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洞朗地區沖突真相 究竟在哪裡修路印軍要跑路嗎
因為印度被美國忽悠了,夢醒之後,必須回到現實。
中國邊境修路,印度怕中國蠶食他的勢力范圍,想阻止,但是有沒膽子。
美國看到了牽制中國的機遇,聯合日本、印度舉行軍事演習,印度因此信心爆棚,以戰爭威脅中國。
中國做好戰爭准備時,印度驚恐地發現美國在冷眼旁觀,老美只是希望中印兩個新興大國相互消耗,他想坐收漁翁之利!
印度騎虎難下,死撐著又怕挨打,就撤出了400人,留下了五十人。
可是中國並沒有被感動,而是進入了習慣性的戰前沉默期。
誰都知道,中國必然在冬季到來之前清場,留給印度的時間不多了。
印度含淚看了一眼若無其事的美國,感慨道:你龜兒子真個陰損!
印度黯然撤兵。
⑵ 洞朗事件看中印邊界之爭寫一篇論文
論點一、中印邊界之爭是個無解的難題。
1、中印邊界通過和平談判經歷很多年一直無果。2、印度企圖堅持不劃界,通過慢慢蠶食手段獲取更多的土地。3、中國基於和平發展的戰略方針,對印度蠶食行為採取綏進的政策,沒有大規模入侵都低調的處理了助長了印度的野心。
論點二、中印邊界之爭印度策略的轉變由原來的開槍殺人搶占變成無槍聲入侵。
1、從洞朗的入侵可以看出印度策略的轉變,借著中國修路的契機印度反將一軍讓中國措手不及。
2、印度以邊境武裝局部優勢強行無槍聲入侵---針對中國邊防前輕後重的部署吃准中國的前輕劣勢,通過媒體擴大輿論影響給中國施壓出難題,並借著中印邊境管控協議中不得對士兵開槍的條款堅持要和平解決並賴著不走企圖強占。(即使大雪封山,印度也不會走,印度在錫亞琴冰川有駐軍的先例,除非中國妥協或武力驅逐或抓住印度軟肋施壓,逼迫印度撤出洞朗。)
3、印度通過洞朗已定邊界,來逼中國開槍(包圍對峙的邊防部隊)是為了逼中國自己打破不得開火的協議,印度好搞大舉武裝入侵的活動,企圖侵佔中國更多的領土奪取亞洲水源西藏。
4、中國默認印度對洞朗的爭議或強占,意味中國和印度無已定邊界。中印協議不得開火的條款還繼續存在,印度可以鞏固洞朗後還可以藉助兵力優勢強行推進。
論點三、對中印邊境之爭中國一直希望保持邊境和平以求得和平發展的機遇期。
1、 中國和印度在邊境爆發沖突,中國堅持不讓步的話,會出現印度和巴基斯坦那樣邊境一直交火不得安寧的局面。
2、 洞朗對峙事件,中國首先開第一搶驅逐營救,無法控制戰爭規模不可預料。
論點四、解決中印邊境沖突策略
1、繼續堅持和平談判解決方針,談判不能解決,要輸出力量讓印度靠近中國的邦獨立輸出革命。
2、維持中印邊境,不丹和尼泊爾等國家不被印度吞並。
⑶ 如何看待印度邊防部隊2017年6月在中印邊界錫金段洞朗地區越界事件
就是為了對抗中國(又沒有什麼別的辦法,只好找邊界問題),但是這個不是爭議地區,武裝越界直接就抓了(爭議地區可以忍讓畢竟不是武裝佔領)!
