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宅基地產權糾紛
宅基地是指建了房屋、建過房屋或者決定用於建造房屋的土地,包括建了房屋的土地、建過房屋但已無上蓋物,不能居住...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宅基地屬於國家和集體所有,公民個人沒有所有權,只有使用權,所以不得轉讓、出租或抵押。。《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三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土地。」由此可見,城市居民到農村購買農民宅基地或租用農民宅基地是違法的,一旦發生產權糾紛,理所當然不受法律保護。宅基地作為與房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是指專門用於建造房屋(住宅)為目的的那部分土地。也就是說,宅基地是指建了房屋、建過房屋或決定用於建造房屋的土地,包括建了房屋的土地,建過房屋但已無上蓋物、不能居住的土地及准備建房屋用的規劃地三種類型。 根據我國農民的長期生活習慣,農村居民宅基地一般包括居住生活用地,如住房、廚房、牲畜房、倉庫、農機房、廁所用地;四旁綠化用地,如房前屋後的竹林、林木、花圃用地;其他生活服務實施用地,如水井、地窖、沼氣池用地等幾部分。在我國農村大多數地區,宅基地就是一家一戶的農民居住生活的庭院用地。農村居民宅基地的所有權依照法律規定歸集體所有,農民對宅基地依法只享有使用權,農村居民宅基地使用權是農民群眾的一項重要的財產權利。
② 宅基地糾紛如何處理
農戶之間發生宅基地權屬爭議,當事人雙方應尊重歷史,相互謙讓,協商解決問題。雙方協商成功,最好簽訂協議。雙方達成的協議,不得違反有關法律、法規,不得損害國家、集體的利益和其他村民的合法權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條
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 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 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現狀。
③ 宅基地糾紛訴訟
土地法 第六十二條 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專過省、自治區、屬直轄市規定的標准。
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
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為了執行土地法第六十二條第一款的規定,縣政府隨時可以對宅基地進行重新審批,縣政府批準是取得宅基地的唯一方式,相信縣政府不敢公然公開把一處宅基地批准給兩家,敢了也不要緊,相關人員准備挨罰,差不多就毀掉他們的前程了。說宅基地糾紛太不合適了,還是想一想誰家是無理取鬧或者非法佔地吧
④ 宅基地產權有爭議,官司期間租金由誰收取
宅基地產權有爭議,官司期間租金由誰收取,首先要先看看宅基原來是誰往外租的收的費,是誰收的還是先由誰收,待官司結束後分清宅基地是誰,最後宅基地產權和租金一起轉交給宅基地產權持有人手裡就行了。
⑤ 如何合理合法地出租自己的宅基地
我國法律和政策並無明確規定,宅基地使用權能否用於出租。鑒於《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規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
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可以看出法律是允許農民出租住宅的。基於宅基地使用權是供農民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之用。根據「地隨房走」原則,農民將住宅出租給他人,出租期間農村房屋所佔用的宅基地使用權實際是一並出租的。
宅基地不允許單獨轉讓,那麼當然也不能單獨出租宅基地使用權。房屋宅基地出租不會導致宅基地使用權主體的變更,從而並不違反「一戶一宅」的法律規定。在不違反國家法律和有關規定的宅基地使用權用途的情況下,可以認為宅基地使用權農民能出租,只是出租後不得再申請宅基地。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出租人因無住房要求解除租賃關系的,是會准許解除的。
⑥ 宅基地糾紛可以走法律程序嗎
首先你要知道,宅基地,自留山,自留地這是絕對歸集體所有。所以劃報給你的宅基地屬於你擁有的用益物權。如果發生宅基地的糾紛,是一定可以走法律程序的。向有管轄權的基層法院提起訴訟即可。望採納
⑦ 宅基地糾紛
沒有具體糾紛介紹,難以針對問題回答。一般地,宅基地糾紛涉及民法相鄰關系及土地權屬關系。涉及相鄰關系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83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97條至第103條處理,均可以直接起訴到人民法院予以解決。涉及土地權屬關系的,主要是指宅基地使用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63條和第64條處理,可以通過行政方法解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涉及行政部門不予批准宅基地的,還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訴訟。注意,行政不作為自權利人申請作為之日起60日仍不作為的方可以提起行政訴訟,如果行政機關的作為不能令權利人滿意,權利人可以依法申請復議,也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訴訟,要求行政機關變更或者撤銷行政行為。附法律規定: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三條 不動產的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採光等方面的相鄰關系。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97.相鄰一方因施工臨時佔用他方使用的土地,佔用的一方如未按照雙方約定的范圍、用途和期限使用的,應當責令其及時清理現場,排除妨礙,恢復原狀,賠償損失。98.一方擅自堵截或者獨占自然流水,影響他方正常生產、生活的,他方有權請求排除妨礙;造成他方損失的,應負賠償責任。99.相鄰一方必須使用另一方的土地排水的,應當予以准許;但應在必要限度內使用並採取適當的保護措施排水,如仍造成損失的,由受益人合理補償。相鄰一方可以採取其他合理的措施排水而未採取,向他方土地排水毀損或者可能毀損他方財產,他方要求致害人停止侵害、消除危險、恢復原狀、賠償損失的,應當予以支持。100.一方必須在相鄰一方使用的土地上通行的,應當予以准許;因此造成損失的,應當給予適當補償。101.對於一方所有的或者使用的建築物范圍內歷史形成的必經通道,所有權人或者使用權人不得堵塞。因堵塞影響他人生產、生活,他人要求排除妨礙或者恢復原狀的,應當予以支持。但有條件另開通道的,也可以另開通道。102.處理相鄰房屋滴水糾紛時,對有過錯的一方造成他方損害的,應當責令其排除妨礙、賠償損失。103.相鄰一方在自己使用的土地上挖水溝、水池、地窖等或者種植的竹木根枝伸延,危及另一方建築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的,應當分別情況,責令其消除危險,恢復原狀,賠償損失。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 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第六十三條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並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
⑧ 農村宅基地糾紛
下面分析,是以你的敘述為依據,若有變化,就會影響分析結果。
1、首先應明確房屋現在的實際佔有人。
A、若是兄,就可以認定為房屋的所有人;
B、若仍是弟佔有,就可以認定為房屋所有人為弟;
C、若是無人佔有,可以憑證認定為持證人所有。
2、根據不同所有人進行處理。
A、若是兄所有,兄不能將拆遷費獨吞,首先要將未兌現的錢,按照現行房屋市場價支付給弟。然後,將兄弟五人出資修繕的錢適度支付給兄弟五人。餘下的錢就歸兄。
B、若是弟所有,只要將兄弟五人出資修繕的錢適度支付給兄弟五人就行。
C、若是持證人所有,只要將兄弟五人出資修繕的錢適度支付給兄弟五人就行。然後由持證人按面積大小比例均分。
⑨ 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出租問題
你好,抄農村宅基地使用權能否出襲租,法律法規及有關政策並無規定,但是基於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的性質是供農民建造房屋及其附屬設施之用,原則上,農村宅基地使用權不得單獨出租。鑒於土地管理法規定農村村民可以將房屋出租,因出租並不發生房屋所有權人和土地使用權人主體的改變,在不違反法律和國家有關規定的宅基地使用權用途的情況下,可以認定農民出租房屋的行為有效,但因出租人無住房而要求解除租賃關系的,應當准許。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