而是尊重、信任教師,深入實際,調查了解,給教師解釋說明的機會,維護了教師的自尊心,使事情真相大白,同時又從中及時發現了教養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人是社會中的一員,生活在團體或組織中,都有被尊重、被承認的需要,這會直接影響人在團體組織中的工作積極性。滿足教師被尊重、被理解的需要,充分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是幼兒園管理者必須重視的一個方面。
Ⅳ 家長對幼兒園年輕教師不信任案例及解決方式
天,某家長氣沖沖地帶著其6歲的兒子到辦公室找園長。園長正好外出,總務負責接手處理這件事。總務客氣地向家長了解事情緣由,原來他的孩子昨天被老師罰了一個小時站,小孩還說老師用板擦敲他的頭。家長很生氣地說要告老師虐待,接著大肆批評該幼兒園的制度,還說該幼兒園的老師都不正常,不是生理有問題就是心理有問題。總務極力安撫這位家長的情緒,保證把事情反映給園長並給予適當的解決,家長這才悻悻地走了。 之後,總務向該老師了解事情的經過和真相。發現這個孩子長期以來(一年多)一直是讓老師頭疼的孩子,上課總是調皮搗蛋。不僅自己不好好聽講,還總是搗亂不讓其他孩子專心學習。除此之外,戶外活動時主這孩子不是推人咬人,就是撿小石子打人,有一回甚至就地在樹下小便。老師也常常向小孩的母親反映,母親總是向老師道歉,情況卻不見改善。聽到這里,總務不禁皺起了眉頭。 分析與思考 評析一: 從這件事件中,我們不難發現其中有許多值得探討與改進之處,首先談談問題所在:家長工作處理不當,與家長缺乏溝通(引起誤會,家長氣沖沖地到學校告狀,大肆批評該園制度和該園教師); 教師與幼兒關系不佳,教師工作態度有待改進(孩子不與老師配合,造成師生對立局面,教師體罰孩子,用板擦敲學生頭部); 教師缺乏經驗,不能有效地組織活動(無法有效約束孩子,無法糾正孩子不良好的行為); 全園交流不夠 ,沒有能夠及時發現問題,作出調整(問題持續一年多,教師也沒有向上級反映)。 針對以上問題,我有以下幾個看法: 1、改進預案園所、教師與家長的關系 做好家長工作對幼兒園來說意義重大,班級保教工作要取得效果,必須與幼兒家庭及家長密切配合。只有在教師與家長經常聯系溝通的情況下雙方交換意見與心得,才能對幼兒進行配合一致的教育。 定期做好家訪,除了能了解幼兒家庭背景和讓家長明確幼兒在園表現外,還可以互相研究、探討問題,一同尋找出幫助、教育幼兒的辦法。 事實上,溝通工作可以成為引導家長改變教育觀念、改進家教方法的有效途徑。就拿這個個案來說,此園若從一開始就與家長好好交流,及時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的一些規章制度及其孩子的不正確行為,引導家長與幼兒園默契配合,則可避免許多不愉快的事件。 2、改進師生關系 幼兒園教育注重保教合一。所謂保教合一即指要保育也要教育,兩者並重。保育強調保護和增進幼兒的健康包括生理、心理和社會性交往。教師應積極創設有利於幼兒發展的環境,利用適宜的教育手段與形式實施有目的的影響,而非採用不正確的手段來企圖改變幼兒的某種行為,不正確的手段如體罰、大聲斥責、恐嚇或批評都會影響幼兒的情緒與心理健康。 幼兒園是集體教養的場所,制度和常規的建立是集體保教幼兒的需要。常規的實行可使工作有條理,有助於形成良好的工作與教育環境,從而提高效率。這是有效的教育條件,也是重要的教育手段。幼兒園擔負的責任並非僅限於豐富知識技能,同時也必須顧及幼兒品德的發展。