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工商核准通過的店名會侵權嗎
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企業和個體戶的名稱,必須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准登記,才具有法律效力。國家的這一規定,就是為了防止重名造成侵權。因此,只要核准名稱的機關依法辦事,通過的店名就不會侵權。
如果是經工商部門核準的名稱侵權,那也應由工商部門來負責。因此,你無需操心。
② 認定商標侵權之後企業名稱如何處理
首先商標侵權和企業名稱屬於是兩個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門,相互之間不受影響。
商標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約束,全國范圍適用。
企業名稱受《工商行政管理實施條例》管理,有地區限制。
除非是著名的商標為了保護自己的品牌不受損失,向工商行政管理局提出申請要求相關的企業修改企業名稱。
如果相關的企業和商標不屬於相同行業,工商行政管理局也無法要求企業修改名稱。
如果依據商標法和工商行政部門確定,企業的名稱確實對商標有損害,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依《商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對企業名稱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是否需要責令辦理企業名稱變更登記手續並未作出明確規定,僅籠統表述為「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此時,辦案機構可以借鑒《關於當前經濟形勢下知識產權審判服務大局若干問題的意見》處理。
相關條例如下:http://www.npc.gov.cn/npc/xinwen/fztd/sfjs/2009-04/24/content_1499653.htm
③ 公司已經通過工商局的企業名稱核准通知,有人用這名稱在我之前,請問我要是注冊了,會構成侵權嗎
按道理工商局在給你進行名稱預核登記之前一定會進行名稱查重,已經經過注冊一樣的名稱是不可能再給你核準的,不知道「有人用這名稱在我之前」這個信息是從哪裡得到的,建議到工商部門進行核實。
④ 侵犯商標專用權糾紛案,企業名稱與商標權沖突怎麼辦
一、商標專用權和企業名稱均是經法定程序確認的權利,分別受商標法律、法規和企業名稱登記管理法律、法規保護。
二、商標專用權和企業名稱權的取得,應當遵循《民法通則》和《反不正當競爭法》中的誠實信用原則,不得利用他人商標者企業名稱的信譽進行不正當競爭。
三、商標是區別不同商品或者服務來源的標志,由文字、圖形或者其組合構成;企業名稱是區別不同市場主體的標志,由行政區劃、字型大小、行業或者經營特點、組織形式構成,其中字型大小是區別不同企業的主要標志。
四、商標中的文字和企業名稱中的字型大小相同或者近似,使他人對市場主體及其商品或者服務的來源產生混淆(包括混淆的可能性,下同),從而構成不正當競爭的,應當依法予以制止。
五、前條所指混淆主要包括:
(一)將與他人企業名稱中的字型大小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注冊為商標,引起相關公眾對企業名稱所有人與商標注冊人的誤認或者誤解的。
(二)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登記為企業名稱中的字型大小,引起相關公眾對商標注冊人與企業名稱所有人的誤認或者誤解的。
六、處理商標與企業名稱的混淆,應當適用維護公平競爭和保護在先合法權利人利益的原則。
七、處理商標與企業名稱混淆的案件,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商標與企業名稱產生混淆,損害在先權利人的合法權益;
(二)商標已注冊和企業名稱已登記;
(三)自商標注冊之日或者企業名稱登記之日起五年內提出請求(含已提出請求但尚未處理的),但惡意注冊或者惡意登記的不受此限。
八、商標注冊人或者企業名稱所有人認為自己的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書面形式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或者省級工商行政管理局投訴,並附送其權益被損害的相關證據材料。
九、商標與企業名稱混淆的案件,發生在同一省級行政區域內的,由省級工商行政管理局處理;跨省級行政區域的,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處理。
