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華而實侵權案例

華而實侵權案例

發布時間:2021-12-02 00:27:47

㈠ 有關華而不實的故事

1、故事:晉陽處父聘於衛,反過寧,寧贏從之,及溫而還。其妻問之,贏曰「以剛。《商書》:『沈漸剛克,高明柔克。』夫子壹之,其不沒乎。天為剛德,猶不幹時,況在人乎?且華而不實,怨之所聚也。犯而聚怨不可以定身。余懼不獲其利而離其難,是以去之。— —選自《左傳·文公五年》
2、譯文:
春秋時,晉國有個大臣叫陽處父,喜歡高談論闊,有一天,寧贏看見陽處父相貌堂堂,舉止不凡,十分欽佩,悄悄對妻子說:「我早想投奔一位品德高尚的人,可是多少年來,隨時留心,都沒找到一個合意的。今天我看陽處父這個人不錯,我決定跟他去了。」
寧贏得到陽處父的同意,離別妻子,跟著他走了。一路上,陽處父同店主東拉西扯,不知談些什麼,寧贏一邊走,一邊聽。過了幾天,寧贏改變了主意,和陽處父分手了。
妻子見丈夫突然折回,心中不明,問道:「你好不容易遇到這么個人,怎麼不服他去呢?你不是決心很大嗎?家裡的事你盡管放心好了。」
「我看到他長得一表人才,以為他可以信賴,誰知聽了他的言論,卻感到非常討厭。我怕跟他一去,沒有得到教育,反倒遭受禍害,所以打消了原來的主意。」寧贏說。果然,一年後,陽處父被殺了。
3、華而不實:
出處《左傳·文公五年》
【成語】:華而不實
【拼音】:huá ér bù shí
【解釋】:華:開花。花開得好看,但不結果實。比喻外表好看,內容空虛。
【出處】:《晏子春秋·外 篇·不合經術者》:「東海 之中,有水 而赤,其中 有棗,華而不實,何 也。」《左傳·文公五年》:「且華而不實,怨之所聚也。」
【示例】:~,脆而不堅。—— 毛澤東《改造我們的學習》
【近義詞】:金玉其表、虛有其表、敗絮其中
【反義詞】:表裡如一

知識產權案例

知識產權,也稱其為「知識所屬權」,指「權利人對其智力勞動所創作的成果和經營活動中的標記、信譽所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一般只在有限時間內有效。各種智力創造比如發明、外觀設計、文學和藝術作品,以及在商業中使用的標志、名稱、圖像,都可被認為是某一個人或組織所擁有的知識產權。據斯坦福大學法學院的Mark Lemley教授,廣泛使用該術語「知識產權」是一個在1967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成立後出現的。

知識產權是關於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創造的智力勞動成果的專有權利。隨著科技的發展,為了更好保護產權人的利益,知識產權制度應運而生並不斷完善。如今侵犯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等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越來越多。17世紀上半葉產生了近代專利制度;一百年後產生了「專利說明書」制度;又過了一百多年後,從法院在處理侵權糾紛時的需要開始,才產生了「權利要求書」制度。在二十一世紀,知識產權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到處充滿了知識產權,在商業競爭上我們可以看出它的重要作用。

發明專利、商標以及工業品外觀設計等方面組成工業產權。工業產權包括專利、商標、服務標志、廠商名稱、原產地名稱,以及植物新品種權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等。

2017年4月24日,最高法首次發布《中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綱要》。2018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知識產權審判領域改革創新若干問題的意見》等重要文件。

㈢ 求華而不實的人,和實而不華的人的例子

求華而不實的人,和實而不華的人的例子:

三國時鄧艾結巴,吐字不清,結果滅蜀,可謂實而不華

戰國時趙括論兵,折服其父,結果長平戰敗,喪師失地,可謂華而不實

.........................................

