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誠信的道理論據5個分別是
1、一諾千斤」的由來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當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就是成語「一諾千斤」的由來)
2、曾子殺豬
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趕集,孩子哭鬧著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說,你不要去了,我回來殺豬給你吃。她趕集回來後,看見曾子真要殺豬,連忙上前阻止。曾子說,你欺騙了孩子,孩子就會不信任你。說著,就把豬殺了。曾子不欺騙孩子,也培養了孩子講信用的品德。
3、商鞅立木為信
春秋戰國時,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當時處於戰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為了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10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
於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兩。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人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50兩黃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
4、李苦禪
李苦禪是我國當代著名畫家,他為人爽直,凡答應給人作畫,從不食言。有一次,有位老朋友請他作一幅畫,李苦禪因有事在身,未能及時完成。不久,當他接到老友病故的訃告後,面有愧色。
即趨作畫,畫了幅「百蓮圖」,並鄭重其事題上老友的名字,蓋上印章,隨即攜至後院,將畫燒毀。事後,對兒子說:「今後再有老友要畫,及時催我,不可失信啊!」
5、華盛頓
華盛頓用小斧頭砍倒了他父親的一顆櫻桃樹。父親見心愛的樹被砍,非常氣憤,揚言要給那個砍樹的一頓教訓。而華盛頓在盛怒的父親面前毫不避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
父親被感動了,稱華盛頓的誠實比所有櫻桃樹都寶貴得多。同樣是美國總統尼克松因在「水門事件」中撒謊敗露而被迫引咎辭職。
柯林頓也因為不光彩的緋聞案中撒謊而險遭彈劾。一個因誠實而受到愛戴和尊敬,兩位因撒謊而在政史上留下污點。
㈡ 尊重的論據
尊重的論據是什麼呢,其實這個我個人的理解的話應該是,尊重別人尊重他人,那麼他們也會尊重你,意思就是說,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他們之間是相互的關系,英國關系,這就是所謂的論據。
㈢ 關於給予的事實論據
敬愛的張老師
秋高氣爽,丹桂飄香,辛勤的農民伯伯正在收割他們那金黃色的小麥,耕耘已久的農民伯伯已經挑起籮筐,那沉甸甸的籮筐雖然壓彎了他們的腰,但幸福卻呈現在臉上。他們心裡知道,那是他們用一年的汗水灌溉出來的收獲,對於他們是無價之寶。
我往窗外望去,窗外的那金黃色的落葉又是滿地一片。不知不覺,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教師節。這又勾起了我的思念。張老師,您可知道,我又不禁想起您了,想起您的哼哼教誨,想起您的和藹可親,想起您在陽光下的微笑......
老師,您可知道,您的離去對於我們是莫大的痛苦。還記得那個送別會嗎,很多女生都哭了,她們哭出了她們的心聲。老師,您已在我們心中種下了師生情的種子,想突然拔起來,似乎很難很難,與您度過的日子,都充滿了我們在一起的歡聲笑語。雖然有時被您大罵一頓,但更多的是,您給予了我們無比的溫暖,給予了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給予了我們做人的哲學。 現在,回想您的課堂上,回想起同學們在課堂上的積極發言,同學們歡聲笑語依然記憶猶新。
