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問建築工程糾紛:法院如何處理工程掛靠中的幾類訴訟糾紛
五是掛靠方以被掛靠方分支機構的名義擅自對外保證擔保所生之債。一、與工程發包方因工程質量問題產生的糾紛絕大多數意見認為,根據《意見》第43條的規定,列掛靠雙方為共同訴訟主體,對發包方因工程質量提起的訴訟承擔連帶責任。這是因為發包方和被掛靠方是建築工程承包合同的雙方主體,而掛靠方是建築工程的實際履行者,工程質量問題與掛靠方的實際履行行為和被掛靠方的借出資質和營業執照的行為之間有因果關系。判令建築工程合同的實際履行者承擔民事責任自屬當然,而責令借出名義的建築企業承擔民事責任既因為它是合同形式上的主體,又因為法律必須對這種掛靠行為作否定性的評價而科以嚴格的責任,以此來達到杜絕或扼制此類行為的立法用意。另一種意見認為,如果發包方不知道掛靠雙方的掛靠關系,那麼掛靠方在承建工程時利用被掛靠方的名義,有欺詐的故意,所以根據無效民事法律行為的法律規定,應確認發包方與承包方所簽訂的合同無效。這種觀點有一定的道理,但從新合同法鼓勵交易的原則來看,應將合同效力的撤銷權交由發包方,在不違背國家利益的前提下,由發包方最終決定合同的效力。二、掛靠方與第三人間的有關工程材料的購銷合同糾紛以及與雇傭人的勞務糾紛此兩種類型的糾紛都是掛靠方為自己的利益而與第三人間進行的民事法律行為所產生的。對此法院的審判實踐中有兩種不同的處理方式:一是判令掛靠方獨自承擔民事責任,依據是掛靠方與第三人間的合同關系具有相對性;二是判令掛靠雙方承擔連帶責任,依據是《意見》的第43條。在實踐中這類糾紛如何處理,如何劃分掛靠的責任也是值得探討。第一種處理方式的觀點是,認為合同只在當事人雙方產生債權債務關系,即通常所說的合同相對性原理。據此認為在一般意義上購銷合同只在購銷雙方產生權利義務關系,與合同外第三人無關。因此若掛靠方以自己的名義對外簽訂購銷合同,權利和義務應當由其本人承受,不應當溯及基礎的掛靠關系。第二種處理方式的觀點是,掛靠方以被掛靠方或被掛靠方分支機構的名義對外簽訂購銷合同或僱傭合同,此時購銷合同或僱傭合同的雙方主體是被掛靠方與第三人,被掛靠方對合同債務承擔民事責任應屬當然,但此時掛靠方才是合同的實際履行主體,也應承擔合同之債。責令被掛靠方承擔合同債務的理論依據除被掛靠方是形式上的合同主體之外,另因為被掛靠方從掛靠中取得了掛靠利益,掛靠方的購銷行為與被掛靠方為掛靠提供便利之間有因果關系,判令掛靠雙方當事人承擔責任有利於保護善意第三人(出賣人)的合法權益。但在此時掛靠雙方的責任形式如何,存有爭論。一是認為掛靠雙方應對合同相對人承擔連帶責任,理論上的依據是善意第三人的債權價值高於掛靠雙方之債的價值。二是認為根據權利義務相一致的原則,被掛靠方應承擔掛靠方不能清償債務的賠償責任。在實踐中更傾向判令被掛靠方承擔債務不能清償部分的賠償責任。因為它既認定了掛靠方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又對債權人債權的實現沒有影響,這是因為即使掛靠方不能承擔民事責任,被掛靠方也是有足夠實力可以承擔民事責任的。三、建設單位欠工程款引起的建築施工合同違約糾紛這種類型案件,被掛靠單位、掛靠的施工隊系債權人,但被掛靠單位是名義債權人,施工隊是實際債權人。訂立建築合同的雙方是建築公司與建設單位,建築公司依據合同向建設單位主張債權,是理所當然的,至於掛靠的施工隊負責人能否以個人名義主張債權,這在實踐中有爭議。一種觀點認為施工隊只能以建築公司的名義主張權利或向建築公司主張權利;另一種觀點認為施工隊可以自己的名義向建築公司主張權利。第一種觀點的理由是個人不是訂立合同的一方,不能允許施工隊負責人個人主張債權,若允許個人以施工方名義主張債權,因為個人不具備建築施工資格,則涉及到建築施工合同的效力,造成法律關系的混亂,施工隊個人只能以建築公司的名義主張權利或向建築公司主張權利。第二種觀點的理由是,只要查清施工隊確屬於掛靠性質,施工隊個人可依據施工合同主張債權,因為施工隊負責人個人投資、個人組織施工,個人對建設單位支付工程款享有請求權,案件的處理結果與其有直接的因果關系,其具備原告主體資格,應賦予施工隊負責人提起訴訟的主體資格。因為若施工隊負責人不能作為原告起訴,建築公司未投資,其無實際損失,若建築公司亦不起訴,則施工隊負責人的權益就無法得到保護,民工工資、材料款不能支付,必將引發許多社會矛盾,這與人民法院定紛止爭的職能職責也不相符。關於建築合同的效力,建築公司與建設單位訂立合同後,由施工隊個人組織施工,若施工隊一方已履行了合同義務,沒有其他違法行為,應當認定合同有效,若施工隊施工中存在嚴重質量問題,應認定建築公司將工程轉包給沒有相應資質條件的個人,違反建築法第29條的規定,應認定合同無效。