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法學本科畢業論文題目
據了解,法學本科畢業論文題目有多,這里學術堂特意整理了二十個好寫的題目供大家參考:
現代化進程中的法律發展透視
論法律解釋的基本要求與難題
論診所式法律教育的概念特徵困境及其消解
黔東南苗族地區習慣法與國家法的探討
信息自由與學術自由沖突
淺談依法治國戰略的實現路徑
日本修訂紡織品兩項法規
國外人才法律制度及其啟示
羅馬法監護監督制度的公益法理念及啟示
從責任規則和財產規則的角度分析廣場舞事件
基於字義的法律解釋之界限
和諧社會視角下的法律文化培植研究
融入政治領域的生態文明建設之關鍵--構建生態文明建設的法律制度體系
民國時期雲南貨幣法律制度嬗變
"互聯網+"時代中的法學成人教育模式轉變
莫高窟藝術文化反映的儒家化法律現象
論我國法律信仰缺失的原因及其培育--從《法律與宗教》談法律信仰
日本海洋立法對我國海洋法治建設的啟示
物化的法治文化研究--以法院建築為例的研究綜述
地方政府招商引資模式改革的法律思考
"法不責眾"的博弈心理與法治對策
B. 醫療糾紛舉證責任分配製度論文中的參考文獻有哪些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前10條
1 胡學軍;;解讀無人領會的語言——醫療侵權訴訟舉證責任分配規則評析[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1年03期
2 陳小嫦;李大平;;論醫療訴訟中的證明妨礙[J];證據科學;2010年04期
3 王利明;;《侵權責任法》的中國特色解讀[J];法學雜志;2010年02期
4 翟志文;薛振環;;醫患訴訟因果關系證明負擔的緩和——以日本判例的分析為視角[J];法學雜志;2011年03期
5 喬世明;;試論醫療侵權鑒定製度的完善[J];法治研究;2010年11期
6 彭浩晟;;醫療損害證明責任分配規則研究[J];證據科學;2012年03期
7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醫療損害賠償調研課題組;賀榮;周繼軍;張柳青;陳特;;新形勢下醫療損害賠償糾紛案件的審理情況、問題與對策[J];證據科學;2011年03期
8 宋平;;我國醫療侵權舉證責任分配之反思與重構[J];河北法學;2010年06期
9 張新寶;明俊;;醫療過失舉證責任研究——比較法的經驗與我國的實踐[J];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10 陳慧慧;;反思醫療侵權損害舉證責任的再分配——由《侵權責任法》第58條的法解釋延伸[J];中國衛生法制;2012年0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前4條
1 霍娜娜;論醫療糾紛證明責任的分配[D];河南大學;2011年
2 彭秋紅;我國醫療侵權舉證責任分配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3 代全喜;醫療糾紛訴訟舉證責任分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4 陳今玉;論醫療糾紛損害賠償之訴的舉證責任分配[D];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前10條
1 周菁;王超;;我國法官在刑事證據法中的訴訟角色[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01期
2 韋國猛;;違反安全保障義務侵權責任淺析——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為中心[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1期
3 周阿紅;莫良元;;構建我國現代自由心證保障體系的路徑探討[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4 尤佳;;《侵權責任法》第24條的性質及適用探析[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1期
5 潘善斌;醫療事故訴訟若干問題探討[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6 楊錦炎;;論訴訟證明對象——以法律方法論為啟示[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7 郭瑋;;論侵權責任歸責原則體系——以我國的立法為例[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8 潘善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釋評[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9 張剛;王成軍;;關於構建和完善我國民事訴訟證明標準的法律思考[J];安康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10 張文英;;網路名譽侵權行為及其責任[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資料庫 前10條
1 劉輝;鄭在義;;民事檢察中的若干證據問題[A];第二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6年
2 趙海怡;;責任規則威懾與激勵效應的異化及矯正——兼評《侵權責任法》第七章[A];2012年度(第十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C];2012年
3 楊立新;王軼;王竹;王天凡;趙可;;中國民法學三十年(1978—2008)[A];中國法學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4 張保生;王進喜;吳洪淇;;中國證據法學三十年(1978—2008)[A];中國法學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5 肖剛;;我國民事訴訟中證明責任運行失范之反思與重構[A];全國法院系統第二十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6 孫世光;;生產者責任延伸法律制度的正義性分析[A];2007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優秀論文集(下卷)[C];2007年
7 陳勁梅;嚴瑛;張璦;;淺談醫患法律關系[A];第一屆航天醫院管理論壇論文匯編[C];2007年
8 陳宏光;;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與行政監督機制的完善——以行政訴訟視角的法律分析[A];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法律問題——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9 郭鋒;胡曉珂;;強制責任保險研究[A];中國商法年刊(2007):和諧社會構建中的商法建設[C];2007年