印度這次是有意為之,我覺得有3個層次看:
1、印度主要對中國不滿,因為中國當下發展很快,用邊界問題給中國施壓(就印度看中國當下無暇顧及印度)。
2、這個區域也有不丹,為了讓不丹選邊。
3、下半年中國有很多大事,印度想因此事能和中國談獲利。
如果洞朗這次中國不作出選擇,這次事件中印度越界的地方,印度未來可能把這個區域變成爭議地區。要我說先抓人,武裝越界(非爭議地區)沒什麼好談,如果武裝抵抗就地消滅。就此事件也可以看看美日印會有什麼變化。
⑷ 如何看待中印洞朗對峙事件
如何看待中印洞朗對峙事件,有以下5點:
把雙方結束對峙和經濟方面的交往牽連起來,更是沒有理性。中印兩國之間一直有經濟交往,並且越來越密切,這次對峙也沒有影響到經濟交往。沒有任何理由相信中國是用經濟手段和印度達成交易的。
前兩年,在南海問題上,中國和菲律賓、越南的關系也非常緊張,但也沒有影響到雙方的經濟交往。即使中國有能力用經濟手段來解決戰略問題,那麼也表明中國的強大和外交的文明性。戰爭給人類帶來了多麼巨大的災難,不過很多人還是希望用戰爭和沖突來解決問題。這是人類的悲劇之所在。當然,這不僅僅發生在中國,而且也發生在印度,或者其他很多國家。
「陰謀論」根本站不住腳。如同這些愚昧者自己都說了,中國對印度是貸款,而不是賠款。如果貸款是表示服軟,那麼現在世界上到處服軟的國家就是美國,因為美國的銀行體系給全世界其它國家提供的貸款最多。按照這個邏輯,美國就是當今世界第一弱國。實際上,隨著中國的崛起,尤其是「一帶一路」的繼續,中國給其他國家的貸款會越來越多。
「撤離」不是割地,印軍如果已經退出了我國領土,我國軍方沒必要繼續「站在」原地和印軍「對峙」。用「撤離」來描述我國軍隊完成任務後離開對峙現場沒有任何問題。自媒體牽強附會的咬文嚼字不過是嘩眾取寵,顯示出自我愚昧的一面。
這些自媒體稱印度向我國貸款修鐵路,配合我國「一帶一路」是我國對印度服軟,這種在邏輯上根本沒有理由的言論會在國內互聯網上竟有那麼大的市場,這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在社交媒體時代,人們樸素的民族主義情緒或者愛國主義情緒經常被利用,轉化成流量和商業價值。
中國應對的策略,有以下7點 :
中國目前階段的核心利益仍然在南海,然後是東北亞,東海,台灣,中東,最後是南亞。中國不可能因為南亞的跳樑小丑而打亂整體戰略的整體布局。
中國繼續保持在南海既得的同時(比如王毅部長在7月24日正式開始訪問菲律賓等國),在東海、東北亞方面接連做了幾件事:7月4日朝鮮試射針對美國的洲際導彈,美國在稱不排除武力解決朝鮮問題同時指責中國上半年與朝鮮的貿易增加了40%。
而到了7月17日韓國就正式提出與朝鮮舉行軍事會談的想法,很顯然,這一次是朝鮮明目張膽則直指美國的「挑事」,但另一方面的美韓卻在極力緩解東北亞局勢,再說的直白點,這表明中國准備在東北亞提前解構對美韓尤為重要的西太平樣安全體系。
在7月4日朝鮮試射針對美國的洲際導彈而美國根本無力反應、韓國出面急於緩解東北亞局勢這一明確事實後,所有人也看清了這么一個問題:在美國陷入中東問題施壓伊朗,俄羅斯的時候,背靠中國核心利益方向、則美國必然示緩。於是7月5日,巴基斯坦試射了多枚可以攜帶核彈頭的新型「NASR」短程彈道導彈,幾天後又公開摧毀了印軍2個哨所。
中國在中印軍隊對峙的情況下,將上萬噸後勤補給物資,從四川,青藏高原地區運向西藏,目的地卻並非中印對峙的洞朗地區,而是西藏北部靠近克什米爾地區。很顯然,這表現,中國根本沒把印度號稱的可以同時與中國、巴基斯坦打「2.5」戰爭的狂妄放在眼裡,中國准備的是在克什米爾支持巴基斯坦與印度對決。
在中東,7月1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式出征中國首個海外軍事基地「中國人民解放軍駐吉布地保障基地「。
在同一時期,在印度洋,印度稱印度海事監控飛機檢測到14艘中國軍艦在印度洋不同尋常地活動。
⑸ 中印邊境是否會發生沖突
可能會發生沖突。
中印邊境在沉寂了一些天之後,於2017年8月15日清晨在拉達克地區除了發生肢體沖突外,還互擲石塊攻擊對方,據說有6名印度兵的面部被石頭砸傷。印度媒體對此事大肆炒作,號稱打退了中國的入侵雲雲。結果,記者問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發言人直接回應「不了解」。
那麼,中印在該地區到底有沒有發生「石塊」沖突?印度又為何此時高調炒作?中國又為何不置可否?這背後到底是怎樣的邏輯?這又預示著什麼呢?
