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侵權責任法上的故意與刑法上的故意有什麼區別(包括責任承擔的區別)
沒有實質的區別,只是觸犯的法律實體不同。
⑵ 侵權人承擔了刑事責任,還要承擔侵權責任嗎
現實問題
孫某和李某都是社會青年,平時沒事就在外面瞎混。一天夜裡,兩人到內酒吧去玩,因為一點容小事產生了摩擦,並開始拳腳相向。在廝打過程中,孫某將李某打傷。隨後,兩人均被警方帶走。經鑒定,李某的傷勢構成了輕傷。為此,孫某被依法追究了刑事責任。同時,李某也將孫某告到了法院,要求孫某承擔侵權責任,賠償李某的損失。孫某認為其已經為此承擔了刑事責任,不該再承擔侵權責任。那麼,法律對此是如何規定的呢?
律師解答
刑事責任和侵權責任是兩種不同的責任范疇,前者由《刑法》規定,後者由《侵權責任法》規定。依照《侵權責任法》的規定,侵權人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的,不影響依法承擔侵權責任。
在這則案例中,孫某的行為侵犯了李某的人身權,除了承擔刑事責任外,還需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賠償李某相應的損失。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四條 侵權人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的,不影響依法承擔侵權責任。
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和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侵權人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擔侵權責任。
⑶ 侵權責任法在中國刑法第幾條
算侵權,但是侵權法屬於民法類,並非規定在刑法法典里,2010年已經頒布了《侵權責任法》,你可以查閱這部法律,個人認為醫生侵犯了小明的隱私權,可尋求相關救濟途徑。
⑷ 侵權責任法和刑事訴訟法解釋應用哪個
你好,原則上兩者都可適用,以侵權責任法為法理基礎,以刑事訴訟法規定為准,相互補充適用。出現不一致(主要是賠償范圍與程序)以以刑事訴訟法及其解釋規定為准。
⑸ 想問一下,美國的侵權法與其刑法的區別
適用刑法和適用侵權法不發生沖突。
如果侵權程度達到刑事犯罪的程度,那加害人是要承擔刑事責任的,是同時需要適用刑法的。
如果侵權不嚴重,那就單獨由侵權法來調整即可。
⑹ 侵權法與刑法的關系
侵權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在構成要件上有很多相似之處,如都須違法行為的存在,基本上都要考慮行為人主觀上的過錯,都重視對因果關系的考察。並且構成要件的內容都是由法律做明確的規定,也即在涉及到這方面的法律規范多為禁止性規范,在侵權法上體現為不能過多地限制人的行為自由,防止動輒得咎,而對於刑法則體現為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的基本原則。但是二者的區別也是明顯的:
(一)侵權民事責任以發生實際損害為必要構成要件,刑事責任構成要件則未必以其為構成要件。
侵權民事責任主要體現的是一種損害—補救關系,遵循「無損害就無賠償」的原則,因此實際損害的發生是侵權責任成立的必備要件。以損害為構成要件之一,是由侵權責任的功能決定的。侵權責任的主要功能在於對受害人進行補償,以損害賠償為承擔責任的主要方式。而刑事責任的構成則不一定要求有損害結果的發生。
刑事責任的主要功能和目的就在於預防和教育,確定刑事責任的基礎是行為本身,而不是行為所造成的後果,或者說行為的實際損害後果不是判斷是否成立刑事責任這個層次上需要且必須考慮的因素。今天刑法的任務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轉移到這樣的目標上—即解除社會敵人的武器,以使他停止對社會的侵害
(二)對主觀過錯的要求不同
刑事責任的成立及大小受行為意志狀態和行為人主觀惡性的影響,而侵權責任的成立在特定情形下是不問主觀意志狀態的,其責任范圍一般也不受主觀惡性大小的影響。
就責任的成立而言,過錯是侵權責任構成要件中的重要因素。而刑事責任的本質在於自由意志行為人的反倫理道德性或反統治關系性之國家評價與個人負擔,因此行為人負刑事責任的根據只能是這個自由意志行為。這個自由意志行為已不是法律調整之外的單純自然舉動或動作,而是主客觀相統一。因而刑事責任構成要件必須要求行為人有過錯,並且刑事立法對過錯的規定遠比侵權法關於過錯的要求要嚴格得多,刑法條文明確界定了故意、過失的概念。在侵權法中,無論行為人是因故意還是因過失,只要造成了對他人的損害,都應承擔賠償責任;而在刑法中,過失行為只有在法律明文規定的時候才構成犯罪,行為人才能承擔刑事責任。
侵權責任范圍大小的判定標準是行為人對他人實際造成了多大的損害,有多少損害就承擔多大的損害賠償責任,侵權人賠償責任的范圍是由實際損害來確定的。而刑事責任則不然,其范圍受行為人意志狀態和主觀惡性的影響。一般來說故意比過失的主觀惡性大,行為人承擔的刑事責任更重。
二者的區別仍然來源於功能上的不同。侵權法的功能主要是定位在對損害的補救上,填補漏洞是關鍵,而刑法的目的在於矯治犯罪,保護社會免受同一罪犯的再次侵害,因此必須具體地探究每個罪犯的犯罪動機、犯罪時的心理狀態,以確定相應的責任以及具體承擔責任的方式,達到防止累犯和再犯。
(三)責任能力標準的區別