10 袁碧華;;特殊的普通合夥企業中的職業保險探析[A];中國商法年刊(2007):和諧社會構建中的商法建設[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前10條
1 沈強;TRIPS協議與商業秘密民事救濟制度比較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高田甜;WTO爭端解決機制證明負擔規則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鄔先江;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4 陳琦;海上人身損害賠償制度論[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5 張偉強;法律制度的信息費用問題[D];山東大學;2010年
6 劉冬京;我國股東派生訴訟制度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7 田園;侵權行為客觀歸責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8 周瓊;論中國精神損害賠償的事實及相關基礎[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9 許俊強;目的港受領遲延法律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10 王錦;環境法律責任與制裁手段選擇[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前10條
1 滕雅婷;醫療損害賠償中的精神損害賠償問題研究[D];南京醫科大學;2010年
2 張源;專利間接侵權理論在我國適用空間的探討[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傅學慶;醫療過錯的判斷標准——醫療水準說[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張玉英;商業廣告虛假薦證的民事責任[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余暮;醫療糾紛中的侵權責任[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葉傳祿;著作權侵權賠償責任及賠償數額的確定[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馬錦毅;論僱主責任[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曹麟蔚;勞動爭議證明責任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夏路;論醫療損害責任歸責原則[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10 趙莉穎;論學校對未成年學生人身傷害之民事責任[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前10條
1 霍海紅;;主觀證明責任邏輯的中國解釋[J];北大法律評論;2010年02期
2 肖建華;李志豐;;從辯論主義到協同主義[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3 侯利陽;舉證責任分配理論之重構[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4 包冰鋒;陳今玉;;醫療糾紛損害賠償訴訟舉證責任分配原則之比較分析[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5 白鶴舉,李春榮;醫療訴訟中醫患雙方的舉證構成[J];承德醫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6 穆書芹;試論舉證責任倒置在醫療事故案件中的適用[J];當代法學;2002年07期
7 周團結,張建軍;論民事訴訟舉證責任分配與民事責任歸責制度的銜接[J];當代法學;2003年02期
8 蕭曉暉,喬寧;從舉證責任倒置談防禦性醫療[J];當代醫學;2003年11期
9 肖建國;論民事舉證責任分配的價值蘊涵[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10 胡永慶;知情同意理論中醫生說明義務的構成[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資料庫 前1條
1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王利明;[N];人民法院報;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前8條
1 江毅;中美醫療事故損害賠償制度比較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1年
2 丁春輝;醫患關系現狀及對策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3 寇娟;民事訴訟證明妨礙制度研究[D];蘇州大學;2007年
4 孫麗華;關於民事訴訟中證明妨礙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5 陳建中;醫療糾紛中醫療機構舉證責任實證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6 高雲江;論醫療侵權舉證制度[D];山東大學;2010年
7 梁冬;論醫療侵權糾紛的舉證責任[D];吉林大學;2010年
8 宋萍萍;論民事醫療損害責任訴訟中的舉證責任之分配[D];復旦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前10條
1 李黎;於情;李雪梅;;淺談醫療糾紛中的舉證責任[J];北方經貿;2011年07期
2 王岳;;域外醫療損害之舉證責任分配比較與我國的策略[J];證據科學;2010年04期
3 王星星;;論醫療侵權糾紛的舉證責任分配[J];赤峰學院學報(科學教育版);2011年07期
4 汪粼;;淺談民事訴訟舉證責任[J];台聲.新視角;2006年01期
5 尚江濤;;論民事訴訟舉證責任[J];法制與社會;2009年17期
6 陳建文;;論舉證責任倒置的適用[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6年05期
7 彭鵬;陳三勇;伍永亮;;行政訴訟舉證責任分配規則探究[J];社會科學論壇(學術研究卷);2007年08期
8 程春華;;舉證責任分配、舉證責任倒置與舉證責任轉移——以民事訴訟為考察范圍[J];現代法學;2008年02期
9 姚丹;;淺談民事訴訟中的舉證責任[J];今日科苑;2008年11期
10 應魏;;論侵犯商業秘密案件中舉證責任的分配問題[J];商場現代化;2008年2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資料庫 前10條
1 李艷;;環境侵權案件中因果關系舉證責任分配[A];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環境、資源與能源法律實踐會議論文集[C];2010年
