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商標侵權如何處理
新《商標法》規定了商標侵權糾紛自行協商解決的程序,其目的:
一是鑒於有些侵權行為僅僅侵犯了注冊人的利益,並未給他人帶來損害,注冊人自行協商,可化解因此產生的爭議。
二是可適當減少商標糾紛當事人為解決糾紛所投入的精力。
三是當事人通過協商減少商標案件數量,使執法部門更有效地利用好現有的執法資源。但應當注意,自行協商的商標侵權糾紛首先是未構成刑事犯罪行為的糾紛,對以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為主業且數額達到犯罪立案標準的行為人,必須追究刑事責任。
其次,自行協商解決的糾紛案件,其侵權行為一般情節比較輕微,後果不嚴重,可以免予行政處罰,即行政責任可予以免除。
第三,對侵權行為的查處主要目的是保護權利人的民事權益不受侵害,協商解決即意味著權利人自己已經認為未對本權利造成危害或者危害後果不嚴重,從而放棄了對侵權人追究民事責任的權利。
在執法實踐中可按如下原則掌握:
1、除商標注冊人投訴的案件外,一般情況下,工商機關查辦的商標侵權案件,不主動要求當事人進行協商。如果當事人主動要求協商,可給其一定的期限自行協商,到期未提供已經協商解決的證據,則宜按照商標侵權案件進行行政處理。
2、工商機關接受商標權利人投訴的案件,應當視為權利人已經放棄協商或者已經協商不成了,立案工商部門不再主動進行當事人之間的協商和解工作。
3、就商標糾紛已經立案的工商機關,應涉案當事人請求,在未就該案件做出行政處理決定之前,涉案當事人又經協商同意和解的,若其和解未危害社會公共利益,工商機關可以應其書面請求做出撤案(銷案)處理。
2. 在商標侵權案件中起訴要求有沒有限制
在商標侵權案件中,一個被告自己單獨實施侵權行為,並且原告僅就被告的侵權行為起訴,原告只能選擇被告住所地或者侵權行為地的法院起訴,而且其他法院無管轄權,判決侵權賠償時,原告只能就被告的侵權行為提出訴訟請求,被告也只就自己侵權行為承擔賠償責任。但是如果原告就幾個彼此有關聯被告的商標侵權行為提起訴訟,而幾個被告的侵權行為又看不出存在共同的意思聯絡或者共同過錯,則情況變得復雜起來。如果被告1專門印製各種商標標識並出售,被告2購買侵權商標標識並製造侵權產品出售,被告3購買被告2生產的侵權產品並批發給其他零售商,在批發之前又委託被告4倉儲和被告5運輸。如果上述五個被告分別在五個不同的地域,五個不同地域又分別屬於不同的法院管轄,那麼原告可以在任何一個被告的住所地法院同時起訴五個被告,當然也可以選擇一個有管轄權的法院起訴其中的一個被告。對所起訴被告的選擇權應當由原告行使。共同責任一定是共同訴訟,但是共同訴訟不一定是共同責任。在非共同責任的情況下原告起訴若干有關聯又屬於分別侵權的被告參加共同訴訟,法院出於方便權利人和盡可能降低權利人的訴訟成本的原則下,可以將若干被告列明為共同訴訟的被告,但是在認定侵權的情況下,法院應當以被告因為侵權行為給原告造成的損失或者被告侵權行為所獲得的利潤分別各自獨立向原告承擔賠償責任,在被告相互之間沒有意思聯絡的情況下,被告之間不應當相互承擔連帶責任,在判決賠償時,應當就每一個被告的各自行為判決他們各自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作者單位: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
3. 專利被侵權時可以選擇起訴的法院
專利被侵權時可以選擇起訴的法院有,專利權人在發現侵權人侵犯其專利權後,亦可徑自向侵權行為地、被告所在地等相關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停止侵權行為賠償經濟損失等。選擇起訴的法院專利被侵權時可以選擇起訴的法院有什麼呢?同時有權申請對侵權人的侵權事實和證據進行訴訟保全,申請法院強制令,禁止侵權人繼續侵權行為。為保證經濟賠償的切實執行,專利權人在起訴的同時,可向受理法院申請對侵權人的等額財產進行訴訟保全。向法院提起訴訟時,選擇起訴的法院可以有:1、專利侵權糾紛案件,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侵權行為地包括:(1)被控侵犯發明、實用新型專利權的產品的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等行為的實施地(2)專利方法使用行為的實施地,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的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等行為的實施地;(3)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製造、銷售、進口等行為的實施地;(4)假冒他人專利的行為實施地;(5)上述侵權行為的侵權結果發生地。2、原告僅對侵權產品製造者提起訴訟,未起訴銷售者,侵權產品製造地與銷售地不一致的,製造地人民法院有管轄權;以製造者與銷售者為共同被告起訴的,銷售地人民法院有管轄權;銷售者是製造者的分支機構,原告在銷售地起訴侵權產品製造者製造、銷售行為的,銷售地人民法院有管轄權。3、專利權屬糾紛案件,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4、專利權合同糾紛案件,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合同當事人可以在書面合同中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專利被侵權時可以選擇起訴的法院有什麼呢?想要了解更多內容,歡迎撥打八戒知識產權在線客服。八戒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專註:商標、專利、版權、域名等知識產權業務方向。主營業務三大板塊:常規知識產權、涉外知識產權、知識產權交易。互聯網+知識產權行業的黑馬型企業。
4. 為什麼銷售並非本人製造的專利侵權產品同樣屬於侵權行為對於商標侵權行為的可以在起訴前有哪些救濟措施
你好!
