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論民事糾紛解決機制

論民事糾紛解決機制

發布時間:2021-12-07 23:42:23

① 論民事訴訟中的調解制度

我國現行民事訴訟調解制度,程序較為簡捷,解決矛盾快,曾被西方國家譽為「東方經驗」而加以學習借鑒。然而,由於關於制約和監督這項制度的法律規定和司法解釋較為滯後,當前已經暴露出許多諸如因違反自願、合法原則而導致調解案件質量不高等問題,本文試想從促使民事訴訟調解制度健康發展的角度就面臨的問題、產生的原因及解決問題的對策方面作些探討,以期拋磚引玉。
一、面臨的問題

具有關資料不完全統計,湖北某中級法院全市2000年審結民事案件16500起,其中調解結案7920起,佔48%;當事人後來申請強制執行調解書和申請再審的3168起,占調解結案的40%。由此看出,不履行調解協議的比例較大,這就促使我們必須對民事訴訟調解結案質量和調解制度問題進行深層次的探索。

該院通過隨機抽樣調查100名具有民事審判經歷的法官、100名律師關於現行民事訴訟調解制度的意見,結果有55%的法官和62%的律師認為我國現行的民事訴訟調解制度還突出存在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

1、不利於保護當事人的民事權利,因為調解的成功往往是以權利人作更多的讓步為代價的。

2、不利於提高審判工作質量,因為客觀上調解往往不需要查明事實,分清是非,只要當事人能達成協議就行,由此造成部分是非不分甚至違法的調解案件。

3、不利於培育當事人法律觀念和誠信觀念。調解中往往是合法有理的當事人向違法無理的當事人讓步,讓步方會認為執法不嚴,老實人吃虧;沒有讓步或讓步較少的一方往往認為投機取巧、不講誠信可以矇混過關,甚至可以獲取更大的利益。

4、不利於當前倡導的對抗式的民事審判方式改革。以上主要問題還是不自願調解、違法調解現象比較突出,且難以被發現和受到追究。因為他們屬於「隱形」違法,即除法官、當事人心知肚明以外,其他人或機關難以察覺。

二、產生問題的原因

產生以上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法官獨立調解審判難,外界因素干擾作用較大,地方、部門保護主義作崇;二是法官素質不高,有很大一部分沒有受過審判專業訓練;三是關於監督制約法官和當事人遵守「自願、合法和查明事實分清是非」調解原則的法律規定甚少,調解程序過於簡單導致法官隨意性很強,等等。但主要的客觀原因還是現行的民事訴訟調解制度缺乏監督機制,也是本文想重點探討的問題。其主要表現在:

1、再審條件過窄,如案外第三人、原審法院院長及審判委員會、檢察機關都無權提請再審。譬如甲訴乙離婚案件,甲、乙針對財產房屋分割等問題已達成調解協議,但有意或者無意侵犯了乙兄丙的房屋所有權或者居住權,丙事後訴至法院。從實體上看,法院應再審改判;但從程序上看,法律沒有賦予案外第三人的申請再審權,從而無法啟動糾錯改判程序。

2、調解生效後,當事人既使反悔也無上訴權,缺乏上級法院的監督。

3、調解無審級限制,任何審判階段都可以調解。當一審判決結果對當事人雙方都不利時,當事人雙方往往不顧損害國家、集體或者他人的利益,合意推翻原判決,通過二審調解來修正彌補給他們帶來的不利,從而致使調解不合法,損害了司法機關裁判的嚴肅性。

4、缺乏確保調解原則實現的具體監督措施。如調解原則規定調解必須查明事實、分清是非,但調解書又不要求寫明調解理由和適用的法律法規、政策依據。

5、對法官違法調解和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以及他人合法權益達成調解協議缺乏監督制約的法律規定。

6、調解協議和調解書的內容重復且缺乏法律權威性。

主觀原因是法官的素質不高,特別是由於法官的主觀心理作崇,也直接影響調解案件質量,其主要表現在:

1、偏袒心理導致法官壓服式的非自願調解。偏袒一方當事人,利用審判職權採取壓制、脅迫等辦法迫使另一方當事人放棄部分權利,使雙方當事人往往達成一個表面上自願合法其實並不公正的調解協議,其實讓步當事人是啞巴吃黃連,有苦在心裡。