2 馬東曉;;略論舉證責任的分配規則——以知識產權訴訟為例[A];規劃·規范·規則——第六屆中國律師論壇優秀論文集[C];2006年
3 梁梅;;論民事訴訟中舉證責任的倒置[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2年
4 陳磊;周宏斌;;論醫療糾紛的舉證責任分配[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2年
5 陳磊;周宏斌;;論醫療糾紛的舉證責任分配[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2年
6 張桂香;郭唐軍;;舉證責任分配規則淺議[A];規劃·規范·規則——第六屆中國律師論壇優秀論文集[C];2006年
7 許永傑;賀寶健;;舉證責任的分配與證明標準的衡量[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2年
8 吳毅;;論法官對舉證責任自由裁量權的行使[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4年
9 傅蕾;;試論專利侵權糾紛案前調解[A];專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10 孔俊偉;鄧曉敏;;環境損害民事訴訟中的證明問題——從兩份截然不同的判決談起[A];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與環境資源法的熱點問題研究——2006年全國環境資源法學研討會論文集(四)[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資料庫 前10條
1 葛梅;行政不作為案件的舉證責任分配[N];江蘇經濟報;2003年
2 林操場 劉春華;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案件不完全免除受害人舉證責任[N];徐州日報;2006年
3 龔賽紅;國外醫療訴訟舉證責任分配[N];健康報;2003年
4 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人民法院 仇慎齊郭輝;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的舉證責任之認定[N];人民法院報;2007年
5 俞曉霞;特殊舉證責任分配方式運用三題[N];人民法院報;2004年
6 李燕;從一起牛官司看舉證責任分配[N];江蘇經濟報;2006年
7 崔頌文沈金汝;舉證責任分配在庭審中的運用[N];人民法院報;2007年
8 戚新明;確認勞動關系的舉證責任分配[N];江蘇經濟報;2010年
9 案例編寫人 雲南省巧家縣人民法院 周國祥;保險合同糾紛中舉證責任分配及不利解釋原則的適用[N];人民法院報;2011年
10 劉雁兵 馬向征;簽名不被認可時的舉證責任分配[N];人民法院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前10條
1 曾冠棋;舉證責任法理探討與實證評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2 駱東平;論性騷擾糾紛的民事訴訟規制[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3 吳國喆;權利表象及其私法處置規則[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4 呂利秋;《行政訴訟舉證責任》[D];中國政法大學;2000年
5 宋平;醫患糾紛訴訟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6 倪靜;知識產權糾紛訴訟外解決機制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7 李新莊;我國土地行政公益訴訟制度構建研究[D];南京農業大學;2010年
8 胡雪梅;「過錯」的死亡[D];西南政法大學;2003年
9 顏璠;知識產權替代性糾紛解決機制運用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10 劉敏;當代中國民事訴訟調解率變遷研究[D];湖南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前10條
1 張冬雪;醫療損害案件中的舉證責任分配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2 姚旭斌;民事審判實踐視角下的舉證責任分配[D];蘇州大學;2003年
3 沈煜;論醫療侵權糾紛的舉證責任分配[D];蘇州大學;2013年
4 王曉明;試論我國醫療侵權糾紛訴訟中的舉證責任分配[D];西北大學;2011年
5 陳鐳;我國醫療侵權糾紛訴訟中舉證責任分配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2年
6 孫衛國;論醫療糾紛中的舉證責任[D];鄭州大學;2007年
7 李瑞京;船舶油污損害賠償舉證責任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6年
8 曹開旺;論我國新聞侵權法律制度之完善[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9 王永軍;論民事舉證責任分配製度[D];河南大學;2005年
10 劉佳;我國民事舉證責任分配製度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C. 2014民商法熱點問題或熱點事件
1.論我國民法典的體例結構
2.論中國物權法的基本原則
3.論我國合同法的完善
4.論房地產轉讓
5.論著作權制度
6.論期貨的法律調整
7.論中國證券市場的監管制度的發育和完善
8.土地隱形市場的法律調整
9.試論「四蕪」拍賣與土地使用權
10.典權研究
11.商品房預售的法律調整
12.房地產權屬登記研究
13.我國擔保法規定的抵押權研究
14.最高額抵押
15.動產質押研究
16.權利質押研究
17.我國違約金制度的改革
18.論我國擔保法上的保證
19.我國合同法與債的保全制度研究
20.論不安抗辯權
21.論知識產權法的完善
22.論我國物權法的體例結構
23.論知識產權法的完善
24.論我國物權法的體例結構
1.論合夥的法律地位
2.論自然人的民事責任
3.論我國民法的調整對象
4.論我國宣告失蹤制度的完善
5.論一般人格權
6.論財團法人制度的完善
7.論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
8.論我國的民事主體制度
9.論誠實信用原則
10.論法人制度對於我國企業改革的理論與制度意義
11.論合夥財產的法律性質
12.論法人內部治理制度
13.論法定代表人的代表權
14.論有限合夥
15.論隱名合夥
16.論民事法律行為的構成要件
17.論意思表示
18.論表見代理
19.論代理中的連帶責任
20.論代理權的取得與行使
21.論無權代理
22.論民事權利體系
23.論人身權體系
24.論商法與民法的關系
25.論侵害法人人格權的民事責任
26.論損害賠償范圍與因果關系
27.論商法的獨立性
28.論隱私權的法律保護
29.論效力待定的民事行為
30.論取得時效
31.論佔有
32.論善意取得