對要求保護商標專用權的案件,由省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局的企業登記部門承辦;對應當變更企業名稱的,承辦部門會同商標管理部門根據企業名稱核准機關執行,並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和企業注冊局備案。
對要求保護企業名稱權的案件,由省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商標管理部門承辦;對應當撤銷注冊商標的,由承辦部門提出意見後報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決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會同企業注冊局根據《商標法》及《商標法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十、違反商標管理和企業名稱登記有關規定使用商標或者企業名稱產生混淆的,由有管轄權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法予以查處。
⑤ 如何判斷企業名稱權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
從兩個典型案例看商標權與企業名稱權沖突的處理原則
商標和企業名稱均為商業標志,前者用於區別不同來源的商品或服務,後者用於區別不同市場主體。從管理方式上看,我國企業名稱登記由各級工商機關在其區域范圍內負責,無須檢查該企業名稱是否與他人商標相同或相似。由於企業名稱登記時並不與商標進行聯合檢索,確權過程中也沒有設立公示和異議程序,因而企業名稱與在先注冊商標相同或相似的情況大量存在。對於此類權利沖突,以保護在先注冊商標權為處理原則。
一般來說,在後的企業名稱對在先商標構成侵權包括兩種可能:一是突出使用字型大小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二是正常使用企業名稱但仍然構成不正當競爭。但是,如果在後的企業名稱的登記具有合法合理來源,企業系善意登記,在使用中未突出使用字型大小並且未導致公眾混淆,那麼可以構成合法使用。
在這里,筆者以成都同德福合川桃片食品有限公司訴重慶市合川區同德福桃片有限公司、余曉華侵害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及北京大寶化妝品有限公司與北京市大寶日用化學製品廠、深圳市碧桂園化工有限公司侵害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提審案為例,說明判斷使用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作為自己企業名稱中的字型大小並在產品上使用該字型大小是否構成商標侵權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第一,登記使用的企業名稱中的字型大小是否有合法或合理來源。實踐中,不少企業通過將他人商標用作字型大小的方式來攀附他人商譽,因此考察字型大小的來源是探明企業名稱登記行為是否具有善意的第一步。在「同德福案」和「大寶案」中,被告皆有使用涉案字型大小的正當理由。在前案中,被告余曉華系知名老字型大小同德福齋鋪經營者的後代,基於同德福齋鋪的字型大小曾經獲得的知名度及其與同德福齋鋪經營者之間的直系親屬關系,其將個體工商戶名稱和相關公司字型大小登記為「同德福」具有合理性;在後案中,大寶日化廠成立時將「大寶」作為企業字型大小不具有惡意是各方當事人均認可的事實,因而不能簡單地以該字型大小晚於大寶系列商標注冊的時間為由,否認大寶日化廠使用「大寶」字型大小的合理性。
第二,字型大小在實際使用中是否被突出使用。判斷企業字型大小是否侵犯商標權,除了考察企業對字型大小的登記是否具有善意,還要考察企業在實際使用中是否也具有善意,而這就需要著重考察字型大小是否被突出使用。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的規定,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作為企業字型大小在相同或者類似商品上突出使用,容易使相關公眾產生誤認的,構成商標侵權。在判斷是否突出使用時,需要把握以下幾點:字型大小相對於周圍的圖文環境是否在字體、顏色或表現形式等方面有突出的視覺效果,給人留下較深印象;是否附加有區別性標識;區別性標識是否足以引起消費者的注意並消除混淆。例如,在「同德福案」中,從被告產品的外包裝來看,重慶同德福公司使用的是企業全稱,標注於外包裝正面底部,「同德福」三字位於企業全稱之中,與整體保持一致,沒有以簡稱等形式單獨突出使用,也沒有為突出顯示而採取任何變化,且整體文字大小、字形、顏色與其他部分相比不突出。因此,其行為系規范使用,不構成突出使用字型大小,也不構成侵犯商標權。與之相對,在「大寶案」中,從被告生產、銷售的SOD蜜等化妝品與洗滌類產品的包裝上看,「大寶日化」字樣在前且明顯,大寶日化廠的貝貝熊注冊商標在背面且很小,這種差異化的位置和大小設計導致具備識別性的「大寶」字樣實際上被「突出使用」,因此侵犯他人商標權。