在您的課堂上,總是能處處聽到同學們精彩發言,同學發言的時候,您總是兩手拿著書,眼睛炯炯有神地看著那位同學,如獲寶一般,無論他的答案對與錯,都會耐心地等待他回答完,在您的眼裡,無論是對於錯,都是一份滿意的答卷,無論是對您還是對他。像我這種性格,每次都是搶風頭,在課堂上猶如一匹脫了韁的野馬。但您卻對於我的「積極」舉手,您總是置之不理,每次都是讓我成為最後一位發言者。那時我真的很生氣,為什麼您這么偏心,老是叫別人回答,每次都是看到別人們那高興的神情,而我卻只能獃獃地坐著,看著他,羨慕他。到後來,我才知道,您是想讓我三思而後行,做事情學會考慮慎重。在課外,您還是不放鬆。我還記得,我每次放學經過你的辦公室,總是能透過那窗戶,看著您模糊的背影,每次都是批改作業。特別是對於我們的作文,您總是細心地閱讀,面對著我們的作文,您能每篇都寫下您的讀後見解,這對於我們,是再好不過的評論了,我們大家都會私自在底下炫耀著。
現在,您大約已離去我們一年之多了,但您還依然無時無刻地關照著我。每次,您還會跟我通信。記得上次,我因發覺得自己比不贏優秀的同學,而心裡很氣餒,連好友也一口否決了。就是您,在這個時候,放下了您繁忙的公務,跟我聊了半天,將我從深淵拔起,還教會為了我:「寧靜而致遠」,讓我又重新豎起信心的大柱。對於您的大恩,我真的是無以回報,只能用我最好的成績來報答。
我堅信,您是一名最出色的教師。是您,用您的肩膀讓我們踩著,讓我們登上領獎台,台上只有我們的歡笑,您卻在一旁默默地流著汗;是您,用您的手,指引著我們前進的道路,一條通向成功的道路,您卻在路邊辛苦為我們指引。是您,用您的思想,感染了我們這些幼小的心靈,讓我們懂得了什麼是人生,懂得了怎麼克服困難,走向成功,您卻不需要我們的任何回報。
張老師,我對你的相思之情傾吐到這了。我又往窗外望去,那樹雖然已經落得光禿禿的,但總有一天,會長成茂密的大樹。我想,我們希望的種子也將受到像您這樣的老師培育,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在此,祝您教師節快樂!
一個最尊敬您的學生
㈣ 提供幾個常用議論文論據
寫議論文時我們往往抓耳撓腮,勉強為之,也大多空洞無物。如何寫好議論文,很重要的一點在於積累一定的論據。下面就提供幾組典型的理論和事實論據。
理想與立志:
1.人生最富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是應當這樣渡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差恥。(奧斯特洛夫斯基)
2.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卻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柳青)
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清*蒲松齡)
4.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唐*王勃)
5.志當存高遠(諸葛亮)
6.鳥最要緊的是翅膀,人最要緊的是理想。(諺語)
7.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為減輕工人挖土時的繁重勞動,決心發明炸葯。整整四年,不惜犧牲,做了幾百次實驗。正是被一種崇高的目標所鼓舞,才產生了驚人的毅力和忘我的崇高精神,發明了炸葯。
8.明代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年輕時便立下「探奇於名山大川」的宏願。後來多次遇險,幾乎喪命,但他始終沒有畏懼,最終給人留下了具有重大學術價值的《徐霞客游記》。
9.周恩來上小學時回答校長為什麼讀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10.明代李時珍,發現以前葯物書中有很多錯誤,立志要編寫一部葯物書籍。走了上萬里,用了三十多年,終於寫成了劃時代的醫葯巨著――《本草綱目》。
11.陳涉年輕時,曾經給人作僱工。他發出了「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的感嘆。
教育問題:
1.曾參殺豬教子。
2.在韓國已悄悄進行了11年的以社會上層人物為中心的「不給子女留遺產」的運動,已被公開。這一運動突出向社會做奉獻,把財產奉獻給社會福利機構,有的會員甚至把自己數億元的土地捐獻給公共機關。
3.統計資料表明,各國小學生每天的勞動時間差距不小:美國1.2小時,0.7小時,法國0.6小時,英國0.5小時,而中國僅為0.2小時。相當多的城市中小學生,上學由父母接送,不會劃火柴,不敢開煤氣,所謂的勞動只是擦桌子、掃地。
4.美國前總統里根的兒子失業後,沒有向父親伸手,而是一邊尋找工作,一邊靠領取救濟金度日。
5.狐狸母親:冷酷中的溫情。電影《狐狸的故事》中有一個情節:小狐狸長大了,可以外出謀生了,狐狸母親便開始發了瘋似的驅趕它們,不許一隻留在身邊。
勤奮治學:
1.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2.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3.天才出自勤奮。(高爾基)