33.論質權
34.論物權行為的獨立性
35.論所有權的取得方式
36.論我國農業土地物權制度的完善
37.論地役權
38.論我國典權制度
39.論抵押權的設定與效力
40.論相鄰關系與地役權的比較
41.論共有
42.論佔有制度的意義
43.論物權的效力
44.論物權的支配效力
45.論物權的追及效力
46.論物上請求權
47.論物權法定原則
48.論一物一權原則
49.論物權的公示公信原則
50.論債的相對性
51.論債權的相對性
52.論債權的效力
53.論債權的履行原則
54.論債的轉移制度
55.論債權人的代位權
56.論債權人的撤銷權
57.論不安抗辯權
#/論同時履行抗辯權
#/論債權人代位權的行使范圍
58.論合同自由原則
59.論締約過失責任
60.論違約責任制度的特徵與功能
61.論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的競合
62.論繼續履行
63.論情勢變更原則
64.論合同中的第三人
65.論合同的解釋
66.論預期違約
67.論買賣合同中的瑕疵擔保責任
#/論違約損害賠償范圍
68.從責任保險看侵權法之嬗變內
#/論合同履行中的誠信義務
69.論精神損害賠償的責任方式
70.醫療事故賠償問題研究
71.懲罰性損害賠償與消費者保護
72.論環境侵權民事責任
73.論連帶侵權責任與內部求償關系
74.過錯責任與過錯推定
75.公平原則與自願原則
76.論特殊侵權責任
77.侵權責任中的精神損害賠償
78.隱私權與知情權的沖突與協調
1.論無權處分行為。
2.論不動產善意取得制度。
3.論居住權。
4.商品房預售合同中買受人利益的保護。
5.論保證期限。
6.物的擔保與人的擔保關系論。
7.論債權人代位權。
8.學生傷害事故中侵權責任研究。
9.論建築物區分所有權
10.論物權法基本原則(之一)。
11.論合同自由。
12.論懸賞合同(或遺失物返還法律問題分析)
13.論房屋拆遷中被拆遷人利益的法律保護
14.論無因管理
15.論私權神聖
16.論損害的認定
18.論合同法的情勢變更原則
1.論「小產權房」的法律保護
2.論不動產物權登記的性質
3.精神撫慰金的確定
4.名譽侵權案件中如何確定社會評價的降低
5.一房二賣的法律適用
6.不動產預告登記的意義
7.房屋過戶登記程序的合法性
8.論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的性質和實現形式
9.論農村集體土地權利的流轉
10.論訴訟時效制度的價值
11.論不動產租賃權的性質
12.論非婚生子女的監護問題
13.論民事登記——以婚姻.不動產物權.法人設立登記為例
14.淺論第三人履行與債務承擔
15.論善意取得制度在民法中的適用
16.論民法中的優先購買權
17.合同解除後,當事人應承擔的到底是違約責任還是締約過失責任
18.淺論物權法定原則
19.淺談精神損害賠償
20.論擔保物權的競合
21.論損害賠償與違約的關系
22.農村人口在人身損害賠償中賠償標準的適用問題
23.論商品房一房多賣的法律效力及後果
24.論締約過失責任的構成要件
25.試論我國現行訴訟時效制度的利與弊
26.論侵權損害賠償責任中的因果關系與過錯
27.高空墜物致人損害民事責任的認定
28.見義勇為的民法定性
29.侵權責任中行為違法性的判斷
30.論物權法上車庫權屬的判斷標准
31.隱私權的界定
32.論懲罰性賠償制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33.社會募捐中捐款余額所有權的歸屬
34.地役權與相鄰權的異同
35.我國現行《合同法》的特徵與完善
36.試論我國合同法的基本原則
37.談談格式條款
38.合同訂立程序中的幾個問題
39.合同成立與生效的關系
40.試論合同的效力
41.試論締約過失責任
42.合同保證中的若干問題
43.簡論我國《合同法》中的合同保全制度
44.談談合同的轉讓
45.合同的解除及其後果
46.我國《合同法》中違約責任的特點
47.試談我國《合同法》中的買賣合同
48.談談善意取得制度的適用----以遺失物.贓物為例
49.論物權法定原則
50.論物權平等保護原則
51.論國家所有權的行使
52.論法人的所有權
53.論法人的能力
54.談代位權行使的效力問題
55.論締約過失責任的適用
56.談我國的民事主體
57.論贈與合同的撤銷
58.試論我國的物權登記制度
59.試論車庫.車位的權利歸屬
60.優先購買權探析
61.集體建設用地法律問題探討
62.淺談保證人資格
63.淺論未登記抵押權的效力
64.權利質權探析
65.最高額抵押幾個問題的探討
66.談談流質契約與代物清償協議
67.淺論土地徵收中的公共利益
68.簡論無名合同的適用
69.簡論合同的解除
70.債務抵銷淺議
71.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競合若干問題的探討
72.「買賣不破租賃」原則及其適用
73.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若干問題的探討
74.淺析營業質權
75.淺析不動產出租人的留置權
76.淺析營業主人的留置權
77.浮動抵押初探
78.論物權登記的法律效力
79.論物權登記制度的完善
80.試論人身損害賠償
81.論名人的隱私權
82.論徵收中的「公共利益」
83.論城市房屋拆遷協議
84.試析「人肉搜索」
85.電子商務合同若干法律問題研究
86.從汶川地震看民法中的不可抗力
87.試論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
88.論物權公示原則
89.論承租人的優先購買權
90.論誠實信用原則
91.論表見代理制度
92.淺議物權法對「建築物區分所有權」法律規定中存在的問題及完善
93.試析我國現行精神損害賠償制度保護范圍及其完善
94.論隱私權與知情權的沖突及解決
1.佔有法律制度研究
2.代理制度研究
3.侵權責任與違約責任競合問題研究
4.典權制度研究
5.取得時效制度研究
6.用益物權體系的完善
7.建築物區分所有權若干問題研究
8.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
9.民事法律行為制度研究
10.民法善意取得制度的研究
11.論公民人身權的法律保護
12.抵押權法律制度研究
13.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研究
14.論合夥制度
15.物權體系的完善和發展
16.環境侵權民事責任的研究
17.民事主體制度研究
18.侵權民事責任研究
19.論侵權行為法的功能
20.我國侵權行為法的歸責原則研究
21.侵權損害賠償制度研究
22.名譽權的法律保護制度研究
23.新聞侵權民事責任研究
24.醫療糾紛的民事責任研究
25.論醫療侵權責任與違約責任的競合
26.高危險原因的民事責任研究
27.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法律制度研究
28.我國環境侵權民事責任制度研究
29.論我國污染環境致人損害侵權民事責任
30.產品責任法律制度研究
31.我國夫妻財產制度研究
32.論法人人格權及其民法保護
33.論不動產物權登記制度
34.懲罰性賠償制度研究
35.論物權的效力
36.論一物一權原則
37.論物權法定原則
38.論物權的公示與公信原則
39.論物權變動模式的選擇
40.論物權請求權
41.論我國的土地權利制度
42.論債權的法律效力
43.論預期違約
44.論「可預見規則」
45.離婚損害賠償的法律適用