教師可通過常規培養,將道德教育同幼兒生活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從而使幼兒形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發展自立自律能力,學習如何協調個人與集體的關系,促進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除了建立生活制度與常規之外,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幼兒也有影響。因為幼兒是通過模仿學習的,如果教師要讓幼兒聽從指示,首先必須以身作則,耐心聽幼兒說話;如果教師對幼兒缺乏同情和諒解或動輒斥責、打罵,不僅會讓幼兒誤以為這些都是對的,同時也會促成幼兒的反抗心理,影響師生關系。 教育孩子的正確態度應該是心平氣和、循循善誘的,要在講清道理的情況下傳授正確的行為思想,教幼兒適度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對有特殊情況的孩子展開心理咨詢以發現是否有心理障礙,有必要時應及早治療。 3、改善活動的組織 良好的教育活動必須依據幼兒本身的特點及具體情況,考慮所提目標是否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需要;活動本身必須能激發幼兒的興趣和積極性,教法必須靈活多樣,這樣才能引起幼兒的學習熱情;教育過程中要注重創設寬松的教育氣氛,教師與幼兒應形成良好人際心理環境。如果教師能夠抓住幼兒好奇好動的心理,組織各種以游戲為主的活動,就能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情況下學習,當幼兒聚精會神地從事自己感興趣的活動時,就不會再去干擾或影響.別人了。 4、進行崗位培訓,協調同事關系 為了確保教師工作質量的提高,應盡可能安排保教能力欠缺的教師進行在職培訓,通過課程學習新知識。此外,也可以組織各班老師相互觀摩學習與交流,以推廣先進經驗。除此以外,由富有經驗的老師直接示範和言傳身教,可使無經驗的教師較快熟悉保教工作,減少摸索過程,也可使全園上下積極交流與溝通。 5、總結 領導者必須嚴格履行自己的職責,採取民主開明的政策,注重與關心園內的事情,在重大事項上要聽取群眾意見,定期檢查工作,關心下屬,發現問題要給予指導,凡事必須對事不對人。同時也可以設立獎懲制度以激發各類人員的責任感,自覺積極地圍繞本組織本部門的目標去努力、去實現。
Ⅵ 幼兒園家長投訴如何處理
你是說幼兒園家長投訴如果處理,如果是家長投訴,那麼及時與家長溝通,看錯在哪裡虛心接受人家的投訴?向人家道歉,這都是可以的
Ⅶ 急:求一篇關於教師與學生以及家長的糾紛的案例
昨天下午,我校初三某班級學生的家長來到學校,跟班主任吵架甚至開口罵老師,原因版:老師權對學生管理嚴格,不符合這位家長的教育風格,讓那學生心情不好了。家長來了三個,學生的家長來了三位,父母以及阿姨,學生的父親就在學生的班級門口拉著班主任要打,一領導在旁邊勸架,那家長不服氣,仍舊三張嘴巴齊罵老師,要找校長評理。
我不知道那個班級的學生看了這樣的鏡頭有什麼樣的感受,幸災樂禍還是惋惜?
老師以後還怎麼在學生面前立足?
現在每家都是一個孩子,很多孩子也被家長寵上了天,老師對學生怎麼管理才能讓班級百十來口子學生的家長同事滿意?不管?輕管?還是嚴管?
面對不學習還搗亂紀律的學生,老師又該怎麼辦?管嚴了,家長罵!管不嚴,家長還罵!到底該怎麼管?
(註:那位老師我我們學校公認的對學生認真負責的老師。
在這里,我並不是想為這位老師說話,只是想向社會上每一個家長徵求一下意見。)
現在9年義務教育階段不準開除學生。面對頑劣的學生,老師們一個個也是束手無策:管了,家長鬧;不管其他家長罵!