4.A=X+Y+Z
A代表成功,X代艱苦的工作,Y代正確的方法,Z代少說廢話。(愛因斯坦)
5.司馬光是宋史學家,主持編撰了《資治通鑒》,歷時19年之久。他用圓木做了個枕頭,取名「警枕」,意在警惕自己,切莫貪睡。當他枕在這圓木上睡覺時,只要稍一輾轉,「警枕」就會翻滾,將他喚醒。然後,立刻坐起,繼續奮筆疾書。
6.王羲之臨池學書,池水盡黑。
7.詩人李白「鐵杵磨成針」的故事。
8.西漢學者匡衡家貧而好學,夜晚無燈,鑿壁偷光,終成知識淵博的學者。
9.著名畫家齊白石年逾90,卻每天作畫5幅。他說:「不叫一日閑過。」他把這句話寫出來,掛在牆上以自勉。
學習與思考:
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2.清代大學者、思想家戴震,在老師講解《大學章句》時,就問朱熹是何時的人,他何以知道二千多年前的事。
3.牛頓對蘋果落地的思考,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
2 回復:議論文論據精選
積累與知識:
1.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
2.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3.唐代李賀,每次出去與親朋同游,總是帶著一個白錦袋,想出妙句,立即寫好放進袋裡。晚間回家整理,幾乎天天如此。
4.蒲松齡於大樹下,准備好茶、煙,熱情地邀過路人講述自己的見聞。如此歷二十餘年,終成《聊齋志異》。
恆心與毅力:
1.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諺語)
2. 拳不離手,曲不離口。(諺語)
3.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沬若)
4.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戰國*荀子)
5.在科學上沒有平坦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馬克思)
6.梅蘭芳年輕時為了演好戲,每天一大早起床,盯著遠飛的信鴿練眼,從不間斷,終於矯正了眼皮下垂、眼神不能外露的弱點,成為名揚中外的京劇表演藝術家。
7.愚公移山。
8.唐玄奘25歲離開長安西遊,經歷了近一年時間,終於到達天竺國。在印度學習14年,44歲步行回到長安,帶回了657部經書。
9.世界名著:幾十年寫成一本。 馬克思寫《資本論》花了40年的時間。
托爾斯泰寫《戰爭與和平》花了37年時間。 司馬遷寫《資治通鑒》花了19年時間。曹雪芹寫《紅樓夢》花了10年時間。
品行謙虛:
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2.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接到當時名不見經傳的陳景潤的信,信中指出華羅庚文章中的錯誤,非常興奮。
愛我中華:
1.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
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3.屈原擔任楚國左徒,主張抵抗強秦,但楚王聽信讒言,將他罷職流放,有人勸他別國去,屈原說:「我生為楚國人,死為楚國鬼。」
4.魯迅為了國家的利益,棄醫從文。
5.錢學森毅然放棄了美國優越條件,不顧美國當局的阻撓和威脅,來到了剛剛成立的祖國,為祖國國防做出了巨大貢獻。
6.西漢名將霍去病,抗擊匈奴屢戰屢勝,漢武帝賞他一座富麗堂皇的住宅,霍去病慷慨陳詞:「匈奴未滅,何以家為?」一句話展示了他報國的雄心壯志。
學會奉獻:
1.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
2.我好像是一隻牛,吃的草,擠出來的是牛奶、血。(魯迅)
3.太陽之所以偉大,在於它永遠消耗自己。(諺語)
4.席勒為救助了一位想自殺的學生,寫下《歡樂頌》贈給他,這位偉人的遺孀後來回憶說:「他活在世上,將整個生命與愛都獻給了這個世界。」
5.孔繁森因公殉職時,留下兩件令人心碎的遺物,一是僅有的8.6元錢,一是他去世前4天的關於發展阿里經濟的幾條建議。
6.兩彈元勛――鄧稼先,在美國獲得物理博士學位後回國,離別妻兒,隱姓埋名,走向大戈壁。因癌症,病逝。臨終前對妻子說的最後一句話是:「我死而無憾!」
珍惜時間:
1.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2.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