46.配偶權探析
47.淺論我國離婚制度
48.關於家庭暴力的法律分析
49.無效婚姻制度之探討
50.我國監護制度的立法完善
D. 拿能力說話的作者 知道是 楊立新,可我不確定是哪個人,誰能提供個人簡歷或者資料
楊立新的學術歷程
我從1980年開始研究民商法,已經20年了。在這20年中,大體經歷了以下四個階段:
一、一九八零年至一九八九年
我在1975年到法院工作以後,先是在民事審判庭辦案。這是我最早對民商法的了解。
1980年,我雖然不在民事審判庭工作了,但是對侵權行為法理論產生了興趣,開始進行研究。1981年,為給最高人民法院召開的民事審判工作會議准備材料,參加了對侵權損害賠償案件的調查研究工作。在審閱了幾百件侵權損害賠償案件的卷宗以後,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素材。同時,我把國內能夠找到的侵權行為法的教材、文章都找到,進行學習和研究,寫出了《關於處理民事損害賠償案件的幾個問題》的調查報告,在上報上級法院之外,我把它寄到《法學研究》編輯部。《法學研究》編輯部在這一年的第五期上以重點文章發表。這對我的研究和學習是一個極大的鼓舞。
1983年,我到中央黨校學習半年,這半年是我集中進行民法學習的關鍵時間。中央黨校圖書館的藏書非常豐富,法律書籍很多。我每周都要從那裡借很多書,在課余進行學習,對民法積累了感性的認識。
1984年9月,我考入中國政法大學進修學院,專修法律,授課的老師都是法學界的名流,如佟柔教授、高銘暄教授、孫國華教授、關懷教授、陳光中教授、嚴端教授、張晉蕃教授等等。在這些高師的教誨下,使我對法律的理解和感情有了深刻的變化。特別是在佟柔老師的教導下,我對民法的感情更深了,理解得也更深入了。在學習之餘,我全面收集了中國侵權行為法的專著和論文,以及中國古代的法律典籍和國外翻譯過來的著作,全面研究侵權行為法的理論和實踐,之後,寫出了《侵權損害賠償》專著的書稿。在《民法通則》公布之後,對書稿進行了改寫,畢業時,就將這部書稿送到了出版社。在這個期間,還寫作了一些文章,在有關刊物上發表。
1987年,我在政法大學畢業之後,結合實踐的情況,寫作了《試論共同危險行為》一文,對共同危險行為的理論和在實踐中應用的問題,提出了肯定的意見,然後,這篇文章在《法學研究》上發表。如果說,1981年在《法學研究》上發表第一篇文章的時候還是一種對民商法研究處於不自覺的狀態的話,那麼,這篇文章的發表則滲透了作者對民商法研究的深厚感情和較為深刻的理解。這篇文章的基本理論被司法實務界所接受,很多案件是按照這一文章揭示的原理做出判決的,並被最高法院的有關刊物所登載,成為指導審判實踐的指導性判例。
1988年,在出版了《侵權損害賠償》一書之後,我開始了《侵權特別法通論》的寫作。這一年,我考入了中國高級法官培訓中心首屆民法班(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這期民法班,佟柔老師幾乎投入了全部的心血,親自授課,親自輔導,親自主持討論。此外,趙中孚教授、鄭立教授也非常關心高法班,主要的課程,都是這三位老師親自講授。可以說,我們在高法班的這次學習,要比研究生的待遇還高,教學內容和深度都是一流的。我在業余時間繼續寫作《侵權特別法通論》,得到了佟柔老師的親自指導,詳細詢問我寫作的計劃,幫助我錘煉主題,最後為我的這補助著作寫了熱情洋溢的序言。根據本書的主要內容寫作的《論侵權特別法及其適用》一文,參加最高人民法院舉辦的第一次法學理論研討會,在大會閉幕時上宣讀,獲得優秀論文獎。
1989年畢業,在畢業論文的評價上,趙中孚老師對我的論文的口頭評價是「特優」。
二、一九九零年至一九九二年
1990年2月,我被調到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工作。這樣的工作環境為我的民商法研究提供了一個非常廣闊的天地,使我有機會接觸全國民事審判的最新動態和情況,參與最高司法機關制訂民商法司法解釋和重大民事案件的審理等工作,因而在實踐上,就使我的民商法研究提高了層次,走到了民商法研究的寶塔尖端之上,視野更寬,角度更高,認識更為全面。
這一年,與《法學研究》的同志共同研究,將「判解研究」作為《法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欄目,並將我的一篇判解研究的文章《對債權准佔有人給付的效力》作為欄目的開篇之作,從此,也開創了我的民商法研究的新方法,就是結合判例和司法解釋進行深入的學理研究,揭示判例和司法解釋的深層次的理論問題,指導實踐,發展理論。
嚴格地說,我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三年中,主要的還是對民法理論和實踐經驗的積累,大量地吸收新的理論觀點,整理自己的心得體會,同時大量地接受、消化民事審判實踐中的典型案例和司法解釋,豐富自己的實踐經驗。
在這一時期,也寫作了一些文章,並編寫了一些實踐性較強的民法著作。著作主要有:《民事審判諸問題釋疑》、《侵權損害賠償案件司法實務》、《精神損害賠償疑難問題》、《民事審判若干理論和實踐問題》、《涉台港民事糾紛司法對策》、《適用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釋義》、《侵權和債務疑難糾紛司法對策》等。
在《法學研究》上和其他刊物上發表了一批文章,如《論債權人撤銷權及其適用》、《混合過錯與過失相抵》、《論小說侵害名譽權責任》等。
三、一九九三年至一九九五年
這三年是我在民商法研究上取得重要成果的時期。經過十幾年的積累,特別是經過在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三年的積累,我在民商法研究上的一些觀點需要進行整理。這時,恰好我調到煙台大學從事教學工作,有了充裕的時間來做這項工作。
這一時期的研究、寫作重點,一是人身權法的研究,二是擴展民商法研究的領域,向債法、物權法、親屬法等方面發展。
在前二年,在教學中,除了在每周的幾小時課程和學習外語的時間外,我幾乎都是在研究民商法,進行寫作。特別是在1994年,一年發表了32篇文章,差不多都是比較有分量的文章。同時,集中精力,進行了《人身權法論》的寫作。
在1995年,我已經調到最高人民檢察院民事行政檢察廳工作,這里環境寬松,又不負責重要的領導工作,因此,繼續了在煙台大學的研究工作。
三年中,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是:完成了75萬字的《人身權法論》長篇專著的寫作任務,同時在業余時間,進行校對等出版前的工作;編輯了《民法判解研究與適用》這部論文集,並且在1995年出版,出版印刷5000冊,再版印刷1萬冊。合作寫作《人格權與新聞侵權》、《人格權法新論》、《民法.侵權行為法》等著作。完成的論文有《我國他物權的重新構造》(《中國社會科學》發表)、《人身權的延伸法律保護》、《自由權之侵害及其民法救濟》、《侵害肖像權及其民法救濟》(以上三篇文章是在《法學研究》上發表)、《論損益相抵》、《論貞操權的侵害及其民法救濟》(以上兩篇文章在《中國法學》上發表)、《新聞侵權問題的再思考》、《論善意取得制度》、《對完善我國債的保全制度構想》、《論相鄰防險關系》等。
這一期間,是我民商法研究的黃金時期,很多重要的文章都是在和一時期寫成的。這一時期寫作的著作,構成了我的民商法研究成果的核心部分。
四、一九九六年至現在
從1996年起,我在工作方面的壓力越來越大,民商法研究的時間越來越少,只能在業余時間進行。好在在不久以後,就是實行了雙休日制度,在周六和周日,每周有兩天的時間可以利用,因此,我的研究工作並沒有中斷。
在這一個期間,我的民商法研究的主要內容是:
1.