《論衡·書解》中說:「物有華而不實、有實而不華者。」意思是說:有的東西外表華麗而實質不好,有的東西實質很好而外表不美。
「華而不實」一語,人們常用來比喻虛有其表而毫無實際的人和事物。《國語》的《晉語》中就載有秦穆公說的一句話:「華而不實,恥也。」
《國語·晉語》中,有這么一段故事:晉國大夫陽處父出使到衛國去,回來路過寧邑今河南獲嘉縣),住在一家客店裡。店主姓嬴,看見陽處父相貌堂堂,舉止不凡,十分歡迎,並悄悄對妻子說:「我早就想投奔一位品德高尚的人物,可是多少年來,隨時留心,卻沒有找到一個合意的。今天我看陽處父這人不錯,我決定跟他去了。」

店主得到陽處父的同意,離別妻子,跟著陽處父走了。一路上,陽處父就同店主東拉西扯地談起來,還沒有走出寧邑多遠,店主就改變主意,不跟陽處父去了。
店主的妻子見丈夫突然折回,很是納罕,道:「你好不容易遇到這么個人,怎麼又不去了呢?」店主說:「我見其貌而欲之,聞其言而惡之……我懼未獲其利,而及其難,是故去之。(我看了他的外表覺得不錯,誰知聽了他的言論卻非常討厭。我怕跟了他去,沒有獲得教益,倒先遭受禍害,所以打消原來的主意了。)」

《左傳·文公五年》:「晉,陽處父聘於衛,反,過寧,寧嬴從之,及溫而返。其妻問之,嬴曰:『以剛……且華而不實,怨之所積也,犯而聚眾怨,不可以定身。余懼不獲其利,而離其難,是以去之。』」內容大致相同,也說陽處父「華而不實」。
《論語·子罕》載有孔子說的一句話:「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莊稼長了起來而不吐穗的也有的吧!吐穗而不結顆粒的也有的吧!)」秀,就是吐穗;「秀而不實」和「華而不實」的意思相似。華,同「花」,「華而不實」的原意,本來也是說的只開花不結果實,後來才用來比喻虛有其表。

「華而不實」也形容言論的表面華麗而空無內容。如《韓非子·難言》說:說話油腔滑調,洋洋灑灑,「然則見以為華而不實」。《南史·梁簡文帝紀論》評論簡文帝蕭綱的文章時說:「太宗(即簡文帝)多聞傅達,富贍詞藻,然文艷用寡,華而不實。」意思是說,蕭綱的文章,詞句雖然漂亮,但是內容卻比較空虛。

脆而不堅——既脆弱又不結實形容虛有其表
脆而不堅
釋 義 脆弱而不堅實。形容虛有其表。
出 處 毛澤東《改造我們的學習》:「華而不實,脆而不堅。」

㈣ 關於華而不實的論據

沐猴而冠 皇帝的新裝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空有移山填海之氣概,難倒自己之手足只要功夫深 鐵杵磨成針 寧為雞頭莫做鳳尾

㈤ 聯系近來食品安全方面出現的違法侵權案例,結合本地本單位實際,談公職人員如何在

我認抄為無論公職人員的襲失職還是製作生產人員的違法行為其原因都是人的道德的下降造成的。現在的國家宣傳教育部門不抓道德、良心和信仰,只強調發展、科技、致富及做大做強,這些固然是要做的,但人的正直、公正、公義、愛心是最要緊的。當初的德國、日本等國家高度發展,科技進步,但高度狂傲、心惡不善良,妄圖統治全世界,給世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國家民族無論大小貧富是否發達,最要緊的是正直的做人和立國,才能治國、平天下。中國過去幾千年都沒有像這十幾年這樣肆無忌憚的造假害人賺沒心錢。國家有責。管理部門有責,教育部門有責,人民也有責任。社會無論如何變化,人向善愛他人的心絕不能變。希望有關決策者深思,趕緊改變人民的自私、損人利己、磨光短期,防治國家民族墮落。