值得補充的是,對於一些知名度較高的商標而言,即使規范使用含有與其相同或近似文字的企業字型大小,仍有可能導致消費者對於商品來源以及不同經營者之間是否有關聯等產生混淆誤認,因此這種情形仍然構成不正當競爭,應當判令停止在相關商品上使用。例如,在「飛利浦案」中,法院認為,被告在涉案商品包裝盒等位置標注「飛利浦國際集團(香港)有限公司監制」不屬於我國《商標法》規定的商標侵權行為。但是,因原告的飛利浦注冊商標具有較高知名度,被告標注「飛利浦國際集團(香港)有限公司監制」的行為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法院最終適用《民法通則》第四條、《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條認定被告構成不正當競爭。《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當前經濟形勢下知識產權審判服務大局若干問題的意見》(法發〔2009〕23號)進一步明確規定:企業名稱因突出使用而侵犯在先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依法按照商標侵權行為處理;企業名稱未突出使用但其使用足以產生市場混淆、違反公平競爭的,依法按照不正當競爭處理。
第三,與字型大小對應的他人商標的知名度如何。商標的知名度在確認商標與字型大小的權利沖突方面具有多重作用:一方面,知名度可以判明權利沖突中是否存在惡意;另一方面,知名度還是認定是否構成市場混淆的前提條件。例如,在「同德福案」中,法院認為,原告的證據不足以證明同德福TONGDEFU及圖商標已經具有相當知名度,即便他人將「同德福」登記為字型大小並規范使用,也不會引起相關公眾誤認,因而不能說明被告將個體工商戶名稱和相關企業字型大小注冊為「同德福」具有「搭便車」的惡意。而在「大寶案」中,情況有所不同,大寶系列注冊商標通過多年的廣告宣傳,其廣告語「大寶明天見,大寶天天見」使消費者耳熟能詳,已經具有了較高的知名度,只要提到「大寶」,消費者就會將其與大寶化妝品品牌聯系在一起。因此,該案被告突出使用大寶日化標識,明顯具有攀附大寶系列注冊商標商譽的惡意,易使相關公眾對其商品來源產生混淆誤認,或者認為不同的生產者之間有關聯,因此涉嫌侵權。□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袁 博
(以上內容僅供學習參考)
⑥ 企業名稱權與商標注冊權發生爭議怎麼處理
1.企業字型大小和商標是兩來種權利
2.企業字型大小僅自限於當地的保護,跨省不受保護
3.商標專用權是全國范圍的保護
4.商標專用權是一種更高的權利,比如字型大小叫,天津百佳宴有限公司,是餐飲上面的,有人注冊了百家宴在餐飲上面,那麼注冊商標的可以使用百佳宴使用,那個公司字型大小的就只能使用全稱了。
5.天津地區商標注冊及全國商標「天津商標注冊王老師」
⑦ 商標權與企業名稱權出現沖突時法院怎麼判
商標權和企業名稱權都屬於知識產權的范疇,由於二者分屬不同的部門管理,由不同的法律來調整,兩者之間的關系似乎應該是「井水不犯河水」。但是,近年來,商標與企業名稱之間的沖突時有發生,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這不僅使有關權利人蒙受損失,而且也使廣大消費者的利益受到損害,使國家正常的法律秩序出現不應有的混亂。因此,從理論上、制度上和觀念上對這一問題進行辨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商標是區別商品或服務不同出處的一種標志,而企業名稱則是區別不同企業的語言文字。企業使用的商標要經國家工商局商 標局核准注冊後才取得專用權,而企業名稱在縣級以上工商局登記後即可取得一定地域范圍內的企業名稱權。兩個權利授予的程序、部門和權利保護范圍是不同的。 另一方面,商標與企業名稱又有著緊密的聯系,例如有的企業把企業名稱的核心部分作為商標注冊。 商標權與企業名稱權沖突的情況 主要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標被其他企業有意或者無意地作為企業名稱的核心部分使用,或者將他人有一定知名度的企業名稱中的顯著部分作為商標申請注冊,引起 注冊商標與企業名稱的混淆,使國家對商標專用權的保護和對企業名稱權的保護發生沖突。 目前,解決企業名稱權與商標權沖突問題法律已有明確規定: 《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第5條規定:「登記主管機關有權糾正已登記注冊的不適宜的企業名稱,上級登記主管機關有權糾正下級登記主管機關已登記注冊的不適宜的企業名稱。