3.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金錢。(美*富蘭克林)
4.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樂府詩集》)
5.時間就是性命,無端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於謀財害命。(魯迅)
6.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諺語)
7.歐陽修平生做文章,多在「三上」:馬上、枕上、廁上。
腐敗與懲惡:
1.包公以廉潔著稱。在晚年制定了一條家訓:後代若是做官,一定要清明廉政,決不允許傷天害理,貪贓枉法;否則就不是包家子孫,死後不得葬入祖墳。
2.成克傑由於貪污受賄最終判處死刑。
3.江西省原副省長胡長清因受賄最終判處死刑。
環境對人的影響
1.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決不能讓命運使我屈服。(貝多芬)
2.苦難是人生的老師,通過苦難,走向歡樂。(貝多芬)
3.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增益其所不能。(孟子)
4.范仲淹為了讀書學習,每天晚上煮一鍋粥,把粥劃成幾分,早上、中午、晚上各吃一塊,終於成為一個有學問的人。
5.春秋時,越王勾踐卧薪嘗膽。
6.司馬遷受宮刑,著《史記》。
捍衛真理:
1.哥白尼不顧教會的迫害,大膽發表了《天體運行論》,確立了太陽中心說。
2.布魯諾堅持和宣傳哥白尼的「日心說」,被宗教裁判所活活燒死。
團結合作:
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孟子)
2.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諺語)
3.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諺語)
4.將相和。藺相如不把個人得失放在心上,廉頗負荊請罪。從此,趙國國勢更強。
改過自新:
1.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孔子)
2.廉頗向藺相如負荊請罪。
3.迷途知返的周處。
誠信與守信:
1.言必信,行必果。(墨子)
2.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王充)
3.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最老實的人。(周恩來)
4.1988年漢城奧運會,加拿大運動員約翰遜在賽場上出盡風頭,創造了一個嶄新的世界紀錄。然而幾天之後,輝煌化為特大丑聞:因服用興奮劑,成績被取消,剝奪他選手資格。
5.「狼來了,狼來了!」的教訓。在小事上經常失信於人,在大事上人們就會對你持懷疑態度。
㈤ 論證 不可盡信書上所言 的事例。
按圖索驥的故事
為了讓更多的人學會相馬,使千里馬不再被埋沒,也為了自己一身絕技不至於失傳,孫陽把自己多年積累的相馬經驗和知識寫成了一本書,配上各種馬的形態圖,書名叫《相馬經》。 孫陽有個兒子,看了父親寫的《相馬經》,以為相馬很容易,就拿著這本書到處找好馬。他按照書上所繪的圖形去找,一無所獲。又按書中所寫的特徵去找,最後發現有一隻癩蛤蟆很像書中寫的千里馬的特徵,便高興地把癩蛤蟆帶回家,對父親說:「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馬,只是蹄子稍差些。」父親一看,哭笑不得,沒想到兒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說:「可惜這馬太喜歡跳了,不能用來拉車。」接著感嘆道:「所謂按圖索驥也。」
㈥ 有關誠信的事實論據
1、誠信與守信:
2、言必信,行必果。(墨子)
3、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王充)
4、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最老實的人。(周恩來)
5、1988年漢城奧運會,加拿大運動員約翰遜在賽場上出盡風頭,創造了一個嶄新的世界紀錄。然而幾天之後,輝煌化為特大丑聞:因服用興奮劑,成績被取消,剝奪他選手資格。
6、「狼來了,狼來了!」的教訓。在小事上經常失信於人,在大事上人們就會對你持懷疑態度。
㈦ 關於誠信的一個論據問題
