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微信公眾號文章時標明出處算侵權嗎
轉載新聞不屬於侵權。
如果是文章的,沒有經過作者同意,即使標明出處也算是侵權的。除非該原創本身就同意轉載,經常可以看到文章後面聲明,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這種是作者已經同意的。
❷ 復制別人公眾帳號里的文章發到自己公眾帳號里涉及版權問題么
復制別人公眾帳號里的文章發到自己公眾帳號里涉及版權問題,是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權,因此不可以隨便復制。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規定如下:
第四十八條
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同時損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銷毀侵權復製品,並可處以罰款。
情節嚴重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還可以沒收主要用於製作侵權復製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表演、放映、廣播、匯編、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2、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
3、未經表演者許可,復制、發行錄有其表演的錄音錄像製品,或者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表演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4、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製作的錄音錄像製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5、未經許可,播放或者復制廣播、電視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6、未經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故意避開或者破壞權利人為其作品、錄音錄像製品等採取的保護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技術措施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7、未經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故意刪除或者改變作品、錄音錄像製品等的權利管理電子信息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8、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
(2)公眾號里的文章會不會涉及侵權擴展閱讀:
著作權法所稱抄襲、剽竊,是同一概念(為簡略起見,以下統稱抄襲),指將他人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竊為己有。
抄襲侵權與其他侵權行為一樣,需具備四個要件:
1、行為具有違法性。
2、有損害的客觀事實存在。
3、和損害事實有因果關系。
4、行為人有過錯。由於抄襲物需發表才產生侵權後果,即有損害的客觀事實,所以通常在認定抄襲時都指經發表的抄襲物。因此,更准確的說法應是,抄襲指將他人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竊為己有發表。
抄襲的形式
有原封不動或者基本原封不動地復制他人作品的行為,也有經改頭換面後將他人受著作權保護的獨創成份竊為己有的行為,前者在著作權執法領域被稱為低級抄襲,後者被稱為高級抄襲。低級抄襲的認定比較容易。
高級抄襲需經過認真辨別,甚至需經過專家鑒定後方能認定。在著作權執法方面常遇到的高級抄襲有:改變作品的類型將他人創作的作品當做自己獨立創作的作品,例如將小說改成電影。
不改變作品的類型,但是利用作品中受著作權保護的成分並改變作品的具體表現形式,將他人創作的作品當做自己獨立創作的作品,例如利用他人創作的電視劇本原創的情節、內容,經過改頭換面後當做自己獨立創作的電視劇本。
如上所述,著作權侵權同其他民事權利一樣,需具備四個要件,其中,行為人的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這一原則也同樣適用於對抄襲侵權的認定,而不論主觀上是否有將他人之作當做自己之作的故意。
對抄襲的認定,也不以是否使用他人作品的全部還是部分、是否得到外界的好評、是否構成抄襲物的主要或者實質部分為轉移。凡構成上述要件的,均應認為屬於抄襲。
❸ 我在微信公眾號上面發表其他網站上的文章會不會侵權
不會啊,但是你要寫明作者是誰,或者表明是轉載自哪裡,這樣就沒什麼了。
❹ 微信公眾號用別人的文章侵權嗎
沒有經過作者或其他版權所有者許可,擅自使用他人受版權保護的作品的行為就是侵犯版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45條規定的侵權行為有:
(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其作品的;
(二)未經合作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創作的作品當作自己單獨創作的作品發表的;
(三)沒有參加創作,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四)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五)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表演、播放、展覽、發行、攝制電影、電視、錄像或者改編、翻譯、注釋、編輯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六)使用他人作品,未按照規定支付報酬的;
(七)未經表演者許可,從現場直播其表演的;
(八)其它侵犯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的行為。
(4)公眾號里的文章會不會涉及侵權擴展閱讀
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一)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二)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三)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四)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已經發表的關於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時事性文章,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五)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表的講話,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行;