實踐中,因實行嚴格的施工監理制度,建築質量問題較少,大量的建築合同糾紛屬於建設方拖欠工程款糾紛。若認定建築合同無效,也無法適用相互返還的原則,因此人民法院應當慎重認定建築合同無效。四、因被掛靠的建築企業欠掛靠施工隊工程款及施工隊欠建築企業管理費、墊付材料費等引起的掛靠合同糾紛關於這種類型的案件,實踐中也有兩種分歧,一種意見認為該糾紛建築公司與施工隊屬於一個法人內部的爭議,不論誰起訴,人民法院均不應受理;第二種意見認為施工隊名義上屬於建築公司下屬機構,但實際屬於掛靠性質,建築公司與施工隊負責人,一個是法人單位,一個是公民個人,屬於不同主體,二者基於掛靠引起的債權債務糾紛,屬於民事權利義務爭議,人民法院應當受理任何一方的起訴。在法院對此類案件的審理中,有書面掛靠合同的,參照合同確定雙方的權利義務,沒有書面合同的,按普通意義上的掛靠關系來確定雙方的權利義務,即掛靠人應對施工中產生的債權債務承擔責任,建築單位所欠工程款由施工隊負責人享有,施工中欠他人款項由施工隊負責人償還,但對於管理費,如果被掛靠公司實施了工程管理則,施工隊負責人有義務按約定支付建築公司管理費,如果單純出借資質,則管理費屬於非法所得,予以沒收。建築公司佔有工程款的,應當返還施工隊負責人,建築公司代施工隊墊付勞務費、料款等費用的,可以向施工隊追償。五、掛靠方以被掛靠方分支機構的名義擅自對外保證擔保所生之債實例中有掛靠方以被掛靠方分支機構的名義擅自對外提供保證擔保的情形,對此種情形下保證合同的效力及掛靠雙方民事責任的承擔有多種不同的意見。第一種觀點認為,保證合同有效,由掛靠方獨立承擔民事責任。依據是掛靠方利用被掛靠方分支機構的名義對外保證擔保已超出了掛靠雙方因承接工程所發生的掛靠關系的范疇,故掛靠方應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但這一方案不能解決的是當掛靠方無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時,債權人的利益得不到保障。第二種觀點認為,保證合同有效,掛靠雙方承擔連帶責任。依據是《意見》第43條。但這應當和前述的兩種債之關系區分開來,前兩種債中掛靠方都是合同的實際履行者,而相對於保證合同而言,並不存在誰是合同實際履行者的問題,正是因為在債務不能清償時無實際的履行才引發訴訟。所以此種情形下的債和前兩種債之間的這種結構上的差異決定了不能確定責任形式。第三種觀點認為,保證合同無效,由分支機構所屬的法人承擔過錯責任。依據是《擔保法》第10條、第29條的規定。即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如未經法人的書面授權擅自對外提供保證擔保,保證合同無效,法人承擔過錯責任。這一觀點實際上已脫離了對掛靠關系的認定,是建立在不作掛靠關系認定的基礎之上,將虛擬的分支機構作了實質上的認定。在審理中法院一般會認為保證合同是有效的,這是因為掛靠關系與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是有根本區別的,掛靠方是獨立核算的民事主體,而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非獨立核算單位,不能對外承擔民事責任,所以分支機構如未經法人書面授權,擅自作保證則應認定保證合同無效。在此類案件中分支機構只是因為掛靠才虛擬的主體,在保證合同上為擔保意思表示的是掛靠方,因此將保證人認定為掛靠方比較適宜。應當說掛靠這一法律現象在建築業中是普遍存在的,也是經濟發展的一個必然產物。它具有代理和履行輔助的某些基本特徵,但又不完全雷同,我們很難在民法理論上為其設定具體位置。
B. 建造師自己向建委舉報自己掛靠的後果是什麼
建造師掛靠資格證會對違規的專業技術人員撤銷其注冊許可,自撤銷注冊之版日起3年內不權得再次申請注冊,記入不良行為記錄並列入建築市場主體「黑名單」,向社會公布。
對違規使用「掛證」人員的單位予以通報,記入不良行為記錄,並列入建築市場主體「黑名單」,向社會公布,對違規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要依法從嚴查處,限期責令整改,情節嚴重的,依法從嚴給予行政處罰,直至吊銷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
(2)建築證書掛靠糾紛擴展閱讀:
「掛靠」就建築業而言,允許一個施工企業允許他人在一定期間內使用自己企業名義對外承接工程的行為。允許他人使用自己名義的企業為被掛靠企業。