德國政府和一些著名的黨派,比如基民盟、社民黨、自民黨等,都曾經以不同的方式就戰爭行為和屠殺行為表達過道歉之意。在今年初,德國國家民主黨(一個被懷疑有著納粹背景的少數派政黨――本文作者注)因拒絕參加奧斯維辛60周年紀念集會活動,惹怒了德國民眾,紛紛要求取締該黨,該黨還把盟國的德累斯頓大轟炸與奧斯維辛相提並論,認為那次轟炸是「轟炸屠殺」。此前的2002年,德國政府就想取締該黨,被最高法院否決。由此來看,在德國,對二戰中所犯下的罪行的反思是有著深刻而廣泛的民意基礎的。一般認為,這種民意基礎,一方面來自國家自由的政治傳統,另外一方面來自於德國人的理性精神。比如:我還記得德國的哲學家黑格爾曾經把法國對德國的侵略評價為「世界精神」,因為法國入侵沒有大規模的屠殺,而且給德國送去了著名的《民法典》,這是促成德國走向共和的一個重要原因。或許這既是德國政治自由的證明,也是德國的理性精神的一個證明。但是如果黑格爾在中國,無論是古代中國還是當代中國,我不知道他的命運是什麼?在二戰後,德國(西德)實行聯邦制,政治比黑格爾時代更加自由和民主,各政黨能夠充分進行競爭,因此,面對著擁有現代自由民主思想,又遭受戰爭和專制獨裁雙重苦難的德國民眾,能以理性的態度進行反思和懺悔,自然是贏得民心的一個好方法。
德國一而再,再而三的道歉,大概特別令鄰國感到舒服,而相比之下,亞洲人民享受這種歉意的福份就差遠了。我們是否可比較一下其中的某些不同?以歐洲人的看日本和亞洲人的看德國來確認一下我們的情感。如果德國不道歉,歐洲人會如何?我不想妄自揣測,結果由大家自己去想。我只想說明,德國道歉,出於道德上的考慮遠不如出於利益上的考慮。國家之間的利益原則是根本性的原則,德國政府的道歉出自於民意的壓力,民意不是來自於傳統,而是來自於現實。一個戰敗國,無論從尊嚴、從利益方面,都會受到鄰國的敵對情緒的傷害和限制,如何消解鄰國的敵意,便成為政府的一個重要任務,否則德國戰後的發展是不可想像的。德國沒有日本那麼好運氣,有美國的全力支持。而且德國在戰後還遭受到分裂的厄運,遭受到來自前蘇聯和西方社會的雙重壓力,兩方面都充滿了敵意,如何生存並再度強大起來,是擺在德國政府面前的艱巨任務。如果不能與西方的國家與人民和解,德國的發展是不可想像的。1995年6月,科爾總理繼勃蘭特之後,再次雙膝跪倒在以色列的猶太人受難者紀念碑前,重申國家的歉意。
德國的歉意並非僅僅停留在口頭上。戰後,德國一直自覺地進行徹底的賠償。現任總理施羅德在獲得大選勝利後發誓,要對那些還沒有獲得賠償的納粹受害者進行賠償。德國的一些大公司如西門子、賓士、大眾等,提出了為「納粹勞工」設立巨額賠償基金,拿出50億美元,對100多萬勞工倖存者進行賠償。此外,德國還先後向波蘭、俄羅斯、捷克斯洛伐克等受害國家尤其是受害的猶太民族賠償近1100億馬克,約合550億美元。
此外,為了修好與周邊國家的關系,德國還必須教育自己的國民,反思戰爭之罪,德國政府將多處納粹集中營遺址辟為紀念館,供國民參觀;他們還在教科書中增加揭露法西斯罪行的內容。除了語言道歉、精神懺悔和物質賠償以外,德國議會還通過了《反納粹和反刑事犯罪法》。這種方式一方面培養了要求德國對戰爭進行道歉的民意,同時又可免除鄰國對德國的部分疑心和戒備。畢竟德國的兩次強大,都給歐洲國家帶來難以忘記的慘痛記憶。
㈧ 急求45篇論據
理論論據
1、萬事從來貴有恆。謝覺哉
2、人生有所貴,所貴有始終。唐·盧仝《感古四首》
3、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古可鏤。《荀子·勸學》
4、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
5、人生以精神貫注而立,大事以一線到底而成。黃興《復劉承烈書》
6、尊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禮記·中庸》
7、只要持之以恆,知識豐富了,終能發現其奧秘。楊振寧
8、事業常成於堅忍,毀於急躁。[波斯]薩迪
9、做學問,做研究工作,必須持之以恆,不怕失敗。摔倒了,爬起來想一想,再前進。華羅庚
10、為學正如撐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緩。宋·朱熹
11、耐心和持久勝過激烈和狂熱。[法]拉封丹
12、一個如果做事沒有恆心,他是任何事也做不到成功的。[英]牛頓
13、耐心和恆心總會得到報酬的。[美]愛因斯坦
14、只要有恆心可以使你達到目的,只有博學可以使你明辨世事,真理往往藏在事物的深底。[德]席勒
15、告訴你使我達到目標的奧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堅持精神。[法]巴斯德
16、如果你希望成功,當以恆心為良友,以經驗為參謀,以當心為兄弟弟,以希望為哨兵。[美]愛迪生
17、要有耐心!不要依靠靈感。[法]羅丹
哲學家康德說:"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優雅的康德大概是不會有暴風驟雨的,心情永遠是天朗氣清.別人犯錯了,我們為此雷霆萬鈞,那犯錯的該是我們自己了.