(七)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在合理范圍內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八)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 (九)免費表演已經發表的作品,該表演未向公眾收取費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報酬;
(十)對設置或者陳列在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像;
(十一)將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已經發表的以漢語言文字創作的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作品在國內出版發行;
(十二)將已經發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前款規定適用於對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製作者、廣播電台、電視台的權利的限制。
❺ 在公眾號發布文章的版權問題,這樣是不是侵權
從法來律方面來看;
1、結論,侵權自是一定的;理由:沒有支付報酬;別人違法,不是你違法的理由。
2、如果對方已經註明了嚴禁轉載之類的;增加了一個侵權的理由;
3、你做的還是公眾號,有盈利和增加粉絲的嫌疑。
從實際看,如果是普通文章,比如非保密或科研:
1、如果對方沒有找到你,問題不大;
2、找到你了道個歉,問題不大;因為也幫他傳播了。
如果你的粉絲很多,別人又找上門了,那麼多少賠點錢。
❻ 微信公眾號上面的文章侵權嗎
首先抄,通常所傳播的文襲章屬於他人的作品,是他人具有獨創性的智力成果,他人擁有對其作品的著作權,既包括著作權中的人身權,也包括其中的財產權。
其次,要看作者是否對這些公眾號進行了授權。公眾號在進行文章的轉載時,通常應獲得作者的許可,並支付一定的報酬,未經著作權人許可,擅自復制、使用他人作品的行為可能構成侵權。
最後,在未授權的情況下,要看是否有合理使用的情況。《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規定了多種合理使用的情況,在存在這些情況下的時候,行為人不構成侵權。不過,回歸到題主說所的問題上,通常公眾號的使用都是商業性使用,很少存在合理使用的情況。
綜上所述,若既無授權又無合理使用情況,則公眾號方面則有侵犯他人署名權、信息網路傳播權等著作權的可能。
❼ 微信公眾號可能存在哪些知識產權侵權行為
您好,可能存在以下侵權行為:
1、轉載未取得作者的許可
不少公眾號為了吸引用戶,看到一些「爆炸性」消息、「聳人聽聞性」消息以及涉及公眾人物的消息都會轉載到自己的公眾號中,但是任何一篇文章都一定存在一個原創者,未經原創者的允許就轉載,被原創者發現後,輕則只是刪除文章發佈道歉聲明,重則賠償。
2、簡單修改後標為「原創」
也有一部分公眾號,擔心原文轉載要作者同意,還要支付稿酬,就把文章拿過來做一些簡單的修改,比如換個標題,改個名字,刪掉一些內容,作為自己的原創發表到公眾號上,但實際上這種做法侵犯了作權人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
3、摘抄後加感悟
一些公眾號看到一篇文章後,摘取了一段文字而後配以自己的想法,認為這是原創。但實際上,未經作者許可摘選、匯編或改編等,可能侵權著作權人的改編權、匯編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等。
4、聲明不許轉載依然轉載
相關依據:《關於規范網路轉載版權秩序的通知》規定:
1、互聯網媒體轉載他人作品,應當遵守著作權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必須經過著作權人許可並支付報酬,並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及作品來源。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2、互聯網媒體轉載他人作品,不得對作品內容進行實質性修改;對標題和內容做文字性修改和刪節的,不得歪曲篡改標題和作品的原意。
3、報刊單位與互聯網媒體、互聯網媒體之間相互轉載已經發表的作品,應當經過著作權人許可並支付報酬。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❽ 公眾號文章內容侵權有哪些情況呢
公眾號對著作權的侵權方式主要有兩種:
1、篡改、剽竊著作權人作品的行為版。
侵權微信公眾號將權他人的文字作品標以自己名字或匿名在網路上傳播,不僅侵害了權利人的署名權,同時對權利人的名譽權、榮譽權等人身權利造成了侵害。
2、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網路傳播著作權人作品的行為。
《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規定: 「權利人享有的信息網路傳播權受著作權法和本條例保護。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將他人的作品、表演、錄音錄像製品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提供,應當取得權利人許可,並支付報酬。」也就是說,未經著作權人同意,在網路上私自傳播著作權人的作品,就是侵犯了原作者的網路傳播權。微信公眾號如果採取超文本鏈接的方式,而且鏈接的是文字作品著作權人的公眾號,一般不認為侵權。
❾ 微信公眾平台上轉載別人的文章會侵權嗎
沒有經過作者或其他版權所有者許可,擅自使用他人受版權保護的作品的行為就是侵犯版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45條規定的侵權行為有:
(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其作品的;
(二)未經合作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創作的作品當作自己單獨創作的作品發表的;
(三)沒有參加創作,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四)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五)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表演、播放、展覽、發行、攝制電影、電視、錄像或者改編、翻譯、注釋、編輯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六)使用他人作品,未按照規定支付報酬的;
(七)未經表演者許可,從現場直播其表演的;
(八)其它侵犯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的行為。
(9)公眾號里的文章會不會涉及侵權擴展閱讀:
實質條件:
實質條件是指法律對作品的要求,大體有兩種標准。
一種標準是只要特定的思想或情感被賦予一定的文學藝術形式,這種形式無論是作品的全部還是其中的局部,也不問該作品是否已經採取了一定物質形式被固定下來,都可以依法被認為是受保護的作品。
另一種標準是,除了具備作為作品的一般條件,即表現為某種文學藝術形式外,還要求這種形式通過物質載體被固定下來,才可以獲得著作權法保護。按照這種標准,口述作品以及一些即興創作的舞蹈、音樂、曲藝作品,就可能被排除在著作權法保護之外。
《伯爾尼公約》第二條規定,對未以物質載體方式固定下來的作品是否提供著作權法保護,由各國自行決定。我國著作權法採用第一種標准。口述作品等均可以成為著作權法的保護對象。因此,所謂實質條件,是指法律以文學藝術作品的產生作為取得著作權的惟一的法律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