Ⅷ 幼兒園家長與家長發生矛盾老師應該怎麼辦
幼兒教師如何處理與家長的矛盾
家長工作是幼兒園的常規工作之一,如何正確面對和處理家長矛盾是家長工作中的難題。家長矛盾主要可以概括為兩方面:家長之間的矛盾和家長與教師的矛盾。正確面對家長矛盾,要細究其根源,對症下葯;教師處理家長矛盾時要運用智慧,講究方法,注重策略。
一、家長矛盾面面觀
幼兒教師都會經歷或耳聞目睹這樣一些家長矛盾:誰和誰的家長發生了口角,甚至動了手;誰的家長將教師告到園領導、局領導那裡了;誰的家長對教師大發牢騷或當面指責,甚至打罵„„種種問題和矛盾,既影響了教師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又損害了幼兒園的聲譽,有些還會在幼兒的心裡蒙上一層陰影,對幼兒的成長造成不利的影響。處理家長矛盾的方式,折射出教師不同的工作態度、責任心和智慧。家長工作的好壞影響著班級能否正常運行,決定著班級的保教質量。所以,正確面對和處理家長矛盾,協調好與家長的關系,是一名幼兒教師必備的專業素質之一。
Ⅸ 關於幼兒園孩子之間發生的民事糾紛怎麼解決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孩子們為了爭一件玩具而弄得面紅耳赤,甚至是滿臉淚水這樣的情況,家長見了,有大聲訓斥的,有出面調停的。歸根到底,原因只有一個,在家長眼裡,爭吵歷來是不被認可的、影響友好關系的事情。但事實上,幼兒之間出現糾紛是自然的現象,並非都是壞事,往往有利於他們交往能力發展和心智的健康成長,有著成人施教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首先,我認為孩子間產生糾紛,是孩子體驗寬容、謙讓的好時機。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在家中,玩具都是他一個人玩,大人也會讓著他,沒有人會去爭搶。到了幼兒園,同樣環境中長大的孩子走到一起,出現磕磕碰碰是難免的事情,同伴間對事件的不同意見,不同看法,可以使孩子懂得和同伴友好相處,學會互相謙讓。
其次,孩子間的糾紛是學習處理人際關系的重要課程。理論上講,孩子之間的糾紛是他們在最初的人際交往中產生矛盾的表現。在應對糾紛中,他們逐步學會觀察和思考,有了學習與他人交往的機會,逐步掌握人際交往的本領。作為家長應給予孩子處理糾紛的機會,當幼兒處理得當時,應給予肯定、鼓勵。但又不能聽之任之,應適時加以引導。當孩子處理不當時,應抓住機會,幫助孩子分辨是非。久而久之,孩子們就學會了如何與別人相處,學會了怎樣協調與別人的關系。這種技能的掌握,對孩子們而言將終身受益。
除此之外,孩子間的糾紛,還有利於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當孩子之間出現糾紛時,大部分情況下,我們應持冷靜觀察的態度,而給孩子一個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當出現處理困難時,家長也不一定要馬上出面,可以提幾點建議供孩子選擇,讓孩子懂得,自己的問題還是要自己解決。這樣,不僅增強了孩子的自理能力,還培養了他們的自信心。
一個正在向獨立、自我完善方向發展的孩子不可能事事都與別人保持一致,差異是正常的,也是合理的。我想作為家長,對待孩子間的糾紛,不必大驚小怪,而應冷靜對待、正確引導,這樣才對幼兒的健康發展有所幫助。
教師案例:鏡頭一游戲活動:趕小豬
老師:「她推我。」老師:「他也推了我。」兩個情緒激動的孩子,跑到我面前相互指責著對方的不是。經過了解得知:原來是在游戲時,排在後面的萌萌插隊到淘淘前面,於是淘淘就推了萌萌一下,萌萌也回推了淘淘一下。
鏡頭二
案例分析
一、環境因素:
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由於成人的溺愛、嬌慣,養成了孩子任性、粗暴、行為無約束。生活上的優越環境和過分地照顧,使幼兒產生了「自我中心」的毛病。
二、年齡因素:
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有不同的年齡特徵和認知水平,年幼的孩子由於對生活經驗的缺乏。使他們在道德認識和行為意識上背道而馳,易於與他人發生糾紛。
三、個體差異因素:
由於社會和教育條件不同,以及遺傳因素而使幼兒心理發展的情況也有各種差別。在不同環境中,孕育出不同的性格。