總結、整理對侵權行為法研究的成果,寫完了75萬字的《侵權法論》一書,在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5000冊書不到1年就基本銷完,深受讀者的歡迎。在香港出版合著《中國侵權行為法》,合著法學統編教材《侵權行為法》、《侵權行為法案例教程》。在法律出版社編輯出版《損害賠償專家指導叢書》,在人民法院出版社編輯出版《損害賠償理論和司法實踐叢書》。
整理出版了《民法判解研究與適用》第二集至第四集共三部著作。編輯出版了匯集二十年來的全部論文的10卷文集《民商法判解研究》。
對合同法的研究,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制訂和公布,主持編寫了《中國合同法的釋解與適用》,《合同法的適用與執行》,以及《合同法總則》(上冊)。
對人身權法繼續進行研究,出版了合著的法學統編教材《人格權法》。
對民事行政檢察監督理論進行研究,寫了數篇文章和參加了有關專著的寫作。
以上僅僅是我對自己民商法研究學術活動的簡要總結,遠遠不能表達我對民商法的深情。回顧我20年的民商法研究歷史,我深深地體會到,民商法理論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庫。這一生能夠從事民商法理論研究,是一個福分,既可以使你在這個法律領域中做出自己的探索,同時,民商法博大精深的理論和公平、正義的精神,永遠滋養著學子的身心,讓你永遠做一個好人,永遠不要去傷害別人。因此,我對從事民商法研究永遠不悔。
20年來發表的法學研究論文目錄
1.《我國他物權制度的重新構造》 《中國社會科學》1995年第3期
2.《人身權的延伸法律保護》 《法學研究》1995年第2期
3.《自由權之侵害及其民法救濟》 《法學研究》1994年第4期
4.《侵害肖像權及其民事責任》 《法學研究》1994年第1期
5.《論債權人撤銷權及其適用》 《法學研究》1992年第3期
6.《對債權准佔有人給付的效力》 《法學研究》1991年第3期
7.《混合過錯與過失相抵》 《法學研究》1991年第6期
8.《試論共同危險行為》 《法學研究》1987年第5期
9.《關於處理民事損害賠償案件的幾個問題》 《法學研究》1981年第6期
10.《論損益相抵》 《中國法學》1994年第3期
11.《論貞操權及其侵害的民法救濟》 《中國法學》1994年第4期
12.《新聞侵權問題的再思考》 《中南政法學院學報》1994年第1期
13.《論對債權之准佔有人給付效力及適用》 《中外法學》1994年第3期
14.《關於侵權小說編輯出版者的民事責任問題》 《法學評論》1994年第2期
15.《論合夥共有財產》 《政治與法律》1995年第2期
16.《勞動能力喪失及其損害賠償》 《政治與法律》1994年第4期
17.《論建築物區分所有權》 《法學家》1995年第4期
18.《新中國侵權法司法解釋的現狀及思考》 《法學家》1994年第2期
19.《論善意取得制度》 《法學家》1993年第3期
20.《債權侵權行為及其損害賠償研究》 《上海法學研究》1994年第5期
21.《對完善我國債的保全制度的構想》 《上海法學研究》1994年第2期
22.《論名稱權及其民法保護》 《江蘇社會科學》1995年第1期
23.《論婚生子女否認與欺詐性撫養關系》 《江蘇社會科學》1994年第4期
24.《論家庭共同財產》 《政法學報》1994年第4期
25.《論侵權行為的概念》 《政法學報》1994年第3期
26.《財產共有權基本問題研究》 《甘肅政法學院學報》1994年第4期
27.《論相鄰防險關系》 《甘肅政法學院學報》1994年第2期
28.《論工傷事故與損害賠償》 《中央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1994年第5期
29.《論國有公共設施設置及其管理欠缺致害的行政賠償責任》 《中央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1994年第1期
30.《論小說侵害名譽權責任》 《中央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1992年創刊號
31.《論信用權及其損害的民法救濟》 《法律科學》1995年第4期
32.《論公民身體權及其民法保護》 《法律科學》1994年第6期
33.《民事執行程序中的參與分配製度》 《法律科學》1994年第1期
34《論債權人代位權》 《法律科學》1990年第4期
35.《侵害留置權的損害賠償》 《法學》1994年第7期
36.《侮辱誹謗罪的附帶民事訴訟之我見》 《法學》1987年第3期
37.《論准共有》 《法學與實踐》1995年第4期
38.《批復性侵權法司法解釋的內容及適用》 《法學與實踐》1994年第3、4期
39.《霍夫曼計演算法及其適用》 《法學與實踐》1987年第1期
40.《論債的保全》 《法學與實踐》1990年第2期
41.《論幼年證人資格》 《法學與實踐》1986年第6期
42.《間接證據證明結構》 《法學與實踐》1985年第5期
43.《論夫妻約定財產》 《法學天地》1994年第3期
44.《論夫妻共同財產范圍的認定》 《法學學刊》1994年第2期
45.《論合夥糾紛與合夥訴訟》 《煙台大學學報》1994年第4期
46.《論一般人格權及其民法保護》 《河北法學》1995年第2期
47.《論國外人格權的歷史發展》 《河北法學》1995年第4期
48.《論侵害抵押權》 《河北法學》1994年第5期
49.《規范性侵權法司法解釋的內容及適用》 《河北法學》1994年第2期
50.《試論定作人指示過失的侵權責任》 《河北法學》1991年第2期
51.《霍夫曼計演算法與萊布尼計演算法及其適用》 《河北法學》1990年第1期
52.《論債權人撤銷權》 《河北法學》1990年第3期
53.《論妨害婚姻關系的名譽損害賠償》 《河北法學》1988年第6期
54.《論人格損害賠償》 《河北法學》1987年第6期
55.《證據系統芻議》 《河北法學》1986年第1期