侵權責任能力,根據加害人(主要是針對未成年人和有精神障礙的人)實際的年齡、智力發展狀況、精神狀況、行為時的客觀環境等種種具體情形來判斷加害人是否具有這種足以使其承擔責任的識別能力。即使行為人為未成年人,但根據當時的客觀實際足以認為他具有這種識別能力,仍然應該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並且,即使行為人無識別能力,但是該行為人有自己的財產,根據民法公平的原則,往往也會讓該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刑事責任能力則有嚴格的法定標准,而且這個標準是形式上的標准,以年齡來劃分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相對無刑事責任能力、減輕刑事責任能力和完全有刑事責任能力的標准,作為例外的是,對精神病人和其他精神障礙人刑事責任能力的確定依醫學標准和心理標准來具體確定。也就是說,刑事責任能力的標准更抽象更形式化。一個智力、精神發育都很健全的限制行為能力人實施了按照刑法規定限制責任能力人應負刑事責任能力以外的犯罪行為,即使在事實上他具有相關的辨認和控制能力,仍不承擔刑事責任。
(四)自己責任的嚴格性不同
責任自負原則無論是在民事還是在刑事領域都得到了貫徹,但是在刑法領域顯然更強調個人責任,得到了完全、嚴格地執行。在侵權法上,自己責任是最基本的,但是在特殊侵權領域中,自己責任也許會大打折扣。如在行為人無責任能力的情形下,往往是由監護人承擔責任。而在刑事責任的承擔上是一種嚴格的、絕對的個人責任,只能由犯罪分子個人來承擔,具有不可替代性。
⑺ 侵權責任法是什麼
侵權責任法是為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明確侵權責任,預防並制裁侵權行為,促進社會和諧穩定,而制定的法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一條為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明確侵權責任,預防並制裁侵權行為,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制定本法。
第二條 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第三條 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四條 侵權人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的,不影響依法承擔侵權責任。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和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侵權人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擔侵權責任。
(7)侵權責任法與刑法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二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責任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第三十三條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對自己的行為暫時沒有意識或者失去控製造成他人損害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沒有過錯的,根據行為人的經濟狀況對受害人適當補償。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因醉酒、濫用麻醉葯品或者精神葯品對自己的行為暫時沒有意識或者失去控製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⑻ 民事訴訟與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是有差別的!《侵權責任法》的適用是有局限性的。 請問,刑附民的民事部分與
逐個回答您的問題
1、刑附民和單純的民事確實有區別,區別首先是程序上的,內刑附民是在刑事案件結案前提容出,結案之後只能提起0普通的民事訴訟(《刑事訴訟法》第99條)。其次,也是根據《刑事訴訟法》第99條,「被害人由於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注意!這里明確一點是物質損失,且是直接的物質損失,也就是說,刑附民中不能提起精神損害賠償,而民事訴訟中既可以物質也可以精神,所以就賠償方面來講,單純的民事訴訟賠償范圍要比刑附民廣。
2、《侵權責任法》的適用范圍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3、現有法律沒有「誤學費」這個賠償項目,可以說是不完善的,但是如果單獨提起民事訴訟的話,可以以此為理由,提出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
4、「XX等」的賠償項目是一種措辭,即表達有需要是可以參考其他類的司法解釋。
希望能採納我的回答!
⑼ 刑法與侵權責任法的適用
適用刑法和適用侵權法不發生沖突。
如果侵權程度達到刑事犯罪的程度,那加害人是要承擔刑事責任的,是同時需要適用刑法的。
如果侵權不嚴重,那就單獨由侵權法來調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