現代的戴爾•卡內基不主張以牙還牙,他說:"要真正憎惡別人的簡單方法只有一個,即發揮對方的長處."憎惡對方,狠不得食肉寢皮敲骨吸髓,結果只能使自己焦頭爛額,心力盡瘁.卡內基說的"憎惡"是另一種形式的"包容",憎惡別人不是咬牙切齒饕餮對手,而是吸取對方的長處化為自己強身壯體的鈣質.
狼再怎麼扮演"慈祥的外婆",發"從此吃素"的毒誓,也難改吃羊的本性,但如果捕殺凈盡,羊群反而容易產生瘟疫;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但一旦英雄寂寞,不用關進柵欄,兇猛的老虎也會退化成病貓.把對手看做朋友,這是更高境界的包容.
林肯總統對政敵素以包容著稱,後來終於引起一議員的不滿,議員說:"你不應該試圖和那些人交朋友,而應該消滅他們."林肯微笑著回答:"當他們變成我的朋友,難道我不正是在消滅我的敵人嗎?"一語中的,多一些包容,公開的對手或許就是我們潛在的朋友.
三峽工程大江截流成功,誰對三峽工程的貢獻最大?著名的水利工程學家潘家錚這樣回答外國記者的提問:"那些反對三峽過程的人對三峽工程的貢獻最大."反對者的存在,可讓保持清醒理智的頭腦,做事更周全;可激發你接受挑戰的勇氣,迸發出生命的潛能.這不是簡單的包容,這包容如硎,磨礪著你意志,磨亮了你生命的鋒芒.
雖然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有義務捍衛您說話的權利.這句話很多人都知道,它包含了包容的民主性內核.良言一句三冬暖,包容是冬天皚皚雪山上的暖陽;惡語傷人六月寒,如果你有了包容之心,炎炎酷暑里就把它當作降溫的空調吧.
包容是一種美.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電風暴一時的肆虐,才有風和日麗;遼闊的大海容納了驚濤駭浪一時的猖獗,才有浩淼無垠;蒼莽的森林忍耐了弱肉強食一時的規律,才有鬱郁蔥蔥.泰山不辭抔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擇細流,方能成其大.包容是壁立千仞的泰山,是容納百川的江河湖海.
與朋友交往,包容是鮑叔牙多分給管仲的黃金.他不計較管仲的自私,也能理解管仲的貪生怕死,還向齊桓公推薦管仲做自己的上司.
與眾人交往,包容是光武帝焚燒投敵信札的火炬.劉秀大敗王郎,攻入邯鄲,檢點前朝公文時,發現大量奉承王郎,侮罵劉秀甚至謀劃誅殺劉秀的信件.可劉秀對此視而不見,不顧眾臣反對,全部付之一炬.他不計前嫌,可化敵為友,壯大自己的力量,終成帝業.這把火,燒毀了嫌隙,也鑄煉堅固的事業之基.
你要包容別人的齟齬,排擠甚至誣陷.因為你知道,正是你的力量讓對手恐慌.你更要知道,石縫里長出的草最能經受風雨.風涼話,正可以給你發熱的頭腦"冷敷";給你穿的小鞋,或許能讓你在舞台上跳出漫妙的"芭蕾舞";給你的打擊,彷彿運動員手上的杠鈴,只會增加你的爆發力.睚眥必報,只能說明你無法虛懷若谷;言語刻薄,是一把雙刃劍,最終也割傷自己;以牙還牙,也只能說明你的"牙齒"很快要脫落了;血脈賁張,最容易引發"高血壓病"."一隻腳踩扁了紫羅蘭,它卻把香味留在那腳跟上,這就是寬恕."安德魯•馬修斯在《包容之心》中說了這樣一句能夠啟人心智的話
論據可分為事實性論據和理論性論據兩類,其實在 網路的知道理搜搜 ,多得很
㈨ 關於誠信的論據
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民無信不立——孔子如果要別人誠信,首先要自己要誠信——莎士比亞曾子殺豬曾子的妻子到市場上去,她的兒子要跟著一起去,一邊走,一邊哭。媽媽對他說:「你回去,等我回來以後,殺豬給你吃。」妻子從市場回來了,曾子要捉豬來殺,他的妻子攔住他說:「那不過是跟小孩子說著玩的。」曾子說:「決不可以跟小孩子說著玩。小孩本來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樣子學,聽父母的教導。現在你騙他,就是教孩子騙人。做媽媽的騙孩子,孩子不相信媽媽的話,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曾子於是把豬給殺了。 季布「一諾千金」使他免遭禍殃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當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就是成語「一諾千斤」的由來)後來,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著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綞使他免遭禍殃。一個人誠實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反過來,如果貪圖一時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於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實惠」。