2、功利心理導致法官「和稀泥」式的無原則調解。調解結案快捷又安全,得不到上級法院的監督,導致部分法官不履行審查調解協議的職責,不管調解協議是否合法,當事人的違法行為是否應該受到追究,只要能夠調解結案,就促使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甚至有時將這些違規違法行為作為調解的籌碼。這種「和稀泥」式調解,往往導致達成協議後當事人(包括第三人)反悔,協議不能履行,拖延了訴訟,同時也助長了違法犯罪,削弱了法律的懲戒功能。

3、趨利避害心裡導致馬拉松式的無限期調解。拿得準的案件,調不好就判,甚至不調就判,片面追求訴訟效率;拿不準的、難判的案件拖著不判,調解結案。民事訴訟法雖然規定調解不成的應及時判決,但沒有限制調解期限

三、解決問題的對策

調解的成功最終依賴於當事人雙方同意,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法官必須遵循調解自願原則。但法官在調解過程中自始至終起著主導作用,當事人處於受支配地位。這種客觀上的主從關系,決定了民事訴訟調解監督機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實踐中,在如何正確處理既要充分遵循當事人處分權又要充分行使民事裁判權的關系方面,確實缺乏有效的法律監督措施。因此,筆者認為,我國民事訴訟調解制度改革的方向應該是:第一階段即近階段應該在強化當事人「權利應受保護,義務應當履行」的觀念上下功夫,完善關於確保調解原則實現的監督性的法律規定或司法解釋;第二階段逐漸形成一種有利於以當事人意思自治為主、審判干預為輔的訴訟和解審判機制;第三階段通過嚴格調解監督程序,簡化判決審理程序,從程序和實體上不斷縮小調解和判決的距離,最終完成民事審判方式由傳統的「調解型」向「 判決型」的轉變。近階段完善民事訴訟調解監督的法律規定或司法解釋應從以下六個方面著手:

(一)明確調解范圍

用排除方法明確民事訴訟調解范圍,不適用調解的幾類案件有:

1、損害國家、集體和第三人利益的案件;

2、受害人未參與訴訟的案件;

3、有一方不同意調解的案件;

4、調解協議違反法律法規的案件;

5、適用特別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產還債程序的案件;

6、民事行為無效應當採取罰款、追繳或其它民事制裁的案件;

7、以當事人無處分權為標的的案件。

(二)補充完善能夠確保「自願」原則實現的規定。

當事人自願調解是法院調解的本質要求。如果讓步是自願作出的,無論讓步的幅度有多大,也不會與合法性發生沖突。但若讓步並非出於權利人的自願,而是在法官或者另一方當事人或明或暗的強制下不得已而作出的,則調解協議的合法性就值得懷疑。因此,法院調解工作能否健康發展,調解功能能否真正有效發揮作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夠保證自願原則實現的法律監督措施。

1、明確規定禁止當事人之間採取以強凌弱、威逼要挾等不正當手段達成所謂的調解協議;禁止法官採取強迫、威脅、施壓、拖延等方法讓當事人產生心理壓力從而接受調解協議。將此作為司法解釋讓當事人知曉很重要。因為在調解無效即行判決時,當事人往往擔心拒絕調解會招致法官作出不利於自己的判決,因此,最後只好違背意願地迎合法官的調解意見。

2、規定調解書生效後,有充分證據證明另一方當事人有欺詐、脅迫行為,直接影響一方當事人真實意思的表達,調解書的履行對一方當事人明顯不公,一方當事人可以提出反悔,要求法院判決。

3、規定受案時應告知當事人雙方的申請調解權,並要求願意接受調解的在法定時間內必須遞交書面申請,有一方當事人不書面申請調解的逕行進入判決程序。這一規定主要是保障尊重原告的訴權,有效防止法官壓服原告搞變相調解、行政和解和非自願撤訴。

4、規定調解書必須簡要寫明調解的過程和當事人放棄讓步的權益內容,以約束法官和當事人必須遵循自願調解的原則,同時敦促當事人積極履行調解書所規定的義務。

5、規定調解書必須寫明若一方當事人遲遲不履行調解書所規定的義務,則另一方當事人可申請追加執行原在調解過程中已經讓步放棄的合法權益部分。過去,合法權益受損失一方當事人為了盡快實現自己的訴訟目的,對自己的合法權益作出較大的放棄,但對方當事人為了拖延時間作出虛假承諾,而達成所謂的調解協議。當調解生效,便拖著不履行,這就從根本上失去了以調解方式結案的意義。根據現有的法律規定,受損當事人已無法申請執行原來因調解放棄的合法權益,而被申請執行人以合法的方式從而侵佔了這部分不屬於自己的利益。