㈥ 著作權侵權案件怎樣處理

現代社會,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的權益。著作權是著作人所享有的權利,是受法律保護的,但是還有一些人沒有經過允許就使用,侵犯了他人的權益。那麼著作權侵權案件怎樣處理呢?著作權侵權案件怎樣處理根據著作權保護的特點,著作權侵權行為的認定可分為以下幾步:1.對原告作品的分析按照我國法律的規定,著作權的產生採取自動保護原則,即作品一經創作完成,著作權即告產生。因此,與專利、商標等其他類型的知識產權侵權認定不同,著作權侵權認定還涉及到權利的有效性問題。?一部擁有有效著作權的作品必須同時具備下述條件:屬於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范圍;具備獨創性;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只要有任何一個條件不具備,原告作品就不受著作權法保護。這樣,被告當然未侵權。如果原告作品同時符合上述條件,則該作品享受著作權法保護。2.對被控侵權作品及被告使用方式的分析對被控侵權作品的分析,可適用以下兩個標准:一是接觸,即接觸前一作品的機會;二是實質相似,即應受著作權保護部分實質相似。其中,後者是認定的重點。在認定原、被告的作品是否實質相似時,應將原告作品中受著作權保護的部分與被告作品的相應部分進行對比,判定兩者是否實質相似。在我國司法實踐中,人民法院在認定原、被告作品之間是否存在實質性相似方面也有過成功的案例。例如,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在《末代皇帝的後半生》一書侵權糾紛案中,通過肯定被告作品的獨創性,即否定被告作品與原告作品間的實質性相似,從而判定被告未侵權。如果被告的行為屬於使用作品的行為,那麼,就需要對被告的使用方式進行分析。有關的知識產權法律對使用方式規定了不同的含義。如在專利法中指的是實施,即將某項專利運用於產業,按說明製造出相同的產品或者使用相同的方法;與之相對立,在著作權法中指的是復制,即以印刷、復印等方式將作品製成一份或者多份。當某一客體(如實用藝術品或外觀設計作品)受到專利法與著作權法的不同角度的保護時,尤其應注意區分實施與復制這兩種不同的使用方式,不同的使用方式構成不同類型的侵權行為。對於復制這種最普遍的使用作品的方式,根據我國著作權法第五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按照工程設計、產品設計圖紙及其說明進行施工、生產工業品,不屬於著作權法所指的復制。由此可知,在我國,將平面作品以立體形式再現不構成對平面作品的侵權。

㈦ 關於專利侵權案例分析!!!!!!

1.聘用合同,研究抄吸脂減肥技術的立項資料等
2.屬於職務發明,應該屬於醫院
3.以什麼理由答辯都可以,不過法院不會採納,這種屬於法律規定的應當知道的范圍,不然都以這個理由來答辯,要訴訟時效何用;
4.醫院可以申請繼續無償使用該專利,因在申請前已開始使用。
5.沒什麼啟示,中國的人治而不是法治,任何單位都這樣,沒有相關制度,李志華是前任院長,有人知道也不會出來反對。

㈧ 實而不華和華而不實的事例

華而不實
01成語典故
春秋時,晉國大夫陽處父出使到魏國去,回來路過寧邑,住在一家客店裡。店主姓贏(ying),看見陽處父相貌堂堂,舉止不凡,十分欽佩,悄悄對妻子說:「我早想投奔一位品德高尚的人,可是多少年來,隨時留心,都沒找到一個合意的。今天我看陽處父這個人不錯,我決心跟他去了。」店主得到陽處父的同意,離別妻子,跟著他走了。一路上,陽處父同店主東拉西扯,不知談些什麼。店主一邊走,一邊聽。剛剛走出寧邑縣境,店主改變了主意,和陽處父分手了。店主的妻子見丈夫突然折回,心中不明,問道。「你好不容易遇到這么個人,怎麼不服他去呢?你不是決心很大嗎?家裡的事你盡管放心好了。」「我看到他長得一表人才,以為他可以信賴,誰知聽了他的言論卻感到非常討厭。我怕跟他一去,沒有得到教育,反倒遭受禍害,所以打消了原來的主意。」店主說。這陽處父,在店主的心目中,就是個」華而不實」的人。所以,店主毅然地離開了他。
02出處
左丘明《左傳·文公五年》:「且華而不實,怨之所聚也。」漢代王充《論衡·書解》:「物有華而不實,有實而不華者。」
03註解
華:通花,開花;實:果實,結果。花開得好看,但不結果實。比喻外表好看,內容空虛。也指表面上很有學問,實際腹中空空的人。

㈨ 現實生活中華而不實的現象,例子

娛樂圈裡的小明星,只會通過華麗的裝扮,虛假的緋聞來出名。

閱讀全文

與華而實侵權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領養小孩 瀏覽:90
鴻盛知識產權怎麼樣 瀏覽:963
猴魁創造者 瀏覽:697
督導公共法律服務平台建設 瀏覽:5
洋縣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276
馬鞍山古風 瀏覽:783
馬鞍山惠萬佳 瀏覽:695
音樂著作權授權協議書 瀏覽:20
嘗味期限什麼意思 瀏覽:97
spritedatabase版權 瀏覽:112
科技及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472
馬鞍山海信濮塘 瀏覽:376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報告制度 瀏覽:747
現在電影版權誰最多 瀏覽:566
邵陽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553
馬鞍山德偉 瀏覽:231
創造豐盛傳銷2016 瀏覽:787
公共衛生服務年度工作報告 瀏覽:921
石獅城管投訴電話 瀏覽:538
武漢環保局投訴電話 瀏覽: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