相應的使用被掛靠企業名義從事經營活動的企業或自然人為掛靠人。最高人民法院在制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時並沒有直接將該行為定義為「掛靠」,而是表述為「借用」。
C. 安徽一建築公司因「掛靠」官司纏身,掛靠資質有何利弊
安徽的一家建築公司因為掛靠的問題,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招來了千萬的官司纏身,主要還不是工程質量的問題,關鍵還是一個借貸的糾紛案情,因此從這個方面可以衍生出一個問題,掛靠的弊端到底有多少呢。
其次掛靠人簽合同是以掛靠的單位名義搞的,因此在這個上面各種各樣的不法行為就比較難查,監管的難度也是特別大。因此掛靠人遊走在掛靠單位以及甲方中間,用各種不法手段來做一些事情,滋生腐敗。
最後就是掛靠人,他不是一個集團企業,因此他們的技術力量,管理,以及財力各個方面都滿足不了工程要求,因此在這樣一個情況下,工程的質量安全就產生了巨大的隱患,這也是為什麼出現這么多豆腐渣工程的原因,豆腐渣工程無非就是出現在層層分包,又或者是掛靠人的能力有限導致的。
D. 建築工程掛靠不承擔民事責任的如何處理
建設工程掛靠施工對外民事責任的承擔一般是由掛靠人對外承擔。掛靠工程項目的實際施工人是掛靠人,對掛靠施工經營糾紛中的對外民事責任。被掛靠人承擔責任的能力強於掛靠人的、掛靠人下落不明的,相關權利人可以向被掛靠人主張權利,要求被掛靠人承擔民事責任。
【法律依據】
《建築法》第二十六條
承包建築工程的單位應當持有依法取得的資質證書,並在其資質等級許可的業務范圍內承攬工程。禁止建築施工企業超越本企業資質等級許可的業務范圍或者以任何形式用其他建築施工企業的名義承攬工程。禁止建築施工企業以任何形式允許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使用本企業的資質證書、營業執照,以本企業的名義承攬工程。
E. 建造師掛靠中介服務和掛靠企業產生糾紛應該怎麼辦
首先 中介和掛靠企業是共同生存的,一般很難說有這兩者產生糾紛,硬是說內要產生糾紛的話,容可能就是價格糾紛,中介的服務費不宜太高,一但產生糾紛,而建造師也已經掛靠進了建築單位,這個時候想要將人才調離建築單位是完全行不通的,也沒有任何法律上的保護什麼的,只能通過雙方口頭協議來和解,99%的中介跟建築單位是不可能起沖突的,他們是互利的存在,就像銀行跟銀行卡的用戶,你覺得會雙方爭吵嗎?
F. 關於北京建造師掛靠糾紛的問題
這位兄弟或其很大嘛,先消消氣。
1。其實目前的處罰力度很小,一般先是警告。或者注銷(但是沒有作廢,還可以注冊)。
2。建設局執業資格注冊中心或者建築管理處。
3。會兩敗俱傷,但對於你來說,是皮外傷,對於公司來說,是大傷。你可以放狠話給他們。告訴他們大不了魚死網破。如果他們沒有後台,處罰力度還是蠻大的。夠他們另外請很多建造師了。他們不劃算。
G. 建築法對非法掛靠的處罰時間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經1997年11月1日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8次會議通過;根據2011年4月22日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0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的決定》修正。《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分總則、建築許可、建築工程發包與承包、建築工程監理、建築安全生產管理、建築工程質量管理、法律責任、附則8章85條,自1998年3月1日起施。
二、掛靠是違法的。有兩種情況:1.證書只用於對方升級資質,不用於實際的工程項目。只掛證不掛章。這樣的話,就不存在什麼風險。目前大部分是這樣的。 2.證書和印章都被拿去,用於投標、用於工程,而且該工程還以你的名字作為負責人。出了事情的話,你肯定要負責的。
三、「掛靠」,即所謂「企業掛靠經營」,就建築業而言,是指允許一個施工企業允許他人在一定期間內使用自己企業名義對外承接工程的行為。
四、允許他人使用自己名義的企業為被掛靠企業,相應的使用被掛靠企業名義從事經營活動的企業或自然人為掛靠人。最高人民法院在制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時並沒有直接將該行為定義為「掛靠」,而是表述為「借用」,即沒有資質的實際施工人借用有資質的建築施工企業名義從事施工,「掛靠」與「借用」實際上系同一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