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淺析建築施工中假冒建材的使用可否構成商標侵權
您好,對於建築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使用假冒注冊商標建築材料的行為應當如何定性,存在回兩種不答同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當事人的行為不構成商標侵權,屬於民事違約。當事人購買使用冒牌防水卷材是單純意義上的使用行為,《商標法》對購買假冒注冊商標商品並使用的行為沒有規定,工商機關對使用假冒商標商品的行為不能作出處罰。即使不是單純的使用行為,當事人將購買的冒牌防水卷材鋪設在建築工程當中,上面覆蓋水泥,防水工程完工後從表面無法看到卷材的商標,這種行為本身不會造成消費者混淆,沒有給注冊商標所有權人造成損害。
第二種意見認為,本案當事人的行為構成商標侵權。本案中的工程實行綜合單價,施工單位的施工計價既然包括材料費、人工費,說明當事人有銷售材料的行為。根據《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六條的規定,一項銷售行為如果既涉及應稅勞務又涉及貨物,為混合銷售行為。因此,對於施工單位,應按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商品定性並予以處罰。是否造成混淆不是認定侵權的必要法定條件,本案施工單位既然銷售了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就應當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⑵ 如何保護自己的產品不受侵權
您好我是廣州一家鋁合金藝術公司的,我們公司已經設計了大量的型材產品,但是近來我們發現市場上出現大量和我們產品類似的產品,我們的專利一部分已經申請,另一部分還沒申請,還有我們最近可能參加廣州的國際建材展覽會,請問在展覽會上我們怎麼保護我們的專利產品,怎麼樣辨別這樣的『間諜』啊?希望給與解答,謝謝,我們公司有無必要請個法律顧問???首先,專利的意義是以對掌握技術的公開來換取一定時間一定空間的相對壟斷性。如果要申請專利,技術就一定會公開,而且任何人都可以按照您所公開的方法就可以做的出和您擁有的一樣的商品。但是,雖然對方能夠做出來,但是對方卻沒有權利去生產、使用、銷售、許諾銷售(做廣告、參加展覽等)。只要對方生產、使用,銷售、許諾銷售的相關商品落入的您專利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那麼對方就構成侵權。你可以通過行政或司法程序要求對方停止侵害,並且賠償損失。朋友參加相關的展覽展示的同時,應該向展會承辦商出具相關的專利證明,無論是受理委託書還是授權證書都可以。在發現有相關的侵權對象的時候,可以對承辦商提出異議,要求對方撤消展示。朋友所謂的害怕"間諜"之說,完全是多餘的,而且是沒有可能防範的,除非您沒有申請專利,而是對所掌握的技術做秘密保護,那麼才有此擔憂。重申次,專利的意義在於對所掌握的技術的公開而換取一定時間一定空間的壟斷性,此壟斷性是受法律保護的,合理的壟斷。這個公開是絕對的,是針對世界上所有人的公開。一旦申請了專利,世界上任何人在技術曾面上都可以按國家公布的專利信息製造出您的專利產品,但是在法律曾面上嚴格禁止的。
⑶ 我店明叫國美建材跟國美電器算侵權嗎
你一個小店,人家國美找你干什麼,不夠路費的,再說你是做建材的。
⑷ 別人申請了新型實用專利,我仿製與他幾乎一樣的東西供自己使用,而不銷售該產品是否涉及到侵權
算作侵權的,放在店鋪里使用是為了輔助經營,符合專利法第11條規定以生產經營為目的的使用的情形,如果在家裡使用就不算作侵權。不過專利權是一種私權,只有對方發現並起訴才會被追究侵權責任。
第十一條
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權被授予後,除本法另有規定的以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使用、許諾銷
售、銷售、進口其專利產品,或者使用其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
建議:轉至在家使用,或者實現與發明人協商並獲得許可,在被起訴後就不是一點點許可費用能解決的了。
⑸ 以下哪個行為屬於侵權行為 (3分) A 建材供應商供應材料不合格 B 雜訊污染使得
如果只有AB兩個選項的話,可以排除掉A,那麼剩下也就B了。
⑹ 關於法律問題,我是做我們市裡做建材經銷商的,貨都是從外地運過來的。合作好幾年了,也簽了合同,只有我
這個要看你和廠家的代理協議了。
代理協上是否要求此地區只能你一個人做代理。
如果代理協議約定是這樣的,那麼你可以以廠家違約為由,賠償同樣產品在此地區銷售給你帶來的損失。
雖然他換了牌子,但是不影響廠家對你的侵權。
⑺ 馬可波羅地板這種山寨貨,打著馬可波羅瓷磚旗號欺騙消費者算不算侵權呢太坑爹了吧!!!
馬可波羅地板是江蘇必美木業有限公司旗下的品牌,這種現象在建材行業比較常見,只要對方跟你有說清楚他們公司的相關信息也算不上欺騙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