知識產權是絕對權,對世權,除非你能夠證明你是通過合法專渠道或者合法途徑屬獲得的該產品,可以不承擔賠償責任,但是仍然屬於侵權行為,只是不承擔賠償責任。如果不能證明,那麼還要承擔賠償責任。
訴前救濟措施:起訴前可以向法院提起訴前行為保全,讓對方停止侵權行為。
國際知識產權公約不能直接適用,在知識產權領域,國際公約不能直接適用。
5. 被告專利侵權,商標侵權!
協商解決,不行的話找律師幫忙進行專利侵權和商標侵權認定。
侵犯商標權的法律責任
是指: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為:
(一)非法經營數額在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三萬元以上的;
(二)假冒兩種以上注冊商標,非法經營數額在三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二萬元以上的;
(三)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假冒注冊商標罪的構成要件為:
1)該罪的犯罪主體為一般主體,即任何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個人假冒他人注冊商標,情節達到犯罪標準的即構成本罪。
2)該罪侵犯的客體為他人合法的注冊商標專用權,以及國家商標管理秩序;
3)該罪主觀方面為故意,且以營利為目的。過失不構成本罪。
4)該罪的客觀方面為行為人實施了刑法所禁止的假冒商標行為,且情節嚴重。
與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的區別:
前罪侵犯的是國家商標管理制度,實施假冒商標情節嚴重的行為;
後罪侵犯國家對商品質量的管理制度,實施在產品中摻雜使假、以假亂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行為。
對於採用假冒注冊商標的手段生產、銷售偽劣商品,且銷售數額特別巨大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既觸犯了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也觸犯了假冒商標罪。對於此種情況,應按照重罪吸收輕罪的原則,以刑罰較重的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定罪量刑。
根據:
1.刑法 第二百一十三條 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2.司法解釋: 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規定的「情節嚴重」,應當以假冒注冊商標罪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一)非法經營數額在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三萬元以上的;
(二)假冒兩種以上注冊商標,非法經營數額在三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二萬元以上的;
(三)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規定的「情節特別嚴重」,應當以假冒注冊商標罪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一)非法經營數額在二十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十五萬元以上的;
(二)假冒兩種以上注冊商標,非法經營數額在十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
(三)其他情節特別嚴重的情形。
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將假冒注冊商標罪的客觀行為限制在「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這一范圍內。因此,在認定假冒注冊商標罪時,判斷行為人使用的商標是否與他人的注冊商標「相同」,就顯得非常重要,它涉及到能否認定行為人構成假冒注冊商標罪的基本定性問題。
侵犯專利權的法律責任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和專利法的規定,侵犯專利權的民事法律主要有停止侵權、賠償損失、清除影響等。
一、停止侵權
所謂停止侵權,是指侵權人應當停止擅自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專利產品或者使用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依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的行為。
二、賠償損失