6、規定對弱勢群體的法律援助制度,確保他們真正自願地和對方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弱勢群體在訴訟費用、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等方面都處於劣勢地位,往往受對方當事人脅迫而妥協答應實際上不平等的調解協議。法院應該視其困難情況在訴訟費用和法律咨詢等方面予以援助,以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

(三)補充完善能夠確保「合法」原則實現的法律規定。

1、規定調解書生效後,對當事人有證據證明法官在調解過程中出現違反法定程序或審判紀律,導致調解協議明顯不公的,所附條件未成就或所附期限屆滿時義務人仍未履行的,當事人(包括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可以反悔,要求法院裁定調解無效,再行判決。

2、規定具有下列調解協議內容的調解書無效:當事人雙方惡意串通,非法行使處分權,直接損害第三人合法權益且無法補救第三人損失的;損害國家、集體、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權益的;除當事人自願行使處分權的以外,違反實體法規定的;違反公序良俗原則等強行性法律規范的。明確這些司法解釋,讓當事人知曉明白雙方協商調解必須遵循合法原則,也可以引導當事人監督法官調解必須遵循合法原則。

3、規定調解期限。為了提高訴訟效率,避免法官和當事人無故拖延訴訟,無休止調解,在現有審限期內再限制規定調解期限和次數,超過法定調解期限不能達成協議的,逕行判決。離婚案件除外,因為離婚糾紛案件原因復雜,變數很大,如果法律不給予他們極其充足的調解和好的機會,那麼就很有可能導致不該離的離了婚,從而影響社會穩定。

4、規定對惡意調解當事人的處罰條款 。有的案件當事人惡意串通,為逃避債務以訴訟調解方式轉移財產,規避法律責任,損害了國家、集體或他人的合法利益,如假離婚、假抵債、假清償等。對這類調解案件,一旦發現不但裁定調解無效,而且視對其他債權人損害利益大小予以相應的民事處罰;屬於其它部門主管的案件,應該依法移送,否則追究法官的審紀責任。如果對他們不予制裁,那麼就會產生鼓勵違法、自毀法制的負面效應。

(四)補充完善確保「查明事實,分清是非」原則實現的法律規定。

「查明事實,分清是非」原則有不少學者主張廢棄,筆者不敢苟同,其理由是:該原則可限製法官「和稀泥」調解,確保調解合法、合情、合理;有利於當事人對自身利益的權衡,通過理性思考達成調解協議;有利於調解由諒解性調解向平等性調解的轉變,由庭外調解向庭上調解的轉變。在實踐中遵循該原則查明的事實,應該是重點針對有爭議的事實,對當事人雙方沒有爭議的當然不須查明。過去沒有規定調解書要寫明調解理由和法律依據,考慮的是有利於當事人擱置爭議,求同存異,提高法官工作效率。但現在某些法官調解不管是非曲直,只要當事人雙方能達成協議就行,造成達成協議的當事人反悔率越來越高,其中不乏有對法律法規和政策信息資源不豐富導致對自身權益合法程度不明的原因。如果我們強化落實這一原則的監督措施,就能促使法官在引導、指導這些信息資源較差的當事人深化理性思考,權衡利弊。現在明確規定調解書必須寫明調解理由或適用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可以解決以上問題。此舉僅僅是給法官在認定事實、研究審查合法合情合理的調解協議方面增加了工作量,但筆者認為這是法官辦理民事訴訟案件應有的題中之意。如果法官可以不弄清事實,不分清是非,那可真是糊塗官打糊塗百姓了。

(五)補充完善民事訴訟調解再審監督程序的規定。

就目前民事訴訟調解監督問題來看,主要是關於違反調解自願、合法原則兩種情況的再審監督,而這種監督又過於籠統。因此應該補充完善民事訴訟調解再審的有關規定。

1、補充完善民事訴訟調解申請再審的主體。案外第三人、檢察機關、原審法院院長及審判委員會、上級法院作為啟動民事訴訟調解再審程序的主體。

2、補充完善民事訴訟調解再審的條件。當前全國法院正在貫徹落實審判監督會議精神,主要是從嚴掌握再審標准。這里有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是如何依法合理糾錯?譬如說,調解生效後,當事人發現調解依據的其它判決書已被撤銷,而原調解結果又確實損害了自己的部分利益,當時讓步是因為有判例作依據,出於息事寧人。現在當事人申請再審,筆者認為應當再審,從本質上看原調解已違反了申請當事人的自願。因為關於調解再審和判決再審的標准不可同日可語,因為前者的標準是是否遵守調解原則的問題。《民事訴訟法》第180條規定:「當事人對已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提出證據證明調解違反自願原則或調解協議內容違反法律的,可以申請再審」。這個規定過於籠統,實踐中不好掌握。以下幾種情況在審判實踐中確實存在,而又難以啟動再審,應該將其列入現行的民事訴訟調解再審條件,因為它們都很有可能導致調解違反自願合法原則,不再審就不知道是否違反了自願、合法原則。