事實上,從中國外交部8月2日發布《印度邊防部隊在中印邊界錫金段越界進入中國領土的事實和中國的立場》開始,中國就沒給自己留任何後路,8月3日至4日24小時內6次警告和奉勸實際上就是中國最後的「善言」。可惜,印度沒有聽懂,也沒想聽懂。此後,中國一直在和美國較量,處理朝鮮半島、南海問題。在處理半島和南海問題的同時,中印都在干著兩件事:一是向邊境增兵,強化邊境軍事能力;二是進行外交戰,爭取不丹和尼泊爾的支持。雖然,軍事上雙方還未分出勝負,但在爭取不丹和尼泊爾支持方面,印度已經輸了。
不丹,沒有明確表示站在印度一邊,不承認洞朗地區是中不爭議領土,這讓印度無可奈何;尼泊爾讓印度更加抓狂,不但提前聲明不在中印之間選邊站,尼總統還說不允許任何勢力利用尼領土反華,這實際上就是站在了中國立場上。印度一直以來控制的兩個國家,沒有一個站在印度立場,這已經很說明問題了。與此同時,印度也未爭取到西方國家的廣泛支持,除了媒體進行了中立的報道外,西方政府當中也就美國說希望和平解決雲雲。
中國對印軍保持了極大的剋制,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沒有底線,印度就可以為所欲為。中國已經向世界澄清了事實,發表了立場文件,壓根就沒有留下讓步的退路,何況在領土問題上也沒什麼可退的。現在,中國的每一次容忍和應對,實際上都是不斷拉高中印「對賭」的成本,不斷升高的對賭成本將意味著印度一旦退縮損失會更大,而中國不可能退,到一定程度印度若繼續不退,必然出手。
⑹ 中印洞朗之爭是因為什麼
洞朗之爭,本質是保衛西里古里走廊,走廊連接印度本土與阿薩姆、那加蘭和曼尼普爾等印度東北地區。印度東北一失,錫金邦也就夠嗆了。西里古里走廊最狹處20公里,解放軍從洞朗居高臨下,進,分分鍾控制全局,退,只是一場消耗。
由於中印在中印邊境錫金段並沒有領土糾紛,洞朗也屬於我國領土,印度卻打著替不丹出頭的旗號,以對印度有安全影響為由,跑到中國領土上撒野,要求中方停工。站在一個客觀中立的立場看,莫說洞朗地區沒有爭議,哪怕有爭議那也是中國和不丹的事,印度有什麼權利插手?印度進入中國洞朗地區,對中國來說是侵入邊境,而打著不丹的旗號則是對不丹內政的干涉。
所以印度是害怕中國能夠直接威脅到其內陸,所以來製造矛盾。
⑺ 洞朗對峙會被印度長期霸佔嗎
洞朗地區在中國亞東縣,屬於同不丹王國有爭議的地段,兩國這些年談了很長時間,一直沒有談攏。這兩年中國在西藏軍力大增,乾脆不談了,誰佔了就是誰的。
洞朗作為中不爭議區,原本不丹實控,設有季節性哨所,2007年中方公路修至洞郎恰爾塘,邊防6團摧毀了不丹哨所,2014年在洞朗最西南中印邊境設立庶草場哨所。
這次中方要修通前往庶草場哨所公路,徹底完成對於洞朗地區實控,洞朗距離印度七寸西里古里走廊(印度東北部最窄處)只有幾十公里,一旦中方實控洞郎,印度在包括藏南在內的東北邦駐軍,戰時有被圍殲的危險,觸動印度最敏感神經,這個位置每前進一步都是向印度胸口插刀子,即使純屬中不爭端地區,印度拼了老命也要阻止中方修路。
我在亞東縣地圖上,找到了庶這個地方,位於印度、中國、不丹三國交界處,冬天此地大雪封山,只有夏天冰雪消融之後,當地牧民前往此地放牧。這也印證了上述說法---不丹在曾經在洞朗設有季節性哨所。當然,現在由媒體披露出來的新聞推斷得知,此地已由我方控制。
依我看時間還會拖更長。
⑻ 中印洞郎地區的對峙原因是什麼
起因是中國在洞朗地區修路施工,然後印軍越過中印邊界錫金段,阻撓中國在自己的領土上建設道路。
中國外交部拿出各種證據來證明洞朗屬於中國,同時譴責印軍的越界行為,並督促印軍撤兵。反觀印度方面,明顯的是理屈詞窮,一會兒說是中國入侵了印度,一會又說沒有。一會說是幫助不丹伸張領土主權,當時不丹官方的意見與印度還沒有來得及達成一致,與是印度又改口說,它進入的地段是中、不、印三國交界點,這話立即遭到了中國的反駁,三國交界點,很明顯它就只是一個點,而你越過中印邊界錫金段,這就不只是一個點的問題,而是一個面。
中印雙方的口水仗,說到這里,已經很明白了,越界的是印度。但據報印度方面已經在洞朗地區做好長期對峙局面的准備,中國外交部表示,這只能證明印方的非法越界行為,是有組織有預謀的,官方正式發出的入侵指示。《印度時報》網站周日報道稱,印軍已在洞朗爭議地區支起帳篷,而且印方一條相對穩定的物資補給線,已經在該地區建立,准備長期拖延。
⑼ 如何看待印度邊防部隊在中印邊界錫金段洞朗地區的越界事件
犯我中華者 雖遠必誅
⑽ 中印洞朗對峙
28日下午14時30分許,印方將越界人員和設備全部撤回邊界印方一側,外交部稱中方將繼續按照歷史界約規定行使主權權利,維護領土主權。6月18日以來,印度邊防人員非法越界進入中國洞朗地區,引發中印邊境局勢持續緊張。