但為了這點實惠他毀了自己的聲譽而聲譽相比於物質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於朋友,無異於失去了西瓜撿芝麻,得不償失的。 「尾生抱柱」 「尾生抱柱」又稱「柱下期信」,是一則古人重諾言、講誠信的故事。典出《莊子·盜趾》:「尾生與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樑柱而死。」意思是講,古代有一名青年名叫尾生,與一女子相愛,情深意切。一日,兩人相約在某橋下相會。後來,恰遇泛潮,江水上漲,那女子還沒有到來。尾生卻始終堅守諾言,死守在橋下,抱著橋柱不放,最後被江水淹沒而死。後人常以「尾生抱柱」或「柱下期信」作為守信的代詞。
㈩ 議論文:5個事例論據和5個道理論據(題目:談責任)
高尚、偉大的代價就是責任。
——丘吉爾【英】
盡管責任有時使人厭煩,但不履行責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廢物。
——劉易斯【美】
每個人都被生命詢問,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問題;只有以「負責」來答復生命。因此,「能夠負責」是人類存在最重要的本質。
——維克多·費蘭克【英】
每一個人都應該有這樣的信心:人所能負的責任,我必能負;人所不能負的責任,我亦能負。如此,你才能磨煉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識而進入更高的境界。
——林肯【美】
人生須知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盡責任的樂趣。
——梁啟超【中國】
一個人若是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
——列夫·托爾斯泰【俄】
1、詹天佑為國不計名與利:近代科學先驅、著名工程師詹天佑,在國內一無資本、二無技術、三無人才的艱難局面面前,滿懷愛國熱情,受命修建京張鐵路。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張家口之間的山山嶺嶺,只用了500萬元、4年時間就修成了外國人計劃需資900萬元、需時7年才能修完的京張鐵路。前來參觀的外國專家無不震驚和贊嘆。當時,美國有所大學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決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學位,並請他參加儀式。可是,詹天佑正擔負著另一條鐵路的設計任務,因而毅然謝絕了邀請。他這種為國家不為個人功名的精神,贏得了國內外的稱贊。
2、華羅庚毅然回國:大數學家華羅庚,在「七·七」事變後,從生活待遇優厚的英國回到抗日烽火到處燃燒的祖國,不為金錢和學位,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950年,他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第一流數學家,並被美國伊里諾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但他毅然帶領全家回到剛解放的祖國。
3、鄭成功收復台灣:早在1624年,荷蘭殖民主義就派兵侵佔了我國領土台灣,實行了極端野蠻殘酷的統治,台灣人民英勇地同侵略者進行斗爭。1661年,在東南沿海領導抗清斗爭的鄭成功,率領戰船350多艘,將士25000多人,包圍了台灣,經過9個月的激戰,荷蘭總督被迫簽訂投降書,帶領殘兵敗將,灰溜溜地滾出台灣。台灣又回到祖國懷抱。
4、愛國英雄楊靖宇:楊靖宇21歲參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軍圍困,身負重傷,啃不動樹皮,只能將棉衣里的棉花和著冰雪吞下去充飢。日軍勸降不成,便放亂槍,年僅35歲的楊靖宇壯烈犧牲。殘忍的日軍剖開他的遺體,當看到他的胃裡只有野草和棉絮時,這些被楊靖宇帶領的抗日聯軍弄得焦頭爛額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長白山密林中,支撐著楊靖宇與敵人戰斗的力量是對祖國的一腔熱愛之情。
5、華羅庚回國:1950年,數學家華羅庚放棄在美國的終身教授職務,奔向祖國。歸途中,他寫了一封致留美學生的公開信,其中說:「為了抉擇真理,我們應當回去;為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為了為人民服務,我們應當回去;就是為了個人出路,也應當早日回去,建立我們工作的基礎,為我們偉大祖國的建設和發展而奮斗。」回國後,華羅庚進行應用數學的研究,足跡遍布全國23個省、市、自治區,用數學解決了大量生產中的實際問題,被稱為「人民的數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