一是審判活動嚴重違反法定程序且有可能影響調解結果的。如非法剝奪當事人的代理權,公開審理案件未經法庭公開調查即對案件事實予以認定等。

二是審判人員在審理案件中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故意歪曲事實、曲解法律、顛倒是非等違法行為且有可能影響調解結果的。

三是調解依據的重要證據系一方當事人偽造或一方當事人隱瞞足以影響調解結果的。

四是作為調解依據的有關裁判、調解、公證文書及鑒定結論被撤銷或被推翻且有可能影響調解結果的。

五是調解結果和已生效的裁判、調解結果相矛盾且有可能影響調解原則的。

3、補充完善民事訴訟調解再審的對象及程序。民事調解再審對象,原則上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主要針對原調解書涉及有關重大錯誤的方面,如發現原調解書侵害第三人利益的,審理對象應是關於第三人利益的爭議部分。再審管轄程序,民事訴訟法沒有規定。筆者認為,原則上應由再申請人提出申請的法院承擔,除出於克服地方保護主義,維護司法公正由上級法院指定的以外。

(六)補充完善關於調解程序和調解文書格式要求的法律規定。

過去,雙方當事人在法官的主持下,雖然達成協議簽字了,但並沒產生法律效力。按說這個簽字協議應該是嚴肅而神聖的,然而等到法官製作調解書,當事人雙方都收到且不反悔時才生效。往往雙方收到調解書的時間差較大倒不說,遺憾的是往往一方當事人收到調解書後按照調解協議行事,而後收到的另一方當事人(包括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反悔,導致損害了一方當事人的權益,也損害了法院裁判文書的嚴肅性。如此結果,製作調解書、還有調解協議並要求當事人簽字還有什麼實際意義呢?筆者認為,應該廢除調解協議簽字制,建立調解書簽字生效並開庭宣布制。即當事人雙方調解達成協議後,法官不再製作調解協議文書,直接製作調解書,開庭宣布,當事人雙方當即在調解書上簽字生效。若當事人在庭上反悔不簽字,則當庭即行判決。調解生效後不構成法定反悔條件的不許反悔。如此調解程序和文書改革,不但克服了以上弊端,而且還具有以下優點:一是減少了惡意拖延訴訟當事人的反悔機率;二是維護了調解文書的嚴肅性;三是提高了民事調解訴訟效率。(編輯:王艷婷)

② 民事糾紛的解決機制

民事抄糾紛的處理機制,是指緩解襲和消除民事糾紛的方法和制度。根據糾紛處理的制度和方法的不同可以從以下三種形式來論述民事糾紛的處理機制。 社會救濟,包括調解(訴訟外調解)和仲裁。他是只依靠社會力量處理民事糾紛的一種機制。
調解是由第三者(調解機構或調解人)出面對糾紛的雙方當事人進行調停說和,用一定的法律規范和道德規范勸導沖突雙方,促使他們在互諒互讓的基礎上達成解決糾紛的協議。調解協議不具有法律上的強制力,但具有合同意義上的效力。
仲裁是由雙方當事人選定的仲裁機構對糾紛進行審理並作出裁決。仲裁不同於調解,仲裁裁決對雙方當事人有法律上的拘束力。但是,仲裁與調解一樣,也是以雙方當事人的自願為前提條件的,只有糾紛的雙方達成仲裁協議,一致同意將糾紛交付裁決,仲裁才能夠開始。 公力救濟是指訴訟。民事訴訟是指法院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以審理、判決、執行等方式解決民事糾紛的活動,以及由這些活動產生的各種訴訟關系的總和。民事訴訟動態地表現為法院、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進行的各種訴訟活動,靜態地則表現為在訴訟活動中產生的訴訟關系。

③ 民事糾紛機制有什麼優缺點

民事糾紛的解決機制主要有三種:
1、調解
2、和解
3、判決
至於優劣,各有利弊吧。調解一般適用那些案情簡單,不需要調查取證等過程的,對於這類案件,調解比判決更能節約成本,提高效率。
和解一般是法院在立案後、判決前的一個解決機制,出了案情一般不適用調解外,最大的優點也是能夠化解矛盾、節約成本。
至於判決,通常都是情況比較復雜,雙方態度比較堅決的,這類案件不適用調解。判決的准確度更高,說服力和效力也更高。只不過花費的人力物力比較多而已。