專利權是一種無形財產,當這種財產受到侵犯,並給權利人造成經濟上的損失時,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有權依法要求侵權人賠償經濟損失。
賠償損失的計算方法:
1.以專利權人因侵權行為受到的實際經濟損失,作為損失賠償額。
2.以侵權人因侵權行為獲得的全部利潤額作為損失賠償額。
3.參照專利許可使用費數額的倍數合理確定損失賠償額。(1-3倍專利使用費,由法官根據具體案情確定)
4.定額賠償
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專利權的類別、侵權人侵權的性質和情節等因素,一般在人民幣5000元以上30萬元以下確定賠償數額,最多不得超過人民幣50萬元。
三、消除影響
消除影響主要是責令侵權人通過新聞媒介,如在報紙報紙、雜志上發表聲明,或者在廣播、電視中發表講話、聲明,承認其侵權行為,並作出不再侵權的保證。
以上幾種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專利法》第六十三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視為侵犯專利權:
(一)專利權人製造、進口或者經專利權人許可而製造、進口的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售出後,使用、許諾銷售或者銷售該產品的;
(二)在專利申請日前已經製造相同產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經作好製造、使用的必要准備,並且僅在原有范圍內繼續製造、使用的;
(三)臨時通過中國領陸、領水、領空的外國運輸工具,依照其所屬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依照互惠原則,為運輸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裝置和設備中使用有關專利的;
(四)專為科學研究和實驗而使用有關專利的。
為生產經營目的使用或者銷售不知道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製造並售出的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能證明其產品合法來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6. 商標專利侵權的抗辯事由有哪些
1、通用名稱對注冊商標或非注冊商標的抗辯 如果商標是約定俗成的商品通用名稱,且使用地域范圍廣泛,可以通過商標爭議,要求商評委撤銷原告的商標。而作為商標組成部分的通用名稱,任何人構成正當使用。北京匯成酒業技術開發公司訴北京市華都釀酒食品工業公司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案中,匯成公司系「甑流」商標注冊人,該商標核定使用的商品為第33類「含酒精的飲料(啤酒除外)」。被告華都公司擅自將與「甑流」商標相同的文字使用在其生產的白酒產品上,稱為「北京甑流酒」,並在市場上長期、公開、大量銷售,侵犯了原告的商標權。匯成公司於2006年4月6日提起訴訟。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商品的通用名稱,通常是指國家標准、行業標准規定的或者本行業中約定俗成的名稱,包括全稱、簡稱、縮寫、俗稱等。《北京市志稿》已經確切表明,凈流(或稱甑流、甑餾)是一種特定白酒的通用名稱,此稱謂通行於北京乃至華北地區,且積年已久。匯成公司雖對「甑流」文字享有注冊商標專用權,但無權禁止他人在自己的產品及宣傳中將「甑流」作為特定產品的通用名稱加以使用,華都公司為說明產品的性質及特點而使用「北京甑流酒」字樣屬於正當使用,這種使用並非商標意義上的使用。商品通用名稱被申請為注冊商標或者注冊商標的一部分後,商標權人雖然對該商標享有專用權,但不得限制他人對該商品通用名稱的使用。 2、葯品名稱對注冊商標專用權的抗辯 葯品名稱同時又是注冊商標,他人未經商標注冊人許可,在葯品上使用該葯品名稱的,不構成商標侵權行為,但前提是不能突出使用該批准備案的葯品名稱。其理由是:第一,葯品名稱與葯品注冊商標發生沖突是我國葯品管理制度與商標注冊制度之間的不協調造成的,作為當事人來說,主觀上沒有任何過錯。第二,允許將葯品名稱作為商標進行注冊,會造成葯品生產者對該葯品的壟斷,是不公平的,不利於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3、對在先企業名稱、中華老字型大小的正當使用 商標和企業名稱均屬於商業標志的范疇,但分屬不同法律保護、調整范疇。應當按照誠實信用、維護公平、利益平衡和保護在先權利、是否產生消費者混淆、被侵權商標知名度等原則予以處理。 企業名稱未突出使用、未造成市場混淆、清楚標注生產廠家及廠址的,不應按照商標侵權行為處理。特別是對於因歷史原因造成的注冊商標與企業名稱的權利沖突,當事人不具有惡意的,應當視案件具體情況,在考慮歷史因素和使用現狀的基礎上,公平合理地解決沖突,不宜簡單地認定構成商標侵權或者不正當競爭;對於權屬已經清晰的老字型大小等商業標識糾紛,要尊重歷史和維護已形成的法律秩序。對於具有一定市場知名度、為相關公眾所熟知、已實際具有商號作用的企業名稱中的字型大小、企業或者企業名稱的簡稱,視為企業名稱並給予制止不正當競爭的保護。