綜上述原因,我認為對幼兒在相互交往過程中產生糾紛時,教育者應明辨是非,處理公平;方法靈活,使人信服。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有利於孩子個性的健康發展。
反思:
對幼兒不正確行為要認真了解,分析發生的原因、動機和後果,具體地向幼兒解釋、說明,指出錯誤的行為及後果,幫助幼兒分清是非,抑制或制止其錯誤行為。不能簡單粗暴的解決了事。孩子發生糾紛固然上破壞了教學秩序給老師增添了負擔,但孩子間的矛盾和沖突也是他們在集體中學習交往,待人接物的一種方式。
(一)、分析
幼兒之間的糾紛是困擾父母和教師的一個主要問題。成人都希望幼兒之間能友好相處,能夠避免矛盾和沖突,因此往往更加關注幼兒之間因游戲、玩耍而產生的爭執和不愉快。父母和教師會認為幼兒太小,不會解決糾紛,同時又怕幼兒吃虧,形成什麼心理陰影。所以常常想利用成人的權威和優勢,採取及時制止和干預的方式。事實上矛盾和沖突不僅有助於認知的發展,而且有有助於提高個體和他人合作的能力。過多的干涉反而會阻礙幼兒社會認知的發展。所以我們應該給孩子一個機會,讓他們充分體驗成功或失敗。
(二)、策略
1、給幼兒創造一個寬松的環境,讓幼兒身心放鬆,促進幼兒之間融合關系的發展,避免緊張關系的發生。
2、有意識地教給幼兒一些人際交往的技能、技巧。加強幼兒的常規訓練,使幼兒避免一些糾紛。並嘗試自己解決。
3、有意識地設計一些發生糾紛的教育活動,讓幼兒觀看並進行討論,讓幼兒在情景設計中嘗試解決糾紛,教師進行隨機教育,引導幼兒自我反思、自我判斷,促進幼兒道德水平的提高。
4、事實上幼兒的矛盾來的快去的也快,這也是此階段幼兒「自我調節機制」發展的一個特點。幼兒之間的糾紛現象是幼兒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一種正常的人際交往形式。對幼兒來講,他們正是通過交往中的「糾紛」來明辨是非、調整自己,尋找與同伴交往的適宜方法,並逐步學會如何與同伴友好相處與合作,學會一些社會的道德規范和做人的准則。為此,教師要敢於放手並鼓勵幼兒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責任感。
(三)、家園配合、共同努力
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夥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但是大多數家長認為孩子太小,不會解決糾紛,同時又怕幼兒吃虧,形成什麼心理陰影,所以常常會利用成人的權威和優勢,採取及時的制止和干預,更甚者會要求孩子受到欺負了,就要「報復」回來。
Ⅹ 如何處理幼兒園老師和家長的矛盾
當幼兒園老師與家長發生矛盾時 孩子還沒有上幼兒園時,接觸最多的就是自己的父母,最依賴的也是自己的父母。因而爸爸媽媽在孩子心中的地位是很高的。然而上了幼兒園後,情況往往發生了小小的變化。在幼兒園里,老師負責教導和看護孩子們,給孩子們講故事,教孩子們唱歌跳舞。在孩子眼裡,老師好像什麼都懂,因而孩子通常都對自己的老師非常尊敬,甚至很多孩子把老師當成自己的崇拜對象。 圖片來源:CFP 孩子對幼兒園老師的話深信不疑,總是按照老師教的去做。但是家長跟孩子不同,有時候家長會認為老師這么教是不對的,於是矛盾就產生了。 案例: 在幼兒園的課上,老師給小傑和同學們講解誠實的重要性,她告訴孩子們,如果誰說了謊話,鼻子就會越變越長。其實這只是老師結合童話故事讓孩子們做個誠實的好孩子。幾天後,爸爸媽媽帶小傑去朋友家做客,吃飯時朋友問小傑飯菜好不好吃,小傑很認真地回答:「太咸了,不好吃。」朋友一愣,小傑的爸爸媽媽更是一臉尷尬。後來,爸爸媽媽知道幼兒園老師告訴孩子說謊鼻子會變長這事後,覺得老師的做法不合適。老師則認為這么教沒有什麼不妥。 觀點: 幼兒園老師有自己的一套教學方式,家長也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這兩方其實並非不可協調。進了幼兒園的孩子獲得的最大財富就是集體的教育力量,它有著家庭所不具備的影響力。正如前面提到的,老師在孩子心中威信很高,如果他發現自己的父母跟老師經常溝通並且相處融洽,就特別自信和自豪;反之,如果他發現父母跟老師合不來,幾乎不參與班集體活動,難免會感到失望和孤獨。對家長而言,利用老師的威信這一點也可以實現更好的家庭教育。比如很多家長就會這么告訴孩子:「老師說…….」 所以,老師和家長之間的矛盾出現後,雙方要多溝通,尋求最合適的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