④ 訴訟在民事糾紛解決機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訴訟的地位:

訴訟即老百姓所講的「打民事官司」。相對於人民調解、當事人自我平息、單位(或部門、社區)處理和仲裁機制而言,民事訴訟是典型的公力救濟形式,是解決民事糾紛的第四種方式。

訴訟作用:

主要是可以充分全面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比較公正,處理的結果生效後具有終局的法律效力,具有執行力,訴訟的最大特點是具有特殊的法律強制性,是國家處理民事糾紛的最有效也是最後的手段。因此,國家往往要對訴訟的主體、程序、制度等做出嚴格的規定。

(4)論民事糾紛解決機制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程序

1、原告應具有民事行為能力。

根據民法通則規定,18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

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以自己勞動收入為主要來 源的,視為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其有資格以自己的名義向法院提起訴訟,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屬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應由其法定監護人作為法定代理人代為訟訴。

2、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提起訟訴的消費者必須是在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中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消費者或其他受害人。

3、有明確的被告。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35條規定,消費者在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以銷售者或服務者作為被告。

如果消費者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時,可以將銷售者或生產者任何一方作為被告,法律將對生產者、銷售者起訴的選擇權賦予了消費者,由他們選擇最方便自己進行訴訟、最有履行判決的能力和最容易找到的對象作為被告。

4、有明確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即具體地提出經營者違約、侵權行為的事實和給自己造成的損害,以及經營者應承擔的民事責任等。

5、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

可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一般民事案件中,對法人或其他組織提起民事訴訟,由法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或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可向其中的任何一個轄區的法院起訴。

(2)對侵權行為,應向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訴。因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財產、人身損害提起的訴訟,產品製造地、產品銷售地、侵權行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3)對鐵路、公路、水上、航空運輸和聯合運輸中發生的訴權,應向運輸始發地、目的地或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訴。因鐵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請求損害賠償訴訟,應向事故發生地或車輛、船舶最先到達地、航空器最先降落地或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訴。

(4)《民事訴訟法》第33條規定,因不動產提起的訴訟,應向不動產所在地法院起訴。

6、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訴訟有效期為權利人在知道自己權力受到侵害起二年之內。

民法通則還規定了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的四種情況:

(1)身體受到傷害請求賠償的;

(2)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3)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4)寄存財物被丟失或損毀的。

7、起訴應向人民法院遞交訴狀,並按被告人數提交副本,書寫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

⑤ 民事糾紛的解決方式有哪幾種

民事糾紛解決方式主要有三類:自力救濟、社會救濟、公力救濟。自力救濟包括自決與和解。社會救濟包括調解和仲裁。公力救濟包括訴訟和行政裁決。

民事糾紛的處理機制,是指緩解和消除民事糾紛的方法和制度。根據糾紛處理的制度和方法的不同可以從以下三種形式來論述民事糾紛的處理機制。

自力救濟

自力救濟,包括自決與和解。它是指糾紛主體依靠自身力量解決糾紛,以達到維護自己權益的目的。自決是指糾紛主體一方憑借自己的力量使對方服從。和解是指雙方互相妥協和讓步。兩者共同點是,都是依靠自我的力量來解決爭議,無需第三方的參與,也不受任何規范的制約。

社會救濟

社會救濟,包括調解(訴訟外調解)和仲裁。他是只依靠社會力量處理民事糾紛的一種機制。

調解是由第三者(調解機構或調解人)出面對糾紛的雙方當事人進行調停說和,用一定的法律規范和道德規范勸導沖突雙方,促使他們在互諒互讓的基礎上達成解決糾紛的協議。調解協議不具有法律上的強制力,但具有合同意義上的效力。

仲裁是由雙方當事人選定的仲裁機構對糾紛進行審理並作出裁決。仲裁不同於調解,仲裁裁決對雙方當事人有法律上的拘束力。但是,仲裁與調解一樣,也是以雙方當事人的自願為前提條件的,只有糾紛的雙方達成仲裁協議,一致同意將糾紛交付裁決,仲裁才能夠開始。

公力救濟

公力救濟,包括訴訟和行政裁決。民事訴訟是指法院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以審理、判決、執行等方式解決民事糾紛的活動,以及由這些活動產生的各種訴訟關系的總和。