因使用企業名稱而構成侵犯商標權的,可以根據案件具體情況判令停止使用,或者對該企業名稱的使用方式、使用范圍作出限制。對於原告以商標侵權或不正當競爭為由,請求撤銷被告企業字型大小、變更字型大小的訴求,一般來講,企業字型大小如已經連續使用超過多年,則具備了市場穩定性,一般不宜撤銷。 4、對注冊商標的其他合理性、正當使用。 只要符合《商標法》規定的正當使用,都可以作為抗辯理由。如我國《商標法》第十條規定,縣級以上行政區劃的地名或者公眾知曉的外國地名,不得作為商標。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義的除外,已經注冊的使用地名的商標繼續有效。此條對於有第二含義的含有縣級以上地名的商標,允許注冊,如「紅河」商標等。但又實際上限制了商標權人的部分權利,即他人產品上將注冊商標作為地名合理性使用同時,商標的價值可以分為商標作為文字、標識本身所具有的符號價值和經營者通過經營行為附加的能夠將商標與商品以及商品的生產者之間建立聯系的區別價值。商標專用權的禁止權的范圍,應該排除掉那些正當地使用商標權人的商標的基礎符號價值的部分。 一般來講,抗辯人對商標的正當使用應符合以下條件:抗辯人主觀上善意、對商品僅做敘述性使用和指示性使用、並非作為商標或包裝裝潢等使用、不會造成相關公眾混淆或誤認。這些需要被告說明、舉證。 5、銷售商、普通貼牌加工方、商標標志印製方已經盡到合理的注意義務 我國《商標法》第56條規定了作為商標侵權被告的抗辯理由,即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並說明提供者的,不承擔賠償責任。而目前外貿「貼牌加工」引發的商標侵權糾紛,對於構成商標侵權的情形,應當結合加工方是否盡到必要的審查注意義務,合理確定侵權責任的承擔。 這里要解決兩個問題,其一,「不知道」即主觀無過錯。那麼,「不知」如何來確定?司法實踐中,對於「不知」通常按照正常人的一般注意力為標准,是否能發現侵權行為。銷售商對此負有舉證責任,必須證明自己銷售侵權商品已經盡到合理的謹慎審查。即如銷售商能證明已經盡到合理的注意義務,即可免於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其二,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並說明提供者的,一般需要有正規合法的進貨渠道。不能提供合法證據又不被供貨商承認的渠道,一般很難再法庭上被認可。而兩點中,如果能證明第二點,一般也認為證明了第一點,除非原告又有反證提供。 6、注冊商標未實際商業化使用 請求保護的注冊商標未實際投入商業使用。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當前經濟形勢下知識產權審判服務大局若干問題的意見》,確定民事責任時可將責令停止侵權行為作為主要方式,在確定賠償責任時可以酌情考慮未實際使用的事實,除為維權而支出的合理費用外,如果確無實際損失和其他損害,一般不根據被控侵權人的獲利確定賠償;注冊人或者受讓人並無實際使用意圖,僅將注冊商標作為索賠工具的,可以不予賠償;注冊商標已構成商標法規定的連續三年停止使用情形的,可以不支持其損害賠償請求。 7、被告為自主品牌商標,構成近似的程度。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審判精神,對於自主品牌的商標,確實沒有造成市場混淆,同時以技術對比形式考查商品類似和商標近似程度、考慮請求保護的注冊商標的顯著程度和市場知名度。 8、停止有關行為會造成當事人之間的重大利益失衡或有悖社會公共利益,或者實際上無法執行。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審判精神,如果停止有關行為會造成當事人之間的重大利益失衡,或者有悖社會的共利益,或者實際上無法執行,可以根據案件具體情況進行利益衡量,不判決停止行為,而採取更充分的賠償或者經濟補償等替代性措施了斷糾紛。 權利人長期放任侵權、怠於維權,在其請求停止侵害時,倘若責令停止有關行為會在當事人之間造成較大的利益不平衡,可以審慎地考慮不再責令停止行為。 9、訴訟時效。訴訟時效超期,一般是被告的絕對抗辯事由。 對於超過兩年訴訟時效的侵權及賠償起訴,原告必須證明被告侵權的持續狀態。在此前提下,被告侵權成立,但是賠償數額則由起訴之日起向前倒推兩年為限計算原告的損失或被告的獲利情況。 10、關於域名構成商標侵權的抗辯事由。 對於原告要求撤銷、轉讓、注銷、停止使用與其商標相同或近似(包括拼音)域名的訴求,一般依據《關於審理因域名注冊、使用而引起的知識產權民事糾紛案件的若干指導意見》中「被告域名或其主要部分構成對原告馳名商標的復制、模仿、翻譯或音譯,或者與原告的注冊商標、域名等相同或近似,足以造成相關公眾的誤認。」條款予以抗辯,即原告商標必須證明構成馳名商標,而被告不認為原告商標構成馳名商標。其次,被告也可證明其對該域名或其主要部分享有權益,或有注冊、使用該域名的正當理由。最後,被告證明其對域名網站作非與原告相同或近似類別商品且非為盈利性電子商務使用,即非為商業性目的使用,也是有效抗辯理由之一。
7. 既有商標侵權又有專利侵權的可否一並起訴
您好!既有商標侵權又有專利侵權的民事案件可以一並起訴。謝謝閱讀!