對已登記注冊的不適宜的企業名稱,任何單位和個人可以要求登記主管機關予以糾正。」 第9條規定:「企業名稱不得含有下列內容和文字:(一)有損於國家、社會公共利益的;(二)可以對公眾造成欺騙或者誤解的;……」該規定明確指出,對已登記注冊的企業名稱有可能對公眾造成欺騙或者誤解的,可以由登記主管部門予以糾正。 《商標法》第四十一條、《實施細則》第二十五條規定:已注冊的商標,違反本法第十、十一、十二條規定的,或者是以欺騙手段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注冊的, 由商標局撤銷該注冊商標,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可以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裁定撤銷該注冊商標。下列行為屬於《商標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所指的以欺騙手段或者其他 不正當手段取得注冊的行為:(1)虛構、隱瞞事實真相或者偽造申請書件及有關文件進行注冊的;……(4)侵犯他人合法的在先權利進行注冊的;(5)以其他 不正當手段取得注冊的。其中,侵犯他人合法在先權利的,包括侵犯他人合法在先登記注冊的企業名稱權,對這種侵權獲得注冊的行為,他人可以向商標局或者商標 評審委員會申請撤銷已注冊的商標。 認定是否構成侵犯他人企業名稱權或者商標專用權,應當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名稱登記注冊或商標注冊時間; (2)已登記的企業名稱與注冊商標的使用是否會發生商品或服務來源誤認;這種誤認既包括對商品或服務來源的誤認,也包括造成商標注冊人或者企業名稱擁有人與商標或者企業名稱實際使用人之間存在某種聯系的錯誤認識; (3)商標或者企業名稱相比較,哪個知名度更高; (4)申請注冊商標或者進行企業名稱登記注冊是否存在抄襲。模仿他人等主觀惡意; (5)企業名稱使用方法不當,包括故意突出使用企業名稱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部分,以及故意將企業名稱縮寫,取其顯著部分放大,構成與他人已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 (6)在商標使用許可行為中,在僅被允許使用注冊商標時,故意同時使用商標權人的企業名稱,造成商品產地混淆的; (7)其他使用已登記企業名稱或者注冊商標對他人商標權或者企業名稱權帶來損害的情況。 由此可見,商標權與企業名稱權均受法律保護。只有兩者其中一方以不正當手段獲得權利或者權利使用不當才會產生沖突,而且,這種權利沖突是可以依靠法律途徑給予解決的。
⑧ 企業名稱權與商標權發生沖突,如何解決
商標權與企業名稱的沖突
商標權和企業名稱權是兩個不同的法律概念。在我國,商標權是指商標權人依法對自己的注冊商標所享有的佔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而企業名稱權是指經核准登記的企業對其企業名稱在核准登記的區域內享有的專用權利。
企業名稱權與商標權的沖突主要包括:1.將與他人企業名稱中的字型大小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注冊為商標,引起相關公眾對企業名稱所有人與注冊商標人的誤認或者誤解的2、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登記為企業名稱中的字型大小,引起相關公眾對商標注冊人與企業名稱所有人的誤認或者誤解的。這就引起注冊商標與企業名稱的混淆,使國家對商標(專用)權的保護和對企業名稱權的保護發生沖突。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9年發布了《關於解決商標與企業名稱中若干問題的意見》,該《意見》規定,處理商標與企業名稱混淆的案件,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商標與企業名稱產生混淆,損害在先權利人的合法權益;
(二)商標已注冊和企業名稱已登記;
(三)自商標注冊之日或者企業名稱登記之日起5年內提出請求(含已提出請求但尚未處理的),但惡意注冊或者惡意登記的不受此限。
符合上述條件的商標注冊人或者企業名稱所有人認為自己的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書面形式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或者省級工商行政管理局投訴,以此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