民事訴訟動態地表現為法院、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進行的各種訴訟活動,靜態地則表現為在訴訟活動中產生的訴訟關系。

行政裁決是指行政機關或法定授權的組織,依照法律授權,對當事人之間發生的、與行政管理活動密切相關的、與合同無關的民事糾紛進行審查,並作出裁決的具體行政行為。行政裁決的主體具有法定性。

行政機關只有獲得法律授權,才能對授權范圍內的民事糾紛案件進行審查並裁決,沒有法律授權,行政機關不能自行決定和裁決某些民事糾紛案件。

(5)論民事糾紛解決機制擴展閱讀

民事糾紛是指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發生的糾紛。比如,財產權、人身權、知識產權受到侵害引起的糾紛,因合同的訂立履行引起的糾紛,或者因婚姻、繼承、收養等家庭關系等引起的糾紛。

發生了民事糾紛,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調解委員會、有關單位、有關行政部門進行調解,也可以依法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人民調解委員會是在基層人民政府和基層人民法院指導下,調解民間糾紛的組織。人民調解委員會依照法律規定,根據自願原則進行調解。當事人對調解達成的協議應當履行;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反悔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有關單位、有關行政部門的調解,主要指當事人所在單位或者某些行政管理部門對民事糾紛的調解,比如當事人所在單位對離婚問題的調解,公安部門對於因交通事故產生的損害賠償所做的調解。有關單位和行政部門對民事糾紛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人民調解委員會和有關單位、有關行政部門的調解不是解決民事糾紛的必經程序,民事糾紛的當事人可以不經調解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民事糾紛

⑥ 論民事訴訟中民事糾紛解決機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問題好象就不對

⑦ 民事糾紛的解決方式有哪幾種

解決民事糾紛的方式有:和解、調解、仲裁及訴訟。

民事糾紛的解決過程:

1、協商:雙方依靠自身力量,相互妥協和讓步,解決糾紛。該方法快捷簡便、心平氣和,但應以書面方式記載協商內容;

2、調解:由第三方介入促使爭議各方相互諒解和讓步,最終化解矛盾。當爭議各方失去對話基礎,尋求第三方調解實為高明選擇;

3、仲裁:將糾紛提交仲裁機構,由其居中裁決的糾紛解決機制。仲裁一裁終局制,一方不履行仲裁裁決,對方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4、訴訟:一方向法院提出請求,由法院裁決糾紛的制度。訴訟是最終、最權威的糾紛解決機制,是當事人保護權利的最後屏障。



詳細說明各種方式:

一、和解是指發生民事糾紛的當事人通過協商、談判等方式,自願、互諒、友好地解決糾紛的一種方式。如甲公司與乙公司在履行合同過程中發生糾紛。甲乙兩公司在糾紛發生後,通過雙方的協商,達成和解協議,合同得予順利履行。

二、調解是指發生民事糾紛的當事人在糾紛發生後,通過第三人在糾紛當事人之間進行斡旋,主持糾紛解決的一種方式。調解根據主持調解的第三人身份的不同,可分為民間調解、人民調解、行政調解等。

三、仲裁是指平等主體之間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在發生合同糾紛或其他財產權益糾紛時,依雙方達成的仲裁協議,將糾紛提交協議約定的仲裁委員會裁決,仲裁委員會對當事人提交仲裁的糾紛進行裁決解決。根據《仲裁法》的規定,下列糾紛不能仲裁解決:

1、婚姻、收養、監護、扶養、繼承糾紛;

2、依法應當由行政機關處理的行政爭議。

四、訴訟,這里是指民事訴訟。是指平等主體之間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在發生民事糾紛後,向人民法院提出解決糾紛的請求,人民法院依法作出裁判的司法解決方式。俗稱打官司。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民事糾紛都可以通過訴訟解決。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可以通過民事訴訟解決的糾紛主要是上述當事人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引起的民事糾紛。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

值得特別說明的是:上述的民事糾紛解決方式並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既存在可能向遞進式方向發展,又存在相互間的交錯。前者如當事人無法達成和解時,可以通過第三人進行調解,或者提起訴訟等;後者如仲裁、訴訟程序中亦有和解、調解環節。

⑧ 民事糾紛解決機制的相關原理

沒有你想像得這么復雜,那是通過中間人一方的協調讓雙方各自退一步,以和版為貴求得協調統一。權達成協議。
至於通過訴訟,在判決前也有調解這個程序。只有雙方不同意調解法院才作出判決。
所謂調解就是促成雙方當事人對自己權利作出的處分權。