56.《試論間接證據的證明方法》 《河北法學》1985年第2期
57.《試論郵政侵權行為》 《當代法學》1988年第1期
58.《試論僱用人的轉承賠償責任》 《當代法學》1987年第3期
59.《論侵權行為的轉承責任》 《政法叢刊》1990年第1期
60.《論我國侵權行為特別法規的實體內容》 《政法叢刊》 1988年第1期
61.《對侵權行為特別法規幾個問題的研究》 《政法叢刊》1988年第2期
62.《試論喊號助威者的民事責任》 《政法叢刊》1987年第1--2期
63.《關於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的幾個問題》 《政法叢刊》1986年第3期
64.《試論近年來刑法犯罪構成的發展變化》 《政法叢刊》1986年第1期
65.《論夫妻共同財產分割(一)》 《福建審判》1994年第3期
66.《論夫妻共同財產分割(二)》 《福建審判》1994年第4期
67.《論子女撫育費的確定和變更》 《四川審判》1994年第2期
68.《論離婚後子女撫養關系及其變更》 《甘肅審判》1994年第2期
69.《論幼年證人的資格》 《浙江法學》1986年第3期
70.《試論公民幫工換工的風險責任》 《政法學習》1987年第2期
71.《試論治安處罰中損害賠償的性質》 《人民公安》1986年第11期
72.《怎樣計算財物損失價值》 《法學季刊》1986年第3期
73.《判決書常見錯別字匯析》 《司法文書與公文寫作》1987年第6期
74.《判決書常見標點符號錯誤》 《司法文書與公文寫作》1986年第1、2期
75.《略論裁判文書的宣讀》 《司法文書與公文寫作》1985年第2期
76.《淺談刑事判決書理由部分的寫作》 《學習與輔導》1988年第9期
77.《對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銀行工作人員未按規定辦理儲戶掛失造成儲戶損失銀行是否承擔民事責任的批復的理論闡釋》
《作者文集》第1集
78.《論我國個人合夥的民事法律地位》 《作者文集》第1集
79.《論對婦女人格權的侵權及其法律保護方法》 《作者文集》第1集
80.《中國古代侵權法研究》 《作者文集》第1集
81.《唐代侵權損害賠償制度初探》 《作者文集》第1集
82.《論<清律>的侵權損害賠償制度》 《作者文集》第1集
83.《當前債務案件的新特點及其對策》 《作者文集》第1集
84.《論人民法院信息系統的創制》 《作者文集》第1集
85.《對民間借貸之債司法解釋的評釋》 《作者文集》第2集
86.《保證人在主合同沒有變更時的保證責任》 《作者文集》第2集
87.《獎券糾紛的性質及對策》 《作者文集》第2集
88.《儲蓄存款損失的性質及其法律責任》 《民事審判諸問題釋疑》
89.《侵害生命權的間接受害人及其損害賠償》 《作者文集》第2集
90.《公民姓名權及其民法保護》 《作者文集》第2集
91.《對財產犯罪受害人起訴侵權賠償問題的研究》 《作者文集》第2集
92.《侵權案件程序法適用的有關問題》 《作者文集》第2集
93.《對適用民法通則司法解釋修改意向的評釋》 《作者文集》第2集
94.《他物權的歷史演進和我國他物權制度的重新構造》 《作者文集》第3集
95.《論共同共有》 《作者文集》第3集
96.《論按份共有》 《作者文集》第3集
97.《論夫妻共同財產》 《作者文集》第3集
98.《社會經濟發展與人身權民法保護》 《中央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1995年第6期
99.《論取得時效制度》 《作者文集》第3集
100.《關於侵權民事責任構成及其要件的再思考》 《作者文集》第3集
101.《試論精神損害賠償的幾個問題》 《疑難民事糾紛司法對策》第2集
102.《論侵權特別法的程序法》 《疑難民事糾紛司法對策》第2集
103.《論侵害財產佔有權及其損害賠償》 《作者文集》第3集
104.《論侵害配偶權的精神損害賠償》 《作者文集》第3集
105.《審理侵權損害賠償案件的幾個理論與實踐問題》 《作者文集》第3集
106.《締約過失責任原理及其適用》 《作者文集》第3集
107.《論情勢變更原則》 《作者文集》第3集
108.《論重大誤解》 《作者文集》第3集
109.《關於查辦民事行政抗訴案件的幾個實務問題》 《作者文集》第3集
110.《論檢察機關在國有資產保障中的作用》 《中央檢察官管理學院學報》1996年第1期
111.《論司法解釋詮釋》 《作者文集》第3集
112.《論人工授精所生子女的法律地位》 《作者文集》第3集
113.《論醫療事故賠償責任及其處理規則》 《作者文集》第4集
114.《論道路交通事故賠償責任及其處理規則》 《作者文集》第4集
115.《論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職務侵權》 《作者文集》第4集
116.《論產品侵權責任》 《作者文集》第4集
117.《論高低危險作業致還責任》 《作者文集》第4集
118.《環境污染致還責任研究》 《作者文集》第4集
119.《論地下工作物致人損害的賠償責任》 《作者文集》第4集
120.《論建築物及其他地上物致還責任》 《作者文集》第4集
121.《論動物致人損害的賠償責任》 《作者文集》第4集
122.《論法定代理人的侵權責任》 《作者文集》第4集
123.《論法人的工作人員致人損害的賠償責任》 《作者文集》第4集
124.《論共同侵權責任》 《作者文集》第4集
125.《論侵權行為的混合過錯與過失相抵》 《作者文集》第4集
126.《論侵權損害賠償法律關系及其賠償規則》 《作者文集》第4集
127.《論一般人格權及其民法保護》 《河北法學》1995年第1期
128.《社會經濟發展與人身全民法保護》 《中央政法幹部管理學院學報》1996年第 期
129.《國外人格權的歷史發展》 《作者文集》第4集
130.《論信用權及其民法保護》 《作者文集》第4集
131.《論屍體的法律性質及其民法保護》 《作者文集》第4集
132.《中國身份權研究》 《作者文集》第4集