8. 國外一家企業告我商標專利侵權,我該怎麼來維護自己的
專利出現侵權後,一般有三種解決途徑。但是不管選擇其中一種或幾種途徑,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收集專利侵權的證據。只有做好了這一步的工作,後面的措施才有了主動權,否則,後面的工作無法開展。解決專利侵權時應當收集的證據包括: 1、專利權屬證據。證明原告享有專利權或者專利許可使用權。 2、侵權存在證據。證明被告已經實施或者即將實施侵犯專利權的行為。原告應當提交被控侵權產品及其銷售發.票、專利與被控侵權產品技術特徵對比材料等證據。 3、賠償金額證據。證明其提出的賠償金額有事實依據。原告應當提交能證明其提出的賠償數額的證據,如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的證據或者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的證據;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或者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參照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賠償數額;沒有專利許可使用費可以參照或者專利許可使用費明顯不合理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專利權的類別、侵權行為的性質和情節等因素,確定賠償數額。上述賠償數額可以包括因調查、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費用。 證據收集好之後,可以根據自己的情形選擇如下侵權解決方式: 1、協商與和解:專利權人和被控侵權人均可自行協商或在其他第三方的調解、斡旋下達成和解協議,解決糾紛。提出協商意向時一般可以向侵權方發送侵權警告函。這在我國專利法中並無規定,但在現實生活中卻被經常使用,而且還常取到較好的作用。侵權警告信的寫法可以根據不同情況,口氣可以強硬,也可以緩和。一般應寫明以下內容: (1)專利權人的專利號,專利的主要權項內容;(2)對方的產品或方法侵害了該專利權,希望中止或禁止對方製造、銷售和使用的行為; (3)希望對方於何時就此作出答復;(4)如果對方不作答復,專利權人可能採取的措施。 2、行政裁決或協調專利權人在侵權人侵權事實和證據充分確鑿的情況下,可向專利局等有關行政部門舉報,由其採取行政措施,對侵權人的侵權行為進行調查核實後作出行政處罰。在行政裁決過程中,有關專利行政部門基於有關當事人的申請,可對專利侵權的民事責任進行調解。 3、向法院起訴:專利權人在發現侵權人侵犯其專利權後,亦可徑自向侵權行為地、被告所在地等相關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停止侵權行為賠償經濟損失等。同時有權申請對侵權人的侵權事實和證據進行訴訟保全,申請法院強制令,禁止侵權人繼續侵權行為。為保證經濟賠償的切實執行,專利權人在起訴的同時,可向受理法院申請對侵權人的等額財產進行訴訟保全。 向法院提起訴訟時,選擇起訴的法院可以有: (1)專利侵權糾紛案件,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侵權行為地包括: a.被控侵犯發明、實用新型專利權的產品的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等行為的實施地 b.專利方法使用行為的實施地,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的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等行為的實施地;c.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製造、銷售、進口等行為的實施地; d.假冒他人專利的行為實施地; e.上述侵權行為的侵權結果發生地。 (2)原告僅對侵權產品製造者提起訴訟,未起訴銷售者,侵權產品製造地與銷售地不一致的,製造地人民法院有管轄權;以製造者與銷售者為共同被告起訴的,銷售地人民法院有管轄權;銷售者是製造者的分支機構,原告在銷售地起訴侵權產品製造者製造、銷售行為的,銷售地人民法院有管轄權。 (3)專利權屬糾紛案件,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4)專利權合同糾紛案件,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合同當事人可以在書面合同中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做上述工作如果自己沒有經驗或能力,建議最好委託律師等專業人員代為處理,否則,也容易處於被動。因為處理專利侵權畢竟是專業性和程序性很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