⑨ 民事多元化的糾紛解決機制研究

上網購買。http://www.law-lib.com/shopping/shopview_p.asp?id=38256編號:38256書名:民事糾紛的多元化解決機制研究作者:陳慰星著 出版社:知識產權出版時間:2008年5月入庫時間:2009-2-18定價:22
論多元化民事糾紛解決機制
2011-2-10 17:2 來源:法律教育網【大 中 小】【我要糾錯】
摘要:民事糾紛作為社會沖突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轉型時期的中國日益呈現出多樣化、復雜化的特點,民事糾紛解決機制直接關繫到沖突的控制、民眾權益的實現和社會秩序的穩定,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探索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法理基礎,進一步完善我國多元化民事糾紛解決機制對於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至關重要。
關鍵詞:和諧社會;民事糾紛;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
一、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法理基礎
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是由非訴訟的與訴訟的、民間的與官方的等多種糾紛解決方式內在聯系所組成的有機解紛系統,探究其法理基礎,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社會存在本身的有機性和社會現象的復雜性是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本體論基礎。
要解決社會有機體中所出現的各類矛盾和糾紛,試圖僅僅依靠某一種方式來"包打天下"是不可能完全奏效的。社會存在本身的有機性和社會現象的復雜性從根本上決定了社會矛盾和糾紛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因而也決定了這些矛盾和糾紛的解決方式也必須是多元化的,只有構建出與此相適應的矛盾糾紛解決機制,才能適應和諧社會發展的需要。
(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法是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方法論基礎。
從方法論視角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就現實社會中大量的復雜性、多樣性、多層次性矛盾糾紛的產生原因來看,都有其復雜的社會原因、政治原因、經濟原因,文化原因、甚至有其復雜的歷史原因和風俗習慣等,只有針對糾紛的不同特點,採取不同的解紛方式才能收到最佳的解紛效果。
(三)我國歷史上解決矛盾糾紛方法多樣化的傳統是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歷史基礎。
從歷史的經驗來看,我國各歷史時期解決社會糾紛的方式歷來是多元化的。人民群眾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大量的"人民內部矛盾"都是群眾自己解決的。因此,我們只有採用包容性和靈活性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方式,才能解決多元化的社會糾紛,力圖將各種沖突的利益達到最大限度的公平與協調。
二、我國現行民事糾紛解決機制分析
我國當前民事糾紛解決機制面對日益紛繁復雜的社會矛盾,逐漸暴露出其諸多弊端。
(一)糾紛解決體系在整體結構上設置不夠合理
首先,訴訟與非訴訟解紛機制在結構上失衡。既存解紛方式可以分為訴訟與非訴訟兩大類。現行立法及制度設計顯然對訴訟方式給予更多的關注,而對非訴訟方式重視不夠。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環境的改變以及立法的逐步完善,司法的功能和地位得到空前的重視,這本身無可厚非。但是,在強調程序正義、司法權威的同時,受"司法萬能"觀念的影響,有意無意地出現了將司法神話化的趨勢。須知,訴訟解決糾紛具有正規性、程序性、對抗性,這些特點決定了並非任何糾紛通過訴訟解決都能收到最佳效果,只有根據糾紛的性質、特點選用最恰當的方式才符合市場經濟資源優化配置的理論。①
其次,即便是在非訴訟解紛方式內部,各種糾紛解決機制的發育程度也不同,也存在結構失衡的問題。發育程度高的是仲裁、人民調解等,不僅在立法上有比較明確、詳細的規定,在實踐運作中效能也得到相當程度發揮。至於社會中介組織的調解,當事人之間的和解等,或者由於立法規定的缺失,或者由於制度的偏誤,或者由於制度設計的疏漏,都存在比較明顯的問題。這種內部各部分發育不全的狀況,毫無疑問會形成不應有的機制性沖突,影響非訴訟糾紛解決方式整體功能的充分發揮。
(二)糾紛解決體系內部組成部分之間有機協調不夠
