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跟別人發生經濟糾紛、她說她報案了、發來了這樣的簡訊給我、是真的嗎、她打了馬賽克
經濟糾紛是民事案件,公安局不會立案的。也不符合公安部規定的立案標准啊。
⑵ 產生經濟糾紛,微信聊天記錄可以作為證據嗎
符合一定的條件可以做證據使用。
依據:2012年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明確了電子數據為法定的證據類型。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進一步明確,視聽資料包括錄音資料和影像資料,電子數據是指通過電子郵件、電子數據交換、網上聊天記錄、博客、微博、手機簡訊、電子簽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信息。微信平台上的信息以電子數據的形式存在,屬於民事訴訟法規定的證據范疇。
但微信證據要成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須滿足兩個前提條件:
一是要能確定微信使用人就是當事人雙方。微信使用人的身份確認問題,目前的司法實踐主要有四個途徑:對方當事人自認;微信頭像或微信相冊照片的辨認;網路實名、電子數據發出人認證材料或機主的身份認證;第三方機構即軟體供應商騰訊公司的協助調查。
二是微信證據的完整性。此條件關涉微信證據的真實性及關聯性,微信內容要能夠反映當事人的完整的真實意思表示。
⑶ 雙方有經濟糾紛期間,向對方發送過威脅簡訊,
只要發出了威脅的信息,而且信息的內容提出了帶有威脅性質的不合理要求,那麼,就是涉嫌敲詐勒索。至於,拘留多久,要看拘留是行政拘留,還是刑事拘留。
你看看拘留通知書,是刑事拘留還是行政拘留,另外關在拘留所,還是看守所??
⑷ 和對方產生經濟糾紛,電話錄音能算證據嗎
電話錄音屬於證據種類中的視聽資料,是可以作為證據的,但是證據效力就要取決於錄音的效果和錄音的內容了,首先必須能夠鎖定對方當事人、也就是在電話交流中必須對對方的身份進行確認且錄音清晰,其次是證明的內容必須明確、肯定,不能含糊其辭,再次就是錄音必須清晰可辯。
⑸ 憑手機簡訊能否做為「職務侵佔」的立案依據
像你說的這種情況,應該算不上是職務侵佔,公安機關可能不會給你立案。因為你說的中間人在你與投資人簽訂的共同投資合同中,不是你們的員工,也不具有任何職務,更談不上中間人利用什麼職務便利,只能說是一個證明人。因此,你說的這種情況,中間人不符合職務侵佔罪的犯罪構成,公安機關當然不會給你立案。你們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中間人返還該筆款。有法院判決,強制執行。
⑹ 經濟糾紛的法律責任認定
1:借款合同中沒有違反我國法律法規規定,是當事人各方協商一致同意的結果,具有法律效力。
2: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2條第二款規定,因為合同中不僅僅有保證人的簽字同意,還有相關的保證人承擔連帶責任保證的約定,因此應當按照協議承擔責任。
3:債權人可以以借款人或者保證人作為被告,也可以把雙方作為共同被告一起起訴。具體可以根據那一方有還款能力來決定以誰作為被告。一般來說以雙方作為被告有更大的權利救濟可能。
無論是借款人還是保證人都有責任償還全部本金、利息以及因為追繳債務所發生的一切費用的義務
4:關於可以主張的金額。
首先是剩餘的借款,就是扣除借款人已經償還的部分。
其次,從2008年8月31日至借款人轉帳之前期間,對於未償還部分的利息。就是90000*當時銀行利率*超期的天數/365,加上(90000-1000)*當時銀行利率*超期的天數/365,加上(89000-2000)*當時銀行利率*超期的天數/365,加上(87000-2000)*當時銀行利率*超期的天數/365,以上四次之和。也就是說,假如借款人9月30日還1000,10月31日還2000,11月30日還2000,利息計算就是:90000*當時銀行利率*30/365,加上89000*當時銀行利率*30/365,加上87000*當時銀行利率*30/365,加上85000*當時銀行利率*2008年12月到起訴前一天天數/365。
因為協議中約定了利率,所以可以按照上面所說的4倍同期利率來執行。至於說同期利率的確定,下面有一個表格,可以參照以下。具體按照那一種來算,是一年的還是半年的還是三年的可以自己決定,可以按照最高的來主張,不過法院會根據具體情況來判斷的,如果逾期的時間不長,法院也不會按照那麼高的利率判決。
再次,違約金的主張。按照協議,可以主張違約金。只要借款人沒有還清借款,從借款到期一直到起訴之日的前一天都可以計算在內。用天數*0.005*90000計算。
還有,因為追繳債務所帶來的一切費用,比如交通費、食宿費等只要有發票之類的證明都可以主張。
最後,訴訟費用可以要求被告承擔。
因為你提供的時間和還款信息不清楚,所以只能說到此了。以下是利率參考表。
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
單位:年利率%
六個月以內 六個月至一年 一至三年 三至五年 五年以上
2007.12.21 6.57 7.47 7.56 7.74 7.83
2008.09.16 6.21 7.20 7.29 7.56 7.74
2008.10.09 6.12 6.93 7.02 7.29 7.47
2008.10.30 6.03 6.66 6.75 7.02 7.20
2008.11.27 5.04 5.58 5.67 5.94 6.12
2008.12.23 4.86 5.31 5.40 5.76 5.94
上網時間:2008-12-22 17:28:00
⑺ 因兩家產生經濟糾紛朋友圈發布信息是否屬於違法行為
如果是真實的信息,而且不涉及揭露隱私等與案件無關的信息,就不算侵犯人格權。如果在朋友圈散步對方與案件無關的隱私屬於違法,可能會受到法律制裁。
⑻ 通知對方來協調解決經濟糾紛的簡訊怎麼寫
應該有法院來通知
⑼ 轉賬簡訊可以作為經濟糾紛的憑證嗎
不可以。轉賬記錄可以 要有詳細的記錄收款人時間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