133.《論親權》 《作者文集》第4集
134.《論榮譽權及其侵害的損害賠償責任》 《作者文集》第4集
135.《定金的若干理論和實務問題》 《作者文集》第4集
136.《關於留置權的幾個一般問題》 《作者文集》第4集
137.《留置權成立要件研究》 《作者文集》第4集
138.《關於留置權的效力研究》 《作者文集》第4集
139.《關於留置權消滅原因的研究》 《作者文集》第4集
140.《新合同法規定的基本原則的理解和適用》 《作者文集》第5集
141.《新合同法規定的合同債權保全的理解和適用》 《作者文集》第5集
142.《新合同法規定的雙務合同抗辯權的理解和適用》 《作者文集》第5集
143.《全國人大法工委召開的專家座談會對〈合同法〉(草案)修改的基本意見 《作者文集》第5集
144.《「王海現象」的再思考》 《中國律師》1997年第 期
145.《論服務欺詐》 《作者文集》第5集
146.《論懸賞廣告》 《作者文集》第5集
147.《論侵害債權》 《作者文集》第5集
148.《論多重買賣中的侵權行為及其責任》 《作者文集》第5集
149.《論數種原因造成損害結果的賠償數額計算》 《通化審判》1998年第3期
150.《侵權行為法研究熱點問題三論》 《作者文集》第5集
151.《論人身傷害慰撫金賠償制度》 《作者文集》第5集
152.《論身份權及其民法保護》 《作者文集》第5集
153.《論共同共有不動產中的善意取得》 《法學研究》1998年第 期
154.《論新中國民事行政檢察的發展》 《河南政法學院學報》1998年第 期
155.《關於修訂家庭婚姻法如何處理配偶忠實義務的幾個問題》 《作者文集》第5集
156.《新行政案件的抗訴條件》 《作者文集》第5集
157.譯文《合夥法中的已決事項不再理和間接禁止翻供原則》 《疑難民事糾紛司法對策》第2集
158.譯文《美國法官的民事責任》 《疑難民事糾紛司法對策》第2集
E. 林愛珺的簡介
林愛珺,女,女,1968年10月生,汕頭大學法學學士(1990),北京大學法學碩士(1997),復旦大學新聞學博士(2007),2000年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進修。教授、博導,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新聞系主任,兼國際學院副院長。1968年10月出生,汕頭大學法學學士,北京大學法學碩士,復旦大學新聞學博士。2000年上半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進修;2012年下半年掛職《南方日報》時政新聞部副主任;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傳播學院訪問學者。廣東省宣傳思想戰線「十百千工程」培養對象,暨南大學應急管理學院兼職研究員,廣州市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輿情與社會管理研究基地」政治溝通與信息公開研究實驗室主任,中央電視台、大連電視台欄目和節目評審專家。2013年1月,入選全國新聞出版行業第三批領軍人才。主要研究方向為傳媒法與新聞倫理、風險溝通與危機管理。開設過的課程主要有《傳媒法學》、《新聞倫理學》、《媒介社會學》、《新聞侵權的預防與應對》、《新聞侵權熱點問題研究》等課程,在法學和新聞學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70多篇,其中《自由傳播為原則,限制傳播為例外——媒介傳播公共信息的基本原則》《中國傳媒產業化的法律前提——重塑傳媒的市場主體》《美國有關傳媒報道與公正審判的沖突及其法律調整評介》等論文被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2007年7月,《論知情權的法律保障——新聞傳播學的視角》獲復旦大學優秀博士論文。出版個人專著《輿論監督與法律保障》和《知情權的法律保障》,參與撰寫《新聞法規與職業道德》、《中國傳媒的活動空間》、《合同法通論》等九部論著和教材。2005年11月,獲南方都市報新聞獎;2012年10月,《知情權的法律保障》一書,獲第六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獎。
F. 新聞傳播學畢業論文選題,有什麼要求嗎
新聞傳播學畢業論文選題的要求:
1、選題畢業論文(設計)題目應符合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和教學要求,具有綜合性和創新性。本科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專業特長,選擇適當的論文題目,但所寫論文要與本專業所學課程有關。
2、查閱資料、列出論文提綱題目選定後,要在指導教師指導下開展調研和進行實驗,搜集、查閱有關資料,進行加工、提煉,然後列出詳細的寫作提綱。
3、完成初稿根據所列提綱,按指導教師的意見認真完成初稿。
4、定稿初稿須經指導教師審閱,並按其意見和要求進行修改,然後定稿。
(6)新聞侵權熱點問題研究擴展閱讀:
新聞傳播學畢業論文選題的題目參考:
1、試論大眾傳播受眾權利的保護。
2、試論「媒介殖民主義」。
3、我們為什麼喜歡上網。
4、淺論網路傳播環境凈化策略。
5、大眾傳播受眾價值的再認識。
6、民營網吧生存狀況思考。
7、試論網路時代的貧富差距。
8、試論互聯網路中的輿論引導。
9、我國大眾傳播受眾權益保障狀況及思考。
10、由我國大眾傳播現狀引發對「社會責任理論」的再認識。
11、受眾行為對大眾傳播的作用。
12、我國大眾傳播內容與社會道德教化的沖突及思考。
13、試論網路傳播環境對人格形成的影響。
14、論我國大眾傳播工作者的素質。
15、試論網路媒體、傳統媒體並存狀況下大眾傳播效果。
16、從蔡智恆網上小說看網路小說。
網路-新聞傳播學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