首先,訴訟與非訴訟解紛方式之間缺乏應有的銜接與協調。作為現代社會中最正式的解紛方式,訴訟理應成為糾紛解決的最後一道屏障,並為其它解紛方式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和支持,然而,現實運作狀況並非完全如此。訴訟與非訴訟糾紛解決方式的立法之間缺乏應有的銜接,實踐運作中也缺乏應有的協調。這種訴訟與非訴訟解紛方式之間銜接、協調不夠的狀況無疑嚴重影響了糾紛解決體系整體功能的發揮。其次,非訴訟解紛方式之間也缺乏應有的銜接與協調。這主要表現為因發育程度不同或制度設計上的偏誤導致非訴訟解紛方式內部存在頗多相互抵觸或不和諧之處。例如,實踐中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與鄉鎮司法所、法律服務所的調解在運作時經常發生混同。因此,進行重新定位和梳理,理順各種非訴訟解紛方式之間的關系非常重要,唯有如此,才能實現系統內部的順暢運轉,達到應有的整體效果②。
三、構建多元化民事糾紛解決機制的必要性
從當前社會轉型時期民事糾紛的特點來看,積極構建多元化民事糾紛解決機制有其現實必要性。
(一)解紛的現實需要。訴訟資源供不應求,難以滿足無限的民事糾紛之需要。
目前在我國,"訴訟爆炸"的徵兆已初步顯現。單一化的訴訟解紛方式已難以滿足糾紛數量急劇增加的現實需要。
(二)解紛經濟的需要。
訴訟不僅在受理時間和程序方面略顯冗長,而且在訴訟成本方面也往往大於當事人的預期。因此,有必要按照糾紛主體多元化、多層次化理念,摒棄片面強調司法一元化解決糾紛的觀念,探索我國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③。
(三)時代的需要。
我國目前正處在一個有史以來最為多元化的時期,利益和需求的多元化、糾紛主體的多元化以及社會價值的多元化都需要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建立。多元化民事解紛機制的理念是在回應和諧社會需求與司法發展規律的價值選擇中提出的理論創新。多元化民事解紛機制正是要以和諧的理念、和諧的精神、和諧的方式處理利益關系和矛盾沖突,達到理分兩面、事求終局的共同目的,此乃為和諧民事解紛的終極目標。
四、和諧社會視野下完善多元化民事糾紛解決機制的構想
事實上,多元化民事糾紛解決體制在我國已初步形成,我們所要做的不是推翻我國現有的民事糾紛解決機制另起爐灶,也不是一味地借鑒外國的所謂"先進經驗",我們需要做的是在我國現有的民事糾紛解決體制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適合我國國情的多元化民事糾紛解決機制。
(一)大力推進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的建設。
埃里克森在《無需法律的秩序--鄰人如何解決糾紛》一書中寫道:"法律制定者如果對那些會促成非正式合作的社會條件缺乏眼力,他們就可能造就一個法律更多但秩序更少的世界"。所以,有理由認為,埃里克森的研究成果使我們重新認識到非訴訟方式在民事糾紛解決機制中的舉足輕重作用。為此,我們應制定和完善我國非訴訟糾紛解決方式的規則體系,促進非訴訟糾紛解決方式的規范化,保證其適用符合底線的程序正義與實體正義④。我們應將一些比較成熟的非訴訟方式逐步納入法制軌道,對其程序和基本原則做出最基本的法律規定,充分發揮其解紛的積極作用。
(二)深化改革,提高訴訟機制效能,維護訴訟機制的權威性。
我們在大力推進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建設時,決不能弱化或忽視訴訟機制解紛的功能和地位。訴訟外糾紛解決機制實質上是為糾紛的解決提供了更多的路徑,但它不能替代訴訟機制的地位。在法治社會,訴訟仍然是最為重要的一種解紛方式,其所具有的權威性,依然是保障正義的最後屏障。我們所要做的就是進一步改革和完善訴訟機制,充分發揮其解紛的功能。
(三)強化制度設計,實現訴訟內外解紛機制的有機協調與良性對接。
訴訟與非訴訟糾紛解決方式,都是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功能互補。要構建一個高效、協調的糾紛解決機制,在制度的銜接和程序的安排上必須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一方面要重視司法對訴訟外糾紛解決方式的監督和審查;另一方面,還應當強調司法對訴訟外糾紛解決方式的尊重和支持,司法應當保持必要的謙和與克制。
注釋:
①吳衛軍:《司法改革原理研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19頁。
②吳衛軍等著:《現狀與走向:和諧社會視野中的糾紛解決機制》,中國檢察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頁。
③王雨本:"論多元化社會矛盾與多元化解決糾紛機制--從經濟法角度詮釋多元化解決糾紛機制",載《法學雜志》2009年第5期,第69頁。
④張旭東,沈荔娟:"和諧社會視野下民事糾紛解決機制研究",載《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2008年第5期,第113頁。

閱讀全文

與論民事糾紛解決機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